- 年份
- 2024(4920)
- 2023(7355)
- 2022(6443)
- 2021(6121)
- 2020(5381)
- 2019(12632)
- 2018(12553)
- 2017(23734)
- 2016(13450)
- 2015(15706)
- 2014(16373)
- 2013(16389)
- 2012(15477)
- 2011(13535)
- 2010(14320)
- 2009(13442)
- 2008(13573)
- 2007(12441)
- 2006(10529)
- 2005(9546)
- 学科
- 济(52305)
- 经济(52254)
- 管理(41429)
- 业(37070)
- 企(30449)
- 企业(30449)
- 财(28884)
- 方法(26067)
- 数学(22427)
- 数学方法(22230)
- 中国(15616)
- 农(15397)
- 务(14314)
- 财务(14290)
- 财务管理(14200)
- 企业财务(13397)
- 财政(13275)
- 制(13101)
- 审计(12210)
- 地方(11928)
- 学(11589)
- 政(10691)
- 业经(10271)
- 农业(9755)
- 贸(9691)
- 贸易(9680)
- 易(9380)
- 理论(9254)
- 银(8672)
- 银行(8646)
- 机构
- 学院(192900)
- 大学(191287)
- 济(74470)
- 经济(72603)
- 管理(69161)
- 研究(61300)
- 理学(58447)
- 理学院(57783)
- 管理学(56762)
- 管理学院(56398)
- 中国(49463)
- 财(46449)
- 京(41314)
- 科学(38833)
- 农(33905)
- 所(33262)
- 财经(32596)
- 江(32412)
- 中心(29569)
- 经(29189)
- 研究所(28931)
- 业大(28269)
- 农业(26661)
- 北京(25770)
- 州(25316)
- 范(24134)
- 师范(23879)
- 财经大学(23581)
- 省(23297)
- 经济学(22977)
- 基金
- 项目(117044)
- 科学(88705)
- 研究(86952)
- 基金(80999)
- 家(69868)
- 国家(69238)
- 科学基金(57789)
- 社会(51594)
- 社会科(48765)
- 社会科学(48745)
- 省(47418)
- 基金项目(43104)
- 教育(41147)
- 划(38950)
- 编号(37899)
- 自然(36851)
- 自然科(35833)
- 自然科学(35820)
- 自然科学基金(35151)
- 资助(34242)
- 成果(32286)
- 重点(26603)
- 课题(26387)
- 部(26037)
- 发(24570)
- 创(23676)
- 性(23624)
- 科研(23050)
- 项目编号(23000)
- 大学(22591)
共检索到301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孝玲 肖元 洪波
针对保障性住房申请过程中出现的不诚信申请问题,建立了审核部门与申请者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进而分析了两者的复制动态和演化博弈稳定策略,以及演化博弈系统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申请者进行不诚信申请的收益大于不诚信申请的成本、政府部门对审核部门的奖罚力度不够且严格审核的成本过高时,不诚信申请必然出现。要确保不诚信申请的概率降低,就必须对保障性住房严格管理,对不诚信申请者进行严惩,在控制其预期收益的基础上提高成本,同时要加大对审核部门的监管及奖罚力度,加强审核队伍的建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雯
保护文化财产现已成为一种普遍共识,针对历史遗留和正在产生的文化财产纠纷,许多国家、组织和个人在设想一些模式试图更好地解决这些纠纷,如诉讼模式、仲裁模式、双边模式等等,这些模式有的实行成本和难度很大、有的还处于设想当中。本文在比较几种模式利弊的基础上,分析互惠返还协议(MBRAs模式),旨在论证这种模式在中国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
文化财产 MBRAs模式 所有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中华
人格权的商业化利用问题是人格权法立法中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人格权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人格权保护制度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制度框架,但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基于当前我国人格财产利益保护的立法现状,分析了人格权财产利益的法律风险,依据风险提出了法律保护路径:通过人格权单独立法对人格财产利益的司法地位予以确认,明确人格权的财产利益利用方式;从人格权的诉前请求权、不当得利请求权、无因管理请求权方面明确人格权的财产利益法律救济途径;从明确人格权的财产利益计算方式、确立全部赔偿制度方面完善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等,旨在为法学理论界及司法实践提出借鉴。
关键词:
人格权的财产利益 法律风险 路径探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唐代盛
由于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是产生低质量专利的重要根源,对竞争和创新造成了严重阻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控制。当前,国家主要采取行政手段进行管制,构成一种行政规制模式,但仍存在对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规制不足的缺陷。因非正常申请专利文件引发的著作权侵权纠纷表明,专利文件享有著作权,从而构成一种对专利质量的司法控制。因此,针对抄袭、假冒他人专利文件而申请非正常专利的行为,引入司法规制模式,与行政规制构成优势互补的二元规制体系,并对两种规制模式进行立法重构,以进一步完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规制的法律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潘峰 张立迁
近年来,一批高校相继试点探索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并已成为我国博士生招生的重要制度形式。实践研究表明: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与自治两者间存在一定逻辑自洽,自治有助于落实招生自主权,孕育良好的博士生教育生态,契合了博士生教育特点。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需围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一共性目标,构建符合国情校情的规范化制度体系,并充分融入非智力因素的考察,以达至"自治"。基于学理分析、比较、调研访谈等方式,认为自治是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必然选择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博士生招生 “申请–审核”制 自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立
依申请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明确提到的公民获取政府信息的一种形式,以各地级审计局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了解网络途径依申请公开功能的可用性。研究显示,目前各地级审计机构依申请公开网络途径存在诸多问题。结合发现的问题,分别从指南设置、网络建设、申请过程控制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以帮助提高网络途径的可用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傅明生
案情简介2012年2月,某机械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资不抵债,法定代表人欠薪逃逸,共拖欠公司30余名职工4个月的工资计42万元。事发后,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经过调查依法向该公司下达了《行政处理决定书》,并同时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法院依法作出准予保全的裁定,查封了该公司的机器设备、成品半成品,冻结了银行账户。经价格认证机构评估,查封的机器设备价值较低,变买设备款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雷 殷竹茹
文章通过对现存问题的原因进行探析,提出了增强政府重视程度并加大投入、建立健全监督保障机制和加快立法等应对措施以改善现状,从而推动安徽省政府在政务公开方面加快发展。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依申请公开 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金潇 黄灿 郑素丽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考察了企业专利申请类型的选择,在此基础上构建bi-probit模型,深入分析规模、产业竞争及研发投入对企业专利申请类型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规模和产业集中度促进了企业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且对发明专利的影响更大;研发强度促进发明专利的申请,但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负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专利战略选择和我国专利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志贞 林庆管
本文结合具体案例,从法律角度阐述财产(权利)收益权理财业务的内涵及交易结构安排,分析该项业务存在的法律风险和问题环节,并提出应对措施和完善建议。基于财产(权利)收益权理财业务尚存的法律难题,本文认为,在监管法规明确之前,商业银行开展该项业务应采取审慎态度,并合理控制该项业务的规模,防止系统性风险的产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世君 高睿思
我国已有税务机关行使破产申请权的实例,虽然不乏质疑,但税务机关对欠税企业提起破产申请,符合破产程序作为概括清偿程序的价值追求,契合破产法公私法交融的发展趋势,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税收利益,也有助于解决破产程序启动难的困境。税务机关行使破产申请权应秉持审慎理念,穷尽各类追偿手段后方可申请欠税企业破产,申请应符合形式条件,选择正确的管辖法院,遵循破产程序的相关要求。
关键词:
税务机关 破产申请权 欠税企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欧阳妙珠
某县国土资源局对一起非法占地行为作出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建筑物的行政处罚决定,并限当事人在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自觉履行。同时明确告知逾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巧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证据类型也在不断创新,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新的证据类型也在逐渐发展。虽然我国已经将电子数据作为法定证据种类,但是针对电子证据公证保全这一问题却没有提及,特别是对于时常发生的互联网侵权案件,电子证据保全在处理此类案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本文:首先,阐释了电子证据、电子证据公证保全的相关概念和目前我国的立法现状,其次,论述了电子证据公证保全的基础理论,重点在于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互联网电子证据公证保全的存在问题,提出自己的相关完善建议,以期构建更好的电子证据公证保全体系,推动互联网的健康运行和保障权利人切实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
电子证据 公证保全 网络侵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