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87)
2023(4700)
2022(3993)
2021(3685)
2020(3022)
2019(6727)
2018(7089)
2017(11983)
2016(7119)
2015(8338)
2014(8975)
2013(8185)
2012(7592)
2011(6549)
2010(7191)
2009(6637)
2008(6259)
2007(5963)
2006(5166)
2005(4789)
作者
(21051)
(17088)
(16913)
(16351)
(11013)
(8127)
(7916)
(6682)
(6507)
(6472)
(5890)
(5744)
(5606)
(5460)
(5409)
(5343)
(5069)
(5040)
(4960)
(4789)
(4509)
(4287)
(4211)
(4117)
(4066)
(3870)
(3762)
(3699)
(3643)
(3592)
学科
管理(19342)
(18892)
经济(18854)
(14978)
(12821)
企业(12821)
审计(12121)
中国(8239)
(7938)
(7766)
(6801)
(6664)
理论(6626)
(6166)
各类(5898)
教育(5709)
方法(5643)
教学(5237)
业经(5175)
(4969)
银行(4953)
地方(4950)
(4887)
财务(4857)
财务管理(4784)
(4722)
(4610)
金融(4603)
企业财务(4467)
农业(4159)
机构
学院(94067)
大学(90265)
研究(30742)
管理(29632)
(28150)
经济(27012)
中国(25477)
理学(23842)
理学院(23527)
管理学(22927)
管理学院(22756)
(21519)
科学(19855)
(18498)
(18310)
(17080)
(16843)
中心(15093)
(14498)
技术(14480)
研究所(14333)
(13791)
(13542)
业大(13472)
财经(13383)
师范(13329)
农业(13267)
北京(13131)
职业(12191)
(11870)
基金
项目(54700)
研究(43497)
科学(40387)
基金(34549)
(30261)
国家(29915)
科学基金(24238)
(24067)
社会(23270)
社会科(21717)
社会科学(21711)
教育(21521)
编号(20761)
(19302)
成果(18652)
基金项目(17755)
课题(15877)
自然(15078)
自然科(14610)
自然科学(14604)
资助(14434)
自然科学基金(14299)
(13364)
重点(12787)
项目编号(12612)
(12158)
(11508)
(11221)
(11192)
(11029)
期刊
(39973)
经济(39973)
中国(31588)
研究(30994)
教育(19673)
(18287)
学报(16097)
(15943)
科学(12357)
大学(11881)
管理(11344)
学学(10868)
农业(10280)
技术(9861)
审计(9334)
(8939)
金融(8939)
业经(7579)
财会(7451)
职业(6996)
会计(6975)
图书(6825)
经济研究(6308)
财经(6143)
(5706)
(5313)
通讯(5257)
(5227)
论坛(5227)
会通(5224)
共检索到162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爱东  黄燕  
审计机关以《审计法》及《审计法实施条例》等审计法律法规为依据从事行政执法工作,这为社会各界所认可。但在实际工作中,审计机关往往还要根据财政、税务、金融等其他法律法规进行审计评价和处理处罚。那么,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发现被审计单位有违反相关财政、税务、金融法律、法规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规定的行为,到底能否依据这些规定在法定等职权范围内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监督和处理处罚呢?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龙平  李璐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审计署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执行该基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柳现青  刘琼  王伟域  
2001年修订的《税收征管法》第十四条及《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九条首次将省以下税务稽查局(以下简称"稽查局")定性为税务机关,明确了稽查局的执法主体地位。但其对稽查局的定性并不完全符合传统行政主体理论,导致稽查局与税务局的关系不清,并引发了一些理论难题。本文结合相关法理与税收实践对稽查局的执法主体资格进行了探析,提出借鉴相关行政执法经验,设立具有完全独立执法权的稽查局,并以较高层次的专门立法确立其税务稽查执法主体地位,以切实推进依法治税。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龙平  李璐  
2008年6月28日,由财政部、审计署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执行该基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吴习彧  
人工智能的热点效应引发了各类派生讨论,问题集中在对人工智能的法律定性上,涉及是否应赋予其法律人格等。思考是否应当将法律主体资格延伸至人工智能上,为法学理论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思想实验。本文的观点是,为了解释人工智能的行为效力而主张赋予其法律主体资格是没有必要的。毕竟只有人类才可以理解"权利"与"责任"的涵义,机器只能被设计成遵守规则,却不能理解规则。所以即便创设出类似于"电子人"的法律人格,法律规则也无法对机器本身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相对现实的路径应当是考虑如何通过法律去影响机器背后的人(包括人工智能的设计者、制造商以及使用者等)的行为层面,进而解决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费怡  
审计质量保证体系的概念源于生产领域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与审计质量监督体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和政府赋予国家审计新的历史使命,审计机关必须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国家审计从机关管理模式、审计方式、技术方法等方面都将进行改革,审计机关审计质量管理也面临诸多新的挑战。本文借鉴生产领域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审计准则确定的基本原则框架之上,结合我国审计工作的实际,提出构建审计机关审计质量保证体系的设想,并从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构建审计质量监督体系以及审计质量监督体系促进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完善三个方面对国家审计质量保证体系的框架设计和运行规律进行论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冷景菲  
送达审计是目前基层审计机关主要采用的审计方式,随着基层审计机关任务的加重,审计内容涉及领域的愈加广泛,对送达审计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阐述了基层审计机关实行送达审计的现状,然后分析实行送达审计的优点和不足,最后就基层审计机关如何完善送达审计提出相应的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茜  
家庭农场是我国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经成为乡村振兴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与民事人格不同,商事人格需要经过法律的拟制和确认才得以成立。然而,商事主体法律规则的缺失,造成了家庭农场主体资格认定标准混乱,财产要素、劳动力要素和责任承担要素认定模糊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阻碍了家庭农场制度功能的发挥。因此,对家庭农场商事法律主体地位的明确就成为应对其他问题的先决条件。从目前陕西省家庭农场的规范文本和实践的角度审视,家庭农场商事主体需要从营业能力和注册登记两个层面进行制度构造。在不同形态的商事主体制度比较中,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能够满足家庭农场规模经营需求,有助于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和促进家庭农场制度可持续发展,保护农民个人财产利益,是理想的家庭农场商事主体制度选择。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汤洁茵  
当前,对证券投资基金课税存在问题的症结在于其法律性质和地位,从证券投资基金财产的独立性、基金外部管理者的运行架构以及运行效果可以看出,证券投资基金具有组织体的特性,并具有独立的税法主体资格。在明确这些问题后,可以分别从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投资者三个不同的纳税主体来重新构建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税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矜  
本人对我国法务会计人员主体资格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解决法务会计人员主体资格无序混乱的问题,从而使我国法务会计工作健全、有序地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斌  佐继勇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余丹  
对虚假会计信息认定相关责任人按比例承担法律责任是国际发展趋势。本文认为,必须明确虚假会计信息、相关责任人及其法律责任比例认定的主体。会计师事务所和法院由于自身的局限,不能作为虚假会计信息认定及法律责任边界界定的适格主体。司法会计鉴定中心由于具备会计与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加之其社会地位的独立性、权威性,使其具有其他机构不可比拟的专业性、公正性。能够成为未来虚假会计信息法律责任认定的适格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