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91)
- 2023(9921)
- 2022(8218)
- 2021(7404)
- 2020(5929)
- 2019(13292)
- 2018(12968)
- 2017(24357)
- 2016(13526)
- 2015(14775)
- 2014(14896)
- 2013(14903)
- 2012(14254)
- 2011(12772)
- 2010(13456)
- 2009(12234)
- 2008(12220)
- 2007(10869)
- 2006(9675)
- 2005(9276)
- 学科
- 济(56488)
- 经济(56433)
- 管理(32983)
- 业(32599)
- 企(24206)
- 企业(24206)
- 中国(20343)
- 地方(19078)
- 方法(17587)
- 农(16541)
- 数学(14308)
- 数学方法(14154)
- 学(13726)
- 财(13622)
- 业经(13603)
- 审计(12213)
- 制(11633)
- 融(11594)
- 农业(11592)
- 金融(11591)
- 银(11422)
- 银行(11393)
- 行(11091)
- 地方经济(10337)
- 发(10060)
- 技术(9642)
- 贸(9497)
- 贸易(9479)
- 易(9087)
- 环境(8697)
- 机构
- 学院(188312)
- 大学(186027)
- 济(73508)
- 研究(72363)
- 经济(71702)
- 管理(66071)
- 中国(56582)
- 理学(54934)
- 理学院(54146)
- 管理学(53161)
- 管理学院(52781)
- 科学(46244)
- 京(42320)
- 所(39175)
- 农(39044)
- 财(37534)
- 研究所(34807)
- 中心(33169)
- 江(31358)
- 农业(30345)
- 业大(29583)
- 财经(28249)
- 省(27142)
- 北京(26760)
- 院(26370)
- 范(25886)
- 经(25605)
- 州(25578)
- 师范(25549)
- 科学院(22175)
- 基金
- 项目(122082)
- 科学(94511)
- 研究(86599)
- 基金(86336)
- 家(77490)
- 国家(76806)
- 科学基金(63981)
- 社会(53973)
- 社会科(51148)
- 社会科学(51134)
- 省(49633)
- 基金项目(44887)
- 自然(41549)
- 划(41500)
- 自然科(40508)
- 自然科学(40493)
- 自然科学基金(39762)
- 教育(38369)
- 资助(35137)
- 编号(34113)
- 发(31948)
- 成果(29075)
- 重点(28605)
- 课题(25566)
- 部(25557)
- 创(25180)
- 发展(24878)
- 展(24439)
- 性(23854)
- 创新(23708)
共检索到312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2008年5月13日,审计署作出开展抗震救灾款物审计的决定;5月14日,审计署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审计机关积极做好救灾款物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5月15日,审计署制定下发汶川地震救灾资金和物资审计工作方案;5月16日,审计署召开汶川地震救灾资金和物资审计动员会议,全面布置审计工作;5月19日,第一批审计组陆续开始对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和民政部、中国红十字总会等十一个中央级部门和单位的救灾款物进点审计。5月31日,审计署党组果断决定,从昆明特派办、重庆特派办紧急抽调30名业务骨干充实到四川重灾区审计组。与此同时,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取消了所有原定在四川省开展的审计项目及成都特派办在外地的审计项...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钰亭
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处置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监督作用的审计方式应首选旁站式跟踪审计,这也是诞生于受托责任理论和权力制约理论、落脚于免疫系统理论的国家审计的本质体现。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丁泉阿 蒋秀中
2008年6月5日至9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赴陕西、甘肃地震灾区,看望慰问一线审计人员,考察和指导抗震救灾款物审计工作。刘家义强调,救灾款物审计是整个救灾工作的重要组成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高仁全
刘家义审计长提出了"审计的本质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科学发展观及系统论的新视角,站在推进审计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借鉴医学免疫系统概念,深化了新时期对审计本质的认识,对进一步推动重大基础性审计理论问题的研究,进一步促进审计理念的更新,进一步推进审计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完善,进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常琪
为了确保救灾款物及时、合理、合法、全部用到受灾群众身上,让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放心,审计署进行了一系列的部署,把抗震救灾款物审计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根据这些部署,审计署社会保障审计司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华强 范春梅 贾建民 王顺洪 郝辽钢
突发性灾害对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也给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灾害所导致的巨大风险感知是引发人们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反应的核心中介变量,是应急风险管理应考虑的中心问题。本文以汶川地震为例,基于重灾区的实际调研数据,分析重灾区公众在地震中的风险感知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风险感知理论模型,有利于更好地理解风险感知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应对行为的作用机理,并为政府风险管理机制构建和应急反应策略制定提供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晓万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注册会计师行业迅速开展赈灾爱心募捐活动,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注册会计师行业捐款累计超过4300万元。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在参与爱心捐款的同时,积极投入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的清理审计工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郑晓伟
研究了转型期我国城市规划"公权力"价值取向的发展困境,指出只有建立在"公权力"基础之上的"公信力"价值取向才是我国城市规划在行政领域内行使其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并以NGOs成功参与汶川抗震救灾事件为研究案例,通过对事件过程中NGOs在参与程度、信息公开、互助合作等方面所体现出的"公信力"行动准则和目标机制的实证分析,在结合相关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规划"公信力"价值取向建设的问责机制模型,包括透明度、参与、评估、投诉与回应机制四个维度,从而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对政府公共政策体系中的城市规划提出的新要求提供制度化保障。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这是一场特殊的审计战斗。这是一次不辱使命的大考验。2010年4月14日,一场里氏7.1级的强烈地震突然降临在青海玉树。顷刻间,美丽的山川变得满目疮痍,温馨的家园化为废墟。党中央、国务院号召举全国之力支援玉树抗震救灾,中央财政与省财政下拨大量救灾款物,社会各界慷慨捐款捐物,物资善款源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立民 郑军 李晗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震后极短的时间之内,我国政府迅速反应,全力组织救援工作,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认可和尊敬。汶川地震使世界各国都看到了中国政府近年来在改善民主、人权方面的显著进步。没有例外,灾中拯救医疗、灾后恢复重建的审查统计,历来都是世界各国政府赈灾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汶川地震发生以后,我国政府审计部门迅速行动,将审计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中信
文以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款物全过程跟踪审计为基础,从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概念和分类入手,论述了审计机关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客观需求,从不同领域、不同项目跟踪审计方式的比较分析中,选择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审计的最佳方式,阐述了该方式与常规审计方式在理念、组织架构、规范、标准和依据以及工作业绩评价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冲突,最后提出了国家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审计预案应涵盖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审计 全过程 跟踪 突发公共事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1.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当天.胡锦涛总书记紧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第一时间发出抗震救灾动员令.唤起亿万军民倾情倾力大救援、图为总书记在成都听取抗震救灾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发) 2.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面对灾民.履险现场指挥救灾、图为温家宝总理再次赴灾区时在绵阳看望地震灾区师生(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3.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天安门广场下半旗悼念遇难同胞(新华社记者唐召明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姜淼
城乡重大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监管,不仅直接关系到应急决策政令的执行程度和执行效果,也关系到灾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稳定。自2003年抗击"非典"以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突飞猛进,但应急监管机制建设却进展缓慢,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近年来,我国逐步探索并确立的监管模式,由于只是一种常态监管模式,其在应急状态下的监管力量、动力机制、方式手段、组织体系等方面暴露出了不适应的问题。因此,立足现有工作基础,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城乡应急监管模式刻不容缓。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监管机制 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报道视角分析
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政府投入体系研究
城乡重大突发自然灾害下的监管机制建设——以“5·12”汶川地震救灾为例
四川“5·1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审计 审计机关在行动
恪尽职守 经受考验 努力做好抗震救灾价格工作——来自四川价格部门抗震救灾事迹报告
基于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的跟踪审计改进研究
突发危机事件对游客感知可进入性的影响特征——以汶川“5.12”大地震前后九寨沟景区游客为例
突发灾害背景下组织韧性及其演化——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应对“5.12”汶川地震与恢复重建的案例研究
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从汶川大地震看城市公用事业安全
突发事件情境下冗余资源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地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