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28)
- 2023(7964)
- 2022(6384)
- 2021(5564)
- 2020(4754)
- 2019(10349)
- 2018(10000)
- 2017(19424)
- 2016(10422)
- 2015(11315)
- 2014(10880)
- 2013(10823)
- 2012(9648)
- 2011(7950)
- 2010(8628)
- 2009(8494)
- 2008(8555)
- 2007(7660)
- 2006(6856)
- 2005(6641)
- 学科
- 业(71803)
- 企(69819)
- 企业(69819)
- 管理(53138)
- 济(50245)
- 经济(50183)
- 业经(24849)
- 财(22655)
- 方法(22572)
- 务(19264)
- 财务(19256)
- 财务管理(19191)
- 农(18756)
- 企业财务(18241)
- 技术(15579)
- 数学(14492)
- 数学方法(14452)
- 农业(14117)
- 划(12420)
- 制(12411)
- 企业经济(12196)
- 审计(12148)
- 策(12116)
- 经营(10995)
- 体(10504)
- 和(10432)
- 中国(10273)
- 技术管理(10170)
- 理论(9838)
- 体制(9506)
- 机构
- 学院(152741)
- 大学(144783)
- 济(68617)
- 管理(68538)
- 经济(67602)
- 理学(58879)
- 理学院(58495)
- 管理学(58131)
- 管理学院(57861)
- 研究(40375)
- 中国(36187)
- 财(35250)
- 京(29928)
- 财经(27891)
- 经(25290)
- 江(24376)
- 农(23546)
- 商学(21384)
- 商学院(21210)
- 科学(20585)
- 财经大学(20389)
- 经济学(19908)
- 业大(19363)
- 中心(19264)
- 经济管理(19093)
- 所(19002)
- 州(18777)
- 农业(18280)
- 经济学院(18072)
- 北京(17694)
- 基金
- 项目(94962)
- 科学(78129)
- 研究(73376)
- 基金(71332)
- 家(59693)
- 国家(59081)
- 科学基金(54222)
- 社会(50444)
- 社会科(48026)
- 社会科学(48009)
- 省(38707)
- 基金项目(38085)
- 自然(33467)
- 自然科(32696)
- 自然科学(32691)
- 自然科学基金(32204)
- 教育(32164)
- 划(29759)
- 编号(28875)
- 业(28357)
- 资助(27500)
- 创(24133)
- 成果(21718)
- 创新(21523)
- 部(21465)
- 制(21399)
- 国家社会(21078)
- 重点(20799)
- 发(20309)
- 人文(19833)
共检索到231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龙文滨 刁璇 缪明晋
随着审计监督步入跨领域、跨部门、跨地域时代,审计机关外部沟通交流对发挥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作用愈发重要。本文以2013-2019年省属及以下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手工收集地级市审计机关(以下称审计局)与市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审计机关(以下称审计厅)及异地的地级市审计机关(以下称异地审计局)的外部沟通交流互动数据,研究审计机关外部沟通交流如何影响国有企业治理效率。研究发现,审计局与审计厅、异地审计局的沟通交流显著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经济增加值比率,审计深度拓展是其内在机制;审计局与市政府的沟通交流效应不明显;审计局与审计厅、异地审计局的沟通交流效应在审计独立性和政府透明度较低的地区更明显,但在审计覆盖率和审计结果转化上有差异表现。本研究拓展了国有企业治理效率研究,并为国家审计的微观治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提供证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玉玉 蔡春 王爱国
基于审计全覆盖实施的背景,以地方审计机关为研究对象,探究地方审计机关不同维度覆盖率对国有企业治理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审计单位覆盖率和审计内容覆盖率,经济责任审计覆盖率对国有企业治理效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在国家审计机关信息透明度较高的地区更显著。除了直接纠偏外,国家审计覆盖率主要通过影响地方政府行为和政企关系而影响国有企业治理效率,具体作用机制表现为:一是国家审计覆盖率的提升通过缓解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地方国有企业代理成本,进而提高了国有企业治理效率;二是国家审计覆盖率的提升通过强化权力监控降低了政府不当干预给国有企业带来的效率损失。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玉梅
微表情微动作是一个人的体态语言,体态语作为人类的无声语言,负载着大量的信息。良好的沟通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愉悦。微表情微动作能让你准确地观察交往对象的心理状态,使你能有的放矢地提高沟通的魅力和质量。
关键词:
微表情 微动作 体态语言 沟通魅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永进 张国峰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口集聚是否可以促进人际间知识的交流,从而成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动力?本文根据不同职业的工作环境和技能需求特征,以及不同行业的职业结构数据,构建了行业沟通密集度,并结合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首次对这一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断尾回归和Heckman两阶段估计的研究发现:沟通外部性确实是人口集聚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渠道,其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研发概率,而且还扩大了企业的研发支出。此外,本文采用1920年人口密度控制内生性后,发现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关键词:
人口集聚 沟通密集度 企业自主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淼
文章以2004-2013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政府干预和政策引导下的公司治理因素对国有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干预能够缓解因融资约束而产生的投资不足,而对因代理问题产生的过度投资情况没有显著影响。此外,随着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资本运营管理公司持股和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不仅会对国企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还将为政府对国企投资行为的干预作用提供便利或增加阻碍,加强或减弱政府干预的作用。高管持股比例、高管薪酬等其他治理因素对国企投资行为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蔡春 马睛 鲍瑞雪
本文基于《“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将国企审计广度与经济责任审计力度纳入同一理论框架,研究地方审计监督对国企社会责任履行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拓展国企审计广度、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力度有助于提高地方国企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通过审计降低国企的代理成本,通过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国企维护社会信誉,是地方审计提升国企社会责任履行水平的重要路径。地方审计的广度、力度越大,越能促使较小规模国企社会责任的履行。从经济后果来看,地方审计促进国企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回报率,对同一地区非国企也具有“溢出”效应。研究结论对提升国企社会责任履行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龙平 刘翠
本文基于2009~2018年审计署公布的央企审计结果公告,考察了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金融化的治理效应以及审计力度对国有企业金融化治理的强化作用。研究发现: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治理效应,审计力度越大,治理效应越显著;动态效应检验发现,政府审计在审计介入当年和审计介入后三年对国有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治理效应;机制检验表明,企业监事会效能和股东决策参与度在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金融化治理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政府审计显著抑制“逐利”动机下的金融资产配置,在股权制衡度低、董事持股比例低、董事薪酬低和信息透明度低的企业,政府审计对其金融化的治理效应更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常禄
认清国有企业的真正效率十分重要。文章从财政补贴的视角对国有企业的效率进行了研究,着重研究财政补贴影响国有企业效率的机制。财政补贴导致了国有企业严重的外部性,外部性导致了国有企业中资源配置的相对价格结构不合理,造成价格机制的不完善,进一步导致国有企业的效率损失。
关键词:
财政补贴 外部性 价格机制 企业效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文哲
"90后"大学生个性突出,思想活跃,高校专职教师加强与"90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不仅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在教书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而且还能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教学效能感。高校专职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科研活动、网络交流等途径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学明 赵歆喆 蔡志斌
本文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现状,从口语传播视角,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提升中国农户家庭的沟通交流水平提供可行建议。本文以本土组织沟通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农户家庭沟通交流的现状与特征,主要探究了信息科技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外出农村劳动力回流给农户家庭沟通交流带来的具体影响。在今后移动互联网仍将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农户家庭的沟通交流水平,未来还应当继续深入推进农村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强化农民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重点增强农户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意识。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秋生 姜一涵 独正元
如何发挥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以提高国有企业审计意见质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亟需研究的问题。以2013—2022年A股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离散选择模型,以投非赞成票代理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研究发现,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越高,越能够提示应计盈余管理风险,审计师越倾向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第一大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混改国有企业股权集中度越低,非国有董事治理积极性与审计意见谨慎性的关系越显著。经过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不变。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董事积极履行治理职能导致审计意见质量提高有利于混改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实现国有企业混改主要目标。研究结论对于国有企业审计师正确决策审计意见、非国有董事有效维权、政府监管部门和混改国有企业充分尊重非国有董事治理的积极性、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均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狄灵瑜 步丹璐
官员交流制度作为中国政治体制的一项重要安排是否有助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行,以实现国有企业的有效治理呢?以2004—2016年控制权发生变化的478例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官员交流制度对低效率国企控制权转让概率的影响及经济后果。研究表明:官员交流会显著增加低效率国企控制权的转让概率,这一结论在区分不同交流官员类型后仍然成立;官员交流期间实现控制权转让的低效率国企,其经营业绩在转让后得到显著提升,从而达到有效治理目标;机制分析表明,如果低效率国企控制权发生变更前,企业所在省份的省委书记任期越长,那么交流官员任职后,其控制权被转让的概率越大。由此表明,官员交流有助于打破政企合谋"关系网",有利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行。
关键词:
官员交流 控制权转让 国有企业 产能过剩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力云
从目前的情况看,审计机关的国有企业审计职责有些弱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强化审计机关的国有企业审计职责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也是当前现实的选择。强化审计机关的国有企业审计职责,要求审计机关不仅要开展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还要开展财务报表审计,同时针对目前国有企业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经营审计。
关键词:
审计机关 国有企业 职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