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1)
- 2023(1887)
- 2022(1617)
- 2021(1366)
- 2020(1193)
- 2019(2591)
- 2018(2421)
- 2017(4584)
- 2016(2633)
- 2015(2779)
- 2014(2761)
- 2013(2613)
- 2012(2490)
- 2011(1886)
- 2010(2436)
- 2009(2398)
- 2008(2042)
- 2007(1896)
- 2006(1680)
- 2005(1601)
- 学科
- 审计(12075)
- 管理(9702)
- 济(7442)
- 经济(7430)
- 家(6202)
- 国家(6147)
- 财(6045)
- 各类(5835)
- 业(5415)
- 企(5084)
- 企业(5084)
- 财政(3985)
- 政(3512)
- 中国(3284)
- 国家机关(3276)
- 机关(3276)
- 方法(3136)
- 工作(2985)
- 人事(2560)
- 人事管理(2560)
- 制(2333)
- 出(2324)
- 机关工作(2288)
- 与人(2197)
- 技术(2140)
- 支出(2137)
- 务(2097)
- 财务(2091)
- 财务管理(2026)
- 数学(2015)
- 机构
- 大学(32787)
- 学院(32250)
- 济(12679)
- 管理(12520)
- 经济(12366)
- 理学(10710)
- 理学院(10614)
- 管理学(10573)
- 财(10507)
- 管理学院(10498)
- 研究(9857)
- 中国(8389)
- 京(7825)
- 财经(7650)
- 经(7025)
- 审计(5787)
- 财经大学(5732)
- 江(5507)
- 会计(5202)
- 所(5112)
- 科学(4934)
- 中心(4872)
- 北京(4294)
- 省(4158)
- 州(4144)
- 经济学(4030)
- 研究所(3891)
- 商学(3750)
- 商学院(3721)
- 经济学院(3646)
共检索到55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顾春 黄俊晨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提出的审计目标定位是立足批判性、坚持建设性。文章以地方审计机关和特派员办事处为研究主体,根据其审计整改情况的统计数据,从批判性、建设性两大目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地方审计机关在审计处理执行效率的金额指标上反而高于特派员办事处,在审计处理的非金额与审计建议落实的指标上,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地方审计机关对地方政府的审计妥协、委托人缺位以及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实施存在问题。
关键词:
政府审计 审计目标定位 审计整改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志民
随着现代审计的发展,查错防弊的传统审 计已明显落后,不适应形势。而现代审计重点在于揭示系统运作规律、特点和系统运作缺陷,审计的鉴证功能和评价功能将日益显得重要,并上升到处于现代审计的主流地位。以评价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效果为基本参数的项目审计,将在政府审计中占主导地位,而对财务收支的查错防弊为主要目标的传统审计将逐步退让,成为政府审计工作的配角。由此,政府审计的基本要求:依法审计,加大执法力度,使我们应当对政府审计的执法地位重新进行研究、分析和表述。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钟超诚
拜读了刘志民同志在《中国审计》2002年第2期发表的《政府审计执法地位的现代定位》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后,笔者感受颇深。“刘文”就我国政府审计的现状,揭示了很多较为客观实在、具有一定共性的问题,但对文章中提出的改变政府审计执法地位的一些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大年 余汉贵 庄恩岳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现代审计建立在八十年代初,正是有计划商品经济全面代替计划经济的时期。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总体目标模式的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原有计划商品经济环境下建立的审计体系,正受到新环境的猛烈冲击。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并更好地为其服务,是各级审计机关面临的当务之急的任务。党的十四大已经提出了强化审计监督的新要求,市场经济也呼唤审计机关发挥更好的作用。今年初,审计署“关于强化审计监督的意见”的颁布和实施,从全国各地反映来看,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政府审计机关按照“意见”开展审计工作,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应该是问题不大的。但是,占国家政府审计机关总数近85%的县政...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会金 王素梅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监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按照法定职责将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经济协调及可持续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主要目标,将推进民主法治、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根本目标。在路径选择上,应进一步树立科学审计理念,提高审计免疫能力,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审计工作方针,推进问责机制的建立,加强审计体系间的业务协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海云桃 刘炜炜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谢志华 陶玉侠 杜海霞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环境监督,而要进行有效的环境监督,审计机关和各相关政府部门就必须分工合作,因此,这些部门要明确各自的监督定位以防止重复监督和监督缺位。审计机关进行的环境审计与其他政府行政部门进行环境监督有着本质的差异:审计机关进行的环境审计属于经济监督,而不是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审计机关进行的环境审计是监督审计对象受托环境责任履行情况的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而不是一种基于管理职能需要进行的监督;再次,审计机关进行的环境审计,在审计内容的范围上具有宏微融合性,在审计的方法上具有会计性。只有对审计机关环境审计进行明确定位,才能更好发挥其功能。
关键词:
环境监督 审计机关 环境审计 独立监督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吕金忠
根据WTO协定和我国入世承诺,不但要求中央政府的法规、规章和行政行为要与WTO协定相一致,同时也要求地方政府的规章和行政措施要与WTO协定相符合。我国的审计监督是行政型模式。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代表政府行使审计监督权力。因此,审计监督的职能必须随着政府角色的转换而转变。实事求是、客观地看待和评价政府审计的作用,把“万能审计”还原为“有限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小荣 洪婕
审计整改效果好坏关系到审计监督效能是否真正实现,审计整改公开作为审计整改的重要环节,是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促进审计整改成效深化的有力途径。本文以审计署官网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和审计整改报告为主要研究样本,在梳理我国政府审计整改信息公开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整改公开的形式类型和内容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审计整改公开具备二元公开主体,公开形式多样,内容各具特色,存在被审计单位公告整改结果时公告时间与地点不明、公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建议扩大整改公告范围、加强对被审计单位公开整改结果的监督、正视整改不到位问题并加强原因分析与下一步安排。本文首次从审计整改公开视角系统分析了审计署审计整改结果信息公开形式与内容特征,填补了对审计整改信息公开研究的空白,对于优化审计整改结果公开模式、充分发挥审计整改公开作用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翠平
高效开展预算执行审计整改活动、全力以赴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对政府部门提升预算执行效率、保障预算资金合理应用具有积极作用。随着数字政府建设向纵深发力,国家审计部门也开始积极应用数字化审计方式开展预算执行审计活动。在此情况下,推进审计整改信息技术应用、构建数智化审计整改管理体系,成为政府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整改开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文章利用信息技术全面构建“整改问题风险分析——整改策略制定——整改活动持续追踪监督”的政府预算执行审计整改数智化管理体系,并通过案例对数智化管理体系应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助力国家机关合理管控预算执行审计整改活动,提升整改工作成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审计整改责任划分是审计整改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文章梳理审计整改责任机制的现实基础,并从学理上分析审计整改责任的基本框架及优化路径。现行审计整改责任划分存在有些部门的整改责任未明确且整改责任未能细化的问题。审计整改责任者必然处于一定的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不同的政府审计关系中,审计整改责任主体不同。总体来说,审计整改责任主体有八种类型:被审计单位承担审计整改主体责任、本级政府承担审计整改领导组织责任、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承担审计整改督促责任、整改事项主管部门承担审计整改协同责任、审计机关承担审计整改跟踪检查责任、党委承担审计整改重大事项决策责任、人大承担审计整改监督责任、公众承担审计整改关注责任。为了优化审计整改责任机制,应该单独制定《政府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力云
刘家义审计长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所作的《国务院关于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审计工作报告"),与往年报告相比有下列几个突出的特点:更加注重面上的归纳分析;更加注重对审计事项总体的客观评价;更加注重反映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更加注重意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石桥 尹平
政府审计机关分为审计署机关、特派员办事处、派驻审计局和地方审计机关。本文根据各类审计机关的审计处理执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派驻局审计处理执行效率最高,地方审计机关审计处理执行效率次之,特派员办事处审计处理执行效率第三,审计署机关审计处理执行效率最低。这个结果出现了审计机关地位和审计处理执行效率的悖论。解释这个悖论的原因是审计妥协,而审计妥协背后的制度性背景是行政模式加双重领导型审计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