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06)
2023(14629)
2022(12102)
2021(10962)
2020(8840)
2019(19766)
2018(19147)
2017(35913)
2016(19180)
2015(21123)
2014(20948)
2013(20325)
2012(19067)
2011(16969)
2010(17897)
2009(17074)
2008(15963)
2007(14567)
2006(13185)
2005(12576)
作者
(53793)
(44634)
(44274)
(42157)
(28549)
(21287)
(20062)
(17192)
(17023)
(16039)
(15406)
(15066)
(14256)
(14236)
(14138)
(13662)
(13015)
(12909)
(12751)
(12747)
(11299)
(10964)
(10800)
(10193)
(10133)
(10069)
(10036)
(9945)
(8943)
(8766)
学科
(76725)
经济(76606)
管理(57739)
(55888)
(45138)
企业(45138)
中国(32157)
(28357)
金融(28354)
(26647)
银行(26627)
(25831)
(24124)
(23581)
地方(23580)
(23030)
方法(22832)
业经(21013)
数学(18459)
数学方法(18252)
农业(16712)
(14973)
(14177)
财务(14126)
财务管理(14049)
(13821)
贸易(13795)
企业财务(13450)
(13431)
(13380)
机构
学院(264233)
大学(260984)
(111586)
经济(109089)
管理(95994)
研究(94531)
理学(80198)
中国(79953)
理学院(79261)
管理学(78067)
管理学院(77562)
(58336)
(57148)
科学(53544)
(47450)
中心(45002)
财经(43980)
(43256)
(41809)
研究所(41739)
(39719)
北京(36388)
(34956)
(34847)
经济学(34700)
师范(34610)
业大(34491)
(34407)
财经大学(32473)
农业(31818)
基金
项目(167697)
科学(132637)
研究(128985)
基金(120100)
(103780)
国家(102451)
科学基金(87725)
社会(83518)
社会科(79239)
社会科学(79220)
(67145)
基金项目(62447)
教育(58608)
(55037)
编号(52688)
自然(52464)
自然科(51153)
自然科学(51143)
自然科学基金(50231)
资助(47883)
成果(44688)
(41478)
重点(38471)
课题(38202)
(37022)
(36858)
(36172)
国家社会(34772)
(34090)
发展(33887)
期刊
(137077)
经济(137077)
研究(88595)
中国(69244)
(47383)
(42637)
金融(42637)
(41682)
管理(39842)
学报(37464)
科学(35574)
教育(33030)
大学(30192)
学学(28330)
农业(27405)
业经(23135)
技术(22772)
财经(22447)
经济研究(21769)
(19293)
问题(17286)
(13951)
(13773)
世界(12921)
国际(12876)
(12342)
会计(12330)
现代(12245)
科技(12209)
理论(12204)
共检索到440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审计署金融审计司课题组  袁野  吕劲松  刘志宏  
本文首先从研究金融安全的含义开始,分析了金融安全与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增速下降、经济金融结构性矛盾、房地产行业金融隐患以及金融信息安全等;其次用"免疫系统"理论对审计机关在维护金融安全方面发挥作用的机制和条件进行了探讨,指出审计机关发挥作用的基础在于具备尽早识别各种风险和隐患的制度优势;最后围绕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金融审计在维护我国金融安全方面发挥作用的路径选择。主要包括:稳定宏观经济运行、优化经济金融结构、防范外生性金融风险、推动金融监管改革以及关注金融信息系统安全等方面,对未来金融审计的科学发展具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审计署金融审计司课题组  吕劲  
审计机关通过防范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金融风险,在宏观政府治理、中观市场治理、微观公司治理三个层面发挥预防、揭示、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以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服务于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为了在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审计机关应当从宏观视角、综合视角和动态视角三个方面来拓宽审计视野;通过加强对大型金融机构审计,强化对资本市场的审计监督,以及加强对监管部门和监管政策风险导向的审计评估来实现审计内容深化;通过整合多种审计资源,建立多层次审计项目体系,推动大数据技术应用来实现审计组织及技术创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黎朝晖  
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是金融审计的第一要务,也是新形势下对金融审计的新要求。为此,金融审计要密切把握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综合化的大趋势,在深入分析金融安全形势的基础上,切实防范国际游资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冲击,防范对外开放、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及金融业混业经营的风险,防止宏观经济波动(经济周期)和地方金融隐患对金融安全的冲击,改进项目组织,加强宏观分析,完善技术方法,切实发挥金融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建设性作用。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袁野  
以维护安全、防范风险、促进发展为目标,服务国家宏观政策,推动金融改革,维护金融稳定,完善金融监管,推动建立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健  侯兴国  曹广明  
本文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围绕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现实问题,从发挥政府审计的保护性、预警性、建设性功能出发,探讨了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作用路径;构建了发挥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作用的实现机制,主要包括再监督评价机制、调控协调机制、监测预警机制、救济援助机制和信息传导机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世谊  刘颖  
政府审计在促进国家经济安全运行中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监控作用、预警作用和保护作用。政府审计发挥作用途径主要包括:增强排险功能、规范功能、促进功能、免疫系统功能和守护功能。政府审计发挥作用主要方式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为支撑,以探索创新精神为动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静   许谢楠   潘俊  
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在维护金融安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在现阶段金融领域审计工作中,二者还未能形成监督合力。本文基于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维护金融安全作用机理的剖析,尝试构建以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为主体,包含业务统筹、资源配置、成果共享、督导整改四个模块的协同机制。通过加强协同主体联系,建立健全协同制度保障体系,优化审计协同管理工作、促进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两大审计主体不断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增强二者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助推国家金融安全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黎仁华  
政府审计是履行国家金融审计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中坚力量,政府金融审计应当树立政治思维,利用政府审计的特点与优势,确定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功能;实现审计功能的路径包括:宏观层面的再监督评价机制、中观层面的调控协调机制、微观层次的监测预警机制以及政府审计对金融危机及其危机金融机构的救援机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许莉  
国家审计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存在一种内在的作用机理关系。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国家审计在维护金融安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系统性缺陷,这些系统性缺陷是由一些深层次原因导致的。为实现国家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目标,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完善国家审计与金融监管制度,关注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国家审计的综合性与时效性,开展金融监管的绩效审计等。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曾莲  岳菲菲  
国家审计作为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其自身所具备的宏观性和全局性,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2009—2017年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外的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国家审计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国家审计对象范围和"免疫功能"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通过替换变量、缩小样本时间年限等稳健性检验,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2013年审计署点名审计的地区,国家审计对金融稳定的维护作用更强。路径分析发现,在财政透明度较高的地区,国家审计"免疫功能"的作用更强;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国家审计对象范围和预防功能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国家审计揭示功能和抵御功能发挥的作用更显著。基于地区异质性和经济发展质量异质性发现,国家审计对象范围和"免疫功能"在中西部地区和经济发展质量较低的地区更加显著。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维  
结合我国金融体系当前面临的国际与国内环境,分析了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同时,在对近三年来的金融行业和金融市场创新的典型案例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国家金融审计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我国金融体系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国内金融行业和金融市场创新加快,国家金融体系面临国际做空势力的冲击,国际资本流动威胁国内金融安全的形势严峻,因此国家金融审计创新的空间较大,且应当赋予其新的职能,在保障国家金融安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夏循福  
金融,是现代国家经济运行的血脉。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责无旁贷。近三年来,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办全面贯彻"防范风险、提高效益、规范管理"的工作方针,以促进建立高效稳健的金融运行机制为目标,积极探索金融审计路子,改进金融审计方法,不断加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审计署哈尔滨特派办理论研究会课题组   尹树伟  张亮  朱晶  杜凯  连明霄  
安全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粮食安全则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东北地区更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切实发挥好宏观调控“工具箱”作用。本文基于东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采取经验总结和文献研究等方法,深入阐述了新发展格局下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分析了新发展格局下影响东北地区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重点从中央关切的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对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审计的具体思路,明确了审计重点,对审计如何在保障东北地区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作用进行了探索。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徐权  
金融创新对金融安全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无序和过度的金融创新会危及金融安全,而传统的金融监管体制不能有效地使创新和安全达到和谐统一。本文分析指出政府审计可以作为金融监管体制的扩展和延伸,通过提高金融信息质量和加强金融监管的激励与约束,完善有利于金融创新的监管体制,促进金融创新有序适度地发展。具体而言,可以从制度、组织和方法等三个层面采取措施实现审计监督的目标。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平  
国家审计在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和重视国家审计作用的发挥,既是构建国家审计基本理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