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7)
2023(11878)
2022(9595)
2021(8850)
2020(6978)
2019(15940)
2018(15439)
2017(28116)
2016(15510)
2015(17365)
2014(17370)
2013(17137)
2012(16401)
2011(14673)
2010(15380)
2009(14561)
2008(14426)
2007(13353)
2006(12367)
2005(11716)
作者
(47495)
(39517)
(38875)
(37334)
(25535)
(18732)
(17677)
(15326)
(15004)
(14338)
(13432)
(13294)
(12844)
(12765)
(12571)
(12140)
(11692)
(11552)
(11431)
(11417)
(9969)
(9913)
(9726)
(9036)
(8989)
(8941)
(8868)
(8754)
(8221)
(7847)
学科
(66362)
经济(66295)
管理(51134)
(44391)
(37525)
企业(37525)
中国(22793)
方法(20334)
地方(19619)
(18369)
业经(17880)
(17535)
(15495)
数学(14704)
数学方法(14521)
(14408)
(13686)
银行(13656)
(13166)
(13009)
金融(13008)
农业(12939)
理论(12418)
审计(12221)
(11456)
(11013)
(10754)
(10744)
财务(10706)
地方经济(10627)
机构
学院(222260)
大学(220258)
(87253)
经济(85002)
研究(82602)
管理(81081)
中国(67004)
理学(66269)
理学院(65363)
管理学(64291)
管理学院(63848)
(51022)
科学(50925)
(45734)
(43842)
(39522)
研究所(38849)
(38022)
中心(37626)
财经(33516)
北京(32878)
业大(31361)
(30872)
(30786)
农业(30749)
师范(30482)
(30280)
(30190)
(29658)
经济学(25579)
基金
项目(136139)
科学(106065)
研究(100752)
基金(95350)
(84121)
国家(83299)
科学基金(70035)
社会(62294)
社会科(58750)
社会科学(58736)
(54845)
基金项目(49314)
教育(46301)
(46146)
自然(44632)
自然科(43497)
自然科学(43485)
自然科学基金(42709)
编号(41241)
资助(39063)
成果(34985)
(34904)
重点(31755)
课题(31090)
(29159)
(28702)
发展(27656)
(27153)
创新(26716)
(25880)
期刊
(115661)
经济(115661)
研究(74589)
中国(61236)
(38176)
(37596)
管理(36923)
学报(35918)
科学(33686)
教育(30653)
大学(27299)
(26069)
金融(26069)
学学(25460)
农业(25455)
技术(19854)
业经(19097)
经济研究(18465)
财经(16968)
(14927)
(14747)
问题(13809)
会计(11772)
图书(11191)
(11011)
现代(10859)
技术经济(10543)
科技(10473)
世界(10469)
(10390)
共检索到377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彪华  王帆  褚茂康  
党的二十大提出“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这为做好审计监督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需要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宏观管理是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整体管理,审计机关作为我国宏观管理部门之一,对我国社会的整体管理具有自身优势和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宏观管理的部门属性视角,首先从国家治理理论中寻找审计机关作为宏观管理部门的证据,并通过归纳宏观部门的作用特质来分析审计站位立足国家发展、审计理念融入研究思维、审计范围涵盖广泛、审计工作方式多样等审计机关发挥作用的特征;再从历史做法、现实选择和路径经验这三个方面出发具体分析审计过程融入研究思维、审计结果坚持问题导向、审计整改强调标本兼治、审计防风险贯穿工作全程等审计机关作为宏观管理部门发挥作用的路径;最后从理论和实践创新两个层面做进一步拓展和设想。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魏尧  
关干审计监督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的问题,自审计机关建立以来,一直积极进行探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是以直接管理为主,审计监督作为间接调控手段,要在宏观管理中发挥作用,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容易被忽视.自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市场经济为取向以后,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国家对经济过程的调控方式,要由以前的直接控制为主、转变为间接控制为主,审计监督作为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京津冀特派办课题组  
政府审计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实施和调整完善。针对目前政府审计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时面临的深度和广度上的不足,审计人员要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加强审计创新,开展对宏观调控政策的效益审计,提高专项审计调查的质量,以促进政府审计进一步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党中央、国务院在正确分析当前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和措施,各地、各部门正在认真贯彻落实。作为宏观调控体系组成部分的审计工作,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中发挥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几年来,我们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审计署关于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加强宏观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媛  
本文通过论述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所起作用与宏观调控目标的一致性,介绍了国家审计是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各个环节为宏观调控的顺利开展提供服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双立  邢坤  胡术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审计署金融审计司课题组  袁野  吕劲松  刘志宏  
本文首先从研究金融安全的含义开始,分析了金融安全与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增速下降、经济金融结构性矛盾、房地产行业金融隐患以及金融信息安全等;其次用"免疫系统"理论对审计机关在维护金融安全方面发挥作用的机制和条件进行了探讨,指出审计机关发挥作用的基础在于具备尽早识别各种风险和隐患的制度优势;最后围绕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金融审计在维护我国金融安全方面发挥作用的路径选择。主要包括:稳定宏观经济运行、优化经济金融结构、防范外生性金融风险、推动金融监管改革以及关注金融信息系统安全等方面,对未来金融审计的科学发展具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小虎  
在市场经济中无论是物质运动还是价值运动,土地都有重要作用。国家能自觉利用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目前,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衔接得不好,导致土地规划虚置;偏重于耕地保护,目标单一;指令性规划缺乏弹性,缺乏公众参与。城市土地收益分配和农村土地收益分配不规范,存在牺牲农民利益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伯齐  
应充分发挥土地的宏观调控作用伯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有一个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土地就是这个宏观调控体系中重要的一员。在经济运行中,应把土地的宏观调控放到应有的位置,自觉地运用它来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但是,在现实经济运行中,许多人往往只注意到计划、...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文忠  
自2003年国务院提出将土地要素作为宏观经济调控"闸门"之一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土地要素调控政策措施,对宏观经济调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也给予了肯定:"严把土地、信贷两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一系列重要决定为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是我们为了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而作出的重要决策,也是人民银行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1998年至1999年,人民银行三次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2004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进一步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金融机构不再根据企业规模和所有制性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邢祥娟  陈希晖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审计机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大有作为。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和要求为出发点,我国资源环境审计应充分发挥揭示、威慑、预防和抵御机制的作用,应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探索并实施包括矿产资源、国土资源、林业资源、渔业资源和可持续能源在内的资源管理审计,开展包括水污染、土壤污染、废物管理、大气污染、气候变化应对在内的环境治理审计,进一步探索以生物多样性审计为主的生态系统审计,并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旭祥  
本文通过对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分析,提出宏观审慎管理本质上具有归属于中央银行的特性,中央银行在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具有现实基础,我国应以中央银行体系为核心构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唐晓云  
大数据是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海量数据的集合。它有别于单纯结构化的传统统计数据,主要以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符号等非结构化形态存在,具有数据量巨大(volume)、结构多元(variety)、增速很快(velocity)和价值密度低(value)等特征。它颠覆了传统的统计思维和方法,正成为国家进行经济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使政府公共管理呈现崭新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