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03)
- 2023(10606)
- 2022(9422)
- 2021(8818)
- 2020(7313)
- 2019(17050)
- 2018(17116)
- 2017(33029)
- 2016(17954)
- 2015(20224)
- 2014(20035)
- 2013(20127)
- 2012(18319)
- 2011(16233)
- 2010(16500)
- 2009(14995)
- 2008(14045)
- 2007(11820)
- 2006(10209)
- 2005(8935)
- 学科
- 济(67808)
- 经济(67738)
- 管理(50597)
- 业(50066)
- 企(39910)
- 企业(39910)
- 方法(33675)
- 数学(28515)
- 数学方法(28208)
- 中国(18341)
- 农(17961)
- 财(16892)
- 学(15653)
- 业经(15507)
- 地方(13998)
- 贸(12519)
- 贸易(12507)
- 农业(12193)
- 审计(12149)
- 易(12135)
- 制(11951)
- 理论(11873)
- 技术(11596)
- 和(11338)
- 务(10868)
- 环境(10864)
- 财务(10805)
- 财务管理(10737)
- 企业财务(10167)
- 教育(9593)
- 机构
- 大学(248367)
- 学院(245339)
- 管理(102604)
- 济(94624)
- 经济(92331)
- 理学(89673)
- 理学院(88727)
- 管理学(87345)
- 管理学院(86908)
- 研究(79024)
- 中国(58597)
- 京(54119)
- 科学(49778)
- 财(42595)
- 所(39293)
- 农(37604)
- 业大(37034)
- 中心(36202)
- 研究所(35560)
- 财经(34839)
- 江(34698)
- 北京(33658)
- 范(32389)
- 师范(32141)
- 经(31750)
- 农业(29399)
- 院(28876)
- 州(28690)
- 经济学(26961)
- 商学(26242)
- 基金
- 项目(173140)
- 科学(135650)
- 研究(127993)
- 基金(125262)
- 家(108674)
- 国家(107768)
- 科学基金(92964)
- 社会(79256)
- 社会科(75057)
- 社会科学(75032)
- 基金项目(67463)
- 省(67179)
- 自然(61117)
- 自然科(59640)
- 自然科学(59630)
- 自然科学基金(58543)
- 教育(57658)
- 划(56324)
- 编号(53472)
- 资助(51331)
- 成果(43039)
- 重点(38072)
- 部(37904)
- 发(36165)
- 创(36018)
- 课题(35420)
- 项目编号(33730)
- 创新(33507)
- 科研(33229)
- 教育部(32595)
- 期刊
- 济(100191)
- 经济(100191)
- 研究(73142)
- 中国(48358)
- 学报(38119)
- 管理(35916)
- 科学(34528)
- 农(32909)
- 财(31697)
- 大学(28823)
- 教育(27444)
- 学学(26607)
- 农业(23648)
- 技术(20839)
- 图书(19118)
- 融(17303)
- 金融(17303)
- 经济研究(16351)
- 业经(16198)
- 财经(15672)
- 理论(13413)
- 经(13277)
- 书馆(12909)
- 图书馆(12909)
- 问题(12576)
- 科技(12506)
- 实践(12499)
- 践(12499)
- 情报(12235)
- 业(12032)
共检索到353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曹强 胡南薇 陈汉文
审计服务生产是审计理论的重要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可以为审计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然而,由于缺乏清晰的研究路径和客观因素的限制,我国审计服务生产研究仍处于停滞状态。本文试图以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结合相关研究文献,分别从技术层面、经济层面和市场层面构建审计服务生产的研究框架。具体而言,技术层面的研究重点在于厘清影响审计投入—产出系统的外在决定因素;经济层面的分析则关注于审计服务生产的经济特性,包括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学习效应;而市场层面的研究焦点在于考察审计市场结构对审计服务生产行为及创新的影响。我们期望,本文能够为我国的审计服务生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明华
本文对国外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缓慢理论解释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对国外学者关于"到底是由服务业本身的特性还是服务产出及生产率的计量误差导致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缓慢"的不同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述评。文章最后对提高我国服务业生产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生产率 增长缓慢 理论解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强荣 徐学军
本文把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研究文献分成5个领域: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与机遇;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中小型企业的生产性服务问题。并介绍各个领域的主要研究结论,从而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经济增长 制造业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江帆 毕斗斗
本文对国外生产服务业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跟踪梳理 ,系统介绍和阐述了生产服务业的概念、生产服务业对于经济与就业增长的贡献、生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关系、生产服务业外包、生产服务业布局、生产服务业对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作用等西方学者关注的生产服务业焦点问题
关键词:
生产服务业 概念 贡献 外包 布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力军 许玉健
近年来,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和外部利益相关者逐步意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并期望其可以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提高企业价值,但这些作用的发挥主要是取决于内部审计质量的高低。在国内外有关内部审计质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内部审计质量的衡量方法、内部审计质量的经济后果进行了述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以及相关监管部门开展内部审计实务工作提供指引,而且可以为理论研究者提供文献基础。
关键词:
内部审计质量 审计方法 经济后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包晓雯 曾刚
经济转型的深刻影响引起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展开了对服务业增长和区位的研究。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及其在城市和区域出口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们在促进创新和技术变革中的战略作用,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美区域经济学界、地理学界研究的重点。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对北美大都市内部生产性服务业区位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归纳分析,以期为国内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理论的构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大都市内部 区位因子 北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勇
生产者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概念的提出是基于Browning&Singelmann(1975)将服务业从功能角度划分而来,这类服务业包含了资本密集型行业(例如金融、保险等),也包括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例如通信业、信息数据处理、计算机软件编程等),还将很多专业性较强的服务业(例如会计、法律等)囊括其中。虽然这些行业的种类繁杂,但其统归于生产者服务业的原因在于这些行业都对一国制造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经济及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驱动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此领
关键词:
服务贸易 贸易互补 比较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建军 赵启兰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研究是服务业集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文章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相关理论,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机理、模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或城市功能变迁的关系,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集聚度、集聚特征和趋势等十一个方面进行系统梳理与述评,以明确目前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的现状、方法和基本脉络,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启发下,展望了未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问题的研究方向。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理论体系研究、基于生产性服务企业或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评价研究、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积累效应对其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晓玉
从20世纪中期开始,生产性服务业成为西方学者对服务业研究的重要课题,到7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从集聚视角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进行探索。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内涵和机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模式与演化以及集聚与扩散的关系等方面,对国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论。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 集群 述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马风华 李江帆
本文按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研究的框架,从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宏观、产业和企业3个层面产生的互动及互动机制两方面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评述,梳理出相关研究的主要结论,阐明了相关研究的启示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生产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成 王立文
生产力的传统定义是投入与产出之比,其测评往往仅考虑生产过程的两端。这里所暗含的假设是:企业内部生产过程是黑箱,生产力指标只与两个终端相关。如果立足于服务生产的过程特性,将观察视角从终端测评转移到过程测评,那么就可确定基于过程的服务生产力测评框架以及基本路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佳佳 王新新
开源合作生产是由基于目标导向、高度合作却结构松散的大众参与者所构成,借由互联网信息技术整合海量且分散的资源,以对等互动为核心来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或服务)。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开源合作生产已发展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社会经济生产方式,对个人或组织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界定了开源合作生产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归纳了开源合作生产的理论基础,分别从价值创造载体、商业模式类型、价值创造逻辑以及组织赢利方式4个方面辨析了开源合作生产与层级生产的区别,总结了开源合作生产的影响因素,并讨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国内开源合作生产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建新 章立军
一、审计失败与外部环境关系研究(一)法律制度与审计失败的关系这类文献主要探讨法律诉讼的严厉或宽松、损失分配原则和责任原则对审计失败的影响。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义贝 刘长青
声誉机制作为维持审计市场运行的重要制度,一直是学术界的关注点。早期学者提出了标准声誉理论、声誉交易理论和声誉信息理论等,为审计声誉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后来学者结合审计产品和市场特征,具体分析了审计声誉机制的内涵、特殊性、运行机理等问题。在上述理论指导下,学者们对审计声誉与IPO抑价关系、审计声誉与收费溢价关系、审计声誉受损的市场反应等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审计市场 声誉机制 实证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帆 张龙平
审计师声誉是审计师保持独立性的动机,对审计师声誉的研究在2001年安然事件后逐渐增多并引发了广泛关注。现有文献主要从审计师声誉的形成、作用、毁损与修复机制等方面展开。具体而言,监管、行业专门化、审计质量、媒体及法律等是审计师声誉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审计师声誉的建立有助于审计师保持独立、提高审计质量和收费等,而审计师声誉的毁损将会导致市场反应和溢出效应,同时也催生了相应的声誉修复问题。本文的综述有助于全面了解审计师声誉的现状并可能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建议。
关键词:
审计师声誉 声誉机制 安然事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