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81)
2023(2213)
2022(1940)
2021(1678)
2020(1497)
2019(3639)
2018(3435)
2017(6186)
2016(3151)
2015(3238)
2014(3073)
2013(3122)
2012(2968)
2011(2391)
2010(2951)
2009(2920)
2008(2642)
2007(2312)
2006(2120)
2005(2145)
作者
(9168)
(7637)
(7316)
(7176)
(5097)
(3608)
(3300)
(2858)
(2802)
(2770)
(2600)
(2543)
(2463)
(2449)
(2392)
(2252)
(2174)
(2158)
(2155)
(2146)
(1995)
(1946)
(1861)
(1772)
(1697)
(1692)
(1682)
(1647)
(1640)
(1594)
学科
审计(12101)
(11416)
经济(11407)
管理(6242)
各类(5857)
(5771)
(5295)
企业(5295)
中国(4151)
方法(4071)
(3722)
(3494)
关系(2964)
数学(2586)
数学方法(2506)
经济关系(2458)
对外(2356)
地方(2315)
(2290)
外经(2234)
对外经济(2224)
(2165)
理论(2102)
业经(1955)
(1929)
财务(1915)
财务管理(1851)
(1842)
金融(1841)
企业财务(1785)
机构
大学(39922)
学院(38747)
研究(15260)
(13943)
经济(13579)
中国(12445)
管理(12392)
(10458)
理学(10358)
理学院(10212)
管理学(9908)
管理学院(9825)
科学(9542)
(9234)
(8759)
(7559)
(7475)
研究所(7350)
财经(6830)
中心(6679)
(6569)
北京(6240)
(6190)
(5988)
业大(5886)
农业(5742)
审计(5740)
(5639)
财经大学(5073)
会计(4968)
基金
项目(24611)
科学(18273)
基金(17160)
研究(17119)
(15992)
国家(15842)
科学基金(12719)
社会(10300)
社会科(9777)
社会科学(9771)
(9538)
基金项目(8677)
自然(8476)
自然科(8235)
自然科学(8231)
自然科学基金(8067)
教育(7971)
(7937)
资助(7545)
编号(6593)
成果(6320)
重点(5965)
课题(5367)
(5286)
科研(5224)
(5022)
(4767)
大学(4707)
(4686)
计划(4617)
期刊
(16634)
经济(16634)
中国(15949)
研究(14976)
(9383)
审计(9160)
学报(8494)
大学(6531)
科学(6524)
(6424)
学学(5985)
教育(5478)
管理(5152)
会计(4396)
农业(4114)
经济研究(3801)
财会(3665)
财经(3230)
内部(2976)
国内(2976)
技术(2946)
(2932)
金融(2932)
(2792)
(2597)
(2529)
林业(2384)
(2375)
业大(2368)
通讯(2297)
共检索到72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夏冬林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华  
探究精神既是一种人文精神,又是一种教育精神。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摧毁了人的精神自由,剥夺了人探究、创造的权利。因此教育重建的基本方向是让学生在学校过有意义的探究生活;基本途径是"重建课堂教学:走向研究性教学""重建学校课程: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或研究型课程)的常态化""重建学校文化:创造‘研究型学校文化’"。而这一切均需建立在新的教育信念的基础之上。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汪斌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办公自动化要求越来越紧迫,各级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相继展开,各类审计软件的研制开发也迫在眉睫。本文作者依据审计工作业务和办公管理内容,整合审计办公中的各项资源,研制开发一种审计软件的系统方案,解决了本地区审计部门审计业务及办公中各项具体问题,在实际运用中产生明显的效果,为审计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枰  
经常是无需什么理由或者诱因,就能想起过往之事,深深地,细细地。回味一人笑语,一处景致,一位朋友,记忆之深,皆因当时曾经有所触动。故乡的炊烟袅袅,他乡的水光山色,很宜作为相思主题。彼时,我们人在那里,身心都在那里,满是安稳和愉悦,幸福的感觉能使人温柔而笑。比日常生活的安逸美好,更能刻入记忆的,是辛勤的劳作,和执着的心愿。于秀美山川中,建造一座坚固壮丽的桥,工程浩大之时,人在那里,汗水在那里,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竹邻  
被誉为"人类恩人"的伟大发明家爱迪生曾创办过若干家企业,也许他比任何一位发明家更像企业家,他曾是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工业研究实验室来生产发明专利的人。但他对他的企业的最大贡献不是他的卓越发明,而是他辞去了这些企业的所有职务以拯救这些企业。这折射出一个道理:使研发成果有效转化为企业的市场机会并成功运用,企业家是重要的力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国明  王琳  
审计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信息系统,审计的本质目标在于客观公正地为受托责任关系双方提供判断是否继续这种关系的信息依据。为了达到此目标,审计信息应具有相应的质量特征。审计信息系统论可以为计算机审计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薛天祥  
《大众高等教育论———高等教育大众化文化-个性向度研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学术专著,其重要意义在于它提出了一个观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视角:文化-个性向度,它构成了一种衡量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程度的新维度,即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水平应该以个性价值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标尺。这是一种新的文化精神体现,即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以普遍个性的价值实现为内在追求,这形成了一种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理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弗雷德蒙德·马利克  
长久以来,国家和政府的领导者们都为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到底谁应该领导我们?因为时代和信仰的不同’对该问题的回答也大相径庭:最强者、最好的人、真命天子、智者、人民、大多数人……。这些回答都是错的,尽管这个观点还未得到一致认同。 然而,更重要的是,不仅是答案,就连问题本身都是错的。问题应该这样问: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范俊林  
1941年9月10日晨,莫斯科天气阴沉,清爽而宁静。根据苏联最高统帅部的任命,朱可夫带着霍津、科科佩朱和费久宁斯基三位将军,乘飞机秘密前往列宁格勒。数百里之外的列宁格勒(1992年重新改称圣彼得堡)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在希特勒大军的长期封锁、步步紧逼之下,苏联红军的防线几近崩溃。零星的德军已经突入市区。到达列宁格勒,在迅速了解战事之后,朱可夫于次日即推出了新的防御措施;严惩不听指挥的官兵;调整军力部署,调防空炮至防守的重点区域;把舰队官兵和学校学员编成五六个旅——危机时刻,朱可夫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孝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毓圭  
题记2021年6月14日,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在常州大学举办潘序伦会计论坛,徐光华会长邀我在论坛上致辞。会后,笑雪总编提议把我在会上讲的整理出来,在他主编的《会计之友》上发表。为了有机会与更多的朋友交换意见,本人乐而为之,做成这篇文章,同时对他们两位的盛情和鼓励表示感谢,并欢迎读者的批评意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肖欣荣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投资理论在重新理解和抽象真实世界的基础上,对主流估值模型、投资者行为和全球宏观对冲等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了深刻反思。总的来看,微观层面的进展,一是进一步认识到把投资者情绪引入传统基本面估值模型中的意义;二是利用动物精神理论发展了对投资者认知规律、决策过程和群体行为的研究。宏观层面的进展表现为提出了储蓄者和非储蓄者模型以及"新常态"和国际货币新体系的观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景贵  陈璇  
职业精神是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必备的职业核心素养。当前职校生职业精神存在职业价值认知偏差、职业理想目标模糊、职业情感态度消极、职业责任意识淡化、职业行为习惯弱化等问题。职校生职业成长中的"空心人"现象,折射了现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消极误区与症结,职业精神教育的缺位与低效问题亟待改进。培育当代职校生职业精神,职业院校教师要读懂职校生的精神世界,秉承为积极而教的教育理念,引导职校生树立积极的职业理想目标与价值取向,善于发掘学生职业心理潜能与优势。职业院校更要注重职业心理辅导与健康服务,优化职业心理体验与情感教育,注重职业行为习惯与人格教育。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峰明  
物质生产和生产力同精神生产和生产力具有本质的区别。在社会分工的意义上,文学、艺术、道德、宗教和哲学等精神生产和生产力受物质生产和生产力的决定;在物质生产内部分工的意义上,物质生产和生产力包含了某些精神过程和精神特征,即与体力劳动相对的脑力劳动。不能把物质生产等同于体力劳动,把精神生产等同于脑力劳动。一方面要充分肯定精神生产和脑力劳动对社会历史愈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必须确认物质生产和生产力对社会历史的决定作用,这二者并不矛盾。因为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后者作为一种"总的趋势"处于社会历史本质和规律的层面,前者则作为一些"个别"存在形式和发展方式处于社会历史的现象具体的层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