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09)
- 2023(6344)
- 2022(5148)
- 2021(4708)
- 2020(3930)
- 2019(8525)
- 2018(8450)
- 2017(14902)
- 2016(7737)
- 2015(8539)
- 2014(7953)
- 2013(7541)
- 2012(7013)
- 2011(5777)
- 2010(6409)
- 2009(6090)
- 2008(5715)
- 2007(5496)
- 2006(4690)
- 2005(3871)
- 学科
- 管理(27089)
- 业(25777)
- 企(24677)
- 企业(24677)
- 济(23715)
- 经济(23701)
- 技术(14951)
- 审计(12117)
- 技术管理(11253)
- 中国(10717)
- 业经(8698)
- 方法(7896)
- 农(7122)
- 地方(7108)
- 财(7034)
- 理论(6612)
- 各类(5894)
- 教育(5845)
- 制(5714)
- 产业(5378)
- 和(5156)
- 农业(4776)
- 银(4768)
- 银行(4759)
- 划(4693)
- 策(4685)
- 行(4591)
- 融(4575)
- 金融(4574)
- 学(4373)
- 机构
- 学院(96978)
- 大学(94641)
- 管理(38637)
- 济(35251)
- 经济(34336)
- 理学(32622)
- 理学院(32257)
- 管理学(31823)
- 管理学院(31599)
- 研究(29209)
- 中国(23503)
- 京(21090)
- 财(18845)
- 江(17293)
- 科学(16341)
- 中心(14663)
- 财经(14076)
- 州(13817)
- 范(13507)
- 师范(13402)
- 所(13176)
- 经(12727)
- 北京(12585)
- 技术(12027)
- 院(11220)
- 商学(11185)
- 业大(11181)
- 省(11100)
- 商学院(11079)
- 研究所(11059)
- 基金
- 项目(63319)
- 研究(51922)
- 科学(50961)
- 基金(43165)
- 家(36474)
- 国家(36051)
- 社会(33083)
- 科学基金(32241)
- 社会科(31296)
- 社会科学(31288)
- 省(28008)
- 教育(24541)
- 基金项目(23177)
- 划(21870)
- 编号(21745)
- 创(20411)
- 自然(18889)
- 自然科(18439)
- 自然科学(18436)
- 成果(18433)
- 自然科学基金(18133)
- 创新(17805)
- 课题(16503)
- 资助(15072)
- 重点(14439)
- 项目编号(14196)
- 发(14067)
- 年(13863)
- 规划(13260)
- 部(13109)
共检索到163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魏惠育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审计事业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的过程中,如何推进审计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审计文化的作用,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们应关注审计事业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保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羊文超
应倡导可持续消费羊文超(湖南省娄底地区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办公室417000)江泽民总书记在第4次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在讲到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指出:“消费结构要合理,消费方式要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决不能搞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浪费资源的高消费。”这个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艳玲 胡惠闵
教研转型是教研工作在理念、内容、方式和工作机制上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推动教研工作转型是教研部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教研工作随着内部条件的变化而实现自我更新的需要。当前,教研工作正从单纯关注学科教学转向关注学科的育人价值,从碎片化、散点式教研活动走向主题式、项目式推进,从单纯面对面的教研活动转向面对面与网络教研相互补充,从依靠经验给予笼统反馈转向依靠证据和研究开展实证教研;协同教研、面向农村教师的教研也大大扩展了教研工作的参与面和影响力。但是,我国的教研转型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从观念、制度和机制上加以革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杜跃平 方雯
本文认为,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但是必须重视技术创新的伦理化。伦理化技术创新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自我内心的和谐这三个方面。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倡导伦理化技术创新,应包涵:伦理化设计、伦理化制造、伦理化营销以及伦理化技术创新扩散这四个方面。论文对于技术创新全部过程中的伦理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基本观点。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技术创新 伦理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关晓丽 董丁戈
高校校园文化继承优良传统,肩负历史责任,高扬时代旗帜,推动社会进步。在新的历史时期,它在传播先进思想和科学精神,创建和谐校园,倡导道德理想,完善理想人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通过引领社会先进文化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和谐理论 理想人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过增元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关键所在,提倡创新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在国际竞争中仍有不少困难,如最近遇到的DVD和数码相机的“专利战”和技术壁垒,归根到底是我国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些现象折射了我国创新能力的不足,这也必将使我们对教育问题有所思考。东西方比较教育的研究结果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包容性是我国传统文化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我国文化的包容性,是经过几千年融合形成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川流不息,是吸纳百川的结果。历代思想家多主张兼收并蓄,使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东钢
通过对企业定义的深层次理解、体验,对转制科研院所人力资本进行科学分析和定位,提出尊重、善待人力资本并创新相关工作机制,倡导个人创新作为,授权于人,释放潜在能量,使创新成为技术人员的工作本能,在重型院(西重所)得到验证。
关键词:
转制院所 人力资本 创新 个人作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果胜 白浩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实施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举足轻重。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的能力,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蒙成
近年来,职业教育研究取得了明显进步,然而,研究方法论的稚嫩、研究方法的失范与混乱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许多研究者对此也充满迷惑。这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研究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障碍之一,亟需对之进行深刻反思。在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后,受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压倒性的规约,知识生产都以单一学科为基础,每门学科都有专属的某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然而,当代知识生产的图景早已迥异于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英国学者迈克尔·吉本斯(Michael Gibbons)指出当代知识生产的基本特征是跨学科性、异质性、应用性、社会
关键词:
研究者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王林娜 刘静一
以文化创新为先导,探索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文化建设的特质及内在联系,剖析高校校史文化研究对档案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并对文化创新视域下的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文化建设提出思考与建议。研究方法:查阅相关资料,充分利用本校真实的研究环境,把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边实践探索、边归纳完善。研究结果:深刻理解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文化建设的特质及内在联系,从四个方面归纳了高校校史文化研究对档案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明确推动文化创新视域下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文化建设的四个机制。
关键词:
文化创新 高校 校史文化 档案文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正茂
由中国海派经济论坛组委会和《经济学动态》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全国经济学体系与方法论创新研讨会暨海派经济论坛第15次研讨会”于2002年11月30日~12月2日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全国2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60位学者和专家出席。会议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江泽民关于“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要求,积极探讨现代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创新思路和经济学方法论的全面变革。现将与会者的会议论文和发言综述如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焕成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文化体制创新的思想,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创造了高校校园文化的新环境,拓宽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文化体制创新为高校校园文化创新提供动力,为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正确分析文化体制创新对校园文化的影响,这对于校园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文化体制创新 高校 校园文化建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贝多广
在"十三五"规划引导下,我国大力提倡普惠金融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人们越来越提倡社会价值投资、社会责任投资、社会影响力投资、可持续发展投资以及ESG投资,以期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实现商业价值目标,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这些概念虽略有差异,但基本理念都一致,本文统一使用"社会责任投资"这一概念。"十四五"规划提出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当此之时,倡导社会责任投资符合新发展理念,应是水到渠成,并将对我国未来的协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