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
2023(949)
2022(736)
2021(608)
2020(490)
2019(1080)
2018(990)
2017(2147)
2016(1039)
2015(1153)
2014(1112)
2013(997)
2012(873)
2011(728)
2010(669)
2009(654)
2008(683)
2007(574)
2006(505)
2005(385)
作者
(2554)
(2311)
(2130)
(2083)
(1538)
(1013)
(948)
(832)
(816)
(754)
(743)
(713)
(713)
(705)
(653)
(653)
(638)
(635)
(603)
(571)
(522)
(519)
(510)
(508)
(493)
(483)
(471)
(467)
(466)
(435)
学科
(5208)
管理(5058)
(5044)
经济(5032)
(4870)
企业(4870)
(3209)
方法(3047)
数学(2833)
数学方法(2831)
(2776)
财务(2776)
财务管理(2765)
企业财务(2724)
审计(1461)
(1396)
(1115)
业经(1093)
中国(1066)
体制(1026)
各类(1004)
(825)
技术(824)
(777)
金融(777)
(751)
银行(751)
(706)
贸易(706)
(704)
机构
大学(15395)
学院(15071)
(7726)
经济(7662)
管理(6867)
理学(6172)
理学院(6138)
管理学(6128)
管理学院(6098)
(4693)
研究(4366)
财经(3987)
(3788)
中国(3527)
财经大学(3186)
(2860)
经济学(2777)
经济学院(2598)
商学(2456)
商学院(2443)
会计(2285)
中心(2269)
(2038)
金融(2018)
经济管理(1922)
(1820)
会计学(1814)
会计学院(1754)
北京(1700)
学会(1693)
基金
项目(11047)
科学(9453)
基金(9321)
研究(8076)
(8013)
国家(7957)
科学基金(7491)
社会(6146)
社会科(5932)
社会科学(5931)
自然(4879)
基金项目(4812)
自然科(4774)
自然科学(4773)
自然科学基金(4712)
资助(3972)
教育(3837)
(3480)
(3054)
(2971)
国家社会(2968)
教育部(2821)
人文(2708)
编号(2706)
(2580)
大学(2494)
重点(2493)
(2405)
青年(2397)
科研(2295)
期刊
(6859)
经济(6859)
研究(4915)
(4135)
财经(2318)
管理(2266)
中国(2013)
(1974)
(1851)
金融(1851)
学报(1675)
大学(1563)
学学(1528)
经济研究(1428)
科学(1349)
会计(1337)
财会(1215)
财经大学(938)
(910)
问题(875)
会通(817)
通讯(817)
业经(802)
(781)
审计(761)
技术(754)
理论(728)
世界(720)
经济管理(651)
(640)
共检索到19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易玄  毛怡沙  
传统审计报告的模式化披露导致审计质量的提升缺乏激励,将关键审计事项即对本期财务报表审计最重要的事项加入审计报告的审计报告改革,旨在缩小信息供需双方的审计期望差距,打破信息"黑箱",利用市场放大镜效应提升审计质量。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方法将先行改革的A+H股数据与普通A股数据进行匹配后建立双重差分模型,探索关键审计事项审计报告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及路径。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审计报告改革后,应计盈余管理水平显著下降,审计质量提升。进一步研究审计成本的中介效应发现,此次审计报告改革并未导致审计成本显著增加,审计报告改革并非通过新增审计成本来提升审计质量,原因可能是审计报告中的关键审计事项信息主要源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师的工作量与工作难度未有显著增加,该实证结果验证了审计报告改革在成本效率上的科学性。审计成本二阶段回归、真实盈余管理总分指标回归、应计盈余管理分指标回归结果均验证了主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力  马贤明  
本文以中国2004年—2005年期间获得无保留审计意见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截面Jones模型估计出的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的绝对值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考察了审计委员会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公司是否面临退市风险"、"审计意见是否带强调事项"、"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公司盈余数量"、"年度"等指标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的盈余管理绝对值显著比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小,这说明审计委员会能够显著的提高审计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成立时间越长,审计质量越高;审计委员会在2005年的作用比2004年更加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毛羽丰  门明  
文章在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BCAPM)的基础上,通过借鉴Watanabe(2002)的方法,建立了GJR-GARCHM(1,1)-M模型,充分考虑中国股票市场处于分割状态的现状,使用基本覆盖A股、B股和H股市场全部交易历史的市场指数日收盘价数据,对A股、B股和H股市场的反馈交易行为进行研究和比较,结果显示:A股和B股市场都存在显著的正反馈交易效应,反馈交易行为主要取决于波动率水平和市场涨跌两个因素;与成熟股票市场类似,H股和红筹股市场的正反馈交易行为不显著;A股市场的反馈交易行为受市场涨跌因素影响更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吕兆德  朱星文  宗文龙  
我国民间审计在恢复发展历程中,曾经造成了审计市场严重的地域割据现象。在上个世纪末,有关部门对此进行了大力整顿。时至今日,我国审计市场的地域结构如何?是什么因素影响公司选择本地还是外地事务所?本文使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此做了研究。一方面通过描述性统计,笔者认为我国当前会计师事务所的分布在地域上非常不均衡,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占据了绝大部分;另一方面,通过Logit/Probit回归,我们分析了影响公司选择本地事务所的因素,笔者认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公司所在地的审计服务供给量和需求量,而公司自身特征与公司对事务所的地域选择行为无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启发  钟承龙  
本文利用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公司2011年至2013年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披露政策实施后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ST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程度不会影响审计质量,但对于非ST公司,内部控制越有效,审计质量越高。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明增  张钦成  王子涵  
以2017年开始实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系列新准则为研究对象,利用2015~2016年间我国沪深两市首先实施新准则审计的A+H股上市公司和实施旧准则审计的其他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考察了审计报告新准则实施的政策效果。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后发现,无论是与实施旧准则审计的其他A股上市公司相比,还是与A+H股上市公司以前年度相比,审计报告新准则实施显著降低了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提高了审计质量,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信息量越多,审计质量越高。上述发现为进一步实施审计报告系列新准则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伟  刘星  
通过对2001~2003年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与公司可操纵应计利润的增长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两者关系在不同年度、不同前期审计意见的情况下有所不同。这表明,一方面审计师变更影响到后任审计师的独立性,即公司能够通过更换审计师实现盈余管理的目标;另一方面,对前期非标审计意见的公司,审计师采取了较为谨慎的做法,且伴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渐强化,后任审计师的独立性逐年提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清琼  
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质量产生的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2003~2010年中国A股市场的数据为样本,经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施后,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在整体上有所下降。通过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四大"的审计质量在2007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施前后变化不显著,而国内"十大"和"非TOP"所的审计质量却出现显著下降。本文研究结论对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审计质量控制,以及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名旭  刘胜良  李思蕊  
与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同,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所处的审计市场是扭曲的审计市场。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因为竞争力不足、监管力度不强、业务结构单一等因素,在审计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一般先确定审计收费以承揽业务,在保证利润的情况下,控制审计成本,出具与审计成本相应的审计报告。本文以四川省注册会计师协会2013年惩戒的事务所的审计报告为对象,采用规范与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存在降低审计成本损害审计质量的现象。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孙文军  竹挺进  
一、引言为实现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持续趋同,我国财政部2016年12月23日印发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准则,要求A+H股公司的审计工作于2017年1月1日起执行新审计报告准则;沪深交易所交易的上市公司(除A+H股公司外)于2018年1月1日起执行新审计报告准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毅  
文章基于向量GARCH模型中的BEKK模型,结合Granger因果分析,对我国A、H股两地上市三年以上共26家公司股票间的价格引导与风险关联效应及其最新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长时间区间还是短时间区间内,在价格引导效应上H股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为领导市场;在风险关联效应上,风险则主要是从A股向H股传递。而对这二个效应的趋势研究结果显示,A、H股间价格引导效应总体在近期变弱,而风险关联效应则在近期出现明显增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亚星  叶玲  杨立  
本文基于A股和H股市场信息环境的差异,以同时在A股和H股市场上市交易的公司作为交叉上市公司的样本,研究交叉上市的经济后果,考察资本成本和企业价值的变化,并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信息环境变化对交叉上市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交叉上市改善了信息环境,降低了信息不对称风险和企业权益资本成本,信息不对称的降低在交叉上市的资本成本效应中起到积极作用。交叉上市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价值,但信息不对称的降低在交叉上市估值效应中并未产生直接影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日前完成对国际审计报告相关准则的改革,于2015年1月15日发布了新制定(修订)的相关审计准则文本,适用于会计期间截止日为2016年12月15日及之后的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国际审计报告准则改革,目的是大力加强审计报告对投资者和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效用,为其决策提供更多有用信息。IAASB表示,本次审计报告改革,经过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与全球范围的投资者、监管部门、审计监督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唐建华  
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批准了修订后的审计报告系列准则,宣告了历时数年的审计报告改革工作得以完成。本文首先分析现行审计报告模式不足和金融危机对改革的推动作用。然后,对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即要求审计师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关键审计事项部分展开讨论。最后,对改革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这一改革有助于增加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和审计透明度,提高审计质量和对审计价值的认同,便于信息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当然,如何使审计报告持续提供增量信息、审计实务执行的统一性、投资者的信息解读能力、审计基本定位的限制、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等问题的解决仍需拭目以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东任  汪炜  
以我国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检验了异常审计收费与各盈余质量维度、未来盈余反应系数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异常审计收费的绝对值与各盈余质量维度、未来盈余反应系数之间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异常审计收费水平值的相关系数在审计收费过度和不足两类样本中发生了显著变化;审计收费不足或审计收费过度越严重的公司有更低的盈余质量。这说明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异常审计收费可以作为盈余质量的一种间接度量,而且应当采用异常审计收费的绝对值而非水平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