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7)
- 2023(7965)
- 2022(6486)
- 2021(5732)
- 2020(5091)
- 2019(11588)
- 2018(11468)
- 2017(23368)
- 2016(12289)
- 2015(13554)
- 2014(13713)
- 2013(13747)
- 2012(12551)
- 2011(10485)
- 2010(11248)
- 2009(11248)
- 2008(11257)
- 2007(10251)
- 2006(9255)
- 2005(8862)
- 学科
- 业(73494)
- 企(69882)
- 企业(69882)
- 济(61425)
- 经济(61362)
- 管理(53350)
- 方法(29170)
- 业经(24791)
- 财(23636)
- 数学(21023)
- 数学方法(20973)
- 制(20080)
- 农(19668)
- 务(19177)
- 财务(19171)
- 财务管理(19105)
- 银(18335)
- 银行(18190)
- 企业财务(18140)
- 行(16825)
- 农业(15542)
- 技术(15514)
- 策(12894)
- 中国(12839)
- 审计(12185)
- 企业经济(11944)
- 划(11796)
- 融(11640)
- 金融(11640)
- 体(11521)
- 机构
- 学院(177873)
- 大学(171031)
- 济(83083)
- 经济(81741)
- 管理(76503)
- 理学(64998)
- 理学院(64520)
- 管理学(63964)
- 管理学院(63672)
- 中国(52108)
- 研究(49392)
- 财(42679)
- 京(35749)
- 财经(33694)
- 经(30551)
- 江(29334)
- 农(29051)
- 经济学(25523)
- 银(25497)
- 科学(25293)
- 中心(25078)
- 财经大学(24815)
- 银行(24488)
- 商学(24413)
- 所(24346)
- 商学院(24231)
- 州(23424)
- 经济学院(23311)
- 行(22907)
- 农业(22578)
- 基金
- 项目(106596)
- 科学(86678)
- 基金(80605)
- 研究(80094)
- 家(67449)
- 国家(66779)
- 科学基金(60652)
- 社会(54666)
- 社会科(52140)
- 社会科学(52126)
- 基金项目(42809)
- 省(42290)
- 自然(38288)
- 自然科(37439)
- 自然科学(37432)
- 自然科学基金(36873)
- 教育(35479)
- 资助(33114)
- 划(32707)
- 编号(31223)
- 业(29691)
- 创(26076)
- 部(24400)
- 成果(23767)
- 创新(23319)
- 重点(23113)
- 国家社会(22791)
- 制(22521)
- 发(22493)
- 人文(22281)
共检索到285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王帅帅
本文以2007年至2014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银企关联是否影响非标审计意见与企业新增贷款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上述影响是否因非标审计意见严重程度的不同以及企业是否连续获得非标意见而有所差异。实证结果表明,相对于非正式的银企关系(高管银行背景),正式的银企关系(企业持股银行)能够更好的缓解非标审计意见导致的企业新增贷款的负面影响;区分审计意见严重程度不同和是否连续非标意见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银企关系的缓解作用存在差异。企业持股银行(正式的银企关系)能够缓解企业获得无保留意见加事项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不能缓解企业获得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及否定意见的影响;相对于连续两年非标审计意见,企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韧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在中国23个大中城市的企业调查数据,首次实证研究了我国中小微企业银企关系特征对企业贷款抵押设定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微企业银企关系特征是贷款抵押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单一的银企关系将有助于降低中小微企业的抵押成本,但同时长期密切的关系也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的融资成本,使企业面临被商业银行"套牢"的风险。本文研究的政策含义在于,要切实降低中小微企业的相关贷款成本,不能仅仅依靠银企之间的密切合作,通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制度安排来改善融资环境将更为重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乙丹 兰艳泽
以我国2013—2015年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样本,分析了银企关系及其强度对民营企业银行贷款(银行贷款率、银行贷款成本)的影响,并将样本公司分为大型和中小型,进一步分析银企关系对不同规模民营企业的作用。研究发现:第一,银企关系对民营企业银行贷款有显著的"正"影响,即拥有银企关系的民营企业比没有银企关系的民营企业更容易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第二,银企关系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影响更大;第三,随着银企关系的加强,民营企业银行贷款成本率随之下降,可获得银行贷款比率上升。结果表明,当前民营企业特别是其中小型企业面临许多融资问题,建立并保持较强的银企关系不失为一种缓解困难的方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冰
拒绝新增贷款规模现象探析刘冰现在,一些基层行的负责人在接受目标任务的时候,表示拒绝新增贷款规模,对新增存款按比例放款也并不热衷。缘何会产生如此现象呢?我们可以对当前基层的经营工作做出一些分析和探讨。目前基层行处资产状况普遍不理想,“两呆”比例居高不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倪金节
日前,央行公布了远超各界预期的7月金融数据,让市场大跌眼镜。数据显示,2014年7月份新增贷款仅为3852亿元,比6月减少6941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为2731亿元,比6月减少1.69万亿元。对此,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解读认为,7月份历来为小月,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仍处在合理区间,货币政策"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并没有改变。尽管7月份确实往往是所谓的"小月",尽管作别信贷刺激、宽松货币十分重要,但是新增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倪金节
新近发布的2013年2月新增贷款为6200亿元,较之1月份回落明显。应该说,虽然这一数据较之近几年的宽松信贷环境,稍显回落幅度过大,但与货币环境的正常化比较而言,6200亿元的月新增贷款依然不低——因为以此计算的全年新增贷款,依然高达7万亿元。2月份单月新增贷款环比急跌,并不代表货币信贷环境的转向,而是季节性使然。因为2月份适逢春节,工作日本来较短,而且1月份1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章平 曾华翔 张晨琤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大原因是商业银行在选择授信对象时具有"授信给中小规模企业风险大"的贷款偏好,从而在信贷业务操作中表现出对中小企业的歧视。那么实际中小企业还贷履约行为如何?以商业银行和融资企业为对象,本文建立信贷交易博弈模型并实证检验融资企业的规模大小与其还贷履约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考虑到违约成本,相比较大规模企业的还贷履约情况,中小企业选择按时还贷履约的概率更大,还贷履约情况更好。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罗正英 周中胜 王志斌
以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在上市前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本文实证考察了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银企关系对其信贷融资可获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银行规模与金融生态环境对中小企业的银企关系贷款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银企关系的密切程度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具有"正"向效应;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对银企关系的正向贷款效应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规模的银行对银企关系的贷款效应无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转轨经济条件下,广泛开展建立在银企关系基础上的关系融资技术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仲之祥
通过我国企业银团1988~2015年的贷款数据,分析银企关系(地理层面和借贷历史层面)对银团贷款利率和贷款期限的影响可以发现:我国企业银团贷款期限会随着贷款额度的增加而延长;企业再次通过银团形式贷款会降低贷款利率;金融机构通过银团形式获得贷款的利率要低于非金融机构;西部地区企业通过银团形式获得贷款的利率均要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卫中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纯纯
银行与企业签订的贷款合同可以是标准贷款合同 ,也可以是关系贷款合同。导致产生不同类型合同的原因与银行掌握的关于企业的信息有关 ,而这又涉及资产专用性问题。企业的信息显示越充分 ,银行的信息成本越低 ,银行与企业在签订贷款合同中的地位会有所改变 ,从而影响了银企关系的程度与方式。在我国 ,上市作为重要的信息显示机制可以有效改善信贷市场的资源配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何韧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企业调查数据,对我国银企关系与银行贷款定价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企业与较多的银行建立关系以及增加银企关系深度,都有助于降低贷款利率成本;但企业与银行建立关系的时间长度对银行贷款定价没有显著影响。同时我们还发现,企业资产规模、财务风险和公司治理特征等因素对贷款定价也有显著影响。本文为银行关系理论在我国的应用提供了经验证据,揭示了银企关系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银企关系 贷款价差 商业银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迟国泰 于善丽
研究目标:控制银行"存量+增量"全部贷款的非预期损失风险,优化银行贷款配置,提高银行贷款收益。研究方法:基于非预期损失非线性叠加原理,以"存量+增量"全部贷款的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RAROC最大为目标函数,以"存量+增量"全部贷款的经济资本小于等于银行经济资本限额为主要约束,采用0-1规划来配置新增贷款,建立了基于非预期损失非线性叠加的新增贷款组合优化模型。研究结果:银行进行贷款配置时,必须要考虑"存量+增量"全部贷款的非预期损失。研究创新:一是通过建立存量贷款非预期损失、增量贷款非预期损失与全部贷款的非预期损失之间的非线性函数关系,得到"存量+增量"全部贷款的非预期损失,改变了计算非预期损失时仅立足于新增贷款而忽略了存量贷款非预期损失的弊端。二是以"存量+增量"全部贷款的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RAROC最大为目标函数,确保了银行"存量+增量"全部贷款的调整资本收益率最大的同时,非预期风险最小,改变了贷款配置时仅立足于增量贷款,而忽略存量贷款的弊端。三是以"存量+增量"全部贷款的经济资本小于等于银行经济资本限额为主要约束来控制银行整体风险可承受,改变了现有研究忽略全部贷款经济资本控制的弊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