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88)
2023(3588)
2022(3141)
2021(2959)
2020(2445)
2019(5542)
2018(5709)
2017(9754)
2016(5616)
2015(6564)
2014(6960)
2013(6492)
2012(5917)
2011(5058)
2010(5726)
2009(5214)
2008(4950)
2007(4731)
2006(4123)
2005(3801)
作者
(15484)
(12398)
(12360)
(11774)
(8123)
(5889)
(5795)
(4760)
(4706)
(4607)
(4265)
(4062)
(4027)
(3938)
(3838)
(3826)
(3614)
(3610)
(3604)
(3530)
(3203)
(3081)
(3054)
(3032)
(2946)
(2849)
(2773)
(2669)
(2582)
(2529)
学科
(16071)
经济(16050)
管理(15636)
(12673)
审计(12101)
(11466)
企业(11466)
(6564)
中国(6315)
各类(5881)
方法(5791)
理论(5443)
(4780)
(4722)
教学(4604)
(4503)
财务(4487)
财务管理(4413)
业经(4405)
(4196)
企业财务(4127)
教育(4092)
地方(4009)
数学(3534)
(3528)
银行(3525)
(3480)
数学方法(3456)
(3292)
(3190)
机构
学院(73407)
大学(69083)
管理(24437)
(22078)
经济(21214)
研究(20478)
理学(19873)
理学院(19634)
管理学(19228)
管理学院(19092)
中国(17993)
(16083)
(15143)
(14042)
科学(12605)
(11534)
财经(11244)
技术(10877)
中心(10867)
(10561)
职业(10341)
(10333)
师范(10232)
(9940)
北京(9550)
(9265)
(9023)
研究所(8605)
业大(8278)
财经大学(8050)
基金
项目(41795)
研究(35118)
科学(31108)
基金(26160)
(21802)
国家(21527)
社会(19044)
(18541)
科学基金(18215)
社会科(17865)
社会科学(17857)
教育(17734)
编号(17577)
成果(15607)
(14343)
基金项目(13730)
课题(12724)
(11037)
项目编号(10998)
资助(10700)
自然(10626)
自然科(10271)
自然科学(10269)
自然科学基金(10042)
(9930)
重点(9666)
研究成果(8827)
(8805)
规划(8688)
(8563)
期刊
(29871)
经济(29871)
中国(23941)
研究(23787)
(15600)
教育(15351)
审计(9261)
学报(8893)
管理(8736)
(8221)
技术(8065)
财会(7327)
科学(7103)
大学(6747)
(6665)
金融(6665)
会计(6432)
图书(6050)
学学(5978)
业经(5719)
职业(5695)
农业(5237)
通讯(5104)
会通(5080)
经济研究(4856)
财经(4803)
书馆(4339)
图书馆(4339)
(4154)
(4084)
共检索到123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吴泽福  朱丽华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形式和手段日益隐蔽和复杂,会计师事务所和执业审计师遭遇诉讼纠纷的案件不断增多,审计师保持适度专业怀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然而适应我国国情的审计怀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标准亟待拓展。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探讨审计怀疑的内涵界定、构成要素和内部作用机制,研究以认识心理、社会心理、组织行为和职业伦理为核心的审计怀疑度量框架体系的构建思路,并对审计怀疑度量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关键难点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审计怀疑实施机制的建立,促进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阳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传统审计模式所赖以生存的审计环境被改变,已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审计模式变革成为必然。在此形势下,以云会计为基础的"互联网+审计"模式应运而生,凭借其可拓展、高效、低成本的优势成为审计发展的新趋势。基于此,本文以COBIT5.0中提及的七大促成因素为基础建立了"互联网+审计"的基本框架,并对其实施的具体流程及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为以后"互联网+审计"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丹  
为满足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及时性,及对大量信息处理以降低审计风险的需求,本文根据大数据的容量大、数据类型繁多、单位数据价值低及处理速度快四个特点,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进行简要适用性分析,构建融合数据测试、嵌入式审计模块、以及通用审计软件的连续审计框架,以期能对大数据环境下审计会计信息提供帮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丹  
为满足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及时性,及对大量信息处理以降低审计风险的需求,本文根据大数据的容量大、数据类型繁多、单位数据价值低及处理速度快四个特点,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进行简要适用性分析,构建融合数据测试、嵌入式审计模块、以及通用审计软件的连续审计框架,以期能对大数据环境下审计会计信息提供帮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屈小兰   郝玶漪  
职业怀疑是注册会计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与秉持的执业原则,也是影响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而个体稳定的怀疑特质或暂时的怀疑状态都会影响审计师的职业怀疑行为。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职业怀疑“认知—意愿—行为”的研究框架,进一步分析职业怀疑特质和状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助于厘清职业怀疑的形成机理,为提高审计师的职业怀疑行为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殷文玲  
本文在比较国内外地震灾害预防审计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初步构建我国地震灾害预防审计实务框架,为我国开展相应的审计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指导。文章还对我国现阶段开展地震灾害预防审计存在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宏亮  刘长翠  曹丽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如何具体运用于审计实践中,尚需探索。本文从可操作性角度,提出对地方领导人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宜采用拓展资源环境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模式。这一模式要求建立反映地方领导人资源环境管理责任的指标体系,此指标体系采用主指标与副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包含12项具体反映资源管理责任的指标。在明确界定各指标的审计范围与口径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各指标的权重,实现对地方领导人任期内资源环境责任的审计评价。通过案例研究表明,这种审计模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能够实现对地方领导人任期资源环境责任履行过程及结果的审计监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汪小华  
综合报告能够全面披露企业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反映企业内在价值和长远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潮流。本文基于IIR C发布的《国际综合报告框架》,分析不同报告模式间的差异性及相关性,多角度构建我国企业综合报告框架,并从企业内外部提出综合报告实施的政策及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红霞  孙梁  李美青  
随着农民生活环境的动态复杂变化和农民生存压力的不断增大,农民创业迅速发展。农民创业研究也逐渐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并成为创业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本文分析了农民创业研究兴起的背景与发展现状,并在梳理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民创业的概念内涵和当前农民创业研究的热点,最后提出了我国转型时期的农民创业研究框架,以供国内学者开展我国转型时期农民创业研究参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蔡春  李明  毕铭悦  
为了进一步深化审计理论研究,更好地推动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当前我们亟需研究并逐步构建起国家审计理论框架(结构)。国家审计理论框架是指国家审计理论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亦即国家审计理论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排列与组合形式。本文在分析了审计理论框架的涵义及其模式多样性的基础上,以公共受托经济责任为理论原点,构建了以"审计本质理论"、"审计假设理论"、"审计目标理论"等十大理论板块为组成要素的圈层结构式国家审计理论框架,继而对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理论框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我们认为,"中国特色"主要表现为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和历史等环境因素对国家审计理论框架中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庄尚文  
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政府审计问题一般采用委托代理框架,但其在分析单一权威制下政府审计问题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基于国家治理的现实需要,运用"治理域""科层控制""政策指令覆盖度""剩余控制权"等概念范畴,初步构建了分权模式下纳入政府审计的基本模型架构。这一框架的核心问题是地方政府在"生存约束"和"认可激励"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与委托代理框架的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约束有所区别。最后在构建的框架中探讨了政府审计对财政分权制度、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的互补性,进一步揭示了政府审计的治理功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施青军  
成本———效益分析是经济分析的根本方法,也是效益审计的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本文通 过对效益审计的实质分析,将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应用于效益审计,为效益审计提供了一个相对规范 的、可行的评估框架。该框架包含了各种货币性与非货币性的评估方法,因而具有广泛的兼容性;与通行 的“目标———手段”框架相比,它更为简易可行。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唐敏  徐源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的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同时,财务风险也是企业通过运作资本取得超额增值的外部条件,没有财务风险的存在,资本的增值将难以实现。针对损失和报酬间的矛盾关系,本文对现行财务风险度量指标的大体思路和基本框架作一些简单的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旺  
人力资源价值是人力资源会计的关键,通过人力资源价值的合理计量可以反映现有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为人力资源的投资决策、收益分析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对近年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研究进行汇集整理,分析了当期价值理论、改进的随机报酬法、调整后的完全价值法、博弈模型、期权估价模型等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总结与简要评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