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4)
2023(1347)
2022(1161)
2021(1012)
2020(961)
2019(2142)
2018(2223)
2017(4001)
2016(2343)
2015(2690)
2014(2668)
2013(2665)
2012(2566)
2011(2052)
2010(2518)
2009(2459)
2008(2004)
2007(1829)
2006(1592)
2005(1573)
作者
(6424)
(5405)
(5124)
(5072)
(3631)
(2536)
(2331)
(2083)
(2039)
(2004)
(1865)
(1766)
(1728)
(1720)
(1622)
(1605)
(1593)
(1562)
(1512)
(1461)
(1428)
(1362)
(1308)
(1307)
(1228)
(1228)
(1207)
(1165)
(1153)
(1145)
学科
审计(12076)
(5891)
经济(5886)
各类(5835)
管理(5297)
(4981)
(3465)
企业(3465)
(3386)
(3234)
中国(2950)
(2607)
方法(2465)
农业(2247)
(2073)
(1879)
金融(1878)
业经(1619)
(1618)
财务(1615)
(1597)
财务管理(1551)
地方(1514)
技术(1456)
企业财务(1436)
制度(1399)
(1399)
专业(1348)
数学(1347)
数学方法(1324)
机构
学院(28490)
大学(28485)
管理(9570)
(8825)
中国(8771)
研究(8592)
经济(8553)
理学(7952)
理学院(7864)
管理学(7730)
管理学院(7672)
(7362)
(6353)
(5793)
(5718)
审计(5624)
中心(5251)
财经(5040)
(4973)
科学(4952)
(4827)
(4523)
会计(4415)
(4374)
农业(4192)
业大(4097)
北京(4061)
财经大学(3677)
(3605)
研究所(3596)
基金
项目(17923)
研究(14373)
科学(13396)
基金(12225)
(10595)
国家(10428)
社会(8620)
科学基金(8493)
社会科(8068)
社会科学(8065)
(7057)
教育(6774)
编号(6645)
成果(6454)
基金项目(6409)
(5831)
自然(5149)
资助(5137)
自然科(4932)
自然科学(4931)
自然科学基金(4836)
课题(4750)
(4533)
(4303)
项目编号(4188)
重点(4087)
(3981)
(3959)
阶段(3956)
科研(3845)
期刊
中国(12681)
(11235)
经济(11235)
研究(10349)
审计(9102)
(6874)
(5171)
学报(4531)
(3857)
金融(3857)
教育(3695)
会计(3632)
大学(3555)
科学(3465)
财会(3415)
学学(3317)
农业(3039)
内部(2939)
国内(2939)
财经(2311)
管理(2269)
通讯(2237)
会通(2226)
(1909)
经济研究(1876)
业经(1851)
(1819)
图书(1762)
(1667)
(1661)
共检索到52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吴承虎  张效玲  
在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常常需要到被审计单位的关联单位(企业)和有大宗或频繁经济往来的单位(企业)进行延伸调查,或要求相关个人配合审计人员取证,我们习惯称之为延伸调查。《审计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有权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证明材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协助审计机关工作,如实向审计机关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审计机关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时,有权查询被审计单位在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并取得证明材料;有关金融机构应当予以协助,并提供证明材料”。从原则上讲,审计法及实施条例都对延伸...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赵自云  
掌握犯罪构成理论是基础 ;划清挪用公款罪与其他违法犯罪的界限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区别 ;证据是关键 ;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法律责任的权力限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侯晓靖  
刘家义审计长的"免疫系统论"将政府审计作为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政府审计工作的最高目标。政府审计对国家经济安全进行监督和评估的权力是由法律赋予的,通过分析我国现行的有关政府审计评估国家经济安全的法律依据及其缺陷,借鉴美国的相关法律及美国GAO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对法律的补充与修订。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文进  
我国已出台的有关涉及国家审计结果公告的法规制度,因其法规体系的不完备和条款内容的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公告制度的进一步推进。本文就如何完善我国国家审计公告制度的法律依据作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反映现代民主与法治要求的审计制度有法可依,在法律上使国家审计的权威性落到实处。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杨珺  
由于对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处理处罚规定理解的不一致,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法行为审计处理处罚法律依据的适用也不一致。笔者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审计执法环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栾居沪  张秀丽  魏茜  
案情简介■2011年10月7日,某钢球公司职工荣某在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当场死亡。2012年1月31日,钢球公司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经审查,钢球公司提出的申请材料中有两份有关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材料:一份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另一份是人民法院出具的《民事调解书》。由于《道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土地行政复议有无法律依据编辑同志:我们在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中,只在《土地复垦规定》第21条中找到有关土地行政复议的规定,即:当事人对土地管理部门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罚款决定的土地管理部门的上一级土地管理部门申...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笑萍  童伟  
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稳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根本,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在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满意度调查和需求度调理以及农民的实际需要,确定财政支持的重点类别、优先顺序,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物品投资建设体系,坚持注重管理、建管并重的原则。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巧玲  
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根据中介效应检验步骤,采用logit和tobit回归模型分别检验了收入不平等、物质渴求与是否创业和创业强度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全样本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物质渴求存在U形关系,当收入差距超过拐点时,收入不平等不利于创业,物质渴求促进创业,并且收入差距通过刺激物质渴求遮掩了收入不平等对创业的不利影响从而促进非理性创业发生;替换被解释变量及替换收入不平等指标等方式后实证结果仍稳健。分样本的回归结果显示:农村收入差距与物质渴求存在U形关系,当收入差距超过拐点时通过刺激物质渴求促进农村非理性创业;城市收入差距则与物质渴求存在倒U形关系,当收入差距超过拐点时,物质渴求随收入差距增加而降低,并且与创业关系不显著,城市居民面对收入差距时呈现出相对创业理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保卿  郝亮  
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手段,延伸审计是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基础上确定延伸空间和时间,具有检查的主动性。在IPO审计中考虑应用延伸审计时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第一,审计人员能够保持客观、独立以及职业怀疑态度,并且IPO公司及其交易客户能够配合审计人员工作;第二,审计人员发现的值得怀疑的问题是与第三方有关或者主要是依靠被审计单位估计的;第三,审计人员发现的问题是重大的;第四,信息不对称存在,审计人员必须通过外部环境获取更加完整的信息。在满足以上条件时,才适用延伸审计方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时现  
自从国家审计署成立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已经经历了从基建投资审计向技术改造投资审计延伸,从财务审计向投资效益审计延伸,从政府审计向社会审计及内部审计延伸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迄今,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审计格局。但是,为了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针对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具体问题,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还应在深度与广度上,向更新的领域延伸与发展,真正实现“延伸到位”,切实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宏观凋控作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晓东  
公共图书馆法规定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方式,包括自筹资金设立公共图书馆、政府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等;建立了政府购买公共图书馆服务、捐赠者冠名、税收优惠等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制度,规定了社会力量兴办公共图书馆违规时的处罚措施。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林增余  胡仲林  
市场竞争促使各家保险公司在努力巩固和发展原有业务的同时,积极开发设计适销对路的新险业务,以在保险市场中,占有更多的保险份额,但是目前在新险别、新条款等(以下统称“保险新成果”)的开发设计及其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任何保险公司都可任意剽窃和无偿使用他人的创新成果的现象,这是很不正常的。目前我国保险知识产权尚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极大地挫伤了保险新成果开发设计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对我国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为加速保险事业的发展,以及在“复关”后更好地保护我国民族保险业,亟需采取法律手段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