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81)
- 2023(8401)
- 2022(7045)
- 2021(6730)
- 2020(5611)
- 2019(13348)
- 2018(12627)
- 2017(24970)
- 2016(13357)
- 2015(15623)
- 2014(15362)
- 2013(15691)
- 2012(14891)
- 2011(13312)
- 2010(13864)
- 2009(13286)
- 2008(13023)
- 2007(11346)
- 2006(10128)
- 2005(9679)
- 学科
- 济(67079)
- 经济(66999)
- 管理(38642)
- 业(38415)
- 方法(33583)
- 数学(30497)
- 数学方法(30308)
- 企(30065)
- 企业(30065)
- 中国(21613)
- 财(18249)
- 农(16730)
- 贸(15363)
- 贸易(15345)
- 易(14990)
- 制(14565)
- 融(12523)
- 金融(12523)
- 审计(12226)
- 银(12054)
- 银行(12054)
- 行(11583)
- 业经(11409)
- 务(10975)
- 财务(10952)
- 财务管理(10883)
- 农业(10599)
- 企业财务(10458)
- 地方(9689)
- 体(9445)
- 机构
- 大学(200182)
- 学院(196008)
- 济(99730)
- 经济(98230)
- 管理(76456)
- 研究(69487)
- 理学(65022)
- 理学院(64419)
- 管理学(63826)
- 管理学院(63443)
- 中国(60587)
- 财(49338)
- 京(42830)
- 财经(39161)
- 经(35930)
- 所(34432)
- 科学(33895)
- 经济学(33585)
- 中心(32107)
- 经济学院(30338)
- 研究所(29697)
- 财经大学(29479)
- 江(28421)
- 北京(27831)
- 农(25536)
- 院(24263)
- 范(22840)
- 师范(22719)
- 商学(22586)
- 商学院(22409)
- 基金
- 项目(119316)
- 科学(96535)
- 基金(92255)
- 研究(91082)
- 家(78503)
- 国家(77914)
- 科学基金(67721)
- 社会(63130)
- 社会科(60220)
- 社会科学(60207)
- 基金项目(46886)
- 教育(41960)
- 省(40906)
- 自然(40351)
- 资助(40221)
- 自然科(39441)
- 自然科学(39433)
- 自然科学基金(38808)
- 划(35325)
- 编号(34342)
- 部(30417)
- 成果(29783)
- 国家社会(27950)
- 教育部(27460)
- 重点(26810)
- 中国(26473)
- 人文(25867)
- 发(25061)
- 性(24689)
- 创(24463)
- 期刊
- 济(107856)
- 经济(107856)
- 研究(70308)
- 中国(43952)
- 财(39546)
- 管理(28577)
- 融(27173)
- 金融(27173)
- 科学(23689)
- 农(22938)
- 学报(22778)
- 财经(21259)
- 经济研究(19314)
- 大学(18986)
- 经(18284)
- 学学(17581)
- 教育(16603)
- 贸(16037)
- 农业(15152)
- 问题(15148)
- 技术(14594)
- 业经(14190)
- 国际(14056)
- 世界(13298)
- 会计(10843)
- 技术经济(10550)
- 统计(10395)
- 审计(10002)
- 理论(9917)
- 经济问题(9021)
共检索到318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吴水澎 庄莹
本文采用Heckman(1978)的二阶段回归方法,以2002-2006年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研究审计师选择的同时控制了设立审计委员会的自选择问题,并将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实际情况与假设的相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它们不同的审计师选择倾向,从而间接检验了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研究发现:自选择问题对审计师选择存在显著的影响。因此,拒绝了公司随机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原假设;在控制自选择之后,回归方程中变量的斜率系数整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没有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比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更可能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关键词:
审计师选择 审计委员会 自选择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翟华云
我国的审计委员会制度尚还处于建设阶段,国外经验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在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内部审计以及监督财务报告质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深、沪两市2002—2004年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设置审计委员会能够提高会计盈余质量,审计委员会规模的扩大能够提高会计盈余质量,但在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及会计专业人员方面没有发现如此结论,这说明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还要进行完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翟华云
本文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衡量审计质量,以2004年的1268家上市公司和556家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审计师选择和审计委员会效率之间的关系。在控制了财务杠杆、管理层持股比例、公司规模、外部融资比例、独立董事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公司成长性,运用Logistic方法检验后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更加可能选择大会计师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越独立和活跃,聘请大会计师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可能性越大。另外,实证结果还证明,公司规模、资产报酬率和大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审计师选择 审计委员会 公司治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向锐 林融玉
本文以我国2005—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审计委员会-审计师连锁关系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审计师连锁关系能够显著提高审计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审计委员会主任和审计合伙人能够强化连锁关系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连锁的审计委员会成员同行业任职,或客户与审计师存在社会关系时,连锁关系对审计质量的积极影响则被削弱;外部治理环境越好时,连锁关系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对促进审计委员会和审计师提高履职水平提供了新的角度,对推动政府部门改善外部治理环境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同时为提高审计质量和保护投资者权益提供了新的线索和依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力 马贤明
本文以中国2004年—2005年期间获得无保留审计意见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截面Jones模型估计出的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的绝对值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考察了审计委员会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公司是否面临退市风险"、"审计意见是否带强调事项"、"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公司盈余数量"、"年度"等指标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的盈余管理绝对值显著比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小,这说明审计委员会能够显著的提高审计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成立时间越长,审计质量越高;审计委员会在2005年的作用比2004年更加显著。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车宣呈
随着后安然时代的到来,独立审计作为公司治理手段为实现公司治理而开展的观点得到更多的关注,然而独立审计是否具有公司治理之效,与哪些治理因素相关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在现有审计师选择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资本市场为背景,从独立审计师选择与公司治理的视角出发,较全面地探讨了独立审计与公司治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独立审计师选择与治理因素之间总体上具有显著相关性,说明独立审计总体上具有了治理功效,可以起到外部治理机制作用。
关键词:
独立审计师选择 公司治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湘衡 左继怀
文章通过实证的方法,采用一个国家—地区的框架研究行业领先者的审计费用定价,以检验我国是否存在对较高质量的审计服务的需求,以及客户是愿意对何种级别的行业专长的声誉支付溢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饶翠华 杨燕
本文使用Logistic模型,以事务所规模、声誉衡量审计质量,以我国深沪两市1999—2007年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呈现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2)审计任期小于等于5年时,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3)审计任期等于5年时,审计质量并没有下降;(4)审计任期大于5年时,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5)上市公司规模越大,上市年限越久,越倾向于选择知名度较高,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这些研究结论意味着恰当的审计任期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审计师任期 审计质量 事务所规模和声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沈红波 王布衣
本文采用二元选择中的Logistic模型和Probit模型,对2003-2006年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研究了审计师变更近几年的动态变化。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1)非标准的审计意见是审计师变更的根本原因;(2)是否同属地域对审计师变更也有着显著的影响;(3)非标准的审计意见对审计师变更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逐步减弱。
关键词:
审计师变更 审计意见 利益冲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向锐 李琪琦
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利用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环境对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上市、董事会领导结构与审计委员会设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董事会独立性、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董事会会议频率和监事会会议频率与审计委员会设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市场化进程、政府干预程度和法制水平与审计委员会设立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向锐
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考察了终极所有权结构、终极产权性质对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度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存在显著为负的关系,而终极所有权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却存在显著为正的关系;终极产权国有性质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存在显著为正的关系,但在终极产权为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中,终极控制权、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度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之间有更加显著为负的关系,而终极所有权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之间有更加显著为正的关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涂建明
本文利用我国推行审计委员会制度之前的公司样本,从会计独董对不利审计意见规避的角度来验证会计独董是否影响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治理效率。本文的经验证据显示,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并配备具有会计专长的独立董事,更趋于积极规避不利审计意见。而且,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所聘会计独董的背景不同,其在规避不利审计意见上存在显著的行为差异,因而总体上我国审计委员会具有治理有效性和治理效率的差异性等特点。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会计独董 公司治理 审计意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向锐 倪伟策
本文以2011年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审计委员会中女性董事比率、女性董事规模和至少存在一名女性董事度量审计委员会性别多元化,考察了审计委员会性别多元化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性别多元化与会计稳健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中女性董事在管理者权力较弱时能够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促进会计稳健性水平的提高,而在管理者权力较强时,其对会计稳健性的积极作用受到限制。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女性董事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理论认知,同时,将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提供了一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向锐 倪伟策
本文以2011年~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审计委员会中女性董事比率、女性董事规模和至少存在一名女性董事度量审计委员会性别多元化,考察了审计委员会性别多元化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性别多元化与会计稳健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中女性董事在管理者权力较弱时能够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促进会计稳健性水平的提高,而在管理者权力较强时,其对会计稳健性的积极作用受到限制。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女性董事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理论认知,同时,将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敦力 乐长征 陈小林 林昕
采用1999年至2008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分析了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能否鉴别不同属性、不同错报风险的盈余管理,并反应在审计意见决策上。结果表明,审计师行业专长提高了审计师的职业判断力,相对于不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而言,更能识别不同属性盈余管理的风险差异,对错报风险高的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出具非标意见的概率更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审计委员会与注册会计师的沟通——基于中国证券市场首次强制披露的描述及其含义
审计委员会、董事会特征与财务呈报质量——一项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来自沪深两市的经验证据
审计委员会、总经理权力与内部控制质量——来自深市主板A股的经验证据
审计市场结构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审计师行业专长、产品市场竞争与财务重述——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基于委托代理视角的非审计服务与审计独立性——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财务重述会导致企业选择更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
签字会计师个人执业经验如何影响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