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06)
2023(5622)
2022(4778)
2021(4494)
2020(3829)
2019(8582)
2018(8365)
2017(16373)
2016(8796)
2015(9487)
2014(9469)
2013(9145)
2012(8694)
2011(7495)
2010(8366)
2009(7738)
2008(7584)
2007(6664)
2006(6088)
2005(5683)
作者
(22880)
(18758)
(18640)
(18213)
(12668)
(8853)
(8512)
(7091)
(7041)
(6994)
(6347)
(6280)
(6067)
(6042)
(5969)
(5809)
(5668)
(5660)
(5528)
(5473)
(4719)
(4665)
(4635)
(4364)
(4353)
(4284)
(4262)
(4155)
(3791)
(3669)
学科
管理(30980)
(30279)
(30093)
经济(30047)
(27197)
企业(27197)
(14639)
方法(14023)
审计(12153)
数学(11769)
数学方法(11625)
(10837)
(10493)
财务(10478)
财务管理(10410)
企业财务(10091)
中国(8838)
(8605)
(8347)
(7854)
银行(7853)
(7576)
(7485)
金融(7485)
业经(7023)
(6989)
(6433)
贸易(6422)
(6312)
体制(6110)
机构
学院(118353)
大学(116366)
(50075)
经济(48939)
管理(48902)
理学(41505)
理学院(41179)
管理学(40706)
管理学院(40474)
研究(36136)
中国(32677)
(30773)
(24443)
财经(23310)
(21325)
(18952)
科学(18163)
中心(17746)
(17701)
财经大学(17469)
北京(15195)
(14881)
商学(14810)
商学院(14679)
研究所(14670)
经济学(14358)
(13690)
(13285)
(13178)
师范(13100)
基金
项目(70831)
科学(57445)
研究(54724)
基金(53111)
(44505)
国家(44099)
科学基金(39424)
社会(35105)
社会科(33435)
社会科学(33427)
基金项目(27250)
(26230)
自然(25790)
教育(25775)
自然科(25212)
自然科学(25208)
自然科学基金(24781)
编号(22849)
资助(22824)
(22052)
成果(19718)
(16982)
课题(15767)
(15539)
重点(15394)
教育部(15250)
人文(14984)
项目编号(14958)
(14620)
(14447)
期刊
(57466)
经济(57466)
研究(40061)
中国(28566)
(27027)
(19215)
金融(19215)
管理(19206)
科学(12072)
学报(11990)
(11935)
财经(11760)
教育(11379)
大学(10159)
经济研究(10056)
(9881)
审计(9659)
学学(9623)
业经(9095)
会计(9060)
财会(8609)
技术(8457)
农业(7788)
问题(6634)
(6433)
理论(5959)
国际(5669)
(5661)
现代(5624)
通讯(5607)
共检索到192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敏  李伟  张胜  
审计师的聘任问题直接关系到审计质量的高低及其监督功能的强弱。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控制权转移、公司高管变更对审计师聘任的影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同时发生了变更,公司的主审事务所更容易发生变更,而且更容易从较低质量的事务所变更为较高质量的事务所,审计意见也越容易得到改善。而公司的控制权是否转移对事务所变更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师聘任决策受到高管的决定性影响。新的高管上任后,更倾向于通过聘任高质量的审计师向投资者传递信号,改进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雅楠  
通常情况下,国内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对企业议案作出弃权或反对的异议时,基本上不会影响企业议案的商议结果。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中小股东异议暗示着企业中小股东与大股东之间的矛盾冲突,因此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的市场主体。本文通过分析1998-2013年间国内1006家上市公司招标换聘审计师的中小股东投票结果,实证分析发现,对于招标换聘审计师之前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异议在审计师招标换聘议案表决时显著提升了招标换聘后持续接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几率,也就是说,后任审计师在中小股东对招标换聘审计师议案提出异议后会给出更为审慎的审计意见。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泽宇  齐保垒  
股权结构安排对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具有重要影响。以2007—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多个大股东这一股权结构安排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仅存在单一大股东的公司,存在多个大股东的上市公司会被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机制检验表明,多个大股东通过强化外部审计需求与降低内部控制质量的途径增加了客户公司的审计费用。截面分析发现多个大股东并存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在国有企业以及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客户公司样本中更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审计费用与多个大股东领域的相关文献,还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雷光勇  李淑君  
构建允许股东直接参与审计师聘用决策的机构——股东理事会,让其独立于董事会,拥有审计师聘用方面的决策权,并由其他机构来支付其运行费用,可使审计师的聘任真正独立于管理当局,提高审计独立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红  王善平  朱青  
审计师聘任制度作为独立审计合约缔结的游戏规则,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选择合格的审计师。审计师聘任权应该归股东所有。股东大会决议是控股股东的意识表示,可能损害非控股股东的权益,独立审计是应股东之聘对经营者执行股东大会与董事会决议的效果的鉴证活动,在国有股比重过大和独立审计的信誉机制、民事赔偿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应将上市公司审计师聘任权安排给非控股股东而不是控股股东。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俊瑞  余思佳  程子健  
本文以2007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进行股权质押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存在大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会被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股权质押的风险水平也会影响审计收费,股权被质押的比例越高,审计收费越高;同时,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也会受到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程度的影响,股权质押的比例越高,公司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但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非国有公司中。国有公司大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对审计师决策并未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说明在对非国有公司进行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俊瑞  余思佳  程子健  
本文以2007~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进行股权质押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存在大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会被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股权质押的风险水平也会影响审计收费,股权被质押的比例越高,审计收费越高;同时,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也会受到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程度的影响,股权质押的比例越高,公司越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但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审计师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非国有公司中。国有公司大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对审计师决策并未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说明在对非国有公司进行审计时,审计师会充分考虑股权质押可能带来的相关风险,并将其纳入审计收费及审计意见的决策过程。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贾莹丹  
在我国,当中小股东对公司重要议案投出反对或弃权票时,基本无法影响议案的通过结果;然而,由于中小股东异议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因此可能对其他市场主体产生影响。通过观察1996—2011年间1098例上市公司改聘会计师事务所议案的股东投票结果,发现对于改聘前收到不利审计意见的公司,中小股东异议的出现显著加强了公司在改聘后继续收到不利审计意见的概率,即后任审计师基于中小股东异议作出了更加谨慎的反应。这意味着即使中小股东"用手投票"无法改变议案的表决结果,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外部监督力量的关注,从而发挥出间接的公司治理效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萍   宋媛   刘畅  
本文以2012—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审计师决策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并研究了高管薪酬激励在二者之间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审计意见与审计费用均与股价崩盘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进行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高管薪酬激励能够强化审计意见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能够弱化审计费用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审计意见能够通过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本文从外部监管角度出发,将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纳入研究框架,探索了内外部因素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为督促企业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打造健康稳定的资本市场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高垚  
为了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保护市场小股东的利益不受侵犯,证监会于2001、2002年分别颁布了《中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下称《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黄崑  张立民  
本文以我国2001~2002年出台的相关审计监管政策为例,讨论审计监管对审计师变更和后任审计师谨慎性的影响。由于证监会2001年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4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及其涉及事项的处理》(以下简称14号文)增强了非标审计意见之于上市公司的不利后果,因此可能推动了机会主义审计师变更的增加。我们发现,在14号文出台后,前期非标审计意见同审计师变更的正相关关系变得更为紧密,且大所向小所的审计师变更频率显著上升。但是,没有证据表明,相比于未变更公司而言,变更公司的后续审计意见改善程度更高。并且,在2000~2002年,后任审计师针对变更公司的谨慎性有逐渐增强的趋势,这...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高强  伍利娜  
本文对"大股东资金占用与外部审计监督"(周中胜、陈汉文,2006,以下简称周文)一文进行了商榷,仍然从大股东占款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着手,通过改进审计质量和大股东资金占用这两个关键变量的度量方法,就代理成本对我国审计需求的影响进行了再检验,得出了与周文不同的结论。我们的研究发现,大股东占款问题越严重的公司,越倾向于选择高质量审计师,以发挥外部审计监督的治理作用,降低代理成本。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马勇  王满  马影  彭博  
以1999—2016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非国有大股东对国企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国有大股东降低了国企选择本地小所的概率,发挥了治理效应;非国有大股东相对力量越强,其治理效应发挥得越充分,对国企选择本地小所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此外,非国有大股东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在地方国企和竞争性国企中体现得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大股东提升了公司的审计质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忠党  韩丽荣  赵晓红  
主要考察了作为内部治理机制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外部治理机制的外部审计制度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制约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有助于抑制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并且随着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公司聘请高质量外部审计师的动机越大。研究还发现公司选择高质量外部审计师的概率越大,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越小。说明无论是内部控制制度,还是外部审计监督制度,均具有一定的治理效应。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继红  
公司聘请以前的审计师(CPA)出任高管,特别是聘请与会计师事务所存在关联关系的前任审计师,一直为实务界和学界所关注,这类CPA高管所起的作用也饱受争议。文章从股价同步性角度,验证了高管的CPA工作经验和事务所关联关系的作用。结果发现,高管的CPA工作经验,有助于公司的信息披露和高质量信息的生产,有利于公司异质性信息的产生,导致更低的股价同步性;相反,事务所关联降低了公司的信息质量,不利于异质性信息的产生,最终导致更高的股价同步性。在控制了审计师意见和应计盈余的中介效应后,两类审计师高管的作用减弱。横截面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分析师跟踪少、小所审计、管理层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公司,两类高管的作用更为突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