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57)
2023(2652)
2022(2140)
2021(1642)
2020(1273)
2019(2749)
2018(2286)
2017(3496)
2016(2125)
2015(2252)
2014(2272)
2013(2182)
2012(2003)
2011(1418)
2010(1942)
2009(1877)
2008(1514)
2007(1208)
2006(997)
2005(972)
作者
(5852)
(4587)
(4498)
(4467)
(3131)
(2137)
(2097)
(1713)
(1653)
(1644)
(1590)
(1558)
(1454)
(1435)
(1380)
(1347)
(1345)
(1312)
(1312)
(1301)
(1168)
(1168)
(1134)
(1076)
(1058)
(1021)
(1006)
(995)
(993)
(952)
学科
审计(12107)
管理(7178)
(6272)
经济(6269)
(6059)
各类(5866)
(5389)
企业(5389)
(3684)
中国(3368)
(2891)
财务(2884)
财务管理(2820)
方法(2766)
企业财务(2734)
业经(1740)
(1687)
数学(1679)
数学方法(1664)
技术(1610)
地方(1542)
(1367)
专业(1333)
(1217)
贸易(1203)
(1202)
(1189)
国家(1164)
农业(1144)
(1116)
机构
学院(26556)
大学(26194)
管理(10104)
(9665)
经济(9404)
理学(8808)
理学院(8742)
管理学(8650)
管理学院(8608)
研究(7340)
(7034)
中国(6834)
(6549)
会计(5824)
审计(5693)
财经(5516)
(4985)
(4797)
财经大学(4099)
中心(3852)
会计学(3657)
(3638)
科学(3635)
(3622)
商学(3617)
商学院(3605)
会计学院(3510)
学会(3497)
(3468)
北京(3438)
基金
项目(17667)
科学(14031)
研究(13889)
基金(12505)
(10845)
国家(10758)
科学基金(9543)
社会(8922)
社会科(8603)
社会科学(8599)
(7113)
教育(6829)
基金项目(6387)
自然(5871)
编号(5785)
自然科(5668)
自然科学(5668)
(5625)
自然科学基金(5552)
资助(4980)
成果(4890)
课题(4444)
重点(4327)
(4001)
项目编号(3980)
(3880)
国家社会(3806)
(3662)
教育部(3588)
科研(3573)
期刊
中国(12129)
研究(9850)
(9787)
经济(9787)
审计(9204)
(7549)
会计(5180)
教育(4251)
财会(4088)
管理(3034)
内部(2943)
国内(2943)
学报(2872)
(2754)
通讯(2716)
会通(2714)
大学(2460)
经济研究(2323)
会计师(2274)
(2274)
(2274)
注册(2274)
注册会计师(2274)
财经(2244)
学学(2235)
科学(2140)
技术(2027)
(1992)
(1885)
(1802)
共检索到46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杜兴强  侯菲  
审计师作为外部治理机制,在改善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对审计质量的研究从事务所、分所层面拓展至审计师个体层面。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全球化不断深入,海外归国人员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有研究主要探讨具有海外经历的管理者对公司行为的影响,尚未系统检验审计师的海外经历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以审计师个体层面为切入点,结合已有研究,考察审计师的海外经历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客户重要性和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审计师海外经历与审计质量关系的调节效应。以2001年至2016年沪深股市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手工收集审计师的海外学习经历信息,采用Stata软件,使用OLS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实证检验上述研究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的海外经历与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说明海外经历增强了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从而降低了公司的盈余管理,提高了审计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审计师的海外经历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在重要性程度低的客户公司、中国非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中表现得更强,表明客户重要性和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负向调节审计师的海外经历与审计质量的正相关关系。此外,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传统配对方法克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保持不变。而且,采用更换主要变量测量方法、控制会计师事务所固定效应、控制公司省份固定效应进行稳健性检验,上述结论依然成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将海外经历产生的影响拓展到审计研究领域,丰富了有关个体海外经历带来的经济后果的研究。拓展了日益增加的审计师个体层面的相关研究,为探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从现实意义上看,对中国政府积极引进海归人才、监管部门加强相应的监管以及鼓励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都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辛甜  蔡涵俊  朱宇航  郝颖  
拥有海外经历作为高管的重要特征之一,会对公司决策产生影响。以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高管海外经历对上市公司高质量审计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海外经历显著提高公司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海外经历高管所在公司聘请更高水平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年报审计中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高管海外经历有助于提升公司审计质量,海外经历高管所在公司获得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高,盈余管理行为更少。进一步检验发现,公司面临的代理问题越严重,高管海外经历对公司高质量审计需求与审计质量的提升作用越明显。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晓珂  王艳艳  于李胜  赵玉萍  张震宇  
本文研究了审计师个人经验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以及投资者对审计师个人经验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事务所和公司特征的情况下,审计师个人经验与操控性应计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这种负相关关系主要存在于调高盈余的公司组。这一结果说明审计师经验越丰富,越能抑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在投资者反应方面,审计师经验越丰富的公司盈余反应系数越大,说明投资者认为审计师经验越丰富,其审计的财务报告可信度越高。进一步检验的结果表明,审计师个人经验对审计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重要性高的客户和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采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衡量审计质量并未改变本文的结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韩维芳  
以审计师个人的签字经验来衡量审计师个人的经验,以亏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因会计问题被监管部门处罚来反映客户的审计风险,以非标意见来衡量审计质量。研究发现:第一,审计师个人的经验越丰富,审计师个人更可能对高审计风险客户出具非标意见,而且以上关系仅体现于项目负责人上;第二,会计师事务所为高审计风险客户配置经验更加不丰富的审计师个人,支持审计师个人的风险规避假说。进一步发现:审计师个人通过为其他客户提供审计服务形成的经验发挥作用。项目负责人经验发挥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小所中,但是小所并没有为高审计风险客户配置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弟伟  
签字审计师的存在对于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审计师行业专长、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签字审计师行业专长正向影响了审计质量;审计师审计任期越长,越能提高审计质量。同时,在审计民营企业组、四大事务所组、事务所未变更组,签字审计师行业专长正向影响了审计质量;审计师审计任期越长,越能提高审计质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韩维芳  
以审计师个人的签字经验来衡量审计师个人的经验,以亏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因会计问题被监管部门处罚来反映客户的审计风险,以非标意见来衡量审计质量。研究发现:第一,审计师个人的经验越丰富,审计师个人更可能对高审计风险客户出具非标意见,而且以上关系仅体现于项目负责人上;第二,会计师事务所为高审计风险客户配置经验更加不丰富的审计师个人,支持审计师个人的风险规避假说。进一步发现:审计师个人通过为其他客户提供审计服务形成的经验发挥作用。项目负责人经验发挥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小所中,但是小所并没有为高审计风险客户配置经验丰富的审计师个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辉  王扬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十一五"期间我国审计师运营效率进行计量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审计师运营效率的特征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十一五"期间,我国审计师整体运营效率水平不高,但呈逐年上升趋势。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运营效率明显高于国内事务所,但两者之间的差距正逐年缩小。审计师组织特征、经济特征、技术特征和人力资源特征对其运营效率有显著的影响,审计质量与审计师运营效率显著负相关。由此表明,目前我国实施"做大做强"战略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有利于审计师运营效率的提高,应继续贯彻实施包括提高定价、向特殊合伙制转变等一系列手段和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郁刚  
行业市场份额和行业投资份额是常见的衡量审计师行业专长的两种替代变量,但这两种衡量方法各自存在一定的缺陷,文章将两者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变量用来衡量审计师行业专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两者的不足。采用更为合理的测试变量后,本文发现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上市公司正向盈余管理能够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负向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喻凯  周洲  
本文基于2014—2017年A股上市公司的审计证据,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出发,引入时间压力变量,探究其与公司审计报告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在论文模型中加入审计师执业经验,观察分析其与时间压力的交互作用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审计师在工作任务中受制度和条件的限制,常由于高时间压力引发审计失调行为,进而使审计质量受损。但执业经验丰富的审计师可以从以往的审计经历中获取知识和技能,调节自身情绪状态,抑制时间压力所造成的审计质量的降低。上述研究从新视角探究审计质量的影响机理,对进一步提高审计报告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池玉莲  杨宁霞  
本文选择2007年至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估计的可操控性应计间接衡量审计质量,来验证强制审计师轮换制度的实施是否起到预期的作用,并探讨了事务所任期与审计质量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实证检验得出,当审计师任期超过5年后,随着审计师任期的增加,审计质量逐渐下降,验证了签字会计师5年期强制轮换制度的适当性。另外,也得出在控制审计师任期后,随着事务所任期的延长,审计质量随着下降,为事务所轮换提供了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曹强  胡南薇  
本文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考察审计师子群体地位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积极的直接接触对群体地位与审计质量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1990-2016年50起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事件,我们识别出53个事务所分所中存在的106个审计师子群体。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相对于高地位审计师子群体,合并后低地位审计师子群体客户盈余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此外,我们还发现,当分所内审计师子群体间有积极的直接接触时,相对于高地位审计师子群体,合并后低地位审计师子群体客户盈余管理水平提高的幅度减弱。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分所内低地位审计师子群体保持或者提高其在分所内的地位,维护其自身利益的动机更强,则其发生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其审计质量随之变差;而积极的直接接触则可以有效改善群际关系,缓解审计师子群体地位对审计质量不利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伟荣  
本文研究签字审计师性别组成对审计质量产生的影响,选取样本为2011年"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的上市公司。结果表明,全部由女性担任签字注册会计师的项目组执业更谨慎,负责审计的上市公司审计质量更高,而男性组审计师和混合组审计师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叶凡  方卉  于东  刘峰  
本文基于2010年至2013年的四个公司舞弊事件,考察了声誉受损后的审计师变更情况,发现:市场并没有用"及时离开"来惩罚声誉受损的审计师,使其失去准租,审计师的执业资格直接决定了其能否继续获取准租。我们的讨论,是对De Angelo(1981b)审计师规模与审计质量的补充与修正,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审计师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传导机制,丰富规模与质量的理论体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叶凡  方卉  于东  刘峰  
本文基于2010年至2013年的四个公司舞弊事件,考察了声誉受损后的审计师变更情况,发现:市场并没有用"及时离开"来惩罚声誉受损的审计师,使其失去准租,审计师的执业资格直接决定了其能否继续获取准租。我们的讨论,是对De Angelo(1981b)审计师规模与审计质量的补充与修正,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审计师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传导机制,丰富规模与质量的理论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琼燕  于忠泊  
利用1991年以来有关签字注册会计师的性别、年龄、从业经历、教育背景、是否为合伙人、是否为党员等方面的资料,考察了审计师个人层面的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的性别、教育背景、学习能力、年龄、从业时间、是否为合伙人等均对审计质量有显著的影响,这为我国注册会计师人才的培养和行业队伍的建设提供了实证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