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72)
2023(8583)
2022(7205)
2021(6692)
2020(5753)
2019(13044)
2018(12633)
2017(24727)
2016(12529)
2015(13925)
2014(13459)
2013(12874)
2012(11204)
2011(9317)
2010(9231)
2009(8136)
2008(6996)
2007(5317)
2006(3979)
2005(2997)
作者
(30109)
(25125)
(24916)
(23812)
(16016)
(11836)
(11432)
(9932)
(9541)
(8635)
(8575)
(8288)
(7680)
(7580)
(7503)
(7437)
(7383)
(7245)
(7107)
(7107)
(5949)
(5854)
(5777)
(5741)
(5656)
(5556)
(5288)
(5171)
(4997)
(4890)
学科
(47317)
经济(47275)
管理(37945)
(37488)
(32602)
企业(32602)
方法(27340)
数学(24240)
数学方法(23917)
(15012)
审计(12146)
(11685)
中国(11562)
业经(10237)
(10062)
财务(10021)
财务管理(9953)
企业财务(9455)
(9438)
(8622)
贸易(8610)
技术(8553)
(8404)
农业(7772)
地方(7642)
环境(7320)
(7259)
(6989)
理论(6936)
(6763)
机构
学院(159252)
大学(158233)
管理(70448)
(66425)
经济(65322)
理学(63097)
理学院(62588)
管理学(61633)
管理学院(61328)
研究(41319)
中国(32380)
(31265)
(30627)
财经(26339)
(24357)
科学(23217)
中心(21972)
业大(21392)
(21049)
经济学(20851)
财经大学(20224)
商学(19412)
商学院(19251)
经济学院(19105)
经济管理(18794)
(18682)
(18231)
师范(18062)
北京(17228)
(17106)
基金
项目(120863)
科学(98495)
基金(91642)
研究(89963)
(78450)
国家(77835)
科学基金(70204)
社会(60113)
社会科(57294)
社会科学(57280)
基金项目(49429)
(46714)
自然(45624)
自然科(44637)
自然科学(44628)
自然科学基金(43806)
教育(42349)
(38943)
编号(36009)
资助(35987)
(27850)
重点(26886)
(26618)
成果(26527)
国家社会(25698)
教育部(25118)
人文(24992)
(24872)
创新(24799)
科研(24021)
期刊
(59815)
经济(59815)
研究(40853)
中国(28114)
(26592)
管理(24355)
学报(18984)
科学(18935)
大学(16204)
学学(15478)
(15033)
技术(14998)
教育(12667)
财经(12112)
业经(10927)
经济研究(10836)
农业(10582)
(10377)
金融(10377)
(10360)
财会(10059)
审计(9561)
会计(9271)
问题(8053)
商业(7497)
理论(7351)
技术经济(7288)
(6823)
实践(6783)
(6783)
共检索到209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唐文杰  张顺  沈玉净  
基于上市公司步入双审计的时代特征,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纳入整合审计模式,探究审计师更换对这两者审计意见购买的影响。采用2013—2020年度实施整合审计模式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会计师事务所和签字注册会计师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审计师更换能否实现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和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双审计意见)的购买。研究发现:在标准审计报告阶段,无论换“所”还是换“师”均能显著改善双审计意见;但在新审计报告阶段,“所”和“师”的更换皆不能改善财报审计意见,而换“所”虽不能改善内控审计意见但换“师”却能达到内控审计意见购买的目的。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于整合审计模式下证券监管部门治理上市公司审计合谋行为以及提供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于雳  马施  
审计意见购买是指公司管理当局在收到或可能收到对自己不利的审计意见时,通过变更注册会计师、寻求其他注册会计师支持自己的会计处理,来满足自身财务报告需要。本文以2008年度变更审计师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同时选取同行业、同规模的上市公司作为配对公司,通过X2检验和Logistic模型分析2008年度审计师变更与前期审计意见的关系,以及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后是否实现了审计意见的购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跃军  
本文引入审计师规模作为审计师特征的代理变量,区分审计费用的异常升高与降低以及审计意见的改善与恶化,并进一步考虑到审计师规模对异常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之间作用关系可能存在的调节效应,研究以审计师规模为代表的审计师特征和实际发生的异常审计费用对管理层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影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春飞  
本文中使用了修正的Lennox审计意见估计模型,对2001年到2003年有扭亏行为的上市公司的审计师变更和审计意见购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变更后的审计意见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扭亏与审计师变更显著正相关;上期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且本期发生事务所变更的公司不但不能实现审计意见的购买,而且有加重审计意见的趋势;盈余管理程度与审计意见的改善负相关。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伍利娜  王春飞  陆正飞  
审计意见购买是学术界和监管部门都十分关注的话题,但以往研究多以单个上市公司为对象来研究审计师变更和审计意见购买,且国内外的经验研究一直未得到一致的结论。考虑到在新兴市场国家,企业集团是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本文以企业集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发现审计师对集团内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可能导致集团内多家上市公司变更该事务所的审计业务;企业集团通过变更事务所能够实现审计意见改善。此外,变更对象不同,变更后果也不同,首次审计该集团业务的审计师更容易屈服于集团,更容易被收买。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子健  
管理层有可能与审计师合谋以获得虚假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20132015年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采用修正的Lennox(2000)审计意见购买模型以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研究结论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后,促使其管理层更换审计师,且上市公司更换审计师后降低了其获得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概率,即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故我国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内部控制审计的规范以监督管理层与内部控制审计师的合谋,从而真正发挥内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兴强  郭剑花  
以2003~2005年全部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X2检验和Lennox(2000)审计意见估计模型的检验,对证监会2001年底、中注协2002年颁布新的监管措施之后上市公司是否仍存在通过审计师变更来购买审计意见的动机及其动机是否实现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监管措施实施以后,上市公司仍存在审计意见购买动机;但上市公司在监管措施刚刚实施后的2003年没有实现审计意见购买动机,而在2004、2005年实现了审计意见购买动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跃军  
实证研究表明,虽然变更审计师增加了上市公司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和审计意见恶化的可能性,但是审计师变更更为显著地提高了审计意见改善的可能性;审计收费异常增加与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和审计意见恶化的可能性负相关。公司管理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功实现审计意见购买的动机。此外,异常审计收费、审计收费异常增加和异常降低与审计师变更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石绍炳  
上市公司通过变更审计师进行审计意见购买的行为一直受到监管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利用1995—2005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和审计师变更的宏观数据,将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细分,并通过ARMA模型对上市公司通过变更审计师进行审计意见购买的潜在原因和实现情况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论表明:只有收到带解释说明段的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及否定意见时才会引发上市公司通过变更审计师进行审计意见购买的行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伍利娜  王春飞  陆正飞  
审计意见购买是审计学术界与监管部门高度关注的话题。在实务界,一直都存在对通过变更审计师来实现审计意见改善或购买的担忧,监管部门也高度关注审计师变更过程中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以往研究多以单个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审计师的变更和潜在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鲜有考虑企业集团这一组织形式的影响。在我国,企业集团是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集团控制的多家上市公司虽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周福源  
审计师变更可能是新任审计师实施低价揽客竞争策略的结果,也可能是企业管理当局实施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结果。借助可观察的审计费用,本文对审计师变更这一现象进行了考察,发现在审计师变更过程中新任审计师大多实施了低价揽客策略。但同时,还发现了一种特例,即大规模审计师变更为小规模审计师的情况中,新任的小规模审计师不仅没有像正常竞聘那样降低审计收费,反而获取了更高的审计收费,这表明大规模审计师变更为小规模审计师的情况更可能是企业管理当局实施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结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薇  
2004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运用有序多项Logit模型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08年利用变更审计师购买审计意见的行为结果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可以成功购买审计意见,审计师对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和保留意见的判断缺乏一致性,对于公司的盈余操纵、持续经营风险、债务风险、关联交易、存货所隐含的审计风险还缺少充分的职业关注,审计意见购买的治理有赖于加强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和变更审计师行为的监管,开发定量审计技术与提高独立审计全行业技术水平。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闫焕民  王浩宇  张文  
基于审计团队视角,考察审计师任期交错对审计意见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作为项目团队核心的两位签字审计师的任期交错对审计意见决策产生负面影响,表现为任期交错的审计师更不倾向于出具非标意见,审计报告激进度更高;但年报项目团队隶属的上级业务团队规模越大且声誉机制越佳,可有效缓解任期交错的负面影响-拓展分析发现,审计师任期交错大都是主动行为,业务团队通过"错缝衔接"方式实现长期连任,间接规避轮换制度的约束并锁定业务团队的客户收益,但忽视了下属项目团队成员的内部协同问题;审计专家个人声誉效应能够抑制任期交错的负面影响,但这与个体人口特征、事务所组织机制等无甚关联。综上,在审计团队视角,拓展了审计意见决策机制的理论研究,可为监管者解读审计师任期管理行为并完善监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唐跃军  
本文进一步区分上年度不利审计意见的具体类型、审计费用的升降以及审计意见的改善与恶化。研究证实:(1)上年度被出具不利审计意见虽然可能增加本年度收到不利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但是亦可能提高审计意见改善的可能性,并和审计意见出现恶化的可能性显著负相关。(2)如果上年度被出具不利审计意见,则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意见改善的可能性显著正相关。(3)审计费用的增加能显著降低被出具不利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并可有效防止年报审计意见出现恶化。可见,公司管理层可以通过提高审计费用成功地实现审计意见购买动机,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不利审计意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程志刚  
本文以2011-201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分析师跟踪、财务重述在审计意见购买中的作用与影响机理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分析师跟踪对财务重述与审计意见购买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财务重述与审计意见购买之间显著正相关;分析师跟踪与审计意见购买之间显著正相关;分析师跟踪显著增强财务重述与审计意见购买的相关性。本文的研究在拓展审计意见购买影响因素相关研究领域的同时还能为投资者决策和监管层制定相关制度政策提供较好的现实借鉴与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