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8)
- 2023(14396)
- 2022(12555)
- 2021(11649)
- 2020(9768)
- 2019(22767)
- 2018(22240)
- 2017(43215)
- 2016(23407)
- 2015(26247)
- 2014(26049)
- 2013(25446)
- 2012(23006)
- 2011(20074)
- 2010(20137)
- 2009(18313)
- 2008(17234)
- 2007(14609)
- 2006(12321)
- 2005(10550)
- 学科
- 济(88020)
- 经济(87927)
- 管理(71417)
- 业(68573)
- 企(59357)
- 企业(59357)
- 方法(46521)
- 数学(40414)
- 数学方法(39892)
- 财(28092)
- 中国(22261)
- 农(22028)
- 务(20381)
- 财务(20304)
- 财务管理(20231)
- 业经(19705)
- 企业财务(19351)
- 学(17816)
- 地方(16607)
- 制(15579)
- 贸(15205)
- 贸易(15190)
- 农业(15026)
- 技术(14872)
- 理论(14851)
- 易(14759)
- 和(14150)
- 环境(13764)
- 划(12719)
- 银(12306)
- 机构
- 大学(318003)
- 学院(316703)
- 管理(132462)
- 济(123109)
- 经济(120481)
- 理学(116468)
- 理学院(115321)
- 管理学(113313)
- 管理学院(112756)
- 研究(95976)
- 中国(73473)
- 京(66530)
- 科学(59652)
- 财(58305)
- 财经(47951)
- 业大(47113)
- 农(46807)
- 所(46089)
- 中心(45641)
- 江(43948)
- 经(43840)
- 研究所(41688)
- 北京(40766)
- 范(39572)
- 师范(39198)
- 农业(36658)
- 经济学(36586)
- 财经大学(36299)
- 州(36159)
- 院(35855)
- 基金
- 项目(226959)
- 科学(179356)
- 基金(166236)
- 研究(165526)
- 家(144155)
- 国家(142996)
- 科学基金(124862)
- 社会(104153)
- 社会科(98839)
- 社会科学(98810)
- 基金项目(89191)
- 省(88325)
- 自然(82940)
- 自然科(81027)
- 自然科学(81010)
- 自然科学基金(79528)
- 教育(76875)
- 划(74079)
- 资助(68540)
- 编号(67749)
- 成果(53051)
- 部(50444)
- 重点(50231)
- 创(47358)
- 发(46781)
- 课题(45216)
- 科研(44134)
- 创新(44133)
- 教育部(43744)
- 人文(42846)
- 期刊
- 济(123244)
- 经济(123244)
- 研究(89143)
- 中国(57218)
- 学报(48214)
- 财(47222)
- 管理(46834)
- 科学(43864)
- 农(40667)
- 大学(37399)
- 学学(35254)
- 教育(32785)
- 农业(28615)
- 技术(27862)
- 融(25782)
- 金融(25782)
- 财经(22468)
- 业经(20573)
- 经济研究(20075)
- 经(18929)
- 财会(16341)
- 问题(15925)
- 图书(15890)
- 理论(15717)
- 会计(15166)
- 业(14961)
- 技术经济(14746)
- 科技(14695)
- 实践(14611)
- 践(14611)
共检索到443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祝兵 程六兵 王竹泉
以2001—2016年中国A股存在逾期借款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审计师延迟披露信息的视角探讨了审计质量问题。结果发现:与企业公开存在逾期借款的前一年相比,审计师更倾向于在逾期当年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和提示逾期风险信息,即存在延迟披露行为;分组检验显示该现象只在借款逾期信息产生负面影响较大的情况下显著; 2006年破产法实施后,审计师延迟披露行为明显减少。这表明在法律风险较低、相关审计准则相对模糊的环境下,审计师并没有及时披露企业的逾期风险信息,降低了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是一种低质量审计的体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李月 肖忠意 陈海涛
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是了解上市公司财务经营状况的重要手段,对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披露效率起重要作用。本文以2013—202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审计延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有效抑制了审计延迟,其他条件不变时,受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将导致上市公司审计延迟平均降低2.1%。本文还采用多种方法开展了稳健性检验,所得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审计师选择是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降低审计延迟的调节机制。此外,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类型的异质性影响以及机构投资者调研广度和调研深度对审计延迟的影响。总体而言,本研究丰富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与审计延迟领域的研究,为监管部门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披露效率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 审计师选择 审计延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六兵 王竹泉
文章以2001-2012年借款逾期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借款数量和借款成本两个角度检验了银行的信贷歧视行为,并以我国2003年底开始的银行股份制改革为背景,探讨了这一改革是否缓解了信贷歧视。研究发现,银行对借款逾期公司存在歧视,借款逾期的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获得的贷款数量较少,贷款成本较高;与改革前相比,改革后借款逾期的非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在贷款数量和贷款成本上的差异明显减小,表明银行股份制改革对缓解信贷歧视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信贷歧视 借款逾期 银行股份制改革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叶飞腾
利用民营上市公司详细披露的长期借款信息来识别民营企业的借款逾期情况,考察政治关系与借款逾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具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更容易发生借款逾期,在借款逾期的可能性、逾期金额、逾期时间上都显著高于无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政治关系的借款逾期效应在市场化程度低、政府干预较强的地区更加明显。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潘华林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规定,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附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但在借款费用的确认与计量中却未考虑股东逾期出资情况下公司借款利息的账务处理问题。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雷光勇 曹雅丽 刘茉
风险资本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具有重要作用。已有研究主要考察风险资本参与公司治理的后果,且主要关注于创业企业。本文以深交所A股公司为样本,考察风险资本对成熟企业整体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以及审计师对此影响的反应。研究发现,有风险资本参与的企业整体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更高;风险资本高质量的信息需求使得审计师面临的信息风险更低,审计师报告稳健性相应降低。风险资本影响审计师报告稳健性的目的并非基于短期退出动机和低质量信息需求的审计合谋,而是为了建立基于高质量信息需求以及双方认证作用的能力互补机制。考察风险资本对成熟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及审计师报告稳健性的影响,有助于建立风险资本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风险资本 信息披露质量 审计师报告稳健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史永
本文以2007~2012年深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同步性的关系,并基于审计需求的信息理论和保险理论研究审计师选择的动因及其对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相关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同步性显著正相关,即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在股市中通过交易融入股价的私有信息就越少,股价同步性越高。上市公司通过聘用高质量的审计师,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将增强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江慧 易志高
近年来,资本市场信息延迟披露现象屡禁不止,但鲜有研究关注同伴效应对信息延迟披露的影响。由此,以我国沪深两市2006~2017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信息延迟披露事件为样本,通过检验发现,信息延迟披露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行业同伴效应,并会引致非效率投资,主要表现为过度投资。同时,信息延迟披露同伴效应受行业或市场地位和企业相似性的显著影响,表现出"趋上倾向"和"相似模仿"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之间默契合谋行为是解释此同伴效应的一种重要逻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佘晓燕 邱炀
本文以2012-2015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内控缺陷披露视角,研究上市公司风险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审计费用及非标审计意见均与审计师变更存在相关关系,且在不同风险程度下其对变更的影响存在不同效应。以上结论表明:公司面临风险困扰时,应加强风险控制而非与审计师合谋购买审计意见,应选聘执业质量好的审计机构以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审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高度谨慎性和风险意识,对利益相关者负责。本研究为我国监管部门在完善内部控制和审计师变更制度等方面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 审计师变更 变更方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尹锋
当前,企业即需要在环境污染改善过程中起到作用,也需要披露环境信息。本文研究了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高声誉审计师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质量越高越能提升企业价值,高声誉的国际四大审计师能发现环境信息披露的问题并通过向利益相关者发送信号的方式提升企业价值。此外,相比于国有企业与低污染企业,国际四大审计师的声誉更能促进民营企业或高污染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关键词:
环境信息质量 审计师声誉 企业价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顾晓安 黄逸雨
从涉及会计信息披露的三方博弈主体:证监部门、外部审计师和上市公司出发,构建包括各参与方的四阶段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局中人在各阶段的行动顺序和策略为:上市公司是否合规披露会计信息→外部审计师选用何种审计策略→外部审计师是否参与合谋舞弊→证监部门的监管策略。文章通过逆向归纳法求均衡解,进而分析各方策略选择。研究表明:(1)证监部门设置高额罚金可以促使上市公司真实披露会计信息并降低审计师参与合谋舞弊的概率;(2)审计师选用复杂审计程序有助于降低上市公司违规披露会计信息的概率但需要承担额外的审计成本;(3)证监部门增加抽查监督的样本量能够削减上市公司违规披露的动机并节约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资源;(4)只有当证监部门设立的罚金数额既大于上市公司违规披露会计信息获取的收益,又超过审计师参与合谋舞弊带来的收益时,才能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超亚
本文搜集在2011—2021年年报披露期间发生年报延迟披露的上市公司数据,从预期业绩和高管利益操纵两条路径考察企业年报延迟披露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采用事件分析法分析年报延迟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业绩差、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盈余管理行为以及内幕交易动机是引致企业年报延迟披露的显著因素。此外,年报延迟披露的企业,在年报实际披露前累计超额收益率持续下降,在年报披露后的2个交易日股价仍下跌,说明年报延迟披露拥有负收益率的市场反应。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胡国强 邳宇晨 孙文祥
审计师变更能否给当期财务报表审计带来“新视角”进而改善审计质量一直是审计理论实证研究的难点。基于关键审计事项(CAM)披露的文本信息,本文实证考察了审计师变更的“新视角”效应。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显著降低了公司本期CAM与上期的纵向文本相似度。相比重新上任,完全履新的审计师变更降低程度更大;“换师换所”和“换师不换所”均具有降低作用,但前者影响更大;相比只变更项目合伙人或经理,两者同时变更的降低作用最大;而且,降低作用主要集中于行业专长审计师。最后发现,变更公司CAM纵向相似度越低,审计投入越多、审计质量越高、信息有用性越强。研究拓展了审计师变更和CAM披露文献,为审计师轮换制度与新版审计报告准则实施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漆望月
本文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2014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审计师声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研究表明:审计师声誉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权益资本成本存在负相关关系;审计师声誉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具有间接性,信息披露质量发挥着显著的调节功能;若审计师声誉较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的相关性更加显著。
关键词:
审计师声誉 信息披露质量 权益资本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宇
本文选择沪深A股工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1—2017年,利用其经验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法对议价能力、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作用与影响机理进行研究,发现:议价能力与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审计师行业专长不仅能直接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还能负向调节议价能力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