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9)
- 2023(11630)
- 2022(9854)
- 2021(9094)
- 2020(8031)
- 2019(18483)
- 2018(18360)
- 2017(35475)
- 2016(18835)
- 2015(21585)
- 2014(21619)
- 2013(21140)
- 2012(19384)
- 2011(16937)
- 2010(17199)
- 2009(15966)
- 2008(15505)
- 2007(13480)
- 2006(11202)
- 2005(9779)
- 学科
- 济(76693)
- 经济(76618)
- 管理(57937)
- 业(55241)
- 企(47077)
- 企业(47077)
- 方法(41340)
- 数学(36077)
- 数学方法(35626)
- 财(23490)
- 农(19435)
- 中国(18274)
- 业经(16763)
- 务(16535)
- 财务(16482)
- 财务管理(16406)
- 企业财务(15613)
- 学(15439)
- 贸(13942)
- 贸易(13929)
- 易(13539)
- 地方(13219)
- 制(13048)
- 农业(12937)
- 理论(12812)
- 审计(12255)
- 和(12211)
- 技术(12033)
- 环境(10999)
- 银(10292)
- 机构
- 大学(266686)
- 学院(266074)
- 管理(109247)
- 济(106448)
- 经济(104273)
- 理学(95197)
- 理学院(94269)
- 管理学(92681)
- 管理学院(92168)
- 研究(78703)
- 中国(60939)
- 京(54930)
- 财(50560)
- 科学(48363)
- 财经(41099)
- 农(40660)
- 中心(40001)
- 江(39045)
- 业大(38972)
- 所(38312)
- 经(37334)
- 研究所(34366)
- 范(33395)
- 师范(33064)
- 北京(33017)
- 经济学(32623)
- 农业(32119)
- 州(31097)
- 财经大学(30685)
- 经济学院(29743)
- 基金
- 项目(183481)
- 科学(145347)
- 基金(134785)
- 研究(134020)
- 家(116630)
- 国家(115686)
- 科学基金(100914)
- 社会(85484)
- 社会科(81075)
- 社会科学(81048)
- 基金项目(72060)
- 省(71857)
- 自然(66218)
- 自然科(64683)
- 自然科学(64664)
- 自然科学基金(63513)
- 教育(62818)
- 划(60232)
- 编号(55792)
- 资助(54659)
- 成果(44721)
- 部(41244)
- 重点(41069)
- 创(38433)
- 发(38047)
- 课题(36336)
- 科研(36239)
- 教育部(35926)
- 创新(35866)
- 国家社会(35427)
- 期刊
- 济(106292)
- 经济(106292)
- 研究(70118)
- 中国(50011)
- 财(43456)
- 学报(39672)
- 管理(36219)
- 科学(35321)
- 农(34571)
- 大学(29976)
- 学学(28093)
- 教育(24697)
- 技术(24216)
- 农业(23497)
- 融(19920)
- 金融(19920)
- 财经(19860)
- 业经(18373)
- 经济研究(17905)
- 经(16944)
- 图书(16277)
- 财会(15012)
- 问题(14353)
- 会计(14352)
- 理论(13652)
- 统计(13333)
- 技术经济(13294)
- 业(12960)
- 实践(12647)
- 践(12647)
共检索到375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清玉
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为直接观察审计师对公允价值信息的关注提供契机。本文收集2017—2018年沪深两市将公允价值作为关键审计事项的审计报告,统计分析发现,在审计报告中持续披露同一公允价值关键审计事项时,审计师难以持续提供增量信息;关键审计事项存在确定不合理、描述随意性强、索引不全面问题;审计应对程序充分性与相关性值得探讨。文章建议加大会计审计准则宣传与普及,发布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指引,强化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监管,充分调研预期使用者信息需求,以提升审计师对公允价值信息的关注度,深入评价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效果。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石青梅 周梦娣
近年来,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的企业数量逐年攀升,该现象是否会引起审计师关注。基于此,本文选取2017-2021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双无控制对关键审计事项的影响。结果发现:双无控制能够促进企业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影响机制发现,双无控制通过增加企业经营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增强审计师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异质性检验发现,在董事会规模较小、监事会规模较小、分析师关注较多、营商环境较好时,双无控制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丰富了双无控制的后果研究以及关键审计事项的影响因素研究,为我国双无控制企业治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提供了政策和建议参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胡国强 邳宇晨 孙文祥
审计师变更能否给当期财务报表审计带来“新视角”进而改善审计质量一直是审计理论实证研究的难点。基于关键审计事项(CAM)披露的文本信息,本文实证考察了审计师变更的“新视角”效应。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显著降低了公司本期CAM与上期的纵向文本相似度。相比重新上任,完全履新的审计师变更降低程度更大;“换师换所”和“换师不换所”均具有降低作用,但前者影响更大;相比只变更项目合伙人或经理,两者同时变更的降低作用最大;而且,降低作用主要集中于行业专长审计师。最后发现,变更公司CAM纵向相似度越低,审计投入越多、审计质量越高、信息有用性越强。研究拓展了审计师变更和CAM披露文献,为审计师轮换制度与新版审计报告准则实施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溶冰 许吉宁
本文以2017-2021年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关键审计事项的风险词频来探讨风险信息披露对分析师预测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风险披露减小了分析师的预测偏误和预测分歧度。进一步研究表明,促进公共信息和私有信息获取以及较好的文本可读性是改善分析师预测质量的主要路径,同时,更有利于修正其乐观预测偏差;在内控质量、审计质量、机构投资者持股、舆论关注度均较高的子样本中,关键审计事项风险披露对分析师预测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此外,经济后果对降低股价同步性具有显著作用。研究结论可为关键审计事项风险信息披露完善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和传递机制提供理论和现实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喻凯 张媚
互联网的发展降低了审计师获取外部信息的成本,但也将审计师置于更加严苛的外部约束环境之中,尤其是加大了外部投资者对审计师的约束。本文运用2016-2019年沪深A股披露了关键审计事项的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审计师如何应对投资者关注这一外部约束,实证检验投资者关注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受到的投资者关注越高,审计师对其的审计收费也就越高,且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区分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后发现,只有在审计非国有企业时,审计师才会将投资者关注纳入审计定价的考虑因素中。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路军 段梦妍
企业业绩预告制度本意是为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然而近年来,业绩预告往往伴随着一次甚至多次的修正公告,这种业绩频繁“变脸”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审计师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把关者”,尤其是在新审计报告准则制度背景下,是否对这种问题有所关注呢?本文以201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审计师是否将这些引发企业发生“变脸”的事项作为关键审计事项予以披露进行统计,从而探究审计师对于企业业绩“变脸”的关注程度。研究发现:审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对可能引起企业业绩发生“变脸”的事项持有一定的关注度,并以关键审计事项的形式体现在审计报告中。研究结论初步验证了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的积极效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潘克勤
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审计首次执行关键审计事项准则这个准自然实验契机,以审计定价及其变化作为审计师感知到的审计责任,以被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作为客户风险的度量,探讨新准则实施、客户风险与审计师感知到的审计责任变化的关系。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分析发现:首次执行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后,被审计单位风险越大,则审计定价越高,审计定价增长幅度越大,但低风险客户的审计定价反而下降;2017年相较于2016年如果客户风险加剧,则审计定价越高、涨幅越大,但2016年相较于2015年却没有该现象,说明首次实施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准则强化了审计师对高风险客户的审计责任意识,审计师通过风险溢价调整事前做出了风险补偿,同时,披露关键审计事项降低了审计师对于低风险客户的审计责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燕明
以中国201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在客户公司并购标的未达预期业绩时,女性审计师比男性审计师更有可能披露商誉减值关键审计事项。在控制了会计师事务所特征后仍发现审计师性别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女性审计师性别对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随着女审计师任期的增长而减弱。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的结果仍然成立,说明审计师性别对确认商誉减值关键审计事项有着重大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长爱 刘襄生
金融危机过后,注册会计师在金融机构审计中的"沉默行为"使其角色倍受质疑,质疑的持续发酵一度引发全行业的价值危机。为提升沟通价值、重拾公众信任,各准则制定机构相继推行以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为核心的审计报告改革。基于此,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背景下,以2018年23家A+H股金融公司为基础,对其关键审计事项的数量分布和类型分布进行描述与分析,重点分析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能否反映金融机构当前的重大风险。研究表明,金融资产减值、金融工具估值等高度依赖管理层估计和判断、错报风险高、影响重大的项目普遍被注册会计师列为关键审计事项予以披露,客观上发挥了风险预警的作用;同时,在会计准则日趋弹性化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机制的双重作用下,职业判断的加强将使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价值进一步凸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筱 王乾坤
以2016~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客户和审计师不匹配关系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客户和审计师向上不匹配关系提高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充分性,具体表现在关键审计事项数量更多、篇幅更长、结论性评价更多;客户和审计师向下不匹配关系则降低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充分性。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两条中介路径:路径一是客户和审计师向上(下)不匹配关系强化(弱化)了审计质量,从而提高(降低)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充分性;路径二是客户和审计师向上(下)不匹配关系加强(削弱)了审计师行业专长,进而提高(降低)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充分性。本研究丰富了客户和审计师聘用关系经济后果相关文献,有助于投资者从审计师聘用角度识别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风险,对完善审计市场结构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婷 张敦力
以我国审计报告改革后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财务舞弊视角探讨审计师如何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其察觉的重大错报风险。研究发现,对于存在舞弊迹象的公司,审计师在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披露的事项种类更多、风险主题和差异化内容更丰富。进一步研究发现,若公司当年存在财务舞弊,其下一年经营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更高、审计师被牵连至监管处罚或法律诉讼的可能性更大;财务舞弊对审计师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审计师经验丰富或投入审计资源较多的公司中。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丽红 孙梦娜 冀妮妮 张龙平
审计报告改革旨在降低传统审计报告的模板化问题,提高审计报告的沟通价值和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本文从审计师变更的视角考察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模板化问题。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可以减弱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模板化;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审计投入的提高、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信息量的增加是审计师变更降低关键审计事项模板化披露的作用机制;当业务负责人、非“四大”背景的审计师发生变更以及企业外部分析师跟踪数较低时,审计师变更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模板化的降低效应更加明显;此外,审计师变更通过降低关键审计事项的模板化披露减少了企业的财务重述,同时带来了积极的市场反应。本文不仅丰富了审计师变更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相关研究,也为监管部门进一步提升审计报告改革长期效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
审计师变更 关键审计事项 模板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夏云 饶瑾
关键审计事项是指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治理层进行充分沟通后,运用职业判断认定的不存在不确定性且会对当期财务报告等信息披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它具有重要性、可靠性、完整性、行业集聚性和特异性的特征。关键审计事项信息披露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有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重大变化的事项;有关企业战略的重大调整事项;有关行业环境的重大变化事项;有关关联方及其交易的重大变化事项;有关股东股权的重大变动事项;有关企业偿债能力重大变化的事项;有关诉讼、仲裁的重大事项;有关公平性的事项;有关合法合规性的事项;有关名誉性的事项等。
关键词:
关键审计事项 信息披露内容 审计准则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卓 蔡晓通 何春飞
为了检验关键审计事项相关准则实施效果是否能如制定者所期盼的提升报告沟通价值、增加市场信息含量,文章以2012—2020年度A+H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PSM-DID)方法研究审计报告中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能够有效提高分析师预测准确度,说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可以增强审计报告的信息使用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和分析师预测准确度之间的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信息透明度较低的公司以及盈利水平较低的公司中更为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小娟 翟路萍
为了与国际趋同,财政部修订颁布了新的审计报告准则。新审计报告准则的颁布实施,受影响的不仅仅是会计师事务所,相关关系人都会或多或少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界定审计关系人的基础上,站在不同关系人的角度,分别从有利性、不利影响及防范措施等方面阐述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给第一、第二、第三关系人带来的利与弊,不但可以帮助不同关系人趋利避害,实现共赢,而且可以为推动新准则的顺利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