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51)
2023(11468)
2022(9027)
2021(7968)
2020(6575)
2019(14446)
2018(13835)
2017(27102)
2016(14711)
2015(16131)
2014(15917)
2013(15572)
2012(13991)
2011(12225)
2010(12398)
2009(11684)
2008(11292)
2007(9876)
2006(8606)
2005(7833)
作者
(42892)
(35812)
(35762)
(33836)
(23196)
(17241)
(16003)
(13814)
(13686)
(12658)
(12202)
(12143)
(11331)
(11187)
(11020)
(10994)
(10682)
(10641)
(10486)
(10406)
(8950)
(8894)
(8658)
(8125)
(8078)
(8032)
(7752)
(7708)
(7169)
(6917)
学科
(67252)
经济(67175)
(47408)
管理(45905)
(38694)
企业(38694)
方法(34748)
数学(31351)
数学方法(31238)
(20232)
中国(18280)
(17545)
业经(14479)
(14124)
财务(14108)
财务管理(14039)
企业财务(13617)
(13175)
贸易(13160)
(12954)
(12780)
审计(12200)
农业(11772)
(11215)
金融(11215)
地方(10714)
(10444)
技术(10125)
(10084)
银行(10049)
机构
大学(214299)
学院(212792)
(94489)
经济(92992)
管理(84931)
理学(74839)
理学院(74162)
管理学(73154)
管理学院(72791)
研究(67123)
中国(53430)
(45885)
(43637)
科学(38551)
(38067)
财经(37902)
(34896)
(33450)
业大(32659)
中心(31424)
经济学(30770)
(30624)
农业(30164)
研究所(29577)
财经大学(28759)
经济学院(28213)
北京(26147)
商学(25601)
商学院(25375)
(24008)
基金
项目(146342)
科学(117148)
基金(111905)
研究(101279)
(98981)
国家(98223)
科学基金(85496)
社会(69815)
社会科(66637)
社会科学(66617)
基金项目(59462)
自然(56346)
自然科(55177)
自然科学(55162)
(54924)
自然科学基金(54287)
教育(46576)
(46516)
资助(45213)
编号(37714)
(33561)
重点(32785)
(30869)
国家社会(30532)
(29983)
教育部(29480)
成果(28990)
创新(28956)
科研(28889)
人文(28558)
期刊
(94355)
经济(94355)
研究(60920)
中国(40786)
(38066)
学报(36054)
(33084)
科学(31246)
管理(29941)
大学(27514)
学学(26551)
(23439)
金融(23439)
农业(21632)
财经(20138)
经济研究(17366)
(17106)
业经(15254)
技术(14528)
问题(13383)
教育(12911)
(11908)
(11402)
商业(10886)
财会(10660)
会计(10585)
技术经济(10343)
(10305)
理论(10200)
审计(9883)
共检索到306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兵  辛清泉  杨德明  
本文以IPO定价市场化为背景,研究实施询价后的审计师声誉对IPO定价的影响。文章以"四大"和国内排名前十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衡量审计师声誉,采用多元回归和两阶段回归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审计师声誉与公司询价水平正相关,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在对抑价率的检验中,我们发现审计师声誉显著降低股票抑价率。进一步地,我们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上述关系更为稳健。总体来看,审计师声誉已经初步影响了股票定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晔婷   江志鳞   何思源   刘金涛  
伴随着我国数据领域改革步伐的加快,数据要素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面对股票市场注册制改革带来的多重挑战,探究数据要素市场化如何影响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对于助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发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将数据要素市场化纳入改善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分析框架,从数据要素市场化基础、市场化开发、市场化规模三个维度构建31个省(区、市)的数据要素市场化水平指数,并利用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数据要素市场化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显著改善股票市场的定价效率,该结论经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据要素市场化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存在异质特征,对于非国有性质、无形资产占比高及投资者关注高的公司影响更为明显;数据要素市场化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抑制盈余管理的间接方式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发挥作用;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发展除了能改善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外,还能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产生积极的经济影响。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数据要素在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地位,还为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更好地释放数据要素红利以及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克平  黎来芳  
运用2002-2014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数据,检验了审计师声誉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审计师声誉与股价崩盘风险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在会计信息透明度较低、经营业绩较差、成长性较低的公司,审计师声誉与股价崩盘风险皆呈更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发挥审计师声誉的外部监控作用、加快市场化进程、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提高公司经营业绩、增强公司的成长性等有助于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进而助力新常态下中国资本市场的良性运行与健康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善平  任栋莹  
文章以国际"四大"和国内"十大"作为高声誉审计师的代表,以2009—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是否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融资能力。研究表明,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进行审计的上市公司,其银行借款融资能力显著较高。进一步区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与较低地区的企业之后,发现高声誉审计师对国有企业和处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企业的银行借款融资能力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官峰   徐玉芳   何开刚  
科创板采用注册制,旨在发挥市场在发行定价中的作用。文章从分析师视角,以科创板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分析师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与IPO公司的关联并未增强其对机构报价的影响力,而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的关联程度越高,其对机构报价的影响力越大;特别是在关联机构中,参与新股发行价格预测的分析师数量和媒体关注较少时,这一影响力更为显著;然而,当分析师来自承销商时,其影响力会显著降低。进一步分析表明,分析师的影响力主要源自其与机构投资者合谋,而并非提供了更多与公司价值相关的信息。研究还发现,随着参与新股发行预测的分析师数量以及媒体关注度的提升,合谋对公司IPO发行定价的负面影响减轻;禁止非承销商分析师参与新股发行价格预测在实际操作中并未显著改善IPO定价效率,特别对于研发投入或供应商集中度较高的公司,这一现象更为明显。因此,发挥信息中介的市场竞争和参与作用,有助于打破少数利益群体的合谋均衡,是提高市场化定价效率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醋卫华  夏云峰  
本文以证监会处罚的147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声誉机制在我国股票市场中的作用。我们发现,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导致股东价值明显下降,其中声誉价值损失占股东价值损失的比例达到52.92%。在控制其他变量影响的条件下,声誉价值损失与支持性政府管制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声誉机制能够在我国股票市场发挥作用,支持性政府管制可以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提高声誉机制的自我实施效果。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房星彤   叶建芳   陈昕怡  
表外融资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近年来积极行动,不断将更多的表外融资表内化。表外融资入表对企业的日常经营与财务决策具有重大影响,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基于新租赁准则实施的背景,文章以2019—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表外融资入表对企业审计收费的影响。表外融资入表可能通过增加审计师学习成本、提高审计风险使审计收费增加,也可能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使审计收费减少。实证检验发现,企业实行表外融资入表会使审计收费提高。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一现象在非国有企业和由国际“四大”审计的企业中更为显著。通过探究具体路径发现,表外融资入表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来自对审计工作量及审计风险的影响,其中,对审计风险的影响程度更大。文章的研究丰富了表外融资入表的经济后果和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对于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监管部门更好地理解实行表外融资入表的成本效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戴鹏毅  杨胜刚  张少勇  袁礼  
本文利用A股纳入明晟新兴市场指数(MSCI)这一外生冲击所形成的准自然实验,以2016―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外资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机构持股能显著提高股票定价效率。机制检验表明,外资机构持股通过吸引更多分析师关注、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以及传递价值投资理念的方式,促进股票定价效率的提升。异质性检验发现,外资机构持股对股票定价效率的正向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成长性好的企业和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本文结果为加快资本市场开放进程、提高资本市场效率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文沛  夏康健  连慧颖  
在控制权转让过程中,审计师是决定交易成败的重要因素。以2007-2013年的控制权转让交易为研究样本,基于管理层自利的视角,对控制权转让交易中的审计师声誉选择成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受到自利动机的影响,管理层在控制权转让交易中存在着操纵审计师选聘的情况;在充分考虑了与审计师间的信任关系、信息优势以及市场反应之后,管理层更倾向于选择与年度审计声誉相近的审计师;当管理层收到非标准意见的年度审计报告后,将会丧失对审计师的信任,并且漠视由于审计师声誉变更而引起的不良市场反应,转而重视信息优势,进而在交易中选择更低声誉的审计师。研究结果为规范和监督上市公司的审计师选聘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泽艺  李常青  陈如茵  
以2007—2019年中国A股市场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股票误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上市公司股票误定价的程度变大;但这种影响是非对称的,即股权质押后股价高估的程度增大,而股价低估的程度并没有增大。影响机理分析发现,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股票误定价的影响主要是因为股权质押后公司加强了盈余管理,且投资者情绪高涨,从而加大了股票误定价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增强了股权质押对股票误定价程度的正向影响;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和更多的分析师关注能够削弱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股票误定价程度的正向影响,降低股价高估程度,发挥治理效应;但机构投资者在股权质押与股票误定价的关系中并没有发挥治理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余冬根  张嘉兴  
以2010-2014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审计师声誉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和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显示:高声誉的审计师向金融机构传递着上市公司良好质量的信号,显著降低了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提高了债务融资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金融市场欠发达地区相对于发达地区,审计师声誉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负相关性和统计显著性均更强。这些结论为审计师声誉在资本市场上的经济后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余冬根  张嘉兴  
以2010-2014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审计师声誉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和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显示:高声誉的审计师向金融机构传递着上市公司良好质量的信号,显著降低了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提高了债务融资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金融市场欠发达地区相对于发达地区,审计师声誉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负相关性和统计显著性均更强。这些结论为审计师声誉在资本市场上的经济后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凤敏   马杰傲   景奎  
基于机器学习中自然语言处理方法,利用2018—2021年40余万篇企业信息披露与新闻媒体文本数据,将所蕴含的特定信息定义为一种全新的ESG观点。研究发现,文本中隐含的ESG观点被股票市场定价,且体现出投资者的部分投资偏好。不同视角下的ESG观点对其企业股票收益率影响不一,积极的环境观点、治理观点和综合ESG观点与未来股票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且此影响存在月度反转现象。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ESG观点对股票收益率的作用在“双碳”目标提出后得到增强,在大规模企业中该效应更加明显。ESG观点也体现出部分投资者信念。ESG观点正面的企业其股票交易量与ESG观点显著正相关,而对于ESG观点负面企业的结论则截然相反,且环境相关信息对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影响尤为明显。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阶段,行业协会、监管部门等应引导上市企业更好地承担ESG责任,推动企业ESG战略转型,加强ESG行为监管,强化ESG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提高股票市场定价效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俊  陈汉文  
本文以我国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初期独特的价格上限管制为背景,对作为市场信息中介的审计师声誉价值的建立及其有效性进行了初步考察。发现审计师声誉机制有助于降低抑价折扣,改善新股定价效率,并且高声誉审计师在新股发行过程中也确实收取了更高的审计费用;审计师声誉机制的信号价值主要体现在低于价格上限定价的样本中,而在达到价格上限的样本中,最高限价管制明显削弱了审计师声誉机制的信号价值。因此,我国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激励性价格上限管制有其合理性,较大程度上能够促使市场中介机构的声誉价值得以显现,并开始在改善市场信息环境进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嘉兴  余冬根  
以2010-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IPO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产权性质、审计师声誉与债务融资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公司选择高声誉审计师的概率与国有控股比例成反方向变化;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审计师声誉与IPO公司债务融资能力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师声誉与债务融资能力的正相关会随着国有控股比例的提高而减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