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52)
2023(3335)
2022(2988)
2021(2675)
2020(2478)
2019(5787)
2018(5554)
2017(10736)
2016(5685)
2015(6173)
2014(6263)
2013(6222)
2012(5659)
2011(4668)
2010(5218)
2009(5090)
2008(4818)
2007(4198)
2006(3635)
2005(3340)
作者
(15797)
(13183)
(13074)
(12562)
(8488)
(6371)
(6002)
(5120)
(4769)
(4713)
(4487)
(4316)
(4068)
(4047)
(3976)
(3946)
(3890)
(3817)
(3786)
(3721)
(3226)
(3217)
(3107)
(3015)
(2902)
(2896)
(2885)
(2842)
(2686)
(2587)
学科
(24077)
经济(24048)
管理(20776)
(19718)
(18564)
企业(18564)
方法(14153)
审计(12156)
数学(11833)
数学方法(11718)
(9669)
(7754)
财务(7744)
财务管理(7677)
企业财务(7481)
各类(5882)
中国(4601)
业经(4548)
(4215)
(4174)
技术(3959)
(3489)
(3484)
理论(3417)
地方(3350)
(3287)
环境(3209)
(3178)
金融(3178)
农业(3057)
机构
大学(80835)
学院(79575)
管理(36405)
(32483)
理学(32090)
理学院(31836)
经济(31820)
管理学(31434)
管理学院(31304)
研究(21416)
中国(18285)
(17975)
(17298)
财经(14638)
(13289)
科学(11795)
(11639)
财经大学(10942)
商学(10887)
商学院(10824)
中心(10608)
(10542)
业大(10147)
北京(10141)
(9700)
经济管理(9521)
(9094)
研究所(8748)
会计(8567)
经济学(8552)
基金
项目(53220)
科学(43219)
基金(40549)
研究(37826)
(34683)
国家(34389)
科学基金(30983)
社会(24990)
社会科(23858)
社会科学(23847)
基金项目(22148)
自然(21370)
自然科(20903)
自然科学(20899)
自然科学基金(20510)
(20157)
教育(17953)
资助(16985)
(16783)
编号(15121)
(12621)
成果(11701)
重点(11415)
教育部(11195)
人文(11178)
(10663)
科研(10620)
大学(10177)
项目编号(10169)
国家社会(9979)
期刊
(33535)
经济(33535)
研究(22776)
中国(19386)
(16945)
管理(12497)
审计(9505)
科学(9332)
学报(9142)
大学(7529)
会计(7231)
学学(7193)
财经(7040)
财会(6949)
(6662)
技术(6489)
(6354)
金融(6354)
(5896)
经济研究(5815)
教育(5199)
技术经济(4755)
统计(4668)
农业(4582)
通讯(4567)
会通(4559)
业经(4555)
(4525)
决策(4094)
问题(4053)
共检索到118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华  
以2008~2012年的违规企业为样本,检验了审计师声誉对抑制企业违规行为与影响投资者评价的作用。研究发现,高声誉的审计师不仅能帮助企业减少违规行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劝说客户修改财务报表以避免重大错报的发生;违规程度与累积超额收益显著为负,表明违规程度越高越容易引起负面的市场反应;投资者在一段时间后才对高声誉审计师审计的客户违规产生负面反应,但他们并不关注高声誉审计师客户的违规程度。结论表明,我国大力推行的事务所品牌建设的策略具有可行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奇  吴文锋  
公司违规问题威胁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本文以2012—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投资者关注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关注通过发挥信息效应与监督效应抑制公司违规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和投资者监督动机更强的企业中,投资者关注对公司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此外,投资者关注有助于缩短违规行为被稽查的时间。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投资者的公司治理功用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研究公司违规行为与投资者关注的文献提供了有益补充。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陆瑶  朱玉杰  胡晓元  
本文采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估计方法,对2001年至2009年中国1729家上市公司进行回归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降低了公司违规行为倾向,同时增加了公司违规行为被稽查的可能性。该结论在控制了机构投资者变量内生性的因素后仍旧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公司经营违规,机构投资者对信息披露违规倾向的影响更强。另外,相比证券机构投资者,养老保险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持股的公司中违规公司比例更低。除此以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违规的抑制与检举作用并不受其它公司治理变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机构投资者在预防与打击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也为上市公司与监管部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薛文艳  
舞弊揭发是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与证券服务机构监管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注册会计师审计执业违规行为举报制度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山西省6家会计师事务所的261名审计师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违规行为的举报决策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多数审计师选择不向监管机构举报,主要考虑因素包括不告发行为的处罚概率、同事及事务所忠诚困境、个人失业风险。进而本文从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协会以及监管机构立法层面提出了完善举报制度的具体建议,期望能够促进注册会计师审计违规行为举报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对未来的审计违规行为举报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旭晖  宋松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平台卖家的各种违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给平台型电商的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通过设置情景模拟实验,根据不同销售阶段卖家实施违规行为的不同表现形式,对平台卖家违规行为进行了总结及分类,探讨了平台卖家不同类型的违规行为对平台型电商声誉造成的影响及原因。研究发现:(1)较之实际销售欺诈行为,消费者对平台卖家虚假营销宣传行为的态度更为消极,从而会对平台型电商声誉造成更大的破坏;(2)买家态度在平台卖家违规行为和平台型电商声誉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平台卖家违规行为通过影响买家态度进而影响平台型电商声誉;(3)平台卖家声誉对平台卖家违规行为与买家态度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平台型电商可以制定更加精细化的治理策略,对不同类型的平台卖家违规行为以及不同声誉水平的平台卖家采取差异化的监管办法,并运用一系列手段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获取消费者的信任,改善买家态度,以维护平台型电商声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闫焕民  谢盛纹  
审计师轮换违规行为是目前我国审计服务监管体系的薄弱环节。本文采用2008-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考察审计师轮换违规行为对审计报告决策及其结果的影响。研究显示:审计师轮换违规行为会导致审计报告激进,损害审计结果的公允性;超时审计期越长,审计报告激进度越高;而轮换之后的冷却期越长,越有助于恢复并保持审计独立性,降低审计报告激进度。此外,法律约束环境的强化能够缓解轮换违规行为对审计结果的负面影响。由此,我国应重点完善审计师执业行为监管机制,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审计职业健康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美桂  
为寻找保险公司中介业务市场违规的症结所在,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保险行业运行效率,该文以2008-2013年我国中资保险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保险监管三个视角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保险公司声誉、保险专业中介等对保险公司中介业务市场违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保险公司的资产收益率越低、公司规模越大、市场份额越高,中介业务市场违规行为越容易发生;保险公司越是片面追求保费规模及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较低的市场份额,都会导致保险公司中介业务市场违规行为的更多发生;治理措施对违规行为有抑制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岳殿民  李雅欣  
本文以2008-2014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声誉激励的视角研究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声誉与企业违规行为显著负相关,即高声誉的法律背景独立董事能积极履行监督职能,抑制企业违规行为。第二,细分独立董事职业经历后发现,相比于高声誉理论界法学学者独立董事,高声誉实务界律师独立董事抑制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作用更显著。第三,上市公司所在地的法律环境会影响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声誉机制作用的发挥,地区法律环境越完善,高声誉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越大。根据本文研究结论,可得到以下启示:第一,要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声誉机制,促使独立董事认真履职,起到有效的监督管理作用;第二,要加快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选聘制度,综合考察候选人的学历、声誉以及职业经历,聘请与企业所在行业以及企业发展方向相吻合的独立董事;第三,要加强法治建设,维护良好市场法律环境,使独立董事声誉机制更好发挥作用,促使独立董事切实有效提升企业公司治理水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鸣  田野  陈全  
文章从投资者评价的角度对我国证券市场中审计师变更事件的经济后果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在我国证券审计市场中,审计师变更事件具有显著为正的市场反应;市场总体正的累计超额回报主要是由晚变更样本的公告信息引起,晚变更公司在变更公告日附近的累计超额回报为正,并且显著大于早变更的公司;总体来看,审计师变更会显著降低公司的财务盈利可信度,并且在审计师变更以后,晚变更公司盈利可信度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早变更的公司。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尚洪涛  孙岩  
首先,以2002~2013年间被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并依据上市公司违规原因将研究样本进一步分为财务违规组和非财务违规组,研究财务违规立案公告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财务违规立案公告对投资者的交投活跃程度和出入市的愿望具有显著影响。而且,财务违规立案公告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显著强于非财务违规公告。其次,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立案公告对投资者行为影响的程度远远高于处罚公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肖奇  沈华玉  
分析师关注作为一种资本市场的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究竟如何?本文以2003-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分析师关注与公司违规行为的关系以及公司成长性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能够抑制公司的违规行为,而公司的成长性会减弱这种影响;区分审计质量后发现分析师关注并未显著影响高审计质量环境中的公司违规行为,而显著降低了低审计质量环境中的公司违规行为,表明分析师关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独立审计这种外部治理机制的替代;在机构投资者治理水平较高以及两职不合一的环境中,分析师关注对公司违规行为的抑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肖奇  沈华玉  
分析师关注作为一种资本市场的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究竟如何?本文以2003-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分析师关注与公司违规行为的关系以及公司成长性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能够抑制公司的违规行为,而公司的成长性会减弱这种影响;区分审计质量后发现分析师关注并未显著影响高审计质量环境中的公司违规行为,而显著降低了低审计质量环境中的公司违规行为,表明分析师关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独立审计这种外部治理机制的替代;在机构投资者治理水平较高以及两职不合一的环境中,分析师关注对公司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溶冰  
基于2006-2012年的审计年鉴数据,实证检验了国家审计中审计决定、审计移送和审计建议的处理与整改对于审计查出财政违规问题金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审计署特派办还是地方审计机关,虽然独立性和隶属关系不同,但在审计处理和审计整改之间并未形成交互加强的互补关系。研究发现表明,在维护国家财经秩序和促进政府良治的过程中,国家审计的现实表现与服务国家治理、提倡审计免疫的理论要求尚存在差距,需要加强审计处理与审计整改协同机制的建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溶冰  
基于2006-2012年的审计年鉴数据,实证检验了国家审计中审计决定、审计移送和审计建议的处理与整改对于审计查出财政违规问题金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审计署特派办还是地方审计机关,虽然独立性和隶属关系不同,但在审计处理和审计整改之间并未形成交互加强的互补关系。研究发现表明,在维护国家财经秩序和促进政府良治的过程中,国家审计的现实表现与服务国家治理、提倡审计免疫的理论要求尚存在差距,需要加强审计处理与审计整改协同机制的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