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89)
- 2023(15119)
- 2022(13122)
- 2021(12429)
- 2020(10537)
- 2019(24741)
- 2018(24105)
- 2017(46136)
- 2016(25122)
- 2015(28410)
- 2014(28172)
- 2013(28153)
- 2012(25831)
- 2011(23064)
- 2010(23310)
- 2009(21796)
- 2008(21353)
- 2007(18647)
- 2006(16404)
- 2005(14920)
- 学科
- 济(102670)
- 经济(102549)
- 管理(80622)
- 业(74456)
- 企(63778)
- 企业(63778)
- 方法(50763)
- 数学(43787)
- 数学方法(43453)
- 财(30569)
- 中国(28644)
- 农(25245)
- 业经(21716)
- 制(21224)
- 务(20604)
- 财务(20530)
- 贸(20492)
- 贸易(20472)
- 财务管理(20451)
- 易(19871)
- 学(19870)
- 企业财务(19545)
- 地方(17739)
- 银(17123)
- 银行(17084)
- 融(16739)
- 金融(16738)
- 农业(16662)
- 行(16170)
- 和(15962)
- 机构
- 大学(357243)
- 学院(352048)
- 济(148995)
- 经济(145902)
- 管理(144726)
- 理学(123881)
- 理学院(122543)
- 管理学(120835)
- 管理学院(120168)
- 研究(117639)
- 中国(94443)
- 京(77544)
- 财(71930)
- 科学(68730)
- 所(58842)
- 财经(57265)
- 中心(53637)
- 研究所(52696)
- 经(52393)
- 农(51286)
- 江(50803)
- 北京(49477)
- 业大(48189)
- 经济学(45526)
- 范(43869)
- 师范(43524)
- 财经大学(43036)
- 院(42395)
- 州(41237)
- 经济学院(41131)
- 基金
- 项目(234052)
- 科学(185183)
- 基金(173219)
- 研究(172695)
- 家(150037)
- 国家(148845)
- 科学基金(128706)
- 社会(110748)
- 社会科(105102)
- 社会科学(105074)
- 基金项目(91553)
- 省(86767)
- 自然(83087)
- 自然科(81178)
- 自然科学(81159)
- 自然科学基金(79769)
- 教育(78705)
- 划(73883)
- 资助(72522)
- 编号(69331)
- 成果(56491)
- 部(53633)
- 重点(51594)
- 创(48385)
- 发(48186)
- 课题(46915)
- 教育部(46728)
- 国家社会(46160)
- 创新(45159)
- 人文(45154)
- 期刊
- 济(161818)
- 经济(161818)
- 研究(109128)
- 中国(72520)
- 财(58115)
- 管理(55598)
- 学报(51413)
- 科学(49059)
- 农(44976)
- 大学(39753)
- 学学(37210)
- 融(35526)
- 金融(35526)
- 教育(34661)
- 农业(31173)
- 财经(29067)
- 技术(28841)
- 经济研究(26556)
- 经(24800)
- 业经(23663)
- 问题(20614)
- 业(18846)
- 贸(18166)
- 理论(18076)
- 图书(17738)
- 技术经济(17622)
- 会计(16884)
- 世界(16625)
- 实践(16110)
- 践(16110)
共检索到533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伟 刘星
通过对2001~2003年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与公司可操纵应计利润的增长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两者关系在不同年度、不同前期审计意见的情况下有所不同。这表明,一方面审计师变更影响到后任审计师的独立性,即公司能够通过更换审计师实现盈余管理的目标;另一方面,对前期非标审计意见的公司,审计师采取了较为谨慎的做法,且伴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渐强化,后任审计师的独立性逐年提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伟 刘星
以1999~2004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审计师变更、盈余操纵与审计师独立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上市公司能够通过更换审计师达到操纵盈余的目的,同时后任审计师对此并未保持应有的谨慎;(2)变更审计师当年报告盈利的公司,其操控性应计利润在变更前相对较低,而变更后得以显著增长,且增长主要来自于对资产减值准备、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利润调节;(3)与此相反,变更审计师当年报告亏损的公司,在变更当年存在调低收益的"清洗"活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变更与前任审计师的稳健性有关,且这种变更行为损害了后任审计师的独立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毕铭悦
本文基于机会主义动机分析管理层采用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对外部审计治理功能发挥的影响。研究表明,真实盈余管理更容易帮助管理层实现机会主义动机且更容易弱化审计治理功能,即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高的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预警信号传递概率低;提高审计收费会降低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师变更的相关性。本文发现管理层盈余管理方式上的偏好及审计收费将影响外部审计治理功能的发挥,这为健全公司治理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小宁 朱文浠
本文以我国2011-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修正琼斯模型和Roychowdhury的模型,从货币薪酬和持股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的货币薪酬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高管持股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与应计盈余管理呈现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邹小平 王军只
已有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度量应计盈余管理,以Roychowdhury模型度量真实交易盈余管理,研究盈余管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公司规模、贝塔等相关因素后,不仅应计盈余管理影响权益资本成本,而且真实交易盈余管理也会影响权益资本成本。基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交易盈余管理之间的替代关系,进一步考察企业综合盈余管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发现权益资本成本随着企业综合盈余管理程度的提高而增加。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毛洪涛 吴将君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股权相对集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在40%以上,这种高持股比例导致大股东与其他投资者之间存在重大的利益冲突,其结果可能发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以2004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越集中,公司的应计利润越容易被大股东所操纵。还发现,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时更容易操纵应计利润。
关键词:
股权集中度 盈余管理 可操纵性应计利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松令 董香兰 刘亭立
采用2008—2013年沪深A股市场数据,从生态位视角研究关系股东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发现关系股东能有效地从控股股东获取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提高了其在系统中的生态位,但从对盈余质量管理程度影响呈现的两面性上,关系股东还未找到其最佳的生态位置。这为识别真实盈余质量的操纵程度和操纵渠道提供经验证据,在丰富与补充公司治理相关文献的同时,有助于突破现有研究的瓶颈,寻求到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静霞
本文对2006~2008年我国A股市场2548个样本公司的盈余管理与银行债务融资成本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企业的融资成本越高;操纵性应计项目为正要比操纵性应计项目为负的融资成本要高。另外,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息保障倍数等会计信息在银行信贷决策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凌邦如 林敏
本文以2010—2012年沪市A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对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有抑制作用,但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不具有抑制作用。本文建议继续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并扩大注册会计师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审核范围,以抑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青原 张翔
盈余信息在资本市场定价行为中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02―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A股市场的盈余加速(盈余增长率的变化)异象,并进一步探究该异象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A股市场整体存在盈余加速异象,且该异象不能被其他定价因子和因子模型所解释;(2)盈余加速对未来盈余增长具有增量预测能力,市场未能完全理解该信息含量导致的盈余加速异象;(3)低盈余信息质量公司的盈余加速异象更强,说明低盈余信息质量带来的高信息成本使得投资者对盈余加速信息含量反应不足。本文为A股市场盈余加速异象的存在性提供了直接证据,并从盈余信息含量和盈余信息质量两条路径解释了该异象的形成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文兵 施建军 杨惠
随着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CFO在真实或虚假披露财务信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不断曝光的财务舞弊案件更是将CFO推到公众面前。本文以2003~2005年问CFO发生变更的沪市A股制造业企业为对象,通过CFO变更前后企业的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变化特点,分析CFO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未发生CFO变更的企业相比,发生CFO变更的企业在CFO变更前一年,通常具有较高的盈余管理程度;在CFO变更当年,盈余管理程度会下降;在发生CFO变更后一年,盈余管理程度又会上升;在CFO和CEO同时变更时,变更前一年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比两者未变更的公司更高;在CFO变更当年,盈余管理程...
关键词:
CFO变更 盈余管理 操控性应计利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歆 郭星雨
由于盈余管理行为会对融资约束产生影响,本文以2010~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盈余管理的程度、方向和属性三个方面来研究盈余管理对融资约束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盈余管理程度和向上盈余管理对融资约束有显著的不利影响,而审计师的标准审计意见能够对这种不利影响起到缓解作用。
关键词:
融资约束 盈余管理 审计意见 信息不对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东任 汪炜
以我国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检验了异常审计收费与各盈余质量维度、未来盈余反应系数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异常审计收费的绝对值与各盈余质量维度、未来盈余反应系数之间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异常审计收费水平值的相关系数在审计收费过度和不足两类样本中发生了显著变化;审计收费不足或审计收费过度越严重的公司有更低的盈余质量。这说明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异常审计收费可以作为盈余质量的一种间接度量,而且应当采用异常审计收费的绝对值而非水平值。
关键词:
异常审计收费 盈余质量 未来盈余反应系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吟吟
文章以中国2004和2007年发生高管变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比较新会计准则颁布前后上市公司高管变更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新会计准则颁布前后,发生总经理变更的上市公司均存在利用真实活动调增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但相比较而言,新会计准则颁布后,上市公司新任总经理在上任后一年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程度更高。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完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逐渐成为高管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圣利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与资本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2003~2007年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的盈余管理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增加了信息不对称,致使上市公司产生了非效率的投资。研究还发现,非效率投资与企业盈余管理的行为方式有关,造成非效率投资的盈余管理方式主要是操控性应计项目,而线下项目影响公司资本投资的证据较弱。
关键词:
盈余管理 过度投资 投资不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签字会计师任期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途径选择——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审计师行业专长、盈余管理属性与审计意见决策——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盈余管理与审计师变更关系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IPO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来自我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融资需求、银行关联与真实盈余管理——来自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公司内部治理、审计师监督与定向增发公司的盈余管理——来自我国A股市场的经验数据
反倾销调查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股市的经验证据
审计意见、盈余管理与审计师变更——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数据分析
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集中度、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来自沪市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