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8)
- 2023(13623)
- 2022(12134)
- 2021(11211)
- 2020(9739)
- 2019(22770)
- 2018(22671)
- 2017(44557)
- 2016(24375)
- 2015(27742)
- 2014(28045)
- 2013(28011)
- 2012(25936)
- 2011(23144)
- 2010(23613)
- 2009(21811)
- 2008(21239)
- 2007(18579)
- 2006(15844)
- 2005(13899)
- 学科
- 济(99523)
- 经济(99413)
- 管理(69821)
- 业(67397)
- 企(55934)
- 企业(55934)
- 方法(52064)
- 数学(45485)
- 数学方法(45055)
- 财(26700)
- 农(25934)
- 中国(24434)
- 学(21742)
- 业经(20445)
- 地方(19790)
- 贸(18435)
- 贸易(18423)
- 易(17827)
- 务(17689)
- 财务(17617)
- 财务管理(17540)
- 农业(17334)
- 制(16796)
- 企业财务(16625)
- 理论(15663)
- 和(15417)
- 技术(15227)
- 环境(14958)
- 银(13747)
- 融(13732)
- 机构
- 大学(351115)
- 学院(348531)
- 管理(140792)
- 济(137800)
- 经济(134702)
- 理学(122994)
- 理学院(121675)
- 管理学(119659)
- 管理学院(119040)
- 研究(111409)
- 中国(83021)
- 京(74500)
- 科学(70758)
- 财(63611)
- 农(57720)
- 所(56762)
- 业大(53934)
- 财经(51998)
- 中心(51688)
- 研究所(51418)
- 江(50328)
- 经(47224)
- 北京(46508)
- 农业(45670)
- 范(44980)
- 师范(44564)
- 经济学(41244)
- 州(40808)
- 院(40122)
- 财经大学(38782)
- 基金
- 项目(240322)
- 科学(187770)
- 研究(174072)
- 基金(173993)
- 家(151179)
- 国家(149944)
- 科学基金(128630)
- 社会(107999)
- 社会科(102371)
- 社会科学(102339)
- 省(94177)
- 基金项目(93504)
- 自然(85237)
- 自然科(83179)
- 自然科学(83156)
- 自然科学基金(81665)
- 教育(80412)
- 划(79109)
- 资助(72696)
- 编号(72033)
- 成果(57786)
- 部(53611)
- 重点(53445)
- 发(50126)
- 创(49356)
- 课题(48664)
- 科研(46733)
- 创新(46065)
- 教育部(45868)
- 大学(45183)
- 期刊
- 济(143774)
- 经济(143774)
- 研究(99408)
- 中国(64734)
- 学报(56183)
- 农(50884)
- 科学(50232)
- 财(49219)
- 管理(46934)
- 大学(41739)
- 学学(39315)
- 教育(35326)
- 农业(35194)
- 技术(29539)
- 融(27052)
- 金融(27052)
- 财经(24759)
- 业经(23798)
- 经济研究(23315)
- 经(20914)
- 问题(19264)
- 图书(18301)
- 业(18134)
- 理论(17584)
- 技术经济(17581)
- 实践(16272)
- 践(16272)
- 科技(16208)
- 版(16130)
- 商业(15774)
共检索到494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坤 李晓慧
会计分歧、财务困境、审计意见购买、降低审计费用等都可能导致审计师变更,证券分析师如何解读审计师变更传递的信号呢?研究发现,发生审计师变更的公司,分析师跟踪人数显著下降,区分审计师变更的类型,这种负相关关系依然成立。分析师为何对发生审计师变更的公司减少关注呢?进一步研究发现,上期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且发生审计师变更的公司,极有可能存在审计意见购买的动机,分析师关注度显著降低;区分审计师变更类型,该结论依然成立。这说明分析师从审计师变更现象中察觉到风险,通过放弃跟踪的方式向资本市场示警。本文的结论为资本市场解读审计师变更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分析师发挥监督治理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
关键词:
审计师变更 分析师关注 审计意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石玉 刘雨杰 张俊民
本文选取2007-2012年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或卷入影响较大的财务丑闻的审计师作为声誉受损样本,通过考察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特征是否受到审计师声誉受损的影响,分析证券分析师是否在关注审计师的职业声誉。研究结果显示,与审计师声誉未受损的上市公司相比,证券分析师对审计师声誉受损的上市公司的盈余预测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盈余预测准确度下降,乐观程度显著下降,分歧度显著上升。研究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就与证券市场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对审计师声誉具有一定的认知度,并通过盈余预测特征将审计师声誉的信息传递给利益相关者,审计师声誉机制在证券分析师这一特殊行业内正在逐渐形成。
关键词:
审计师声誉 证券分析师 盈余预测特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成立
审计收费是审计服务供需双方就审计服务供求所达成的价格,一些国家审计市场表现出审计收费降低的趋势。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财务审计费用,为充分揭示我国审计师变更、审计师任期与审计收费的关系提供了数据资料。本文从研究我国审计市场现状入手,提出了审计师变更、审计师任期与审计收费关系的假设。通过对我国2001年、2002年与2003年数据的检验,结果发现审计师变更并没有带来明显的审计收费下降,同样审计师任期的延长也没有带来审计收费的下降,与我国目前一些关于审计收费研究的结论不一致,说明我国并不存在明显的审计收费的恶性竞争。
关键词:
审计师变更 审计师任期 审计收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亚南 任金政
对审计师变更原因以及公司治理对审计师变更影响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统计检验和Logistic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6个维度、15个指标对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显著;其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审计师变更显著负相关,是否发生诉讼仲裁事项、信息披露是否充分与审计师变更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审计师变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龙子午 石锦
本文以2008—2018年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关于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之比的要求作为界定研发操纵行为的工具,探究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分析师关注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操纵的影响。结果表明,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分析师关注分别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操纵行为显著负相关,且把两者放入同一模型时也得出类似结论。进一步分析表明,相比非国有企业,这种抑制效果只在国有高新技术企业中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丁方飞 姜永娴 李苏 赵一凡
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是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操纵,可能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和价值。而证券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信息媒介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进行预测,因此,真实盈余管理可能会引起证券分析师的关注。文章使用2006—2017年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检验分析师关注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析师关注能显著降低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这一结果在全样本回归、盈余管理"嫌疑"样本回归、分析师关注残差回归、券商关闭与合并的准自然实验回归以及沪深300指数作为工具变量的回归中均稳定地存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会降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而分析师会因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而向下修正其盈利预测,这可能是分析师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机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娇娇
本文基于整合审计背景探讨审计师变更对整合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整合审计模式下并不存在初始整合审计收费折扣现象。审计师变更时后任审计师并未给予客户整合审计收费折价,证实信息观更具解释力,即准租金将随着审计收费信息的公开披露而逐渐减少或是消失,公开披露审计收费信息可缓解初始整合审计收费折扣行为,有效抑制整合审计模式下低价揽业行为。因此,完善整合审计模式下审计收费信息披露制度可以有效替代政府直接干预机制,从而科学有效地监管审计市场价格竞争,一定程度上增强审计师的独立性,维持良好的审计市场竞争环境,制定更为
关键词:
审计师变更 整合审计 整合审计收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东博 潘琦 赵杰
文章以2006—2015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和两阶段回归的方法,实证检验分析师关注度对公司R&D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我国,分析师关注对企业创新投资有积极作用,"信息解读"机制占主导地位;(2)"施压机制"的影响在我国也存在,但明显弱于"解读机制"的影响;(3)不同情境下,"施压机制"的影响强弱不同。分析师"施压机制"的负面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强。
关键词:
分析师 R&D投资 信息不对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东博 潘琦 赵杰
文章以2006—2015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和两阶段回归的方法,实证检验分析师关注度对公司R&D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我国,分析师关注对企业创新投资有积极作用,"信息解读"机制占主导地位;(2)"施压机制"的影响在我国也存在,但明显弱于"解读机制"的影响;(3)不同情境下,"施压机制"的影响强弱不同。分析师"施压机制"的负面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强。
关键词:
分析师 R&D投资 信息不对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乔瑞红 王聪颖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高层次变革,其最终目标是构建数字化的新型商业模式。企业的审计意见是否会受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分析师关注与审计意见类型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其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分析师关注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起中介作用。异质性研究表明,产权性质在数字化转型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起调节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改善审计意见。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旭冉 武晓芬 史永
发展高质量资本市场需要高质量信息,关键审计事项增加了审计报告的异质性和信息含量,分析师行为则对资本市场的信息传播至关重要。利用201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关键审计事项语调对分析师关注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及审计师和分析师声誉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语调越积极,分析师关注越高;年报语调和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语调是关键审计事项语调影响分析师关注的主要渠道;审计师和分析师声誉在关键审计事项语调与分析师关注关系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关键审计事项语调对分析师关注的影响显著存在于无违规行为和内部控制有效的公司中。进一步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语调通过影响分析师关注降低了分析师预测偏差。因此,公司应重视关键审计事项语调的影响,投资者应关注来自高声誉审计师和分析师的评价,监管部门应继续完善相关准则,共同促进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永军 辛彩云
文章选取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探讨了分析师关注、信息透明度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主回归结果表明,分析师关注与审计质量正相关,分析师关注的增加有助于提升审计质量;拓展性分析表明,信息透明度在分析师关注与审计质量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根据本研究结果,为改善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建议在利用分析师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外部监督机制,形成监督合力;通过加强对分析师群体执业的法律约束,提高分析师关注的质量;外部投资人要综合运用分析师成果及审计报告,提升对资本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
关键词:
分析师关注 信息透明度 审计质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建勇
审计师作为会计稳健性判定的核心群体,审计师变更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成为其核心问题。本文选取了沪深股市2008—2012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在Basu模型的基础上添加自变量,将样本区分为国有控股公司组与非国有控股公司、ST公司,对审计师变更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审计师变更与会计稳健性呈负相关关系,即审计师变更会导致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下降,不同的样本公司相关性差异较大。其中,非国有控股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关系更加显著,ST公司中这两者关系并不显著,可见,审计师的变更需谨慎斟酌。同时,本文另外采用了应计—现金流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最后,针对会计...
关键词:
审计师变更 会计稳健性 企业性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文杰 张晓岚 宋贵芳 何莉娜
本文以2001年到2003年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公司股权结构特征对审计师变更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出具“不清洁”审计意见的审计师发生变更行为的概率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2)上一年度“不清洁”审计意见的严厉程度越高,审计师发生变更行为的可能性也越大;(3)其它大股东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差距的减少,大股东之间相互制衡能力的增强会显著降低审计师发生变更行为的可能性。这些发现为改“一股独大”为“多股同大”,增加大股东相互制衡能力来改善独立审计执业环境,保证其监督机制作用的改革思路提供了实证证据。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审计师变更 审计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