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65)
- 2023(4711)
- 2022(3808)
- 2021(3486)
- 2020(3019)
- 2019(6492)
- 2018(6363)
- 2017(12251)
- 2016(6370)
- 2015(6832)
- 2014(6821)
- 2013(6608)
- 2012(6120)
- 2011(5157)
- 2010(5499)
- 2009(5119)
- 2008(4921)
- 2007(4191)
- 2006(3596)
- 2005(3389)
- 学科
- 济(21517)
- 经济(21485)
- 管理(20862)
- 业(20007)
- 企(17567)
- 企业(17567)
- 审计(12152)
- 方法(11113)
- 财(9996)
- 数学(8842)
- 数学方法(8725)
- 务(7786)
- 财务(7770)
- 财务管理(7703)
- 企业财务(7529)
- 学(6315)
- 中国(6185)
- 各类(5888)
- 业经(5761)
- 制(5119)
- 技术(5013)
- 信息(4673)
- 理论(4552)
- 农(4413)
- 融(4181)
- 金融(4181)
- 银(4134)
- 银行(4128)
- 行(3859)
- 和(3298)
- 机构
- 大学(89872)
- 学院(88019)
- 管理(34920)
- 济(32370)
- 经济(31652)
- 理学(30183)
- 理学院(29865)
- 管理学(29420)
- 管理学院(29234)
- 研究(27466)
- 中国(21614)
- 京(19487)
- 财(19435)
- 科学(17114)
- 财经(15821)
- 经(14541)
- 农(14197)
- 所(14112)
- 中心(13885)
- 江(13213)
- 业大(12564)
- 研究所(12255)
- 财经大学(12137)
- 农业(11260)
- 北京(11118)
- 州(10757)
- 范(10406)
- 师范(10269)
- 商学(10247)
- 商学院(10140)
- 基金
- 项目(61514)
- 科学(49028)
- 基金(46826)
- 研究(43305)
- 家(41910)
- 国家(41614)
- 科学基金(36025)
- 社会(28219)
- 社会科(26896)
- 社会科学(26887)
- 基金项目(24579)
- 自然(24155)
- 自然科(23613)
- 自然科学(23606)
- 自然科学基金(23249)
- 省(22783)
- 教育(19614)
- 划(19602)
- 资助(19050)
- 编号(17205)
- 成果(15014)
- 重点(13851)
- 部(13807)
- 性(12958)
- 国家社会(12618)
- 创(12588)
- 科研(12533)
- 项目编号(12261)
- 教育部(11981)
- 创新(11863)
共检索到131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何璐伶 沈烈
此前研究主要关注历史信息与审计师决策,本文考察年报前瞻性文本信息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年报前瞻性文本信息与审计定价显著负相关。机制检验发现,年报前瞻性文本信息能传递企业未来持续经营信号,降低审计师所感知的持续经营风险,进而降低审计定价。异质性检验发现,当年报披露语调更积极、披露未来经营计划内容更丰富时,二者负向关系更显著;且这种负向关系仅在企业未来盈余反应系数更高和分析师关注更多以及审计师行业专长较低和忙碌程度更高的样本中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年报前瞻性文本信息披露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概率。本文为理解审计师决策依据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并为现有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的研究作出增量贡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会芹 陈维亮 杨翟婷
利用文本分析技术,基于2015~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年报大样本数据,检验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对审计师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越低,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以及审计收费越高。在由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中,企业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对审计师行为决策的影响更加显著。在控制了年报文本信息其他特征及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中,对企业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影响审计师行为决策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推理和检验。结果发现,审计风险和审计投入是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影响审计师行为决策的内在机理。同时,探讨和验证了企业异质性对年报文本信息可读性与审计师行为决策关系的影响,发现两者的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等级较高的企业中得到了缓解。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白俊 李闯 李沙沙
以2010—2018年沪深两市A股全部供应商-客户企业组合为研究对象,检验年报文本信息在供应链上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客户前瞻性信息会影响供应商未来经营不确定性,并对供应商投资行为产生影响。具体而言,客户前瞻性信息质量越低,其供应商投资效率越低:当客户前瞻性信息被高估时会造成过度投资,当客户前瞻性信息被低估时会产生投资不足;且在供应链关系重要性越高、供应链关系专有性越强时,客户前瞻性信息质量对供应商投资效率的影响越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客户所处行业的信息以及私有信息会对客户个体信息形成替代效应,客户所处行业前瞻性信息质量越高、供应链私有信息质量越高时,客户前瞻性信息质量与供应商投资效率相关关系越弱。此外,客户前瞻性信息质量的降低会影响供应商当年及未来盈利能力。研究结论为会计信息通过供应链传导到实体经济这一特殊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为投资者和监管层理解企业非效率投资提供了新视角。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田高良 薛宇婷 李星
基于债权人视角研究企业前瞻性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即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披露的前瞻性信息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债务契约。文章以2007—2020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企业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获得的债务期限越长、债务资本成本越低以及债务规模越大,即债权人愿意为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更高的企业提供更为有利的债务契约。这一研究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文本可读性较高、文本相似度较低和披露战略信息含量较高的企业中,前瞻性信息披露对债务契约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通过渠道分析发现,前瞻性信息披露通过向市场提供增量信息从而改善了债务契约。研究结果对认可前瞻性信息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与功能具有一定意义,也为防范和化解资本市场债务风险提供了依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亚超 罗昆 王玉法
以沪深证券交易所2014-2022年发放的财务报告问询函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上市公司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对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会减少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当问询函内容越详细、问题数量越多时,对减少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的作用便越显著;第二,问询函涉及现金、负债、会计政策、估值、利润调整、合规、担保和诉讼类等事项的词汇比例越高,其对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的影响便越显著;第三,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后减少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会损害公司的短期和长期经营业绩;第四,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将降低同地区其他公司的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这种震慑效应在非核心城市更加显著。上述研究结论为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询函制度的治理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监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有必要进一步优化问询函的制度设计和监管实践,充分发挥其对上市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新生 谭有超 程昱
文章选取沪深两市2005-2009年953家公司共4 765个样本,在控制了内生性后研究发现:从全样本看,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前瞻性信息与信息不对称显著正相关,即由于受到管理者主观上故意虚假陈述和客观上预测误差的影响,前瞻性信息质量较低,并没有起到缓解管理者与外部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作用;然而在市场化进程较快的地区,由于虚假陈述动机受到一定抑制,前瞻性信息与信息不对称显著负相关;当公司处于生命周期成熟期时,前瞻性信息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在成长期,前瞻性信息与信息不对称显著正相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春燕 郑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批上市公司通过披露前瞻性环境信息来释放绿色信号,但“傍绿”现象时有发生。本文以2001~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考察前瞻性环境信息披露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披露前瞻性环境信息后,支付的审计费用显著上升。机制检验表明,前瞻性环境信息披露使得审计风险和成本增加导致审计费用上升。异质性检验发现,产权性质、是否为重污染行业、是否为国内“十大”审计、董事会规模在企业披露前瞻性环境信息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中存在差异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赞春
对环境问题的"近视"和短见会削弱一个国家环境保护的意愿和能力。"世变则事变",环境审计作为环境建设保驾护航的特殊产品,一直以来都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但环境审计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文章用新的研究视角即前瞻性视角对环境审计做进一步的研究,以期发挥环境审计的突出作用。前瞻性视角下的环境审计以前瞻性思考为前提,它继承了传统环境审计的特点及功能,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发展,是传统环境审计的异化形式,即预测分析式审计。
关键词:
环境审计 前瞻性视角研究 预测分析式审计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路军伟 王舒慧 刘瑶瑶
立足我国资本市场监管规则尚未要求中期财务报告(中报)须经外部审计的制度背景,本文基于年报审计师“声誉假说”的研究视角,实证检验了年报审计师声誉对中报会计信息质量的溢出影响。研究发现,年报审计师声誉可以对中报会计信息质量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表现为具有较高声誉的年报审计师能够抑制企业的中报盈余管理行为;且该溢出效应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或投资者关注度更高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高声誉年报审计师可以通过整合“过程”导向的内部控制审计来提升中报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了其对中报的查错防弊能力。本文的研究发现丰富了中报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不仅利用中报无须审计的研究场景更为清晰地为审计师高质量执业的“声誉假说”提供了进一步经验证据,还对监管机构如何兼容中报会计信息及时性和相关性目标及投资者更好地甄别中报会计信息质量等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俊瑞 仇萌 张志超 马晨
基于“深港通”互联互通制度的准自然实验场景,本文通过Word2Vec机器学习和文本分析方法获取上市公司年报中描述未来发展的词频,构建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披露指标,进而使用双重差分法检验资本市场开放对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深港通”有助于上市公司披露更多的前瞻性信息,其年报中将来时态的词频显著提高;企业国际化程度越高,资本市场开放对前瞻性信息披露的正向影响越强。此外,“深港通”是通过增加前瞻性描述内容与描述语气这两条机制,增加年报中对未来展望的描述。进一步发现,“深港通”对前瞻性的正向效应存在于信息透明度较高、有效内部控制的公司。研究结论表明,坚持资本市场持续全面开放对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与改善会计信息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苗霞 李秉成
本文基于印象管理理论和文本分析方法,研究财务报告前瞻性信息中管理层超额乐观语调对企业财务危机的预测价值。研究发现,前瞻性信息中超额乐观语调水平越高,企业未来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低,而前瞻性信息的不一致性会削弱二者的负向相关性。进一步区分公司的外部信息环境,发现在分析师关注度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高时,超额乐观语调与财务危机预测的相关性更强,但该环境中,信息不一致性的负向调节效应也更显著。文章拓展和丰富了文本信息语调特征的相关研究,同时为行为财务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超额乐观语调 信息不一致性 财务危机预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雪萌 张芮嘉
本文基于“沪深港通”制度,借助Python对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进行文本分析,考察资本市场开放对管理层前瞻性信息披露策略权衡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有效地降低了标的公司前瞻性信息的横向相似度,但提高了其纵向相似度。机制检验表明:资本市场开放通过信息效应和“用脚投票”效应降低前瞻性信息的横向相似度,促进了前瞻性信息的同业差异化;通过竞争效应提高前瞻性信息的纵向相似度,造成了前瞻性信息的次年同质化。进一步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水平越高、散户规模越小,资本市场开放对两类相似度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常青 钟娟 王毅辉
文章选取上证A股97家上市公司2005年、2006年年报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行设计的前瞻性信息披露调查表及前瞻性信息披露指数对我国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披露动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管理层主要根据公司的当前业绩和对产品市场竞争的考虑等实际状况选择一个最有利的前瞻性信息披露政策,资本市场压力并不是其披露政策的主要决定因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宗新 周聪
近年来,超预期的违约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信用评级机构专业能力的质疑,信用评级是否拥有前瞻性的企业信息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通过区分不同类型的信息集,本文从债券市场信息环境视角出发,分析具体的评级行为和评级外部环境,评估评级机构的前瞻性企业信息挖掘能力。研究结论表明:(1)评级调整显著有利于改善债券市场的信息环境,评级机构具备前瞻性企业信息的挖掘能力,而与评级下调不同,评级上调并无显著影响,并随着评级调整强度的提高而信息挖掘能力提升。(2)评级机构的信息挖掘能力针对不同的评级行为存在异质性,对于信息披露不足的企业而言,私有信息的获取行为有助于挖掘信息,而对于公告信息披露充分的企业而言,公告信息的整合加工行为则难以挖掘到有效的信息。(3)评级外部环境会影响评级行为,剧烈的评级市场竞争会引起评级膨胀,而较低的声誉约束和监管强度在导致评级膨胀现象的同时,会减少评级机构对信息的挖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钟高 秦缘
风险提示信息是非结构化信息的典型代表,占据年报信息的80%。通过文本挖掘技术考察了风险提示信息对事务所变更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作为调节变量、审计意见和审计费用作为中介变量的调节(中介)效应。研究发现,风险提示信息与事务所变更显著正相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效抑制了风险提示信息对事务所变更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通过(至少部分地)中介变量(审计意见/审计费用)起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风险提示信息对不同主体的事务所变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在不同事务所变更方向中,普通事务所向"本土八大"变更与风险提示信息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研究表明,审计师行为决策是结构化信息与非结构化信息综合考量的结果,风险提示信息具有重要的审计决策价值,也进一步说明应该重视非结构化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信息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