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7)
- 2023(1639)
- 2022(1397)
- 2021(1240)
- 2020(1128)
- 2019(2741)
- 2018(2561)
- 2017(5262)
- 2016(2880)
- 2015(3387)
- 2014(3366)
- 2013(3444)
- 2012(3041)
- 2011(2287)
- 2010(2858)
- 2009(2838)
- 2008(2732)
- 2007(2316)
- 2006(2105)
- 2005(2031)
- 学科
- 企(17837)
- 企业(17837)
- 业(17231)
- 管理(15370)
- 审计(12140)
- 财(11099)
- 务(10366)
- 财务(10363)
- 财务管理(10295)
- 企业财务(10011)
- 济(9787)
- 经济(9768)
- 方法(7268)
- 各类(5877)
- 数学(5722)
- 数学方法(5712)
- 公司(5064)
- 制(4244)
- 体(2986)
- 体制(2910)
- 技术(2422)
- 业经(2335)
- 组织(2127)
- 中国(2050)
- 经营(1868)
- 划(1692)
- 策(1651)
- 人事(1575)
- 人事管理(1575)
- 国公(1570)
- 机构
- 学院(38545)
- 大学(38209)
- 管理(17343)
- 理学(15215)
- 理学院(15144)
- 管理学(15088)
- 管理学院(15019)
- 济(14536)
- 经济(14201)
- 财(12063)
- 财经(9458)
- 会计(9411)
- 中国(8781)
- 经(8657)
- 京(8551)
- 研究(7316)
- 财经大学(7272)
- 商学(6677)
- 商学院(6659)
- 会计学(6419)
- 会计学院(6159)
- 江(5958)
- 审计(5884)
- 学会(5864)
- 公司(5732)
- 北京(4809)
- 州(4596)
- 工商(4240)
- 经济管理(4168)
- 中心(4029)
共检索到62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吕怀立 王海婷
"旋转门"现象发生前,跳槽审计师与客户公司的潜在雇佣关系会降低审计师的独立性,加剧上市公司的费用粘性。本文以2001年至2014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审计师与客户公司的潜在雇佣关系对上市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转门"现象发生前,跳槽审计师审计未来雇主时,潜在雇佣关系会损害审计师的独立性,不利于降低代理问题引起的费用粘性;在区分大事务所(国际四大或国内八大)和小事务所(非国际四大且非国内八大)样本后,发现当跳槽审计师来自小事务所时,其独立性较差,更不利于降低代理问题引起的费用粘性。
关键词:
“旋转门”现象 审计师 费用粘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吕怀立 王海婷
"旋转门"现象发生前,跳槽审计师与客户公司的潜在雇佣关系会降低审计师的独立性,加剧上市公司的费用粘性。本文以2001年至2014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审计师与客户公司的潜在雇佣关系对上市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转门"现象发生前,跳槽审计师审计未来雇主时,潜在雇佣关系会损害审计师的独立性,不利于降低代理问题引起的费用粘性;在区分大事务所(国际四大或国内八大)和小事务所(非国际四大且非国内八大)样本后,发现当跳槽审计师来自小事务所时,其独立性较差,更不利于降低代理问题引起的费用粘性。
关键词:
“旋转门”现象 审计师 费用粘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梁上坤 陈冬 胡晓莉
外部审计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可以有效约束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抑制公司费用粘性。以2002-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针对这一命题进行研究。将审计师事务所分为国际四大、国内十大、国内非十大三类,结果发现,国际四大审计的上市公司其费用粘性显著更低,而国内十大与国内非十大审计的公司则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国际四大审计对费用粘性的抑制作用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公司所在地市场化水平较低时较为明显。在PSM等多项稳健性测试下,上述结果保持稳定。本文揭示了国际四大审计对于费用粘性抑制的积极作用,将费用粘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扩展至公司外部治理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邓川 高雅琴 杨文莺
到客户管理层就职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的一个重要职业选择,但监管机构对审计质量和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担忧引发了对此类现象的严格监管。本文基于2002年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CFO的变更事件,从审计师的职业谨慎性出发,探讨了CFO审计师经历、"旋转门"现象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CFO审计师经历能提高会计稳健性;"旋转门"现象并没有削弱公司会计稳健性;相比仅有审计师经历的新聘任CFO,"旋转门"现象下的CFO能更快地融入新公司并发挥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邓川 高雅琴 杨文莺
到客户管理层就职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的一个重要职业选择,但监管机构对审计质量和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担忧引发了对此类现象的严格监管。本文基于2002年~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CFO的变更事件,从审计师的职业谨慎性出发,探讨了CFO审计师经历、"旋转门"现象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CFO审计师经历能提高会计稳健性;"旋转门"现象并没有削弱公司会计稳健性;相比仅有审计师经历的新聘任CFO,"旋转门"现象下的CFO能更快地融入新公司并发挥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溪 王晓 姚远
在安然事件等一系列公司丑闻后,审计师到审计客户担任高层管理人员的"旋转门"现象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监管。通过中国证券市场中审计师担任其上市客户财务高管的一则案例,本文考察了审计师与客户雇佣关系形成的过程以及形成前后的财务报告与审计特征,并重点探析了旋转门现象的前因。基于案例分析的证据显示,在审计师与客户形成雇佣关系之前存在着审计质量减损的若干迹象,从而可作为旋转门现象内在机理的一种解释。此外我们发现,在审计师与客户形成雇佣关系的过程中,以及雇佣关系形成之后的财务报告与审计特征,也都存在着若干异常表现。
关键词:
审计师 审计客户 高管 旋转门现象 案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董志霖
根据近几届中美两国政府高级官僚的任职信息发现,"旋转门"现象在中美普遍存在,但美国旋转门双向转任现象较中国频繁,且围绕在政府、利益集团、游说公司之间。而中国是在党政机关的主导下,发生在党政与国有企业之间。由此,中美两国对待旋转门现象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政治态度和治理倾向。文章通过政治制度的发展条件和政府规制情况的对比,找出中美两国在治理旋转门现象中的共同趋势,并基于中国官僚制度的特征,提出了今后中国治理旋转门现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旋转门 利益集团 智库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晖
文章研究了公司诉讼对审计师变更和审计费用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后,公司诉讼分别与审计师变更和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审计市场存在普遍的低价揽客行为,但是针对被诉公司,即使更换审计师后,其审计费用也显著增加。这表明审计师会利用公司诉讼的信息,修正审计风险判断。
关键词:
公司诉讼 审计师变更 审计费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方园丽
本文以2010年度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签字注册会计师的性别组成对审计费用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女性组审计师5%的显著性水平上与审计费用率负相关,混合组与男性组审计师的审计费用率都要比女性审计师高。研究结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和审计市场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审计师性别 审计费用率 审计质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彦 谌嘉席 伍利娜
借助经济学中有关价格"粘性"的理论,以我国2001—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审计费用"粘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由于受到成本、契约和管制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和其他商品或服务价格一样,存在向下(易涨难跌)的价格"粘性"。另外,从供求双方的影响因素来看,事务所的市场份额增强了审计费用向下的"粘性",事务所的声誉("四大")和客户重要性对向下"粘性"的影响则不明显。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宋常 杨华领 李沁洋
行业专长是审计师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拥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更有意愿和能力发挥其公司治理作用。本文以2001—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师行业专长水平越高,企业费用粘性越低,并且这种关系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使用缓解内生性问题的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和相关稳健性测试,均得到了一致的研究结论。从审计师行业专长角度研究企业费用粘性问题,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识别审计师发挥治理作用的机制和情境,而且对降低企业的费用粘性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安兰 许日 王春飞 伍利娜
因被同一实际控制人所控制,企业集团中的上市公司审计问题呈现出与单个公司不同的特征。以往研究通常关注单个公司,对于集团内多家上市公司的统一审计研究,也仅侧重于经济后果的影响方面。那么,形成企业集团统一审计的影响因素究竟是什么?运用Logit模型对2003至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隶属于企业集团的1064个样本进行回归,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股东间的代理冲突越严重,越有可能选择集团统一审计;集团内存在地缘关联的公司,更可能选择集团统一审计。进一步研究虽然没有发现上市公司选择集团统一审计是出于业务协同,从而在经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审计师选择 统一审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余玉苗 胡媛媛
以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财务负责人的"旋转门"现象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存在财务负责人"旋转门"现象的上市公司减少了正向应计盈余管理,同时显著提升了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盈余管理行为趋于隐蔽化。当"旋转门"中的财务负责人曾担任过本公司签字注册会计师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隐蔽化的倾向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旋转门"现象并不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在稳健性检验中,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选取配对样本后,主要结论仍然成立。结论表明,财务负责人的"旋转门"现象会显著影响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有必要引起会计师事务所、外部投资者和相关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江涛 王冬梅 杨玉春
本文利用审计费用率研究模型,以2009年度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审计业务的供给方——签字注册会计师的个人特征对审计费用率的影响,并设定审计师的性别、年龄、学历、专业、执业时间五个变量。研究表明,审计师的年龄、专业、执业时间与审计费用率显著相关。这说明审计师特征作为审计质量的显示信号,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可,这为我国注册会计师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
关键词:
审计师个人特征 审计质量 审计费用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钱晶晶
本文选取2007—2011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的民营企业为样本,分析了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审计费用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在市场环境差,市场化指数低的地区,民营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审计费用较低的、低质量的非"十大"事务所进行审计;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十大"与非"十大"事务所审计费用的差距随市场化程度的推进逐渐增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