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68)
2023(9423)
2022(7750)
2021(6785)
2020(5503)
2019(12358)
2018(11672)
2017(21027)
2016(11378)
2015(12513)
2014(12714)
2013(12459)
2012(11467)
2011(9994)
2010(10639)
2009(10357)
2008(10329)
2007(9698)
2006(8622)
2005(8158)
作者
(33914)
(28126)
(27955)
(26899)
(17875)
(13258)
(12775)
(10724)
(10640)
(10183)
(9582)
(9505)
(9147)
(8978)
(8950)
(8787)
(8399)
(8196)
(8191)
(8042)
(6951)
(6867)
(6779)
(6459)
(6411)
(6327)
(6270)
(6242)
(5673)
(5360)
学科
(44392)
经济(44304)
管理(43178)
(38167)
(33548)
企业(33548)
方法(17890)
(17398)
(15995)
数学(14330)
数学方法(14204)
中国(13730)
业经(12349)
审计(12222)
(12066)
(11264)
财务(11234)
财务管理(11164)
企业财务(10697)
(10517)
(9724)
银行(9711)
(9681)
金融(9679)
(9237)
体制(9164)
(9151)
贸易(9133)
(8922)
(8318)
机构
大学(170641)
学院(169338)
(73197)
经济(71594)
管理(65907)
研究(55480)
理学(55321)
理学院(54815)
管理学(54157)
管理学院(53835)
中国(46156)
(41354)
(36461)
财经(31601)
科学(28997)
(28595)
(27448)
(27053)
中心(26398)
(23890)
财经大学(23552)
经济学(23306)
研究所(23101)
北京(22655)
业大(21388)
(21045)
经济学院(20952)
(20490)
商学(19175)
(19053)
基金
项目(107500)
科学(85446)
研究(80774)
基金(79544)
(68719)
国家(68213)
科学基金(59484)
社会(53029)
社会科(50566)
社会科学(50554)
基金项目(41137)
(40396)
教育(37752)
自然(37309)
自然科(36283)
自然科学(36268)
自然科学基金(35665)
(33815)
资助(32400)
编号(31281)
(26725)
成果(26537)
(25064)
重点(24435)
国家社会(22868)
课题(22723)
(22340)
教育部(22193)
(21816)
(21551)
期刊
(84310)
经济(84310)
研究(55830)
中国(42529)
(36836)
管理(28791)
学报(22951)
(21660)
科学(21256)
(20721)
金融(20721)
大学(18696)
学学(17737)
教育(17389)
财经(17225)
技术(15650)
(14766)
农业(13989)
经济研究(13408)
业经(12338)
问题(10884)
会计(10730)
财会(10419)
审计(10229)
(9681)
理论(8609)
国际(8467)
(7856)
技术经济(7711)
(7646)
共检索到273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徐业坤   郑秀峰  
以新证券法“备案制”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6-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本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审计市场竞争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备案制”实施后,审计市场集中度显著下降,受审计市场竞争冲击的事务所会降低审计收费且被替换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审计市场竞争的加剧显著提高了审计质量,说明“备案制”促进了我国审计市场的良性竞争。截面检验发现,审计关系不稳定、审计专长水平较低、审计忙碌度较低以及客户所处地区政府干预较强、法治环境较差时,审计市场竞争对审计质量的改善作用尤为明显。本文从审计质量视角提供了“备案制”实施经济后果的经验证据,对于理解审计市场竞争、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万威  龙小宁  
评估价格市场化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推动价格市场化改革。本文先通过理论分析表明,取消价格上限规制对生产数量的影响依赖于市场竞争程度,企业垄断势力越强,取消价格上限规制后生产数量下降越大。随后,本文根据中国民航业取消机票价格上限规制的准自然实验,利用航线级面板数据,使用倍差法实证分析了该政策对航线飞行班次、可供座位数和旅客运输量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该影响在不同市场竞争程度航线的异质性。本文发现取消机票价格上限规制显著降低了航线飞行班次、可供座位数和旅客运输量,且降低作用在企业垄断势力较强的严准入规制航线和长距离航线更大。本文的实证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飞行班次等的减少意味着消费者福利的降低。本文的分析表明,在进行价格市场化改革之前,应进行充分的供给侧改革,促进竞争,减少消费者的损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靖宇  张宏亮  
市场竞争是企业重要的外部治理工具。市场竞争可以通过产品市场的竞争淘汰和行业标杆等作用来提升投资效率。文章通过准自然实验方法和DEA包络分析的实证分析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强度加大能够促进企业根据投资机会进行酌量投资,从而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产品市场竞争通过代理成本的降低和激励有效性的提升来约束高管构建帝国动机,以提升根据投资机会相机决策的行为,这是产品市场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两种重要作用通道。同时,对于国有企业和功能性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的增强可以起到更大的投资效率提升作用,这表明这些企业对市场竞争的感知更敏锐。二次政策冲击的DID检验、虚拟政策冲击检验和PSM-DID检验的结果都未发生改变。文章的结果对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企业效率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靖宇  付嘉宁  张宏亮  
本文以2003—2017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准自然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通过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这种促进作用主要通过降低管理层与股东的代理冲突、提高管理层激励有效性以及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这三种路径实现。进一步地,在内部治理水平较高、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以及竞争性企业中,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梦雨  魏熙晔  
中国证券市场在2015—2016年出现剧烈的异常波动,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市场稳定,中国证监会于2016年1月1日在A股市场上引入指数熔断机制,却因频繁触发阈值最终于1月8日宣告暂停。笔者基于指数熔断机制在中国A股市场的自然实验,利用沪深300指数的1分钟序列数据,采用倾向评分法和双重差分法研究了该制度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磁吸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证券市场暴跌情形下指数熔断机制并未增加市场波动性,2016年1月4日和1月7日沪深300指数的价格、成交量和成交额波动率较样本期间内其他具有较大跌幅的交易日没有显著差别;然而指数熔断机制确实具有强烈的"磁吸效应",当沪深300指数的累计跌幅接近熔断阈值时,指数下跌速度加快,价格、成交量和成交额的波动率明显增加。笔者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指数熔断机制的设计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梦雨  魏熙晔  
中国证券市场在2015—2016年出现剧烈的异常波动,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市场稳定,中国证监会于2016年1月1日在A股市场上引入指数熔断机制,却因频繁触发阈值最终于1月8日宣告暂停。笔者基于指数熔断机制在中国A股市场的自然实验,利用沪深300指数的1分钟序列数据,采用倾向评分法和双重差分法研究了该制度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磁吸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证券市场暴跌情形下指数熔断机制并未增加市场波动性,2016年1月4日和1月7日沪深300指数的价格、成交量和成交额波动率较样本期间内其他具有较大跌幅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易玄   吴蓉  
2020年我国实施新证券法和备案规定,明确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由事前准入审批制改为事后备案制,放松证券审计准入资格要求,旨在满足全面注册制改革后大量上市企业审计需求,这一制度实施将深刻影响审计市场竞争格局与市场结构,对审计主体行为与审计质量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2018-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市场准入放松对审计市场结构及审计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市场准入放松能降低审计市场集中度,加剧市场竞争,进而促进审计质量提升;短期内新进入市场审计师收取了较高审计费用但未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研究验证了我国证券审计市场准入放松的政策效应,为我国证券审计市场发展及监管优化提供了现实依据和理论支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雅洁   孙伟增   高雅  
《反垄断法》作为竞争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了基本保障。本文基于2007—2014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反垄断法》对小微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区域性的行政垄断程度和市场垄断程度,改善了小微企业的营商环境,通过减轻税收负担、改善融资环境、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和营业成本以及扩大商业信用规模等途径促进小微企业成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反垄断法》对不享有政府政策偏向的小微企业、所属行业市场垄断程度更高及产品可贸易性较低的小微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小微企业的地区创业活跃度,增加了小微企业对地区的税收贡献。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全面理解竞争政策的经济效应和促进小微企业健康成长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肖土盛  董启琛  张明昂  许江波  
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应重视初次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而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反垄断法》作为竞争政策顶层设计的制度安排,将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并对企业初次收入分配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刻画竞争政策通过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内在机理,并利用《反垄断法》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竞争环境改善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发现,《反垄断法》实施显著提升了高垄断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并且随着反垄断执法强度加大,其对高垄断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愈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反垄断法》实施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主要通过要素市场上的要素组成效应与产品市场上的成本加成效应等途径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反垄断法》实施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提升了普通员工收入份额、缩小了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兼顾了共同富裕。本文研究丰富了《反垄断法》实施的政策效果评估相关文献,为国家达成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毕茜  李靖  
规范收入分配问题以及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是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文章以《反垄断法》实施为契机,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反垄断法》施行对职工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低垄断程度企业相比,《反垄断法》实施显著降低了高垄断程度企业职工工资水平,且经过平行趋势、倾向匹配得分、改变样本期间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考察影响机制发现,《反垄断法》通过降低高垄断程度企业的垄断利润率以及信息不对称程度来削弱职工工资。异质性检验发现,《反垄断法》对职工工资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程度较弱行业的企业、行政干预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国有企业以及税收规模较高的企业。文章的研究丰富了职工工资的影响因素研究,为《反垄断法》的施行效果评价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同时对于完善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洪辉  章琳一  
本文应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融券制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融券制度降低了审计师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容忍度,上市公司可操控性应计显著下降,即审计质量显著提高;融券制度促使审计师出具更多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以降低潜在法律风险。本文通过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发现融券制度提高了法律风险,促使审计师提高审计质量。此外,融券制度也会减少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可能性。从高管权力角度,本文还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下降,即审计质量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审计师需求,而不是上市公司主动降低盈余管理所致。本文也利用审计师变更数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明增  张钦成  王子涵  
以2017年开始实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系列新准则为研究对象,利用2015~2016年间我国沪深两市首先实施新准则审计的A+H股上市公司和实施旧准则审计的其他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考察了审计报告新准则实施的政策效果。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后发现,无论是与实施旧准则审计的其他A股上市公司相比,还是与A+H股上市公司以前年度相比,审计报告新准则实施显著降低了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提高了审计质量,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信息量越多,审计质量越高。上述发现为进一步实施审计报告系列新准则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赵彦锋  来培德  王孟孟  
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20年数据,考察了产品市场竞争对超额商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具有抑制超额商誉的效应,并能够降低后续商誉减值的可能性;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通过降低管理层代理成本、提高股票流动性抑制了超额商誉;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内外部环境对产品市场竞争与超额商誉之间的关系具有异质影响,在内控质量、独立董事比例高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分析师关注度低时,产品市场竞争对超额商誉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经济后果分析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对超额商誉的抑制具有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企业价值的效应。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胡晓帆  宋子龙  
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文章考察审计师是否能识别2007年《物权法》实施为标志的担保物权制度改革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变化并做出反应。研究发现,与固定资产占比高的企业相比,固定资产占比低的企业在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后支付更多的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担保物权制度改革会带来更高质量的审计需求,审计师行业专长和审计师变更均会加强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文章利用《物权法》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从审计师这一外部监督者的角度考察其经济后果,识别了法律影响审计师行为的因果关系,扩展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研究的同时,也对完善和推进担保物权制度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灵多  陆毅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点在于防控金融风险,而结构性去杠杆则是防控金融风险的主要抓手,其中国有企业去杠杆被提上国家战略高度。本文基于拓展的理论模型及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国有企业数据,从市场竞争视角探讨国有企业高杠杆的可能成因。理论推导得知,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会推高国有企业杠杆率;以外资管制放松政策为准自然实验的DID模型分析表明,外资管制放松使得国有企业杠杆率显著提高,进一步分析表明该政策效应不具有经济基本面支撑且违背了市场规律,原因在于银行对国有企业实行软预算约束进而实现对国有低效率企业的保护,不利于国有企业中僵尸企业的退出。政府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并推动国有企业去杠杆时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应加快国内体制改革的进程,更多地让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