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61)
- 2023(3926)
- 2022(3239)
- 2021(2980)
- 2020(2668)
- 2019(5742)
- 2018(5675)
- 2017(10635)
- 2016(5984)
- 2015(6734)
- 2014(6922)
- 2013(6782)
- 2012(6544)
- 2011(5655)
- 2010(6286)
- 2009(5987)
- 2008(5918)
- 2007(5532)
- 2006(4844)
- 2005(4620)
- 学科
- 济(19865)
- 经济(19831)
- 管理(18843)
- 业(18713)
- 企(14599)
- 企业(14599)
- 审计(12159)
- 险(10743)
- 保险(10652)
- 方法(10039)
- 中国(9353)
- 数学(7949)
- 财(7904)
- 数学方法(7780)
- 制(7092)
- 银(6931)
- 银行(6925)
- 行(6509)
- 各类(5883)
- 融(5833)
- 金融(5833)
- 务(5533)
- 财务(5522)
- 财务管理(5455)
- 企业财务(5166)
- 学(4940)
- 农(4694)
- 各种(4436)
- 类型(4313)
- 种类(4296)
- 机构
- 大学(84462)
- 学院(83261)
- 济(31243)
- 管理(30815)
- 经济(30372)
- 中国(26466)
- 研究(25792)
- 理学(25103)
- 理学院(24836)
- 管理学(24274)
- 管理学院(24126)
- 财(20478)
- 京(19468)
- 科学(15621)
- 财经(15555)
- 江(14183)
- 经(14074)
- 所(13619)
- 中心(13563)
- 农(12839)
- 北京(12028)
- 财经大学(11640)
- 研究所(11492)
- 州(11136)
- 业大(10806)
- 公司(10143)
- 农业(10098)
- 省(10024)
- 经济学(9578)
- 院(9310)
- 基金
- 项目(48945)
- 科学(37900)
- 基金(36088)
- 研究(34655)
- 家(31471)
- 国家(31183)
- 科学基金(26784)
- 社会(21940)
- 社会科(20655)
- 社会科学(20646)
- 基金项目(18364)
- 省(18216)
- 自然(18108)
- 自然科(17665)
- 自然科学(17661)
- 自然科学基金(17330)
- 资助(16055)
- 教育(15708)
- 划(15370)
- 编号(13782)
- 成果(12084)
- 重点(10963)
- 部(10862)
- 科研(9921)
- 性(9764)
- 课题(9595)
- 教育部(9467)
- 大学(9448)
- 创(9386)
- 项目编号(8987)
共检索到142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朝旭
李审计长今年提出把审计重点放在真实性上,防范和避免由于企业作假账出现问题后审计人员承担风险,切中了要害,非常及时。本文试图从审计人员审计责任角度加以分析,提出如何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 这里所说的审计风险是指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在法定职权范围内由于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给国家或被审计单位的利益关系人造成损失后审计人员承担连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内审处课题组
风险导向审计是在传统审计模式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审计理念和方法,开展风险导向审计不但可以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而且还可以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在央行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将可以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促进央行内控建设,并有助于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内部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谦明
随着我国政府审计工作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社会公众更加关注政府审计工作,也对审计机关进一步发挥监督职能寄予更高期望。审计工作如何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审计法》和《国家审计准则》,如何发挥审计监督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免疫功能",是全国八万余审计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程琳
会计控制是现代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不可少的手段,会计控制的强弱与现代审计工作的开展关系密切。通过对会计控制的审计,可以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借以判定会计记录和报表的真实性。不断完善会计控制,是降低审计风险乘数效应的关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钟廷勇 马富祺 唐嘉尉,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孙芳城,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推行,碳风险已成为约束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国家重要监督和治理方式,国家审计能否助力企业降低碳风险?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介入后,被审计企业的碳风险水平下降,媒体关注和行业竞争分别起互补作用和替代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国家审计能够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环境责任履行,从而降低碳风险;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环境规制强、制度环境好和政府财政资金充足地区的样本,以及非重污染和非重点监控单位企业中,上述影响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对企业碳风险的抑制作用具有溢出效应,且有利于改善企业长期绩效。本文对于强化国家审计的碳排放治理效应,缓解企业碳风险,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碳风险 媒体关注 行业竞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吕杰峰 王长成
针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和一些省份实施细则中关于工程量清单风险责任的规定,指出其中值得商榷的地方,并就降低工程量清单缺陷风险的重要性进行探讨;阐述投标人参与核实工程量清单的必要性并作制度设计探讨。
关键词:
工程量清单 清单缺陷风险 招标投标 核实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2013年4月11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京约谈永拓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就其承接的个别上市公司2012年年报审计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提示。本次约谈以"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收费降低的风险防范"为主题,永拓会计师事务所的主任会计师、负责质量控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再凌 候晓娟
新审计报告准则发布后,新增的关键审计事项是否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信息价值引起理论界的高度关注,而股价崩盘风险的高低恰恰能够体现出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获取的信息含量。文章以2017—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探究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可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且披露数量越多,对股价崩盘风险的降低作用越明显;另外,披露公司层面特质信息的事项越多,股价崩盘风险越小。本研究在丰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和股价崩盘风险相关领域成果的同时,也对政策制定者完善未来准则披露细节提供新的参考思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晨阳 陆纪一 开喆
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已趋成熟。依托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发展,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是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审计主体可通过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及时了解被审计单位变化,利用数据赋能审计实现审计过程与结果的提质增效,进而降低审计风险。文章以致同会计师事务所为例,探究数字化转型赋能会计师事务所降低审计风险的路径。研究发现:审计主体(会计师事务所)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电子函证中心建设、智能年报分析系统运用、审计作业流程智能化等路径降低了审计风险。聚焦审计主体数字技术的应用,丰富了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审计研究,为探索数据赋能降低审计风险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审计主体 审计风险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Malcolm Poslinsky 章海贤
对任何企业的生存来说,保持健康的现金流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当今恶劣经济环境下,要管理来自债权人的现金流变得越来越困难了。这个问题在于,每个债权人的信用风险程度都不相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高潮生
如何分析和降低金融投资中的风险美国康奈尔大学金融投资博士高潮生一、投资风险的分析1952年,当时就职于美国著名蓝德智囊团、年仅25岁的芝加哥大学博士研究生哈利·马可维茨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学说,严格定义了风险的数学...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开元 霍晓艳 刘斌
以2007—2019年省以下地方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双重差分(DID)模型,实证检验了2015年开始的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对地方国有企业审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财物统一管理显著降低了省以下地方国有企业的审计风险;在经济发展水平高、财政压力小的地区以及投资者监督弱的企业中,人财物管理改革对地方国有企业审计风险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人财物管理改革可以通过提高国家审计质量和降低地方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进一步降低审计风险。研究结论对完善我国审计管理体制、加强审计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骏
发展绿色金融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是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向绿色转型、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从当前看,进一步激励和发展绿色投融资也是稳增长、防止投资增速过快下滑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客观要求。2016年由七部委在《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几项激励绿色投资的措施,包括央行的绿色再贷款、绿色MPA考核,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对绿色项目担保、贴息等措施都开始逐步落地。但是,总体来看,已有的激励机制的力度和实施面还不大,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