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43)
- 2023(7517)
- 2022(6466)
- 2021(5879)
- 2020(5139)
- 2019(11890)
- 2018(11526)
- 2017(23576)
- 2016(12772)
- 2015(14588)
- 2014(14504)
- 2013(14635)
- 2012(13880)
- 2011(12264)
- 2010(12886)
- 2009(12437)
- 2008(12339)
- 2007(10799)
- 2006(9686)
- 2005(8973)
- 学科
- 济(58866)
- 经济(58794)
- 业(45437)
- 管理(44515)
- 企(38761)
- 企业(38761)
- 方法(33629)
- 数学(30423)
- 数学方法(30329)
- 财(22908)
- 中国(17786)
- 务(16400)
- 财务(16390)
- 财务管理(16318)
- 企业财务(15785)
- 制(14679)
- 农(13202)
- 审计(12230)
- 贸(11492)
- 贸易(11474)
- 易(11175)
- 业经(10966)
- 银(10357)
- 银行(10346)
- 融(10190)
- 金融(10190)
- 体(10018)
- 行(9775)
- 农业(8756)
- 体制(8655)
- 机构
- 大学(190206)
- 学院(187082)
- 济(85950)
- 经济(84436)
- 管理(76425)
- 理学(66358)
- 理学院(65768)
- 管理学(65116)
- 管理学院(64769)
- 研究(55298)
- 财(47658)
- 中国(47368)
- 京(39356)
- 财经(37961)
- 经(34645)
- 财经大学(28638)
- 经济学(27886)
- 科学(27142)
- 所(26854)
- 江(26800)
- 经济学院(25546)
- 中心(25430)
- 北京(24830)
- 商学(24031)
- 商学院(23880)
- 研究所(22690)
- 农(21838)
- 州(21542)
- 业大(21102)
- 范(20781)
- 基金
- 项目(112856)
- 科学(90879)
- 基金(85768)
- 研究(85450)
- 家(71940)
- 国家(71359)
- 科学基金(62955)
- 社会(57693)
- 社会科(55041)
- 社会科学(55028)
- 基金项目(45163)
- 省(41146)
- 教育(40822)
- 自然(39033)
- 自然科(38125)
- 自然科学(38117)
- 自然科学基金(37517)
- 资助(36720)
- 划(34819)
- 编号(34095)
- 成果(28585)
- 部(28229)
- 教育部(25519)
- 人文(24814)
- 重点(24721)
- 国家社会(24132)
- 创(23360)
- 性(22925)
- 制(22776)
- 课题(22746)
共检索到287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向锐 林融玉
本文以我国2005—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审计委员会-审计师连锁关系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审计师连锁关系能够显著提高审计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审计委员会主任和审计合伙人能够强化连锁关系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连锁的审计委员会成员同行业任职,或客户与审计师存在社会关系时,连锁关系对审计质量的积极影响则被削弱;外部治理环境越好时,连锁关系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对促进审计委员会和审计师提高履职水平提供了新的角度,对推动政府部门改善外部治理环境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同时为提高审计质量和保护投资者权益提供了新的线索和依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翟华云
本文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衡量审计质量,以2004年的1268家上市公司和556家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审计师选择和审计委员会效率之间的关系。在控制了财务杠杆、管理层持股比例、公司规模、外部融资比例、独立董事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公司成长性,运用Logistic方法检验后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更加可能选择大会计师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越独立和活跃,聘请大会计师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可能性越大。另外,实证结果还证明,公司规模、资产报酬率和大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审计师选择 审计委员会 公司治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力 马贤明
本文以中国2004年—2005年期间获得无保留审计意见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截面Jones模型估计出的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的绝对值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考察了审计委员会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公司是否面临退市风险"、"审计意见是否带强调事项"、"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公司盈余数量"、"年度"等指标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的盈余管理绝对值显著比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小,这说明审计委员会能够显著的提高审计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成立时间越长,审计质量越高;审计委员会在2005年的作用比2004年更加显著。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吴水澎 庄莹
本文采用Heckman(1978)的二阶段回归方法,以2002-2006年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研究审计师选择的同时控制了设立审计委员会的自选择问题,并将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实际情况与假设的相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它们不同的审计师选择倾向,从而间接检验了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研究发现:自选择问题对审计师选择存在显著的影响。因此,拒绝了公司随机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原假设;在控制自选择之后,回归方程中变量的斜率系数整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没有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比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更可能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关键词:
审计师选择 审计委员会 自选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晶
本文运用2009~2010年我国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公司审计委员会、总经理权力与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总经理权力的滥用削弱了审计委员对内部控制质量的正向作用,形式上有效的审计委员会未必能起到实质上有效的监控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跃堂 涂建明
本文基于2002~200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设立及其正常运转的基本数据,并立足于《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所赋予审计委员会的基本治理职能,以审计意见和事务所变更为反应变量,对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更不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这一结果证实审计委员有效履行了财务信息质量控制和沟通协调的职能,并从审计质量的层面反映了监管层推进上市公司治理制度改革的政策效应。研究没有发现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和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之间存在相关性,因而本文没有获得审计委员会实现有效监督职能的证据。本文还认为,现行的年度报告对审计委员会等董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活动和履职情况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向锐 倪伟策
本文以2011年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审计委员会中女性董事比率、女性董事规模和至少存在一名女性董事度量审计委员会性别多元化,考察了审计委员会性别多元化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性别多元化与会计稳健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中女性董事在管理者权力较弱时能够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促进会计稳健性水平的提高,而在管理者权力较强时,其对会计稳健性的积极作用受到限制。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女性董事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理论认知,同时,将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提供了一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向锐 倪伟策
本文以2011年~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审计委员会中女性董事比率、女性董事规模和至少存在一名女性董事度量审计委员会性别多元化,考察了审计委员会性别多元化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性别多元化与会计稳健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中女性董事在管理者权力较弱时能够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促进会计稳健性水平的提高,而在管理者权力较强时,其对会计稳健性的积极作用受到限制。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女性董事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理论认知,同时,将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蔡卫星 高明华
本文选择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与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精度作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指标,使用2006年深市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审计委员会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与未设置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相比,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信息披露质量,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对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应重视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建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涂建明
本文利用我国推行审计委员会制度之前的公司样本,从会计独董对不利审计意见规避的角度来验证会计独董是否影响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治理效率。本文的经验证据显示,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并配备具有会计专长的独立董事,更趋于积极规避不利审计意见。而且,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所聘会计独董的背景不同,其在规避不利审计意见上存在显著的行为差异,因而总体上我国审计委员会具有治理有效性和治理效率的差异性等特点。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会计独董 公司治理 审计意见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义刚 吴斯卉
以2009-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投资机会集、所有权性质以及制度环境对上市公司审计师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投资机会集越高则越倾向于聘请高质量审计师以缓解代理冲突,同时由于非国有公司治理水平相对更弱,作为薄弱的公司治理机制的一种补充,非国有公司选择高质量审计师的动机更强;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处于市场化进程较慢、法治水平较低以及政府干预程度较强地区的非国有上市公司投资机会集与高质量审计师选择的正相关关系越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跃军 左晶晶
文章主要探讨审计委员会治理、盈余质量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类型以及不利审计意见改善和审计意见恶化的影响,考察审计委员会对公司管理层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治理作用。研究表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低;在结合考虑盈余质量之后发现,审计委员会拥有双重的治理作用,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并切实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勤勉程度,不仅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而且亦有助于对卷入盈余管理的管理层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进行较为有效的制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布勇 丁棠丽
本文选择2011年的深圳上市公司数据作为分析样本,基于审计委员会特征视角,探讨我国不同产权性质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差异的原因,实证分析了不同产权性质下审计委员会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国有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独立性、专业性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更大,规模和活跃性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则较小。深入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结构和融资渠道的差异,是导致不同产权下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特征不同,进而导致内部控制质量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向锐 李琪琦
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利用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环境对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上市、董事会领导结构与审计委员会设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董事会独立性、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董事会会议频率和监事会会议频率与审计委员会设立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市场化进程、政府干预程度和法制水平与审计委员会设立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向锐
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考察了终极所有权结构、终极产权性质对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度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存在显著为负的关系,而终极所有权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却存在显著为正的关系;终极产权国有性质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存在显著为正的关系,但在终极产权为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中,终极控制权、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度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之间有更加显著为负的关系,而终极所有权与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之间有更加显著为正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审计委员会多重任职与审计收费相关性研究——来自2007—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审计委员会制度能有效防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吗——来自2003-2007年沪深两市A股的经验证据
审计委员会和盈余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师变更——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审计委员会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审计师变更、盈余操纵与审计师独立性——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审计师有限理性行为对审计质量影响研究——基于A+H股和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连锁董事与并购绩效——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