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35)
- 2023(7917)
- 2022(6716)
- 2021(6604)
- 2020(5497)
- 2019(13063)
- 2018(13277)
- 2017(23731)
- 2016(12927)
- 2015(14819)
- 2014(14765)
- 2013(14329)
- 2012(13483)
- 2011(12026)
- 2010(12673)
- 2009(11907)
- 2008(11517)
- 2007(9922)
- 2006(9034)
- 2005(8712)
- 学科
- 济(48163)
- 经济(48082)
- 管理(32124)
- 业(27913)
- 企(23251)
- 企业(23251)
- 中国(19316)
- 方法(19200)
- 制(16582)
- 数学(15772)
- 数学方法(15643)
- 财(15285)
- 贸(13523)
- 贸易(13506)
- 易(13318)
- 融(12687)
- 金融(12686)
- 银(12682)
- 银行(12677)
- 行(12282)
- 审计(12165)
- 农(11868)
- 体(11649)
- 业经(10343)
- 体制(10110)
- 学(8921)
- 理论(8224)
- 务(7961)
- 财务(7945)
- 财务管理(7868)
- 机构
- 大学(174252)
- 学院(171384)
- 济(78179)
- 经济(76677)
- 研究(66253)
- 管理(59248)
- 中国(57282)
- 理学(48538)
- 理学院(47908)
- 管理学(47371)
- 管理学院(47009)
- 财(41699)
- 京(40363)
- 科学(35105)
- 所(33857)
- 财经(31390)
- 中心(29770)
- 研究所(29574)
- 经(28864)
- 江(26928)
- 北京(26601)
- 经济学(25678)
- 院(23900)
- 财经大学(23513)
- 范(23207)
- 师范(23023)
- 经济学院(22943)
- 农(22748)
- 州(21279)
- 科学院(19189)
- 基金
- 项目(101246)
- 研究(79711)
- 科学(79603)
- 基金(74152)
- 家(64418)
- 国家(63884)
- 科学基金(53656)
- 社会(50892)
- 社会科(48307)
- 社会科学(48292)
- 教育(37683)
- 基金项目(37626)
- 省(34877)
- 编号(32436)
- 自然(31656)
- 资助(31323)
- 自然科(30871)
- 自然科学(30866)
- 划(30839)
- 自然科学基金(30365)
- 成果(29247)
- 部(24909)
- 中国(23691)
- 重点(23581)
- 课题(23527)
- 性(22525)
- 国家社会(22316)
- 教育部(21959)
- 发(21424)
- 大学(20839)
共检索到297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道广 陈今 陈汉文
审计委员会作为代表股东监督公司会计、审计、财务问题的常设、专业组织,在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被寄予较高期待。但外界对其是否履职以及如何履职知之甚少,导致无法对审计委员会进行有效监督。近年来,强化对审计委员会的披露以提高审计委员会透明度已在国际范围内形成共识。为此,本文系统梳理审计委员会透明度监管改革的国际总体进展,并重点追踪英美两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披露实践,进而介述我国关于审计委员会披露的监管与实践现状,总结其特点。在结合我国特点与国际亮点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审计委员会透明度监管改革的五点可能方向:在披露主体方面,改变独立董事主体模式,采用审计委员会主体模式;在披露位置方面,摒弃分散披露模式,单独设置、集中披露;在披露内容方面,聚焦履职过程信息,逐项披露、贯穿全程;在披露拓展方面,着眼全球新兴趋势,更新职责、鼓励披露;在披露质量方面,创新监督管理手段,防形式化、去样板化。由此,推动构建系统、全面、明晰的审计委员会披露监管体系和规范指引,以切实发挥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提振对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的信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小林 胡淑娟
通过分析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对盈余管理、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进行扭亏盈余管理的行为显著要低,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显著要高。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司治理效果,改善了财务报告质量。但审计委员会并没有对配股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作用,这说明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的监督作用较为有限。监管部门还需要设法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更好地发挥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披露质量的监督作用,使之成为维护广大投资人权益的有效治理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海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韦林克
实施改革的缘由巴塞尔委员会2009年夏天制定了更高的资本交易账户标准,以应对复杂的资产证券化更高的要求以及资产负债表外的风险。此外,2009年12月的提议代表了对巴塞尔协议II框架基础性的加强以及首次引进流动性风险的最低全球标准。这些改革措施是针对那些危机前的重大缺陷而设计的,正是这些不足在危机期间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跃军
本文从审计委员会的存在性、独立性和勤勉程度三个方面,将审计委员会与审计师规模、异常审计收费、审计师变更等结合起来考虑,探讨审计委员会治理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类型以及不利审计意见改善和审计意见恶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审计委员会的存在性,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勤勉程度对外部独立审计师审计判断及其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的影响更为显著;在结合考虑审计师规模、审计收费、审计师变更等相关因素的前后均可以发现,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并切实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勤勉程度,不仅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而且亦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对管理层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进行有效的制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秀丽
由于我国特定的环境因素 ,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监督机制一直不具有实质的有效性 ,本文主要论述了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不同监督模式 ,并分析了不同模式赖以存在、有效的前提条件 ,最后论述了我国的现实影响因素及可行的选择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肖建 张晓瑜
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的理想领导者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以下简称IIA)通过内部审计新定义以来,尤其是安然事件等系列重大财务舞弊案件发生后,内部审计被看做是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参与者,成为公众眼中的"摇滚明星"。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是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日益紧密合作的结果。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的青睐,以及内部审计向审计委员会的积极"靠拢",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乔春华
审计委员会的定位在国内外都存在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国内理论界在审计委员会定位方面提出意见 ,基本观点是 :审计委员会实质上不是内部审计 ;它不属于公司管理 ,属于公司治理的要素 ;审计委员会是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 ,是对董事会负责的监督监督者的机构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公司治理 内外审计沟通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忠莲
审计委员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但在美国和英国等其他国家 ,它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这些国家在理论研究及实务上已积累了大量而丰富的经验。本文从审计委员会的目的、职责和有效性三方面对审计委员会国际研究进行综述 ,以激发我国广大学者对审计委员会研究的兴趣 ,并希望能推动我国公司治理实务的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乔春华
国内外一系列财务丑闻再度引发社会各界对审计委员会的关注。国外许多国家对审计委员会的构成都有相关规定,也要求其规范运作。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现处于初创阶段,其运作也处在探索状态。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运作 规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乔春华 蒋苏娅
我国对审计委员会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审计委员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审计委员会理论基础以及目的等理论问题存在诸多分歧。本文认为审计委员会发展应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标志;审计委员会不仅仅是"受托责任",更主要是"委托责任",其理论基础是委托代理理论;审计委员会的目的不仅仅是监督,而是制衡,是再监督。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理论问题 探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谢永珍
国外机构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认为,审计委员会应在监督财务报告、管理内部审计、审核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发挥作用,中国证监会还特别强调除此以外的对公司重大关联交易事项的审计。本文以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调查为依据,对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进行了系统的实证观察。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在维护信息披露的质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防止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维护关联交易的规范性以及确保上市公司财务安全性等方面没有发挥显著作用。目前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设置是外部制度约束的结果。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涂建明
本文从政策规范、学术研究和运行机制等多个维度剖析了审计委员会财务专家的公司治理角色,认为财务专家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了积极的监督作用,但实务中对财务专家的定义和财务专家有效监督基理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模糊性。本文还认为,确保兼具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的财务专家以及完善财务专家市场和财务专家的职业声誉机制,是财务专家发挥有效监督作用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财务专家 公司治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光春
随着中国“入世”,“透明度”的原则被越来越多的提及。透明度是国际金融中一个重要的法律原则,最大化的透明度已经获得普遍接受。金融透明度或信息披露使得社会公众及银行业监管部门能更加准确地评价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从而有利于市场规范和监管。本文拟就“透明度”与我国银行监管的问题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