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1)
2023(8452)
2022(7254)
2021(6839)
2020(6192)
2019(14287)
2018(14023)
2017(26586)
2016(14611)
2015(16848)
2014(17050)
2013(17002)
2012(16034)
2011(13943)
2010(14730)
2009(13869)
2008(13967)
2007(12645)
2006(10778)
2005(9774)
作者
(42432)
(35515)
(35305)
(33991)
(22652)
(16948)
(16380)
(13856)
(13185)
(12790)
(11954)
(11897)
(11310)
(11264)
(11148)
(11069)
(10947)
(10400)
(10081)
(10035)
(8920)
(8684)
(8641)
(8097)
(8078)
(8018)
(7970)
(7746)
(7168)
(7156)
学科
(56339)
经济(56261)
管理(45272)
(43253)
(35882)
企业(35882)
(30594)
方法(27961)
数学(24099)
数学方法(23885)
中国(17640)
(16408)
(15935)
(15542)
财务(15515)
财务管理(15431)
企业财务(14710)
财政(13644)
(12393)
审计(12239)
(11936)
银行(11912)
地方(11860)
业经(11269)
(11242)
(11207)
金融(11205)
(11063)
(10727)
(10626)
机构
大学(206964)
学院(204399)
(83927)
经济(82089)
管理(77341)
研究(68553)
理学(66153)
理学院(65390)
管理学(64303)
管理学院(63919)
中国(55669)
(50630)
(44285)
科学(42031)
(36239)
财经(36145)
(35937)
中心(32753)
(32716)
(32579)
研究所(31922)
业大(30146)
农业(28260)
北京(27668)
财经大学(26617)
经济学(26086)
(25459)
师范(25202)
(24934)
(23970)
基金
项目(130368)
科学(101256)
基金(94579)
研究(94577)
(82998)
国家(81913)
科学基金(69210)
社会(59412)
社会科(56241)
社会科学(56218)
(50548)
基金项目(50275)
自然(44694)
教育(43971)
自然科(43610)
自然科学(43593)
自然科学基金(42815)
(42357)
资助(39102)
编号(38524)
成果(32844)
(29856)
重点(29613)
(26974)
(26735)
课题(26410)
科研(25748)
教育部(25553)
(25407)
创新(25002)
期刊
(93499)
经济(93499)
研究(65028)
中国(47947)
(46941)
学报(34012)
(31768)
科学(28980)
管理(26214)
大学(25645)
学学(24138)
农业(20963)
(20705)
金融(20705)
教育(19598)
财经(18381)
技术(16034)
经济研究(15998)
(15571)
业经(13740)
会计(13709)
财会(13471)
问题(12163)
(12027)
(11194)
(10238)
技术经济(10176)
审计(10027)
理论(9920)
统计(9284)
共检索到321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涂建明  
本文从政策规范、学术研究和运行机制等多个维度剖析了审计委员会财务专家的公司治理角色,认为财务专家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了积极的监督作用,但实务中对财务专家的定义和财务专家有效监督基理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模糊性。本文还认为,确保兼具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的财务专家以及完善财务专家市场和财务专家的职业声誉机制,是财务专家发挥有效监督作用的关键所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晋晓琴  冯江宁  
本文运用2012—2017年深市主板公司的数据,重点考察审计委员会财务专家的构成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财务专家与财务报告质量显著正相关,本文又进一步将非会计类财务专家分为:监管类和金融类财务专家,发现只有监管类财务专家与财务报告质量显著正相关。实证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中不仅需要具有会计实务经验的会计类财务专家,还需要通过监管财会人员等间接具有财务经验的监管类财务专家。本文为优化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结构,提高其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并为监管机构和上市公司治理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守海  许薇  刘志强  
公司治理的改革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通过发挥重要的治理作用能够有效遏制财务重述行为。本文立足于审计委员会财务专长,探究其对财务重述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高管权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深入探究不同产权性质下,高管权力的干预作用。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财务专长能够抑制财务重述的发生;高管权力会影响审计委员会财务专长的发挥;国有企业产权性质下,高管权力对审计委员会财务专长抑制财务重述效果具有更强的干预作用。本文研究结论能够丰富对审计委员会、高管权力的认知,为建设审计委员会、合理分配高管权力、完善公司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朱启明  李兰梅  
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内生于治理环境。本文通过分析股权特征对审计委员会监督效率的影响,认为当控股股东处于绝对控股或者控股股东身份为国有股性质时,无论在审计委员会成员的选聘上,还是对审计委员会的需求都较低,审计委员会的监督效率较差。而制衡的股权结构将有利于公司监督机制的选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香兵  
笔者以2005年~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是否会对会计稳健性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财务专家比例及是否存在本公司高管等特征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设置审计委员会能够显著提高会计稳健性;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财务知识与会计稳健性显著正相关。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研究结论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及其效率提高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晓明  田情情  
审计委员会治理作为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机制,对推动内部管理规范化和经济决策科学化具有重要作用,但鲜有研究关注其经济后果。文章以2014—2021年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审计委员会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治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越强,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越低,财务报告质量是审计委员会治理效应的重要机制;审计委员会的胜任力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并未存在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审计委员会治理特征能够有效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并缓解企业投资不足。此外,审计委员会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治理效应在管理层权力较低的企业中更显著。研究扩展和深化了审计委员会治理在提高决策科学性方面的理论研究,为新时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审计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明霞  罗珊梅  
审计委员会承担了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对财务报告质量提供监管。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求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而CEO的社会关系是审计委员会成员来源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通过校友关系、工作联系和其他共同经历收集CEO与审计委员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数据,以2012—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CEO与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社会关系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CEO与审计委员会成员社会关系会显著降低公司财务报告质量,尤其在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较低地区这一削弱效应更显著。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孙水娣  
审计委员会的成立,对审计监督的政治属性提出更高要求,具有里程碑意义。笔者结合K审计局实践经验,在分析组建审计委员会对增强审计监督效能意义的基础上,阐述组建审计委员会对审计监督效能的挑战,并立足审计委员会探讨提升审计监督效能的路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兵  冯静  陈紫帆  
审计委员会和CFO处于监督和被监督的地位,然而鲜有文献对CFO兼任审计委员会委员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以2010—2020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CFO兼任审计委员会委员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研究发现,CFO兼任审计委员会委员导致了财务重述的增加,但是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审计委员会勤勉度以及内部控制可以削弱CFO兼任对财务重述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CFO兼任审计委员会委员年限与财务重述正相关,CFO过度自信在这一正相关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锴  李学岚  汪国钧  
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国家审计体制机制开启从行政型向治理型转型的进程。本文紧扣这一背景,研究审计监督体系的涵义与特征,立足审计委员会框架,以全面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为指引,提出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审计监督体系的路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锦余  高善生  
舞弊性财务报告是全世界经济社会和会计职业界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目前也面临其挑战。本文以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2002—2006年处罚公告中涉及的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为依据,对我国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的主要类型、手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发现,舞弊公司表外舞弊严重,所占比重大;同时存在多种舞弊类型,典型的是虚假利润表和虚假披露;虚构销售业务、虚增资产、隐瞒对外担保分别成为虚假利润表、虚假资产负债表和虚假披露的最主要舞弊手段;舞弊公司同时采用多种舞弊方法,且舞弊行为持续年限在两年以上,最长的达9年。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防范与监管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小林  胡淑娟  
通过分析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对盈余管理、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进行扭亏盈余管理的行为显著要低,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显著要高。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司治理效果,改善了财务报告质量。但审计委员会并没有对配股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作用,这说明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的监督作用较为有限。监管部门还需要设法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更好地发挥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披露质量的监督作用,使之成为维护广大投资人权益的有效治理机制。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兰艳泽  邓晓婧  
利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特征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结果显示,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委员会的规模、会计专业人士的比例、委员会的勤勉度、委员会对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与财务重述现象的发生成负相关关系;而工作章程设立情况对财务重述现象的发生没有实质性影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潘珺  余玉苗  
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宗旨是监督财务报告过程、提高财务报告质量。2007年中国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须披露审计委员会的履职情况,进一步强化了审计委员会的监督职能,但其履职效果如何还有待检验。本文利用创业板公司2011-2013年的数据实证考察了审计委员会的治理作用及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越强,即非执行董事比例越高,公司的应计盈余质量越高;审计委员会中具有会计审计实务经验的成员或行业专家成员越多,越能提升公司的应计盈余质量,存在更多熟悉会计准则成员时更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可靠性。而对审计委员会召集人履职状况的研究又发现,召集人影响力大有利于抑制公司的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但若财务总监兼任审计委员会成员,召集人影响力的正面效应变弱。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审计委员会治理功能方面的文献,同时也为优化审计委员会结构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彭有桂  杨青  
本文通过深沪两市72家2004年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进行配对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会计差错高报错误的发生,但效果并不显著;独立董事占所有董事的比重对降低会计差错高报错误不起作用。本文旨在为独立董事制度和审计委员会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的执行效果提供实证证据,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监管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