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51)
- 2023(9836)
- 2022(8771)
- 2021(8364)
- 2020(7034)
- 2019(16536)
- 2018(16509)
- 2017(31468)
- 2016(17147)
- 2015(19329)
- 2014(19300)
- 2013(19224)
- 2012(17461)
- 2011(15549)
- 2010(15761)
- 2009(14439)
- 2008(13494)
- 2007(11389)
- 2006(9841)
- 2005(8644)
- 学科
- 济(64944)
- 经济(64867)
- 管理(48726)
- 业(45647)
- 企(39221)
- 企业(39221)
- 方法(32018)
- 数学(26833)
- 数学方法(26534)
- 中国(17474)
- 财(16881)
- 农(16163)
- 学(15566)
- 业经(14478)
- 地方(13344)
- 审计(12149)
- 理论(11799)
- 和(11748)
- 务(11248)
- 财务(11186)
- 制(11144)
- 财务管理(11117)
- 贸(10963)
- 技术(10962)
- 贸易(10952)
- 农业(10889)
- 易(10588)
- 企业财务(10582)
- 环境(10202)
- 教育(9644)
- 机构
- 大学(237519)
- 学院(233604)
- 管理(97724)
- 济(88752)
- 经济(86673)
- 理学(85503)
- 理学院(84581)
- 管理学(83218)
- 管理学院(82796)
- 研究(75704)
- 中国(56194)
- 京(51768)
- 科学(47719)
- 财(41187)
- 所(37644)
- 业大(34683)
- 农(34396)
- 中心(34366)
- 研究所(34009)
- 财经(33581)
- 江(32838)
- 北京(32397)
- 范(31312)
- 师范(31074)
- 经(30610)
- 院(27854)
- 州(27088)
- 农业(26806)
- 商学(25384)
- 师范大学(25384)
- 基金
- 项目(164706)
- 科学(129067)
- 研究(121960)
- 基金(119215)
- 家(103135)
- 国家(102252)
- 科学基金(88247)
- 社会(74859)
- 社会科(70918)
- 社会科学(70897)
- 基金项目(64564)
- 省(63769)
- 自然(58324)
- 自然科(56887)
- 自然科学(56876)
- 自然科学基金(55840)
- 教育(55634)
- 划(53705)
- 编号(51010)
- 资助(48862)
- 成果(41379)
- 部(36357)
- 重点(36153)
- 创(34175)
- 课题(34088)
- 发(33924)
- 项目编号(32365)
- 科研(31777)
- 创新(31765)
- 教育部(31304)
- 期刊
- 济(94469)
- 经济(94469)
- 研究(70228)
- 中国(46539)
- 学报(36766)
- 管理(34135)
- 科学(33184)
- 财(31302)
- 农(30271)
- 大学(27717)
- 教育(27477)
- 学学(25285)
- 农业(21710)
- 技术(19626)
- 图书(17359)
- 融(16691)
- 金融(16691)
- 财经(15148)
- 经济研究(15089)
- 业经(14988)
- 理论(12824)
- 经(12709)
- 实践(11964)
- 践(11964)
- 问题(11812)
- 书馆(11728)
- 图书馆(11728)
- 科技(11658)
- 情报(11523)
- 技术经济(10868)
共检索到338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李福 邓菊香
2002年至今,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已经执行了10年有余,而国外审计委员会发展至今将近80年历史。上市公司普遍设立审计委员会,有效地发挥了内部监督治理与外部协调职能,对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然而,随着我国上市公司后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新的代理冲突不断出现,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有待重新审视审计委员会及其职能发挥。如何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必将成为健全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文章以文献评述的形式,从审计委员会的内涵、职能、有效性及治理机制等方面,系统地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法律体系特征,比较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等内部监管机构的异同,以期为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完善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魏文君 夏文贤
本文从审计委员会的人员组成、权威、资源和勤勉等四个方面对国外有关审计委员会效率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并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了简单梳理。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效率研究 文献回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先聪 徐婷
审计委员会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负责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和监督审计过程的内部监督机构,但是高管可能会限制审计委员会的权力从而削弱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发挥,致使其只能起到"橡皮图章"的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审计委员会有效性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高管权力对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影响效果,然后归纳了强权高管削弱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动机、路径和后果,最后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找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高管权力 审计委员会 有效性 路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先聪 徐婷
审计委员会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负责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和监督审计过程的内部监督机构,但是高管可能会限制审计委员会的权力从而削弱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发挥,致使其只能起到"橡皮图章"的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审计委员会有效性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高管权力对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影响效果,然后归纳了强权高管削弱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动机、路径和后果,最后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找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高管权力 审计委员会 有效性 路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吴清华 王平心 冯均科
本文首先通过剖析审计委员会在监督财务报告流程中所扮演的治理角色,进而从审计委员会与财务报告质量、独立审计师决策、内部审计(控制)之间的关系,及其市场反应和其特征之决定因素等五个方面,就国际上研究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实证文献,进行了系统地梳理、评介和总结,并对当前尚未进行深入理论探讨与经验验证的相关重要命题作了进一步的提炼与分析。籍此,通过融合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与审计委员会治理之经验验证逻辑,尝试性地提出一种“产权—控制—动因与绩效”的理论假说,以指引开展我国审计委员会参与公司治理之经济动因及其实际绩效的经验研究和未来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治理效率 述评 理论假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杰 殷皓洲 徐光伟
审计委员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关键部门,其履职效能广受关注。新修订的《公司法》实现了审计委员会的职能入法,弥补了审计委员会履职依据在顶层制度方面的缺失,为审计委员会研究赋予了新的研究背景。本文以企业审计委员会相关研究文献为分析对象,通过构建审计委员会特征与治理功能的二维框架来整合已有研究,结果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检验审计委员会个人与群体特征能否实现预期治理功能,对预期外治理功能的探索不足;关系网络与兼任、独立董事视角与透明度研究等新兴研究视角普遍落脚于信息披露,落脚于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的研究不足。此外,本文还围绕审计委员会成员面临的关系约束与履职困境、多个会计专家的聘用动机与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咨询职能进行研究展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兰 朱翠华 朱礼
基于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本文从审计委员会与外部审计质量、财务报告质量、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质量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实证文献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评价。提高我国审计治理效率应该从建立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审计委员会的信息披露机制和审计委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审计委员会的治理环境等方面进行入手。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治理效率 独立审计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忠莲
审计委员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但在美国和英国等其他国家 ,它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这些国家在理论研究及实务上已积累了大量而丰富的经验。本文从审计委员会的目的、职责和有效性三方面对审计委员会国际研究进行综述 ,以激发我国广大学者对审计委员会研究的兴趣 ,并希望能推动我国公司治理实务的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伍彬 周英
文章从审计委员会制度的产生动因、定位和有效性三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回顾,认为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在设立动机上存在"不纯净",在制度安排和权责设置中存在不足,有关其发挥效用的影响因素研究还待进一步研究。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健全任重而道远,现阶段的研究需立足于我国实际环境,从审计委员会的本质作用机理出发来探究确定其制度安排,研究影响其发挥功效的影响因素并促使其发挥应有效果。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动因 定位 职责 有效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跃军
本文从审计委员会的存在性、独立性和勤勉程度三个方面,将审计委员会与审计师规模、异常审计收费、审计师变更等结合起来考虑,探讨审计委员会治理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类型以及不利审计意见改善和审计意见恶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审计委员会的存在性,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勤勉程度对外部独立审计师审计判断及其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的影响更为显著;在结合考虑审计师规模、审计收费、审计师变更等相关因素的前后均可以发现,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并切实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勤勉程度,不仅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而且亦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对管理层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进行有效的制衡。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越冬
一、联合国系统结构及审计委员会机构设置(一)联合国系统结构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一般政治性国际组织,其创建可追溯到1941年英美两国首脑共同发表的《大西洋宪章》。1944年中苏美英四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建议案》规划了未来国际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谌嘉席 王立彦
审计委员会自2002年被要求设立以来,至今已逾10年(2002-2011),迄今为止,上市公司基本都已建立审计委员会。随着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10余年的实践发展,有关审计委员会的研究日益深入,形成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国内主要学术刊物发表的审计委员会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能为中国审计委员会实务与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规范研究 实证研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乔春华
审计委员会的定位在国内外都存在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国内理论界在审计委员会定位方面提出意见 ,基本观点是 :审计委员会实质上不是内部审计 ;它不属于公司管理 ,属于公司治理的要素 ;审计委员会是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 ,是对董事会负责的监督监督者的机构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公司治理 内外审计沟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莲英 王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