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8)
- 2023(11146)
- 2022(9065)
- 2021(8269)
- 2020(7007)
- 2019(15648)
- 2018(15396)
- 2017(29843)
- 2016(16258)
- 2015(17789)
- 2014(17531)
- 2013(17419)
- 2012(16047)
- 2011(13872)
- 2010(14868)
- 2009(14144)
- 2008(14198)
- 2007(12864)
- 2006(11558)
- 2005(10914)
- 学科
- 业(83399)
- 企(78020)
- 企业(78020)
- 济(70131)
- 经济(70044)
- 管理(66502)
- 方法(28770)
- 财(27640)
- 业经(27471)
- 农(24623)
- 务(21459)
- 财务(21435)
- 财务管理(21364)
- 企业财务(20312)
- 数学(20089)
- 数学方法(19863)
- 策(18346)
- 农业(17955)
- 技术(17928)
- 中国(17678)
- 制(17116)
- 划(14336)
- 理论(13293)
- 和(13201)
- 体(12717)
- 经营(12395)
- 企业经济(12387)
- 审计(12194)
- 贸(12136)
- 贸易(12124)
- 机构
- 学院(233735)
- 大学(225261)
- 济(101411)
- 经济(99468)
- 管理(96510)
- 理学(82239)
- 理学院(81503)
- 管理学(80616)
- 管理学院(80144)
- 研究(73089)
- 中国(60420)
- 财(52100)
- 京(47251)
- 科学(40660)
- 财经(40274)
- 江(37976)
- 农(37671)
- 所(36572)
- 经(36508)
- 中心(33509)
- 研究所(31969)
- 业大(30505)
- 州(29516)
- 财经大学(29456)
- 经济学(29353)
- 农业(29244)
- 北京(28971)
- 商学(28739)
- 商学院(28481)
- 院(26446)
- 基金
- 项目(144130)
- 科学(116162)
- 研究(108990)
- 基金(106246)
- 家(90554)
- 国家(89632)
- 科学基金(79509)
- 社会(70779)
- 社会科(67285)
- 社会科学(67269)
- 省(57535)
- 基金项目(55355)
- 自然(51020)
- 自然科(49848)
- 自然科学(49836)
- 教育(49292)
- 自然科学基金(49044)
- 划(46302)
- 编号(43797)
- 资助(43471)
- 成果(35412)
- 业(34820)
- 创(33453)
- 部(32368)
- 重点(31927)
- 发(31106)
- 性(30614)
- 课题(30396)
- 创新(30286)
- 制(29183)
- 期刊
- 济(120832)
- 经济(120832)
- 研究(72801)
- 中国(50778)
- 财(46378)
- 管理(42238)
- 农(36076)
- 科学(29486)
- 学报(28076)
- 融(25300)
- 金融(25300)
- 农业(24673)
- 大学(22534)
- 业经(21869)
- 技术(21613)
- 学学(21532)
- 教育(20954)
- 财经(20462)
- 经济研究(19428)
- 经(17607)
- 业(15530)
- 财会(15066)
- 问题(14785)
- 技术经济(13989)
- 会计(13477)
- 贸(12782)
- 现代(12754)
- 世界(11945)
- 商业(11517)
- 经济管理(11169)
共检索到367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奇峰
本文选取2012—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审计委员会“形式”与“实质”独立性对企业外部审计质量、审计费用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董事会权力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形式”上的独立性并不影响审计质量、审计费用,审计委员会“实质”上的独立性能显著提升企业审计质量,并且降低企业外部审计收费。随着董事会权力上升,审计委员会“实质”独立性促进审计质量和抑制审计费用的影响均受到弱化。结论表明具有“实质”独立性的审计委员会能发挥较好的监督作用,但董事会权力过大并干预审计委员会工作时,其独立性会被削弱,内审质量变差会改变外部审计师策略。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吴锡皓
本文首先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视角出发,推导得出,强化外部审计独立性是审计委员会的基本职能之一。然而,接下来的实证检验结果却与前述的理论预期相悖,即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并不具有强化外部审计独立性的功能。接下来的分析表明,由于缺乏"独立人"的资格,导致我国审计委员会很难打破原有的均衡,从而很难强化外部审计独立性。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审计独立性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陆瑶
审计委员会制度作为提高外部审计的独立性的一个监督机制而被引入。理论上审计委员会代表所有者负责外部审计事务,监督经理人防止审计合谋;现实中审计委员会受制于经理人而缺乏独立性,成为制约其作用发挥的瓶颈。审计委员会在维护外部审计独立性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独立性问题。本文以独立性为切入点,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论分析了上述差异及其原因,认为需要在人员构成与聘用、薪酬制度等方面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以促进审计委员会对外部审计独立性的维护作用的提高。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外部审计 独立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章雁 马梦茹
基于2008年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活跃性等视角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展开审计委员会制度与外部审计人员独立性相关性研究,旨在促使审计意见质量的提高,并为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审计委员会 外部审计 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香兵
笔者以2005年~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是否会对会计稳健性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财务专家比例及是否存在本公司高管等特征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设置审计委员会能够显著提高会计稳健性;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财务知识与会计稳健性显著正相关。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研究结论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及其效率提高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独立性 财务知识 会计稳健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守海 李云
已有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通常能够有效监控财务报告流程,而那些在形式上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可能在实质上并不独立,公司管理层对董事会的干预可能对审计委员会监控作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盈余管理来检验管理层干预是否会削弱审计委员会的监控效力。研究发现,当公司管理层没有涉入董事任命时,审计委员会独立性能够发挥较好的监控作用,但是,一旦公司管理层涉入董事任命,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的监控作用将被削弱。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盈余管理 独立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明霞 罗珊梅
审计委员会承担了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对财务报告质量提供监管。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求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而CEO的社会关系是审计委员会成员来源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通过校友关系、工作联系和其他共同经历收集CEO与审计委员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数据,以2012—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CEO与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社会关系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CEO与审计委员会成员社会关系会显著降低公司财务报告质量,尤其在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较低地区这一削弱效应更显著。
关键词:
社会关系 审计委员会 应计盈余 审计费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文娟 陈汉文
本文以2009~2012年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依据与审计委员会制度相关的规范文件构建审计委员会质量的指标体系,实证检验审计委员会特征及质量对公司信用评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质量越好,即审计委员会规模越大、审计委员独立性越高及委员财会专业性越强,公司的信用评级越好。信用评级机构已将审计委员会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列为参考信息,表明这几年审计委员会与信用评级机构及制度的建立已初见成效。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质量 信用评级 影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阳 张立民
本文在理论上深入分析审计制度安排中独立性威胁现象及审计委员会制度对独立性威胁的制约作用之后,基于2002—2004年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设立的基本情况,以审计意见和事务所变更为反应变量,对审计委员会制约独立性威胁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更不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说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并不能有效提高审计师的独立性,但这同时也是反映政策效应的结果,即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倾向于主动配合监管政策设立审计委员会。本文的研究还发现,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并不能令审计师免于因出具令上市公司不满的审计意见而被改聘的结果,说明我国的审计委员会制度未能在制约独立性威胁方面发挥作用,该结论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跃军
本文从审计委员会的存在性、独立性和勤勉程度三个方面,将审计委员会与审计师规模、异常审计收费、审计师变更等结合起来考虑,探讨审计委员会治理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类型以及不利审计意见改善和审计意见恶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审计委员会的存在性,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勤勉程度对外部独立审计师审计判断及其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的影响更为显著;在结合考虑审计师规模、审计收费、审计师变更等相关因素的前后均可以发现,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并切实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勤勉程度,不仅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而且亦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对管理层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进行有效的制衡。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唐慧
现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公司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司是否成立由非行政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是公司治理完备与否的重要标志。西方企业审计委员会的职责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内的一个分会,一般由非行政董事组成,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龚家凤 董小红
以审计委员会环保背景为研究视角,基于2007-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审计委员会环保背景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环保背景对企业绿色转型有显著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审计委员会环保背景通过获取绿色转型资源、提升管理层转型意愿和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审计委员会环保背景对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在高科技企业、非重污染企业和信息环境差的企业更显著。经济后果检验表明,企业绿色转型显著改善了企业财务绩效和环境绩效。研究结论为发挥审计委员会绿色治理作用,驱动企业绿色转型,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环保背景 绿色转型 绿色治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雄
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在监督财务报告质量、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内外部审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对同样是重要治理内容的税收规避问题却着墨甚少。本文选取2000—2014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双重差分的方法检验了审计委员会对于企业避税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与企业避税显著负相关,且在设立之初治理效果显著,后续年度则不明显,抑制作用的持续性有待提高。双重差分的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企业,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企业在设立之后对避税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本文的结论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洋 李明辉
在我国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以后,近年来,许多国有企业也陆续建立党的审计委员会,以加强对本单位审计工作的领导。在建立企业党的审计委员会之后,为了切实发挥其作用,需要解决好党的审计委员会的职责定位、与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的关系、党委审计委员会的具体运行机制等问题。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审计委员会 审计监督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晓明 田情情
审计委员会治理作为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机制,对推动内部管理规范化和经济决策科学化具有重要作用,但鲜有研究关注其经济后果。文章以2014—2021年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审计委员会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治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越强,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越低,财务报告质量是审计委员会治理效应的重要机制;审计委员会的胜任力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并未存在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审计委员会治理特征能够有效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并缓解企业投资不足。此外,审计委员会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治理效应在管理层权力较低的企业中更显著。研究扩展和深化了审计委员会治理在提高决策科学性方面的理论研究,为新时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审计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独立性 胜任力 非效率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