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15)
2023(2707)
2022(2158)
2021(2002)
2020(1646)
2019(3550)
2018(3360)
2017(6008)
2016(3307)
2015(3614)
2014(3285)
2013(3219)
2012(2927)
2011(2325)
2010(2869)
2009(2852)
2008(2549)
2007(2174)
2006(1962)
2005(1992)
作者
(7926)
(6661)
(6424)
(6367)
(4354)
(3051)
(2972)
(2477)
(2421)
(2413)
(2229)
(2119)
(2058)
(1959)
(1947)
(1937)
(1931)
(1901)
(1854)
(1851)
(1621)
(1573)
(1562)
(1555)
(1504)
(1484)
(1410)
(1369)
(1365)
(1308)
学科
(13167)
(12963)
企业(12963)
管理(12559)
审计(12098)
(9903)
经济(9883)
(6817)
(6600)
(5974)
各类(5850)
体制(5556)
方法(4675)
(4597)
财务(4585)
财务管理(4519)
企业财务(4402)
中国(3703)
数学(3108)
数学方法(3091)
业经(2960)
(2733)
工作(2521)
(2437)
国家(2378)
(2015)
财政(1988)
公司(1946)
技术(1924)
人事(1866)
机构
大学(41160)
学院(40949)
管理(17590)
理学(15365)
(15350)
理学院(15246)
管理学(15151)
管理学院(15065)
经济(15000)
(11205)
研究(11148)
中国(10542)
(9364)
财经(8589)
(7885)
会计(6977)
(6643)
财经大学(6555)
审计(5799)
商学(5690)
商学院(5648)
中心(5574)
北京(5321)
(5128)
科学(5094)
(5060)
会计学(4568)
学会(4464)
会计学院(4375)
(4294)
基金
项目(25202)
科学(20513)
研究(19479)
基金(19247)
(16332)
国家(16179)
科学基金(14621)
社会(13536)
社会科(12877)
社会科学(12870)
基金项目(10111)
(9243)
自然(9151)
教育(9126)
自然科(8887)
自然科学(8887)
自然科学基金(8721)
编号(7985)
(7633)
资助(7353)
成果(6991)
(6120)
(5846)
项目编号(5743)
(5737)
重点(5708)
国家社会(5687)
教育部(5659)
人文(5654)
课题(5370)
期刊
(18786)
经济(18786)
研究(14901)
中国(14809)
(12032)
审计(9283)
管理(6368)
会计(5914)
财会(5329)
学报(4869)
科学(4546)
大学(4309)
财经(4123)
学学(3932)
教育(3853)
(3812)
经济研究(3552)
通讯(3512)
会通(3510)
(3466)
(3437)
金融(3437)
内部(2998)
国内(2998)
业经(2668)
(2564)
(2506)
农业(2390)
(2388)
技术(2354)
共检索到70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左晶晶  谢仍明  唐跃军  
本文探讨审计委员会治理、避亏动机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类型以及不利审计意见改善和审计意见恶化的影响,考察审计委员会对公司管理层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治理作用。研究表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低,审计委员会独立性越高,上市公司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和不利审计意见改善的可能性越低;在结合考虑避亏动机之后同样发现,审计委员会拥有双重的治理作用,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并切实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勤勉程度,不仅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而且亦有助于对拥有强烈避亏动机的管理层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进行较为有效的制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跃军  
本文从审计委员会的存在性、独立性和勤勉程度三个方面,将审计委员会与审计师规模、异常审计收费、审计师变更等结合起来考虑,探讨审计委员会治理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类型以及不利审计意见改善和审计意见恶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审计委员会的存在性,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勤勉程度对外部独立审计师审计判断及其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的影响更为显著;在结合考虑审计师规模、审计收费、审计师变更等相关因素的前后均可以发现,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并切实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勤勉程度,不仅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而且亦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对管理层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进行有效的制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跃军  左晶晶  
文章主要探讨审计委员会治理、盈余质量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类型以及不利审计意见改善和审计意见恶化的影响,考察审计委员会对公司管理层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治理作用。研究表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低;在结合考虑盈余质量之后发现,审计委员会拥有双重的治理作用,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并切实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勤勉程度,不仅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而且亦有助于对卷入盈余管理的管理层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进行较为有效的制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卫红  徐欣  
本文以2011~2013年深沪两地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中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及配对公司为样本,经过统计分析,对审计委员会特征和获得的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设立时间及运作对企业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跃军  
本文主要研究实际发生的异常审计收费和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对管理层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证实,(1)上市公司董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增加了年报审计意见恶化的可能性,不过审计委员会对审计判断及审计意见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可能会互相抵消; (2)在设立审计委员会的情况下,虽然审计收费的异常下降和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正相关,但是,异常审计收费和年报审计意见恶化的可能性负相关,同时审计收费的异常增加和年报审计意见恶化的可能性负相关,审计委员会在一定意义上未能在审计意见购买过程中发挥对管理层的制衡作用;(3)审计收费的异常增加降低了审计意见出现恶化的可能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圆  周兰  
基于我国A股市场2005—2007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保证了会计信息相对可信的前提下,在控制了影响审计质量的相关变量后,已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在选择了大事务所下,审计委员会成员活跃性与审计质量正相关,审计委员会成员独立性和专业性与审计质量无明显的线性关系,表明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还有待提高。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乔春华  
审计委员会的定位在国内外都存在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国内理论界在审计委员会定位方面提出意见 ,基本观点是 :审计委员会实质上不是内部审计 ;它不属于公司管理 ,属于公司治理的要素 ;审计委员会是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 ,是对董事会负责的监督监督者的机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秀丽  
由于我国特定的环境因素 ,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监督机制一直不具有实质的有效性 ,本文主要论述了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不同监督模式 ,并分析了不同模式赖以存在、有效的前提条件 ,最后论述了我国的现实影响因素及可行的选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兰  朱翠华  朱礼  
基于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本文从审计委员会与外部审计质量、财务报告质量、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质量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实证文献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评价。提高我国审计治理效率应该从建立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审计委员会的信息披露机制和审计委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审计委员会的治理环境等方面进行入手。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胡苏  涂建明  贾云洁  
审计委员会的核心治理绩效表现为缓解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良好的公司治理环境和有效的资源投入、规范明确的制度和权责约束、明晰的流程控制和产出信息控制及高效的报告与评价机制是实现审计委员会有效治理的关键成功因素。以此为基础,从投入、过程和产出三大维度出发来构建审计委员会的治理绩效评价体系,试图通过完善评价机制来促使审计委员会有效地发挥其治理功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莲英  王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司茹  
审计委员会被赋予了对企业会计、审计的监督权,对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处于自愿设立阶段,信息披露内容简单。受到信息披露的限制,本文把审计委员会作为一个整体,以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审计委员会在治理财务报告方面并没有发挥明显作用,因此提出了提高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苏  
审计委员会参与公司治理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保证投资者的利益。聘用合格的成员,赋予适当的权利和资源,勤勉地工作是审计委员会实现该目标的基本路径。以财务报告的生成过程为轴线,审计委员会的治理路径,体现了在特定治理环境下的"投入"、"作用过程"再到"产出"的完整流程。审计委员会履职的过程控制机制,主要体现在会议流程控制、年报审计流程控制和内部审计的督导流程控制,同时建立实施配套联动的绩效评价体系、薪酬激励机制、信息披露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是审计委员会有效治理的重要保障。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谢永珍  
国外机构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认为,审计委员会应在监督财务报告、管理内部审计、审核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发挥作用,中国证监会还特别强调除此以外的对公司重大关联交易事项的审计。本文以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调查为依据,对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进行了系统的实证观察。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在维护信息披露的质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防止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维护关联交易的规范性以及确保上市公司财务安全性等方面没有发挥显著作用。目前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设置是外部制度约束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