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98)
- 2023(4757)
- 2022(3928)
- 2021(3462)
- 2020(2817)
- 2019(6536)
- 2018(6076)
- 2017(10057)
- 2016(6005)
- 2015(6886)
- 2014(6912)
- 2013(6842)
- 2012(6214)
- 2011(4984)
- 2010(5679)
- 2009(5553)
- 2008(5567)
- 2007(5230)
- 2006(4697)
- 2005(4515)
- 学科
- 管理(32275)
- 业(24751)
- 企(24045)
- 企业(24045)
- 济(16594)
- 经济(16569)
- 审计(12154)
- 财(12140)
- 务(9487)
- 财务(9462)
- 财务管理(9386)
- 企业财务(8976)
- 方法(7972)
- 制(6974)
- 中国(6543)
- 人事(6010)
- 人事管理(6010)
- 各类(5894)
- 划(5602)
- 业经(5404)
- 数学(5216)
- 数学方法(5156)
- 策(5084)
- 经营(4737)
- 银(4558)
- 银行(4551)
- 计划(4424)
- 理论(4238)
- 决策(4220)
- 农(4137)
- 机构
- 大学(78371)
- 学院(77662)
- 管理(34515)
- 理学(27544)
- 理学院(27258)
- 济(27192)
- 管理学(27014)
- 管理学院(26819)
- 经济(26262)
- 中国(22448)
- 研究(22128)
- 财(19319)
- 京(18515)
- 江(14742)
- 财经(13587)
- 科学(12562)
- 经(12288)
- 中心(12159)
- 州(11490)
- 北京(11128)
- 所(11115)
- 省(10773)
- 农(10610)
- 财经大学(10127)
- 公司(10026)
- 会计(9719)
- 业大(9671)
- 商学(9646)
- 商学院(9562)
- 研究所(9115)
- 基金
- 项目(45340)
- 科学(35526)
- 研究(33804)
- 基金(32450)
- 家(27930)
- 国家(27680)
- 科学基金(24531)
- 社会(20557)
- 社会科(19561)
- 社会科学(19553)
- 省(17762)
- 基金项目(16934)
- 自然(16424)
- 教育(16353)
- 自然科(15981)
- 自然科学(15980)
- 自然科学基金(15689)
- 划(14515)
- 编号(14008)
- 资助(13475)
- 成果(12076)
- 重点(10176)
- 课题(10128)
- 部(10012)
- 项目编号(9569)
- 创(9211)
- 性(9075)
- 科研(8989)
- 教育部(8805)
- 制(8729)
共检索到142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川 黄夏燕
以2012—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管理层权力在审计委员会内部对审计委员会治理效力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权力侵蚀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而管理层激励可以调节审计委员会权力侵蚀与盈余质量之间的负向关联。这表明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失衡与管理层干涉会削弱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力,但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缓解管理层的自利行为及其对审计委员会的操控。研究结论表明,企业应当规范治理结构、协调制衡机制,监督独立、制衡有效是公司健康有效运行和维护中小股东利益的重要前提。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守海 李云
已有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通常能够有效监控财务报告流程,而那些在形式上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可能在实质上并不独立,公司管理层对董事会的干预可能对审计委员会监控作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盈余管理来检验管理层干预是否会削弱审计委员会的监控效力。研究发现,当公司管理层没有涉入董事任命时,审计委员会独立性能够发挥较好的监控作用,但是,一旦公司管理层涉入董事任命,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的监控作用将被削弱。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盈余管理 独立性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洪剑峭 方军雄
本文采用2002年至2004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以盈余质量视角研究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基于各年截面数据,设有审计委员的上市公司均具有较高的盈余质量,同时也发现这种盈余质量上的差异已经存在于上市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的上一年。当控制这种成立前的盈余质量差异之后,本文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前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没有显著变化。因此,本文结论并没有发现审计委员会在提高会计盈余质量方面已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盈余质量 公司治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谢德仁 汤晓燕
本文研究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日常工作所在地是否与上市公司所在地一致对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4—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的研究后发现,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本地化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盈余质量。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制度建设需关注影响委员们信息获取能力的个人特征。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主任委员 本地化 盈余质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倪慧萍
通过检验我国新设立审计委员会上市公司的操控性应计年度增量,发现这些公司的盈余管理虽在设立当年未被抑制,但在设立次年被显著地抑制了。对设立次年抑制效用的进一步分析发现董事会其他专门委员会对审计委员会有不同影响。本文研究为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以及公司治理国际趋同有效性提供经验证据支持。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盈余管理 操控性应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小林 胡淑娟
通过分析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对盈余管理、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进行扭亏盈余管理的行为显著要低,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显著要高。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司治理效果,改善了财务报告质量。但审计委员会并没有对配股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作用,这说明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的监督作用较为有限。监管部门还需要设法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更好地发挥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披露质量的监督作用,使之成为维护广大投资人权益的有效治理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歆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与收益平滑和巨额冲销之间的关系,以及审计委员会对通过资产减值进行收益平滑和巨额冲销的态度。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通过计提减值准备来进行收益平滑和巨额冲销的行为。尽管从总体上看,审计委员会的效率并不显著,但审计委员会成员中的财务背景和兼职委员对收益平滑和巨额冲销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向锐 杨雅婷
以2011—2013年度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审计委员会主任背景特征与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主任的教育程度和本地化可以显著抑制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审计委员会主任的薪酬可以显著抑制应计盈余管理,却无法显著地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审计委员会主任背景特征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邓晓岚 陈运森 陈栋
作为董事会中最重要的两个专门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与薪酬委员会委员交叠任职是上市公司频繁发生却被学术界忽视的现象,本文检验了交叠任职这种董事内部兼任网络对盈余管理以及经理人机会主义薪酬的影响。结果发现:审计委员会与薪酬委员会的职位交叠程度越高,公司盈余管理越严重;在经理人薪酬水平较高或内部薪酬差距较高的公司中,两个专业委员会的交叠任职与盈余管理的正相关性更强,经理人"薪酬-操纵性盈余"敏感性也更高,结果表明经理人可能与交叉任职的董事合谋来操纵会计盈余质量,进而攫取更高的机会主义薪酬,而且当经理人对薪酬的辩护需求较强时合谋的动机更强。结论表明专门委员会的交叠任职所组成的董事内部网络可能是盈余质量降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彩林 薛小荣 刘莹斌
文章以我国A股2001年以前上市的民营企业2014—2017年连续4年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审计委员会、盈余质量与资本配置效率三者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与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两类效率损失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这说明审计委员会具有直接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在盈余质量对资本配置效率作用的研究模型中发现,审计委员会对这种作用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即审计委员会可以加强盈余质量与资本配置效率的正向相关关系;审计委员会在高成长性公司中可发挥的效用高于在低成长性公司的效用,且主要表现在对过度投资的约束上;在现金流充裕的公司中,审计委员会主要在抑制过度投资方面有效,而对现金流缺乏的公司,审计委员会则主要在缓解投资不足方面有效。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翟华云
我国的审计委员会制度尚还处于建设阶段,国外经验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在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内部审计以及监督财务报告质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深、沪两市2002—2004年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设置审计委员会能够提高会计盈余质量,审计委员会规模的扩大能够提高会计盈余质量,但在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及会计专业人员方面没有发现如此结论,这说明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还要进行完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郑新源 刘国常
本文主要研究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以及审计委员会的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证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可以显著降低盈余管理的程度,审计委员会特征影响其有效性发挥时,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与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负相关;审计委员会的规模虽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显示出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审计委员会的专业素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不显著,且回归系数的符号与预测相反。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会计信息质量 盈余管理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楚有为
审计委员会是企业内部重要的治理机制,现有文献对审计委员会专业背景是否能够有效抑制研发活动中隐蔽的盈余操纵行为关注不足。本文利用2009-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样本,从研发活动视角,针对研发活动专业性强、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特点,考察了审计委员会会计师事务所背景和技术背景对研发过程中盈余操纵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技术背景能显著抑制企业削减研发支出的真实盈余管理,会计师事务所背景显著降低了管理层利用研发支出资本化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提示上市公司在审计委员会设计时,需综合考虑不同成员的专业背景,实现知识与能力互补,有助于抑制企业研发活动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跃军 左晶晶
文章主要探讨审计委员会治理、盈余质量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类型以及不利审计意见改善和审计意见恶化的影响,考察审计委员会对公司管理层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治理作用。研究表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低;在结合考虑盈余质量之后发现,审计委员会拥有双重的治理作用,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并切实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勤勉程度,不仅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而且亦有助于对卷入盈余管理的管理层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进行较为有效的制衡。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云 王菲菲 尹天祥
审计委员会是公司内部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它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的审计费用产生影响,而这种作用的发挥必然会受到作为公司治理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CEO权力安排的影响。本文选取20102014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审计委员会专业性对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影响以及CEO权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专业性有利于降低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CEO权力会干预审计委员会专业性作用的有效发挥,削弱了其对审计费用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CEO权力会
关键词:
CEO权力 审计委员会专业性 审计费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