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5)
- 2023(13993)
- 2022(11424)
- 2021(10396)
- 2020(8876)
- 2019(20152)
- 2018(19583)
- 2017(37198)
- 2016(19706)
- 2015(21775)
- 2014(21119)
- 2013(20651)
- 2012(18499)
- 2011(15834)
- 2010(15919)
- 2009(14772)
- 2008(14078)
- 2007(12227)
- 2006(10317)
- 2005(9257)
- 学科
- 业(90496)
- 济(86057)
- 经济(85967)
- 企(83436)
- 企业(83436)
- 管理(77992)
- 方法(43037)
- 数学(34084)
- 数学方法(33719)
- 财(30922)
- 业经(30257)
- 农(26685)
- 务(24268)
- 财务(24220)
- 财务管理(24153)
- 企业财务(23015)
- 中国(20004)
- 农业(19646)
- 技术(19163)
- 制(16101)
- 理论(15741)
- 划(15615)
- 和(15215)
- 策(14879)
- 贸(13621)
- 贸易(13606)
- 易(13264)
- 体(12669)
- 企业经济(12610)
- 经营(12594)
- 机构
- 学院(274310)
- 大学(269844)
- 管理(122230)
- 济(118051)
- 经济(116146)
- 理学(106540)
- 理学院(105676)
- 管理学(104340)
- 管理学院(103815)
- 研究(74790)
- 中国(61607)
- 财(56702)
- 京(54309)
- 财经(46301)
- 经(42317)
- 科学(41680)
- 江(40405)
- 农(39541)
- 中心(37575)
- 业大(36825)
- 经济学(35724)
- 商学(34724)
- 财经大学(34549)
- 商学院(34418)
- 所(33623)
- 经济管理(32623)
- 经济学院(32573)
- 北京(32029)
- 州(31394)
- 农业(30749)
- 基金
- 项目(187979)
- 科学(153337)
- 基金(142326)
- 研究(140166)
- 家(121209)
- 国家(120123)
- 科学基金(108867)
- 社会(93985)
- 社会科(89569)
- 社会科学(89548)
- 基金项目(76097)
- 省(73045)
- 自然(70063)
- 自然科(68601)
- 自然科学(68587)
- 自然科学基金(67460)
- 教育(64375)
- 划(59367)
- 资助(56417)
- 编号(56268)
- 成果(42915)
- 部(42613)
- 创(42487)
- 重点(40878)
- 国家社会(40099)
- 业(39497)
- 发(38956)
- 创新(38873)
- 人文(38138)
- 教育部(38038)
- 期刊
- 济(123415)
- 经济(123415)
- 研究(75339)
- 中国(50817)
- 财(49960)
- 管理(48418)
- 农(35318)
- 科学(33468)
- 学报(32839)
- 技术(27000)
- 大学(26945)
- 学学(25352)
- 农业(24624)
- 财经(22958)
- 业经(22783)
- 融(21827)
- 金融(21827)
- 教育(21788)
- 经(19767)
- 经济研究(19767)
- 财会(17362)
- 技术经济(16223)
- 问题(15962)
- 业(15827)
- 会计(15534)
- 商业(13457)
- 现代(13335)
- 图书(13170)
- 理论(13066)
- 统计(12880)
共检索到39493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积田 田博傲 马珊
审计委员会作为企业发挥内部监督职能的重要机构,研究其学术经历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尤为重要。文章以2010—2020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审计委员会学术背景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学术经历有效抑制了企业的违规倾向,减少了企业的违规次数;而信息披露质量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学术经历主要抑制了信息披露和公司经营类的违规行为;相较于高校和协会的经历,审计委员会科研机构学术经历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治理效应最强。研究结果在丰富审计委员会和企业违规相关文献的同时,为优化审计委员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治理能力提供了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荣 赵友叶 孙嫚
ESG信息披露质量是近年来实务界与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文章基于2014—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审计委员会履职能力对ESG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履职能力能够显著促进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管理层短视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审计委员会履职能力通过缓解管理层短视来提高ESG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为非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好、审计委员会具有海归背景、在市场化进程快的地区以及分析师关注度高时,审计委员会履职能力对ESG信息披露质量的正向影响更明显。研究结论丰富了审计委员会特征的经济后果和ESG信息披露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为上市公司提高ESG信息披露质量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雄元 管考磊
审计委员会制度是我国继引进监事会制度后又一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大举措。本文旨在检验这一制度是否提高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以及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的审计委员会特征。我们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专业性、活跃性以及平均受教育年限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审计委员会的专业性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审计委员会的开会次数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审计委员会成员的学历水平与信息披露之间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我们的结论证实了独立的和高学历的审计委员会能够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而包含财务专家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秀丽
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对审计委员会作用的预期具有较为明显的趋同性。本文从唯一可以观察审计委员会活动的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入手,来分析审计委员会履职情况。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对审计委员会的信息披露并不充分,更缺少对审计委员会履职活动的说明,我国应当通过增强审计委员会的信息披露来促进审计委员会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审计委员会 信息披露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芳
审计委员会是我国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而引入的一项新制度,本文对其独立性、专业性和勤勉性三个主要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企业完善这一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彬
结合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以深交所公布2008—2011年信息披露考核结果的主板上市公司为基本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投资者保护视角下审计委员会特征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的方式。研究发现,选定的审计委员会特征均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回归结果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引入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与审计委员会特征的交叉变量之后,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专业性、职责与权力保障的落实程度均显著正相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同时随着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的提高,这种相关性在不同地区间的差异将更为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勇 应超
审计委员会制度能否有效防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以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与防止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关系为视角,采用Logistic模型对2003—2007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417家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及其治理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和提高其治理效果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制度 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 违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鄢志娟 涂建明 吴青川
审计委员会制度对于财务报告质量的保障作用已经得到公司监管层和学术界的重视,而公司财务报告违规与审计委员会的关系研究也有一定的经验证据支持。选择五粮液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从多个角度分析审计委员会功能的缺失对公司财务报告违规的影响,研究发现,五粮液公司所存在的审计质量问题、股权结构问题和治理机制缺陷使其无法免疫于违规问题的产生,审计委员会的滞后建立和功能抑制使公司不能免疫于信息披露违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文娟 陈汉文
本文以2009~2012年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依据与审计委员会制度相关的规范文件构建审计委员会质量的指标体系,实证检验审计委员会特征及质量对公司信用评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质量越好,即审计委员会规模越大、审计委员独立性越高及委员财会专业性越强,公司的信用评级越好。信用评级机构已将审计委员会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列为参考信息,表明这几年审计委员会与信用评级机构及制度的建立已初见成效。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质量 信用评级 影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红 李红梅 宋艺
在中国资本市场中,审计委员会对管理层策略性披露行为是否有治理效应尚未引起重视。因此,以2014—2019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为研究对象,从文本信息的语调和可读性两个视角出发考察这一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财务专长能够对管理层策略性披露行为起到治理作用,对管理层操纵语调行为的治理作用在披露“好消息”的企业更为显著,对管理层操纵可读性行为的治理作用在“好消息”“坏消息”之间无显著差异,且上市公司所在省份的市场化进程对两者间关系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这一研究不仅从形式质量维度拓展了管理层策略性披露的相关研究,而且为审计委员会的履职效用提供了新证据,进而有助于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完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越冬 孙凯
文章以2016—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回归模型以及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主席行业专长、主席法律背景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中独董比例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独董比例高的审计委员发挥了监督、审核职能;审计委员会主席具有法律背景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显著正相关,反映了具有法律背景的主席更有意愿沟通重大风险领域问题;审计委员会主席具有行业专长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显著负相关,表明主席具有行业专长对重大风险领域问题处理更加规范。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情况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中。文章为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优化公司治理人才结构提供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德芳 李良伟 王梦凯
信息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策。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能否发挥治理效应,进而规制信息披露违规、助力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2012—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信息披露违规的治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抑制企业信息披露违规,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工具变量法、替代核心变量、滞后数据、控制高阶固定效应等检验,实证结果依旧稳健。(2)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和内部控制质量发挥积极的治理效应,进而抑制企业信息披露违规。(3)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在制造业企业、非国有企业、独立董事规模较大的企业中,对信息披露违规的治理效应更为显著。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数字化转型和信息披露违规的相关文献,还为进一步推动数字治理、维护资本市场秩序、构建数字经济体系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鹏程
在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的披露愈发重要,但现有公司治理模式无法确保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质量。在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启动全球一致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的制定后,全球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有望形成,强制披露和强制鉴证的机制有望建立。为保障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质量,需要重新思考公司可持续发展治理安排,强化审计委员会对监督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职责。为保障审计委员会履行职责,需要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台审计委员会履行可持续发展信息监督职责指南,重视审计委员会能力建设。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蔡卫星 高明华
本文选择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与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精度作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指标,使用2006年深市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审计委员会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与未设置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相比,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信息披露质量,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对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应重视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建设。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池国华 苍正伟
上市公司年报风险信息是了解公司经营现状与预测未来发展的重要信息来源,它具有信息增量价值,但容易受到管理层信息操纵的影响。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的独立机制,对管理层具有内部监督作用。基于此,利用2010—2021年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数据,实证检验了审计委员会对管理层信息操纵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勤勉性和专业性越强,年报风险信息披露水平越高,且在不同性质市场环境中审计委员会的治理作用存在差异。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在内部治理环境较弱与外部监督压力较大时,审计委员会的治理作用更加显著。结论拓展了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并通过构建不同维度的风险信息指标来综合衡量披露水平,证实了审计委员会对管理层信息操纵的治理效应,为审计委员会更好发挥监督效果以及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重要支撑。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