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5)
- 2023(10042)
- 2022(8323)
- 2021(7512)
- 2020(6207)
- 2019(14536)
- 2018(13485)
- 2017(25545)
- 2016(13839)
- 2015(15908)
- 2014(15418)
- 2013(15664)
- 2012(14882)
- 2011(13379)
- 2010(13603)
- 2009(12894)
- 2008(12381)
- 2007(10773)
- 2006(9356)
- 2005(8859)
- 学科
- 济(67328)
- 经济(67258)
- 管理(39546)
- 业(38151)
- 方法(34703)
- 数学(31568)
- 数学方法(31427)
- 企(29852)
- 企业(29852)
- 中国(21557)
- 财(18276)
- 农(15671)
- 贸(15155)
- 贸易(15132)
- 易(14786)
- 制(12981)
- 审计(12192)
- 融(12084)
- 金融(12084)
- 业经(11581)
- 务(11368)
- 财务(11356)
- 财务管理(11290)
- 学(11087)
- 银(10982)
- 银行(10959)
- 企业财务(10950)
- 行(10547)
- 农业(10363)
- 地方(9414)
- 机构
- 大学(207702)
- 学院(201687)
- 济(99097)
- 经济(97638)
- 管理(76456)
- 研究(75709)
- 理学(65843)
- 理学院(65186)
- 管理学(64450)
- 管理学院(64086)
- 中国(62277)
- 财(46792)
- 京(45322)
- 科学(40664)
- 所(38229)
- 财经(37759)
- 经(34874)
- 研究所(33965)
- 中心(33924)
- 经济学(33503)
- 农(33317)
- 经济学院(30341)
- 江(28956)
- 北京(28860)
- 财经大学(28683)
- 院(27284)
- 业大(26957)
- 农业(26413)
- 范(23010)
- 商学(22951)
- 基金
- 项目(132123)
- 科学(105689)
- 基金(101795)
- 研究(94753)
- 家(89952)
- 国家(89324)
- 科学基金(76209)
- 社会(64919)
- 社会科(61979)
- 社会科学(61963)
- 基金项目(51837)
- 自然(48160)
- 自然科(47084)
- 自然科学(47067)
- 自然科学基金(46335)
- 省(45960)
- 资助(43911)
- 教育(43435)
- 划(40577)
- 编号(34379)
- 部(32531)
- 重点(30289)
- 国家社会(29215)
- 成果(28691)
- 教育部(28498)
- 发(28022)
- 中国(27961)
- 创(27253)
- 人文(26318)
- 科研(25862)
共检索到318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翟华云
我国的审计委员会制度尚还处于建设阶段,国外经验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在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内部审计以及监督财务报告质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深、沪两市2002—2004年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设置审计委员会能够提高会计盈余质量,审计委员会规模的扩大能够提高会计盈余质量,但在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及会计专业人员方面没有发现如此结论,这说明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还要进行完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吴水澎 庄莹
本文采用Heckman(1978)的二阶段回归方法,以2002-2006年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研究审计师选择的同时控制了设立审计委员会的自选择问题,并将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实际情况与假设的相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它们不同的审计师选择倾向,从而间接检验了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研究发现:自选择问题对审计师选择存在显著的影响。因此,拒绝了公司随机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原假设;在控制自选择之后,回归方程中变量的斜率系数整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没有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比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更可能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关键词:
审计师选择 审计委员会 自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跃军 左晶晶
文章主要探讨审计委员会治理、盈余质量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类型以及不利审计意见改善和审计意见恶化的影响,考察审计委员会对公司管理层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治理作用。研究表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低;在结合考虑盈余质量之后发现,审计委员会拥有双重的治理作用,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并切实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勤勉程度,不仅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而且亦有助于对卷入盈余管理的管理层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进行较为有效的制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丽蓉 孙芳城
本文以2001~200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国内首次验证了会计师事务所向审计客户同时提供审计与非审计服务,是否会允许管理当局有较大的盈余操纵空间,以探讨非审计服务的提供是否会影响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的质量。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非审计服务的提供与异常应计数正相关,但不具有统计显著性。这表明,在我国,没有证据显示,非审计服务会的提供会损害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及审计质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力 马贤明
本文以中国2004年—2005年期间获得无保留审计意见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截面Jones模型估计出的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的绝对值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考察了审计委员会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公司是否面临退市风险"、"审计意见是否带强调事项"、"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公司盈余数量"、"年度"等指标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的盈余管理绝对值显著比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小,这说明审计委员会能够显著的提高审计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成立时间越长,审计质量越高;审计委员会在2005年的作用比2004年更加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兵
利用2001~2004年的上市公司数据,采用修正的Dechow和Dichev(2002)模型对大股东控制与盈余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呈倒U型关系,即大股东持股分散和集中都会降低公司的盈余质量。此外,在大股东兼任董事会成员的比例较高、大股东兼任上市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以及大股东股权为非国有的公司,盈余质量较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按股权性质进行分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大股东为国有股的公司而言,研究结论依然稳健。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盈余质量 会计模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继伟 汪戎 陈红
以2007-2008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债权治理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研究结论:资产负债率与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短期资产负债率与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长期资产负债率与盈余质量呈现出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后发现,短期债务融资是引发盈余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而长期债务融资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但这种效果总的来说并不显著。此外,最终控制人的国有性质加剧了债务契约引发的盈余管理动机,恶化了盈余质量。
关键词:
债权治理 盈余质量 债务融资 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小林 林昕
过去的文献一直把盈余管理看成同质风险,而本文把盈余管理按属性划分为决策有用性盈余管理和机会主义盈余管理,采用1999年至2008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审计师能否对不同属性的盈余管理做出差别反应,并表现在审计意见决策上。研究结果发现,在同样进行了盈余管理的样本中,审计师能够区分不同属性的盈余管理,对高风险的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应计额出具非标意见的概率大于低风险的决策有用性盈余管理的应计额。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战篪
作为波动性较强的资产,证券投资本身就是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比较有利的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为上市公司利用政券投资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与大牛市的背景下,证券投资收益为参与证券投资的上市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本文选取了2007年578家持有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其盈余管理现象及动机,结果发现:在控制了经济因素与规模因素后,上市公司在2007年利用证券投资收益进行了盈余管理,其动机是为了"扭亏"和"平滑利润"。
关键词:
证券投资 收益 盈余管理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翟华云
本文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衡量审计质量,以2004年的1268家上市公司和556家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审计师选择和审计委员会效率之间的关系。在控制了财务杠杆、管理层持股比例、公司规模、外部融资比例、独立董事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公司成长性,运用Logistic方法检验后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更加可能选择大会计师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越独立和活跃,聘请大会计师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可能性越大。另外,实证结果还证明,公司规模、资产报酬率和大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审计师选择 审计委员会 公司治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少飞 唐松 李增泉 姜蕾
与西方市场仅能观察到事务所变更不同的是,中国资本市场还同时提供了审计师变更的佐证。基于此,本文应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资产专有理论,从审计师和事务所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特有的审计师/事务所变更行为,并结合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进一步分析这种行为的原因和后果。文章通过对比签字审计师离开事务所并带走客户的公司与签字审计师离开事务所没有带走客户的公司后,发现在审计师"跳槽"之前,公司的盈余管理越强,越会跟随审计师到新的事务所,表明客户资源的控制权归审计师而非事务所所有。并且,我们还发现,这类公司在审计师变更前的审计质量更差。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审计理论的研究手段和现有成果,并对于规范审计师行为和提高审计...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审计质量 审计客户控制权归属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丽蓉 周曙光
本文以2008年度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效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盈余管理(|DA)|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显著负相关;与内控部门是否定期提交监督报告和内部控制缺陷显著正相关。由此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是影响盈余管理程度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内部控制效率 内部控制缺陷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敦力 乐长征 陈小林 林昕
采用1999年至2008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分析了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能否鉴别不同属性、不同错报风险的盈余管理,并反应在审计意见决策上。结果表明,审计师行业专长提高了审计师的职业判断力,相对于不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而言,更能识别不同属性盈余管理的风险差异,对错报风险高的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出具非标意见的概率更高。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俊 陈汉文
公司治理结构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构成了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会计信息质量具有显著影响。本文使用2001年至2003年的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公司治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盈余回报模型和盈余价格模型,直接考察公司治理质量与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治理质量显著地影响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公司治理质量越高,盈余价值相关性越高。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会计准则 盈余价值 主成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邱月华 曲晓辉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稳健性主要来源于操控性应计项目还是非操控性应计项目呢?研究发现,2001-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稳健性主要源自操控性应计项目,而不是非操控性应计项目。研究得到的一点启示是,在未来有关盈余稳健性的研究中,须在测定存在盈余稳健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盈余管理行为在其中的影响。
关键词:
盈余稳健性 操控性应计项目 盈余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审计委员会-审计师连锁关系与审计质量——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定向增发新股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审计委员会、董事会特征与财务呈报质量——一项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
盈余质量与公司现金持有——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审计市场结构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会计独董与审计委员会治理的有效性——来自我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审计委员会、总经理权力与内部控制质量——来自深市主板A股的经验证据
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审计委员会与信息披露质量: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审计委员会性别多元化与会计稳健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