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36)
2023(12070)
2022(10061)
2021(9522)
2020(7903)
2019(17814)
2018(17269)
2017(32324)
2016(17241)
2015(19419)
2014(18469)
2013(17991)
2012(16595)
2011(14835)
2010(15234)
2009(14721)
2008(14440)
2007(12741)
2006(11280)
2005(10517)
作者
(45137)
(37894)
(37603)
(35761)
(24204)
(17701)
(16943)
(14458)
(14252)
(13377)
(12909)
(12577)
(12223)
(12014)
(11920)
(11452)
(11221)
(10923)
(10871)
(10532)
(9427)
(8982)
(8879)
(8634)
(8459)
(8440)
(8322)
(8096)
(7457)
(7416)
学科
(66898)
经济(66785)
管理(63773)
(59742)
(53744)
企业(53744)
方法(28680)
(25575)
数学(24099)
数学方法(23923)
中国(23120)
(20267)
技术(17770)
(17140)
财务(17116)
财务管理(17043)
业经(16543)
企业财务(16379)
(16358)
(14353)
(13930)
贸易(13911)
(13683)
(13202)
银行(13190)
技术管理(12764)
(12600)
(12361)
金融(12359)
体制(12325)
机构
大学(240586)
学院(237527)
(108736)
经济(106941)
管理(94789)
理学(81480)
研究(80904)
理学院(80675)
管理学(79834)
管理学院(79348)
中国(66630)
(55558)
(51122)
财经(43217)
科学(42013)
(39549)
(38688)
中心(36413)
(34960)
经济学(34635)
研究所(33909)
财经大学(32468)
北京(32350)
经济学院(30962)
(29584)
(29103)
商学(28081)
商学院(27818)
(27486)
业大(27319)
基金
项目(153914)
科学(124987)
研究(117144)
基金(116247)
(99954)
国家(99160)
科学基金(86878)
社会(80230)
社会科(76334)
社会科学(76315)
基金项目(60779)
(56646)
教育(53758)
自然(52685)
自然科(51488)
自然科学(51476)
自然科学基金(50665)
(47880)
资助(46135)
编号(44460)
(37986)
成果(37596)
(36767)
(35749)
重点(34938)
国家社会(34889)
创新(34714)
教育部(32922)
(31870)
人文(31637)
期刊
(120312)
经济(120312)
研究(79119)
中国(57545)
(47885)
管理(39971)
科学(31389)
学报(29957)
(26728)
(25372)
金融(25372)
大学(24927)
教育(24712)
学学(23279)
财经(22678)
经济研究(20804)
(19546)
技术(19344)
农业(17862)
业经(16542)
问题(15225)
(14922)
会计(14098)
世界(13417)
国际(13356)
财会(13270)
技术经济(12305)
科技(11895)
(11006)
审计(10555)
共检索到375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德仁  
本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现行治理结构中的企业会计事务控制权安排及其缺陷,并提出改进措施。我们研究发现,在中国上市公司现行治理结构中,企业经理人不仅拥有企业内部会计事务的积极权力,而且实质拥有企业外部会计事务的积极权力,其中的作为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的审计委员会不是我们所设计的本原性质的审计委员会,而是接近于美国现行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审计委员会。这一安排不符合关于现代企业会计事务控制权安排的分权制衡原则,难以保证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我们在分析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监事会监督为什么会流于形式的基础上,提出应进行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创新,即取消监事会(制度),设立独立于董事会与之平行的符合本原性质的审计委...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胡元木  
随着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2002年1月,中国证监会与原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提出上市公司可在董事会中建立审计委员会;2007年12月28日,中国证监会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及相关工作的通知》(证监公司字[2007]235号)中明确提出,上市公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道琴  袁晓宇  
审计委员会制度是英美等国家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其通过在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从公司董事会内部对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会计信息质量、内部审计以及外部独立审计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代表股东对公司管理层履行监督职能,确保股东利益的实现。对西方发达国家审计委员会制度进行比较,进而正确认识审计委员会的职责和该制度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对于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审计委员会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汉文  夏文贤  陈秋金  
审计委员会是两权分离下所产生的代理问题的一种补救方案,目的在于提升决策控制面,加强对管理层决策特别是财务与会计决策的控制和监督。本文通过分析考察ITG公司的公司治理与审计委员会设置,指出该公司审计委员会增强了信息在公司内部的传递和透明,但对公众获得充分的信息助益似乎不大。为此,应从制度层面改进审计委员会的运作模式,加强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及董事会的互动效率。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韩传模  刘彬  
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防止财务报告的不实披露、欺诈与舞弊。审计委员会制度旨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实证研究,以期对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提供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章雁  马梦茹  
基于2008年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活跃性等视角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展开审计委员会制度与外部审计人员独立性相关性研究,旨在促使审计意见质量的提高,并为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郭均英  
本文通过对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实施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要保证审计委员会制度得以全面建立并同时真正发挥其作用,不仅要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应彻底改变目前上市公司中普通存在的“一股独大”及“内部人控制”现象。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武俊  
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的基本要素 ,在财务信息披露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效的审计委员会制度不仅能缩小上市公司与管理当局之间的期望差距 ,还可以提高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本文主要介绍了审计委员会制度在美、英、加三国的发展状况 ,以期对优化我国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有所裨益。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璐  
2001年中国证监会发布指导意见并要求在董事会下建立以独立董事占多数的审计委员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对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也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但与成熟市场中的审计委员会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将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有关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作了比较,找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特性及其与联交所和纽交所在人员组成及人员素质要求、任职审计委员会数量、职责与独立运作等方面的差异,建议进一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严格限定审计委员会成员任职数量、重新定位审计委员会与外部审计机构及管理层的关系、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彦芳  
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制度无论在法律规定还是在实践中,都处于初期阶段,有待于成熟和规范。本文通过对《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中美国较为成熟的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变革过程及变革成果的认识,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实施环境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力云  
本文通过介绍审计委员会制度的产生和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 ,说明审计委员会制度实质上是内部审计 ,是一种内部控制 ,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 ,因此与我国的监事会制度在本质上有很大不同 ;其发展源于职业组织、立法机构和企业自身的共同推动 ;审计委员会只有具备足够的权威性、客观性、胜任能力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我国企业如果建立审计委员会 ,也不能设在监事会下 ,仍然应隶属于董事会。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陆瑶  
审计委员会制度作为提高外部审计的独立性的一个监督机制而被引入。理论上审计委员会代表所有者负责外部审计事务,监督经理人防止审计合谋;现实中审计委员会受制于经理人而缺乏独立性,成为制约其作用发挥的瓶颈。审计委员会在维护外部审计独立性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独立性问题。本文以独立性为切入点,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论分析了上述差异及其原因,认为需要在人员构成与聘用、薪酬制度等方面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以促进审计委员会对外部审计独立性的维护作用的提高。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丹  
2002年1月,中国证监会与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提出上市公司可在董事会中建立审计委员会。这一举措被认为是弥补目前监事会监督缺陷与不足、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大举措及有益尝试。从近几年的发展现状来看,很多上市公司虽设置了审计委员会,但是财务丑闻仍然层出不穷,这使公众对审计委员会的作用产生了质疑。由于我国审计委员会尚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加上特殊的国情,导致我国审计委员会的职能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洪剑峭  方军雄  
本文采用2002年至2004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以盈余质量视角研究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基于各年截面数据,设有审计委员的上市公司均具有较高的盈余质量,同时也发现这种盈余质量上的差异已经存在于上市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的上一年。当控制这种成立前的盈余质量差异之后,本文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前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没有显著变化。因此,本文结论并没有发现审计委员会在提高会计盈余质量方面已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冯萌   蒋卫平  
目前我国正在推广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美国的经验,但是安然事件的发生,使我们在承认美国公司治理模式的主要方面具有合理性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