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1)
- 2023(9242)
- 2022(7858)
- 2021(6967)
- 2020(5906)
- 2019(13209)
- 2018(12707)
- 2017(24302)
- 2016(13366)
- 2015(15011)
- 2014(14779)
- 2013(14590)
- 2012(13697)
- 2011(11920)
- 2010(12449)
- 2009(11828)
- 2008(11720)
- 2007(10232)
- 2006(8889)
- 2005(8315)
- 学科
- 济(58959)
- 经济(58857)
- 管理(49618)
- 业(45397)
- 企(39713)
- 企业(39713)
- 方法(30947)
- 数学(27722)
- 数学方法(27595)
- 财(23319)
- 制(16986)
- 务(15570)
- 财务(15545)
- 财务管理(15475)
- 中国(15416)
- 企业财务(14980)
- 农(12896)
- 审计(12260)
- 业经(12197)
- 体(11764)
- 融(10903)
- 金融(10901)
- 银(10231)
- 银行(10223)
- 体制(10186)
- 行(9648)
- 贸(9258)
- 贸易(9240)
- 技术(9036)
- 易(8997)
- 机构
- 大学(191095)
- 学院(188021)
- 济(85686)
- 经济(84169)
- 管理(75842)
- 理学(65763)
- 理学院(65199)
- 管理学(64539)
- 管理学院(64162)
- 研究(57335)
- 财(47552)
- 中国(47438)
- 京(38953)
- 财经(37106)
- 经(33822)
- 科学(28551)
- 江(28512)
- 经济学(28482)
- 财经大学(27877)
- 中心(27266)
- 所(27023)
- 经济学院(25873)
- 农(23942)
- 北京(23853)
- 研究所(23048)
- 商学(22986)
- 商学院(22813)
- 业大(22712)
- 州(21966)
- 院(20982)
- 基金
- 项目(121908)
- 科学(98801)
- 基金(93084)
- 研究(91934)
- 家(78747)
- 国家(78129)
- 科学基金(69425)
- 社会(63007)
- 社会科(60137)
- 社会科学(60124)
- 基金项目(48690)
- 省(45502)
- 教育(43579)
- 自然(42912)
- 自然科(41932)
- 自然科学(41926)
- 自然科学基金(41259)
- 资助(38663)
- 划(37881)
- 编号(35180)
- 制(30038)
- 成果(29823)
- 部(29810)
- 重点(27227)
- 教育部(27107)
- 国家社会(27105)
- 人文(26142)
- 创(25979)
- 性(24726)
- 课题(24528)
共检索到290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晶
本文运用2009~2010年我国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公司审计委员会、总经理权力与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总经理权力的滥用削弱了审计委员对内部控制质量的正向作用,形式上有效的审计委员会未必能起到实质上有效的监控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布勇 丁棠丽
本文选择2011年的深圳上市公司数据作为分析样本,基于审计委员会特征视角,探讨我国不同产权性质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差异的原因,实证分析了不同产权性质下审计委员会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国有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独立性、专业性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更大,规模和活跃性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则较小。深入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结构和融资渠道的差异,是导致不同产权下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特征不同,进而导致内部控制质量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力 马贤明
本文以中国2004年—2005年期间获得无保留审计意见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截面Jones模型估计出的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的绝对值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考察了审计委员会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公司是否面临退市风险"、"审计意见是否带强调事项"、"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公司盈余数量"、"年度"等指标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的盈余管理绝对值显著比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小,这说明审计委员会能够显著的提高审计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成立时间越长,审计质量越高;审计委员会在2005年的作用比2004年更加显著。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向锐 林融玉
本文以我国2005—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审计委员会-审计师连锁关系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审计师连锁关系能够显著提高审计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审计委员会主任和审计合伙人能够强化连锁关系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连锁的审计委员会成员同行业任职,或客户与审计师存在社会关系时,连锁关系对审计质量的积极影响则被削弱;外部治理环境越好时,连锁关系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对促进审计委员会和审计师提高履职水平提供了新的角度,对推动政府部门改善外部治理环境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同时为提高审计质量和保护投资者权益提供了新的线索和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陶玉侠
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内部审计质量是否能够抑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并降低代理成本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从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规模、职责范围和规章制度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内部审计综合质量指标,并对内部审计质量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内部审计质量与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表明高质量的内部审计能够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代理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盛庆辉 皮诗萌 金鲜花
本文以2009年至2012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审计委员会对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存在性和独立性对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以及质量有一定显著影响,但并没有完全起到应有的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翟华云
我国的审计委员会制度尚还处于建设阶段,国外经验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在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内部审计以及监督财务报告质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深、沪两市2002—2004年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设置审计委员会能够提高会计盈余质量,审计委员会规模的扩大能够提高会计盈余质量,但在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及会计专业人员方面没有发现如此结论,这说明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还要进行完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江波
本文依据现行内部控制评价与披露制度框架,以2009~2010年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与应计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会降低应计质量,其中,较难审计的公司层面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应计质量的负影响更大。此研究为中国现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与披露制度在经济现实中的良好适用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建议中国政府监管部门在坚持以内部控制缺陷为核心指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披露的同时,应通过强化和规范公司层面内控缺陷的披露以及建立"信号联动机制"来进一步改进企业内控缺陷的披露。
关键词:
应计质量 内部控制缺陷 公司层面内控缺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陶玉侠
本文通过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职责范围、规模和规章制度等四个特征因素来构建内部审计质量指标,并对内部审计质量及其特征因素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即内部审计质量越高,盈余管理水平越低,表明高质量的内部审计能够抑制盈余管理。然而,在内部审计四个特征变量中只有规章制度与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内部审计质量 特征因素 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秦江萍 叶佩华
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重要话题,亦成为检验内部控制目标及其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以2008—2010年深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内部控制活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部控制活动与企业价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非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水平和企业价值优于国有企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活动 企业价值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吴水澎 庄莹
本文采用Heckman(1978)的二阶段回归方法,以2002-2006年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研究审计师选择的同时控制了设立审计委员会的自选择问题,并将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实际情况与假设的相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它们不同的审计师选择倾向,从而间接检验了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研究发现:自选择问题对审计师选择存在显著的影响。因此,拒绝了公司随机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原假设;在控制自选择之后,回归方程中变量的斜率系数整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没有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比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更可能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关键词:
审计师选择 审计委员会 自选择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焱 姚海鑫
本文以2009-2012年沪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权力是否会干预审计委员会专业性对内部控制的监控效力。研究发现,专业的审计委员会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权力会干预审计委员会专业性作用的发挥,随着高管权力的增加,审计委员会专业性对内部控制的监控作用将被削弱。
关键词:
高管权力 审计委员会专业性 内部控制缺陷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翟华云
本文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衡量审计质量,以2004年的1268家上市公司和556家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审计师选择和审计委员会效率之间的关系。在控制了财务杠杆、管理层持股比例、公司规模、外部融资比例、独立董事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公司成长性,运用Logistic方法检验后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更加可能选择大会计师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越独立和活跃,聘请大会计师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可能性越大。另外,实证结果还证明,公司规模、资产报酬率和大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审计师选择 审计委员会 公司治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跃堂 涂建明
本文基于2002~200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设立及其正常运转的基本数据,并立足于《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所赋予审计委员会的基本治理职能,以审计意见和事务所变更为反应变量,对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更不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这一结果证实审计委员有效履行了财务信息质量控制和沟通协调的职能,并从审计质量的层面反映了监管层推进上市公司治理制度改革的政策效应。研究没有发现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和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之间存在相关性,因而本文没有获得审计委员会实现有效监督职能的证据。本文还认为,现行的年度报告对审计委员会等董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活动和履职情况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向锐 倪伟策
本文以2011年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审计委员会中女性董事比率、女性董事规模和至少存在一名女性董事度量审计委员会性别多元化,考察了审计委员会性别多元化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性别多元化与会计稳健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中女性董事在管理者权力较弱时能够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促进会计稳健性水平的提高,而在管理者权力较强时,其对会计稳健性的积极作用受到限制。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女性董事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理论认知,同时,将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提供了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