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89)
2023(4466)
2022(3721)
2021(3538)
2020(2832)
2019(6670)
2018(6861)
2017(12119)
2016(6616)
2015(7635)
2014(8054)
2013(7576)
2012(6984)
2011(6047)
2010(6831)
2009(6306)
2008(6189)
2007(5731)
2006(5073)
2005(4837)
作者
(18324)
(14872)
(14779)
(14195)
(9867)
(7029)
(6864)
(5689)
(5622)
(5577)
(5139)
(4943)
(4693)
(4693)
(4631)
(4540)
(4417)
(4320)
(4285)
(4257)
(3833)
(3711)
(3577)
(3549)
(3467)
(3387)
(3377)
(3278)
(3117)
(2944)
学科
(21770)
经济(21735)
管理(21491)
(18489)
(17452)
企业(17452)
审计(12152)
(9419)
方法(8727)
(8618)
理论(7814)
中国(7530)
(7175)
银行(7172)
(6846)
业经(6523)
(6480)
金融(6479)
(6419)
财务(6406)
财务管理(6332)
企业财务(6040)
(6026)
各类(5906)
(5611)
(5530)
数学(5286)
数学方法(5182)
体制(4823)
教育(4611)
机构
学院(91878)
大学(90443)
管理(33026)
(31929)
经济(30856)
理学(27171)
理学院(26886)
管理学(26437)
管理学院(26270)
研究(25987)
中国(24593)
(21619)
(20389)
(16470)
财经(16286)
科学(14676)
(14635)
(13502)
中心(13442)
(13165)
北京(12539)
(12339)
师范(12234)
财经大学(12063)
研究所(10795)
技术(10493)
(10266)
(9871)
经济学(9745)
职业(9742)
基金
项目(50886)
研究(41480)
科学(39167)
基金(34807)
(29133)
国家(28791)
科学基金(24912)
社会(24437)
社会科(22925)
社会科学(22919)
教育(20529)
(20379)
编号(19232)
基金项目(18082)
成果(17222)
(16396)
自然(15133)
自然科(14704)
自然科学(14700)
自然科学基金(14444)
资助(14302)
课题(13678)
项目编号(12350)
(12183)
(11669)
重点(11643)
(11406)
大学(10563)
(10539)
(10327)
期刊
(41475)
经济(41475)
研究(31582)
中国(26301)
(21147)
教育(15743)
管理(12831)
(11647)
金融(11647)
学报(11043)
科学(9611)
审计(9507)
大学(8889)
(8778)
技术(8444)
财会(8298)
财经(8160)
学学(8008)
会计(7557)
(6987)
业经(6480)
经济研究(6443)
通讯(5809)
图书(5780)
会通(5777)
农业(5471)
职业(5054)
问题(4840)
理论(4570)
(4398)
共检索到154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筱  董韵辰  任健玮  
契约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普遍存在。本文从契约理论出发,论述了审计契约的定义、特征和目标。审计契约具备抽象性、不完备性和长期性的特征,当审计契约不能确保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履行时,审计契约失效。本文不仅从契约的需求供给双方提供了失效监管的思路,也进一步探讨了失效监管的周期性,以及监管的个体威慑和群体威慑的效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严玲  赵黎明  
公共项目的本质是一组利益相关者围绕公共需求,共享项目资源而缔结的长期性契约。公共项目契约与市场契约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项目契约是通过要素市场而形成的,但是项目契约与市场契约相比,不是依赖于社会分工和各利益主体的比较优势,而是依赖于形成项目契约的项目团队之间合作生产带来的效益和产生的财富。回答了公共项目的本质以及项目与市场的边界,就使项目具有了可分析性,奠定了项目治理理论的基石。文中最后指出了基于公共项目治理理论的代建绩效改善途径。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柳  肖瑞婷  关伟  
从征信非现场监管现状出发,探讨征信非现场监管的总体思路及具体实施框架,提出应建立征信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提升征信非现场监管信息的有效性、实现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的有机结合、健全征信非现场监管的分工协作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柳  肖瑞婷  关伟  
从征信非现场监管现状出发,探讨征信非现场监管的总体思路及具体实施框架,提出应建立征信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提升征信非现场监管信息的有效性、实现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的有机结合、健全征信非现场监管的分工协作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兆刚  
长期以来,关于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的理论论争从市场经济初见端倪就未曾停止过,各持己见的学者纷纷引用几个世纪前学者的论著提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但是一谈及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大多数人就只从20世纪30年代那场经济大萧条及美国在那场大萧条之后所设立的一系列严格的金融监管条例谈起,仿佛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不存在金融监管。而如果我们将视角在时间跨度上拓展,则可以发现,金融监管实践与金融监管思想在货币出现后就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一直存在着,并作为一种契约履行机制,随着金融交易契约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爽  王慧敏  仇蕾  
对工业污水排放的有效监管是水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分析了我国目前监管主体所处的困境,考虑中央监察与公众参与的监督约束作用,构建了水环境监管体系。并设计出具有激励约束惩罚效力的水环境监管契约,建立委托-代理模型,通过求解得出监管契约中污水排放标准、监管频率、补偿额度以及罚款数额的最优值。在此基础上,以太湖流域两个成本类型差异较大的印染企业为例,定量设计两级水环境监管契约,分析公众参与程度和地方政府庇护企业程度对契约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可以有效降低罚款额度,削减政企矛盾;当公众参与程度和惩罚额度一定时,通过环境问责等制度降低地方政府庇护企业的程度,能够减小监管频率,从而削减监管执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全录  
上市公司外部审计监管对公司运行效率作用机理是目前会计学界所关注的问题,文章提出运用正交试验L9(34)法并结合相关变量,来判断大股东持股比例、外部审计监督水平、资产规模和市场环境在何种组合下能够使上市公司运行效率得以提高。并重点关注外部审计监管如何在其他变量配合的条件下发挥最大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君彩  王保平  
在我国国资管理与国企改革轰轰烈烈进行、国有资本出资者身份日益统一集中于各级国资委的时代背景下,出资者与经营者的责任边界日渐明晰,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监管活动越来越深、越来越细。出资者监管融通了相关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心理活动和管理协调等纷繁复杂的活动。本文以博弈论视角来阐述监管领域的几个主要博弈现象,试图从理性、机理上探寻国资监管之道。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岳萍娜  张星荟  
随着中国企业经营和发展理念的提升,对股权运作的本质有更加清晰的理解,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中国企业的发展将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对中国经济增长将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发达国家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募集、其管理者的监管,对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未来监管框架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颜敏  王平心  
笔者对我国上市公司自发性会计变更的行为从契约理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对证券市场监管规定和强制性会计政策——两种不同的监管契约对自发性会计变更的不同影响从单向强制性契约成本构成及契约成本最小化方面进行了解释,对证券市场监管契约成本和强制性会计政策契约成本进行了比较研究。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崔琳  周方伟  李军林  
金融监管的组织模式变革是一场持续悠久且影响深远的世界性"实验"。本文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以"制定监管标准权"的归属作为统一监管与分业监管的重要区别,从监管能力与监管标准入手考察不同监管组织模式的边界。通过对不同金融监管组织模式下的监管投入以及社会总效用的比较,我们发现:(1)分业监管下会存在因监管标准不一致而带来的卸责问题;(2)只有当高能力监管者的监管标准较为宽松、双方监管标准差异较小的情况下,统一监管后的社会总效用才会高于分业监管时的总效用;(3)监管机构间监管能力差异较大、金融混业程度较低时统一监管的适用边界更大。以上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为现有金融监管组织模式的实践和改革提供了理论解释。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文斌  
金融审计不仅是规避金融风险的手段,也是完善金融监管制度的重要举措。目前主流的观点普遍认为,金融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应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和独立的审计机构,才能保证或激励金融企业获得效益。在目前我国的国情下,加强金融审计和金融监管的相互沟通,促进金融审计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的相互协作,将会有效地椌制我国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冰心  
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基于隐性担保、重复博弈、关联博弈的私人契约执行机制,民间金融具有自我执行的内在机制,这种机制的作用力很强但有一定的范围限制,因此,政府想通过正规金融来收编民间金融是不可取的,而是应构建一种以行业协会自律性监管为主,政府监管为辅的民间金融监管模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会明  高永  王立  
由于网上银行特殊的运作方式 ,使得金融监管面临多重挑战。本文在对网上银行界定的基础上 ,根据其特有的风险性 ,立足于中央银行监管角度 ,分析我国在网络银行金融监管上的契约缺陷 ,认为其产生的原因是竞争性契约带来的矛盾 ,并提出三步走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俊英  
在社会资源的配置过程中,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博弈,会计为不同的利益主体服务而呈现出各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博弈过程。监管契约是一个多次社会博弈的结果,在这种契约下,委托者可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