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42)
- 2023(14506)
- 2022(12103)
- 2021(10993)
- 2020(9069)
- 2019(20712)
- 2018(20150)
- 2017(39379)
- 2016(20550)
- 2015(22808)
- 2014(22476)
- 2013(22016)
- 2012(20212)
- 2011(17807)
- 2010(17809)
- 2009(16219)
- 2008(15525)
- 2007(13422)
- 2006(11769)
- 2005(10664)
- 学科
- 济(88844)
- 经济(88761)
- 业(61422)
- 管理(61387)
- 企(51194)
- 企业(51194)
- 方法(39563)
- 数学(34744)
- 数学方法(34376)
- 财(26215)
- 中国(25688)
- 农(22757)
- 地方(22404)
- 业经(20169)
- 制(20087)
- 银(20082)
- 银行(20068)
- 行(18925)
- 务(18268)
- 财务(18223)
- 财务管理(18148)
- 企业财务(17466)
- 融(17028)
- 金融(17025)
- 农业(15790)
- 贸(14819)
- 贸易(14797)
- 环境(14548)
- 易(14305)
- 技术(13913)
- 机构
- 学院(280139)
- 大学(277719)
- 济(120218)
- 经济(117968)
- 管理(113032)
- 理学(97650)
- 理学院(96726)
- 管理学(95308)
- 管理学院(94786)
- 研究(88614)
- 中国(74573)
- 财(59479)
- 京(57491)
- 科学(50156)
- 财经(47339)
- 中心(43292)
- 经(43268)
- 所(42276)
- 江(41537)
- 农(40510)
- 经济学(37608)
- 研究所(37414)
- 业大(36442)
- 财经大学(35734)
- 北京(35223)
- 范(34323)
- 经济学院(34094)
- 师范(33977)
- 州(33641)
- 院(32508)
- 基金
- 项目(189211)
- 科学(152084)
- 研究(140432)
- 基金(140383)
- 家(120447)
- 国家(119427)
- 科学基金(105627)
- 社会(92960)
- 社会科(88536)
- 社会科学(88513)
- 基金项目(74422)
- 省(73695)
- 自然(67146)
- 自然科(65629)
- 自然科学(65616)
- 教育(64656)
- 自然科学基金(64427)
- 划(61313)
- 资助(56793)
- 编号(55892)
- 发(44388)
- 成果(43721)
- 部(42745)
- 重点(42492)
- 创(40344)
- 国家社会(39187)
- 课题(37871)
- 教育部(37846)
- 创新(37714)
- 人文(37429)
- 期刊
- 济(128439)
- 经济(128439)
- 研究(85352)
- 中国(57605)
- 财(48622)
- 管理(42532)
- 融(39042)
- 金融(39042)
- 农(36655)
- 学报(36114)
- 科学(35521)
- 大学(29200)
- 学学(27811)
- 教育(25910)
- 技术(24692)
- 农业(24176)
- 财经(23397)
- 业经(22088)
- 经济研究(21672)
- 经(19941)
- 问题(16686)
- 财会(14556)
- 会计(14087)
- 理论(13754)
- 技术经济(13373)
- 商业(13144)
- 贸(12858)
- 业(12682)
- 实践(12392)
- 践(12392)
共检索到423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安家鹏 曹思宇 翟胜宝 孙光国
审计失败会对客户公司产生负面影响,并且可能波及拥有共同审计师的公司。基于共同审计师视角,选取2007—2022年公司债数据,实证检验审计失败在债券发行定价中的传染效应。研究发现,当发生审计失败后,拥有共同审计师的关联公司债券发行定价显著提高,即审计失败对债券发行定价具有传染效应,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风险信息传递、低质量会计信息是审计失败产生传染效应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当聘用学历较高或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投资者面临风险更小、投资者保护更好时,传染效应有所减弱。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宋迪 杨超
本文以2007—2018年沪深两市已公开发行债券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关注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和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可以提升公司未来债券发行的规模,并降低债券信用利差;与国有企业相比,内部控制质量对非国有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和信用利差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丰富了内部控制与公司债券领域的文献,为资本市场债权投资者理解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债券动因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司债券 信用利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吕怀立 杨聪慧
本文利用承销商和审计师个人层面的独特数据,检验了二者的固定搭配行为对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承销商经办人员与签字审计师的固定搭配次数越多,债券信用利差越高,即符合合谋假说。进一步研究发现,承销商经办人员的人力资本对二者的合谋行为具有缓解作用,表现为当承销商经办人员的人力资本较高时,能够降低合谋行为对企业融资成本的不利影响,尤其当与其搭配的签字审计师具有高学历、为合伙人,以及具备行业专长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本文的结论不仅拓展了证券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和审计师个人特征的理论成果,而且对完善证券市场声誉机制以及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合谋 信用利差 人力资本 个人特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娟 刘岩 刘燚
本文选取2007年8月14日至2011年8月31日间首次公布公司债券发行公告的107家A股上市样本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和横截面回归分析法,分别以董事会决议日和证监会核准日为事件基准日,考察发行公司债券公告效应的存在性、公告效应的行业差异以及影响公告效应的因素。研究发现,市场对"证监会核准公司债券发行"的反应要大于对"董事会公告发行公司债券议案"的反应;公司债券发行向市场传递的是正面信号,但存在行业差异;投资者对房地产业发行公司债的关注程度超过制造业。
关键词:
公司债券 公告效应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春强 鲍群 盛明泉
近期债券市场连续爆发违约事件诱发金融风险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违约事件不仅给投资者造成了财产损失,而且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也构成了直接的冲击和潜在的影响。本文选取2015—2017年中国债券市场违约和发债定价信息探讨了债券违约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研究发现,公司发债前,行业内若出现债券违约事件,则发债定价水平会显著提高。这表明,违约引发的信用风险经行业传染后在一级市场具有定价效应。而且,当违约事件特征表现为次数多、距离发债时间近或更多地由外部经济环境恶化所导致时,公司发债定价水平也会更高;此外,违约公司中非国有控股公司占比以及与发债公司同省份的公司占比均与债券发行定价正相关。进一步地,相对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债券违约风险传染效应更强烈;同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传染效应也比非产能过剩行业更为突出。本文基于公司发债视角和行业维度实证检验了债券违约的风险传染效应,不仅有助于充实债券违约经济后果的研究框架,而且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债券定价的影响机理类文献。
关键词:
公司债券违约 信用风险传染 债券发行定价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冯晓晴
采用2018—2019年A股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数据,从结论性评价视角探究关键审计事项对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结论性评价越积极,公司债券信用评级越高。进一步考虑审计能力和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后发现,在被大规模事务所和对客户经济依赖程度较低的事务所审计的公司中,关键审计事项积极结论性评价对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的正向作用更强。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SM)和处理效应模型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研究结论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关键审计事项积极结论性评价增强了信用评级分析师对关键审计事项相关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信心,从而促使信用评级分析师对公司债券出具更高的信用评级。从公司债券信用评级视角为我国审计报告新准则改革的政策效果提供了新颖的经验证据,对进一步完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佟岩 李鑫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然而,随着“刚性兑付”被打破,债券市场违约率不断攀升。在此背景下,完善发行人信息披露、创新监管模式、防范化解债券信用风险成为必然要求。本文基于证券交易所对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过程中形成的反馈意见函,以2015年5月~2022年10月期间的公司债券发行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交易所审核问询会显著增加债券发行价差,而发行人高质量的回函可以有效缓解这一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交易所审核问询通过释放发行人信息披露质量较差、违约预期较高的信号,提高了债券发行价差。基于审核反馈意见函细分特征,本文发现当交易所要求发行人补充重大事项提示、要求中介机构发表专业核查意见,以及对现金流、偿债能力、应收账款、风险信息、客户与供应商和行业竞争主题的关注程度越高时,债券发行价差上升程度越大。此外,交易所审核问询还会增加债券发行失败的概率,也降低了债券超额募集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本文从交易所反馈意见函文本信息的视角,拓展了债券发行定价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推动债券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才越 谢妍 熊家财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5年的数据,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新发行公司债券定价的关系,结果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导致更高的新发行公司债券信用利差。进一步发现,这一关系仅存在于上市公司身处东部区域组、股价崩盘风险较高组以及管理层能力较高组,从而支持了控制权变更风险假说。此外还发现,这一关系在高掏空组不显著,在低掏空组反而显著,在不同信息质量组不存在显著差异,从而排除了掏空路径和信息风险路径。
关键词:
股权质押 控制权变更风险 债券定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江 漆鑫
本文在综合资本结构理论和债务结构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事件研究方法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市场反应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融资对公司股价具有负面的效应,公司的成长性、资产负债率等反映公司自身情况的因素与累积异常收益率显著负相关;而在反映债券的债务结构特征中,发行利差与累积异常收益率显著正相关,当债券赋予了投资者回售等权利时,该公司的股价会做出明显的负面反应。
关键词:
公司债券 股价反应 累积异常收益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嘉颖
随着《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颁布,公司债逐渐成为上市公司从证券市场获得融资的重要方式,为此,文章对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的现状、特征、发行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剖析了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便为上市公司选择公司债融资方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公司债券 利率市场化 融资成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郜峰
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制度构成的多元化、发行制度的不统一和市场化程度低,使得我国公司债券发展缓慢,市场效率低下,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其中,公司债券发行制度设计不合理,是影响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源头性和决定性因素,公司债券信用文化基础欠缺、制度建设理念偏差、监管部门的利益冲突等也是重要原因。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制度改革,可以采用诱致性改革与强制性改革相结合的改革路径。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制度改革应统一现行的公司债券发行审核制度和资信评级制度,贯彻市场化导向,放松管制,建立市场化的公司债券注册发行制度。
关键词:
公司债券 困境 改革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晓晴 文雯 王新
以2018至2019年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为样本,研究发现较高的关键审计事项审计应对力度降低了公司债券契约中包含限制性条款的概率和严格程度,该结论在控制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关键审计事项通过降低发债公司与外部债券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代理成本,对公司债券限制性条款发挥了降低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较低以及社会信任水平较低的制度环境中,关键审计事项审计应对力度对公司债券限制性条款应用概率和严格程度的降低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戡 刘锦 王素泽
本文基于发行人与投资者博弈视角,研究了公司债券回售条款的设置与执行。研究表明:(1)公司债券回售条款的设置与执行,是发行人与投资者以各自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博弈后的结果。(2)在债券发行阶段,发行人设置回售条款的根本目的并非主动给投资者提供一个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而是为了降低票面利率,控制融资成本;投资者寻求回售条款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回售的权利以防范市场利率上行风险。(3)进入回售期,发行人是否上调票面利率主要依据自身财务状况而定,偿债能力弱的发行人一般会上调票面利率,避免投资者行使回售权,从而减轻公司面临的现实偿付压力;投资者是否行使回售权的首要决定因素则是公司的信用风险,而不是票面利率是否低于同期的市场利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罗贞 和苏超
本文利用2012-2015年非金融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数据,研究了公司财务指标、公司治理特征以及信用评级对公开发行债券和非公开定向发行债券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财务风险越小、内部资金越充足,越倾向于选择公开发行债券。但是作为公司质量衡量的标准——信用评级,对融资工具选择没有显著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信用评级在债券市场的作用,本文研究了信用评级对债券投资者成本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信用评级对融资成本有显著影响,但定向发行债券的投资者在对债券定价时更依赖于自身对发行人信息的判断,较少受到市场公开信息,如信用评级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