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24)
2023(5046)
2022(4155)
2021(3743)
2020(3132)
2019(6923)
2018(7061)
2017(12321)
2016(7118)
2015(8119)
2014(8262)
2013(7880)
2012(7458)
2011(6555)
2010(7025)
2009(6606)
2008(6042)
2007(5603)
2006(4968)
2005(4607)
作者
(23465)
(19328)
(19068)
(18240)
(12354)
(9246)
(8685)
(7551)
(7509)
(7002)
(6614)
(6605)
(6370)
(6351)
(6256)
(5909)
(5796)
(5794)
(5787)
(5507)
(5094)
(4923)
(4912)
(4640)
(4378)
(4375)
(4364)
(4134)
(4121)
(4105)
学科
(21758)
经济(21717)
管理(17945)
(14226)
审计(12119)
(11895)
企业(11895)
(8682)
中国(8515)
方法(8229)
(7341)
(7212)
(6555)
(6248)
数学(6016)
数学方法(5905)
各类(5882)
理论(5431)
业经(4928)
(4909)
金融(4902)
地方(4656)
(4634)
银行(4601)
教育(4548)
(4461)
农业(4071)
体制(3880)
(3851)
技术(3834)
机构
大学(97690)
学院(97421)
研究(39120)
(32643)
经济(31649)
管理(30745)
中国(29887)
科学(26489)
理学(25572)
理学院(25203)
管理学(24522)
管理学院(24369)
(24247)
(23889)
(22194)
研究所(19799)
农业(19506)
(18140)
业大(17957)
中心(17573)
(17425)
(15375)
(14612)
北京(14602)
技术(13902)
财经(13550)
(13250)
(12868)
师范(12560)
(12333)
基金
项目(64947)
科学(48877)
基金(44669)
研究(44517)
(41965)
国家(41602)
科学基金(33151)
(26511)
社会(25357)
社会科(23789)
社会科学(23779)
(23090)
自然(23056)
基金项目(22761)
自然科(22442)
自然科学(22429)
自然科学基金(22004)
教育(21070)
资助(19009)
编号(18207)
成果(16252)
重点(15729)
课题(14571)
计划(14032)
(13859)
(13729)
(13133)
科研(13014)
科技(12749)
创新(12370)
期刊
(39799)
经济(39799)
中国(31108)
研究(30956)
学报(23185)
(21893)
科学(18110)
大学(16563)
(16174)
学学(15703)
教育(14982)
农业(14634)
管理(12147)
审计(9339)
(8426)
金融(8426)
技术(8180)
(7755)
经济研究(7228)
业大(6875)
财经(6648)
(6498)
业经(6166)
会计(5832)
农业大学(5830)
(5761)
财会(5169)
图书(4905)
问题(4898)
科技(4773)
共检索到162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孙富军  
审计处罚权是审计机关重要的行政执法权。现行审计法律法规对审计处罚做了原则性规定。但有些方面的规定尚不明确,实践中存在着模糊认识。目前审计机关和审计理论界对审计处罚关注不多,审计处罚的一些理论、实务问题亟待探讨明确。该文立足审计实践需要.力求澄清、界定审计处罚实践中的模糊和不明确之处。以服务审计实践。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蔡爱兰  
文章就现行审计处罚程序的欠缺、解决途径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审计的最终目的是促使被审计单位抑制其机会主义行为,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水平并没有显著提高,甚至还有下降趋势。文章建立一个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框架,并采用博弈分析予以验证。审计频度通过预期路径和预防路径对审计效果发挥作用,审计处罚通过威慑路径和心理路径发挥作用,审计频度和审计处罚的使用都有一个合理限度,审计频度和审计处罚需要相互协同地对审计效果发挥作用。优化审计技术以提高审计频度和提高审计处罚执行率是我国政府审计目前提高审计效果的主要途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张健欣  
审计处理处罚力度存在合理区间。最佳审计处理处罚力度的确定需要以委托人及利益相关者对违规行为的容忍程度及违规行为发生的严重程度为基础。委托人及利益相关者对违规的容忍程度越低,对审计处理处罚的需求就越大;违规行为发生越是严重,对审计处理处罚的需求就越大。由于违规发现和违规处理处罚具有不同的边际成本,最佳审计处理处罚力度的确定需要与违规行为发现概率相协调,只有二者的边际投入产出比相等时,审计处理处罚力度才能达到最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陈媛艺  
审计处理处罚的功能定位包括惩处违规行为和预防违规行为两种选择,惩处论强调公平,预防论强调效率,审计处理处罚的功能定位应该是惩处论和预防论的合并。审计处理处罚功能的作用路径包括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特殊预防是指审计处理处罚能防止违规者再次违规,一般预防是指通过审计处理处罚的威力来震慑有可能违规的人,从而预防违规的发生。审计处理处罚功能的作用机制是威慑效应及其发生机制。潜在违规者对审计处理处罚的判断是审计处理处罚与威慑效应之间的中介,这种判断包括对审计处理处罚确定性、审计处理处罚严厉性和审计处理处罚及时性的判断。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孙富军  
审计处理处罚是审计机关重要的行政执法权之一。说其重要,首先由于审计处理处罚可树权威。没有审计处理处罚,审计监督的力度、作用就大打折扣。同时审计处理处罚有风险,如不依法规范实施,极有可能引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并导致败诉的法律后果。因此,实施审计处理处罚一定要依法进行,既立足严格审计执法的内在要求,又注意防范审计风险。具体来说,审计处理处罚应“四要”:一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是实施审计处理处罚的基本前提,实施审计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就是查清事实、取得证据的过程。事实清楚,要求对被审计单位违反财经法纪事实的认定必须具体、准确、符合客观实际。证据确凿是指认定事实所依据的证据都要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淼   孙丽丽   钱琨   吕君杰   郑石桥  
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要进行责任追究,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主张进行责任追究,另外一种观点主张不进行责任追究。文章认为,责任追究会有积极效果,但也会有一些消极后果,权衡利弊,还是应该进行责任追究,没有责任追究,内部审计终极目标难以实现。关于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由哪个机构来进行责任追究,有多种模式。相对来说,发起责任追究模式对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的责任者进行责任追究的效率高、效果好。关于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如何进行责任追究,需要单独制定《内部审计发现问题责任追究办法》。要区分不同类型的问题、问题的严重程度和不同的责任程度,分别制定处理处罚条款,并要与本单位其他领域的处理处罚规定相协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叶维蔚  
行为审计处理处罚对象选择有单罚制和双罚制。凡是谋取单位利益的违规行为,采用双罚制;凡是谋取个人利益的违规行为,采用单罚制。双罚制的理论基础是违规行为是单位成员的个人行为与单位行为发生了竞合,根据违规责任自负原则,必须对违规个人和违规单位同时进行处理处罚。由于双罚制能更好地实现审计处理处罚的惩处功能和预防功能,所以,双罚制效果好于单罚制。无论是单罚制还是双罚制,要真正发挥作用,审计客体必须是理性人,同时,审计处理处罚模式的力度必须适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张翔  
行为审计处理处罚配置是处理处罚的制度框架,涉及理论基础、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三个层面。处理处罚配置的理论基础包括配置目的和如何配置两个理论问题,配置目的是惩处功能和预防功能的统一;如何配置是违规惩处相应,认为违规行为对经管责任的危害是衡量处理处罚的真正标尺。处理处罚宏观配置搭建处理处罚的主体框架,主要包括:处理处罚主体、处理处罚对象、处理处罚立法模式、处理处罚类型和位阶。处理处罚微观配置主要涉及各类处理处罚在各类违规行为上的配置,主要包括:处理处罚配置模式、处理处罚自由裁量权、针对各类违规行为的处理处罚规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健欣  郑石桥  
对审计揭露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是政府审计的一个重要职责。然而,是否任何力度的处理处罚都能发挥遏制违规行为的效果?为此,通过构建违规行为决策的理论模型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如果政府审计处理处罚力度低于一定的水平,就不能达到其预期的效果。而我国地方审计机关的经验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的政府审计处理处罚对于遏制违规行为之所以没有显著效果,是因为审计处理处罚力度过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天舒  
随着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腐败官员开始浮出水面,如何进行反腐败的制度设计迫在眉睫。本文从违规概率和违规程度两个角度系统分析了政府审计处理处罚违规问题的方式对于审计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覃卫群  
审计处理、处罚是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和违反《审计法》的行为采取的纠正和处罚措施。在实践中,处理处罚是审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审计处理处罚定性裁量难、审计决定执行难一直困扰着审计执法。笔者试就“两难”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高志明  
财经审计法律法规中的违法所得既可以表现为不应有而有,又可以表现为不应免而免。违法所得应该是已实现的经济收益。为体现《行政处罚法》立法精神和行政执法的效益、公平原则,认定和计算违法所得时应包括成本。没收违法所得应注意:没收较大数额的违法所得宜听证;对违法所得有明确合法权利请求人的应先行退还再予没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艾方兴  
一、当前,部分审计机关在对违规责任人员行使审计处罚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对国家审计机关是否有权对违规责任人员行使审计处罚的认识不足。当前,一些被审计单位和有关违规责任人员由于认识不足,常以《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中无具体条款规定审计机关具有对有关违规责任人员的审计处罚权为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