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7)
- 2023(2049)
- 2022(1871)
- 2021(1778)
- 2020(1575)
- 2019(3599)
- 2018(3627)
- 2017(6800)
- 2016(4080)
- 2015(4492)
- 2014(4786)
- 2013(4766)
- 2012(4563)
- 2011(3667)
- 2010(4376)
- 2009(4386)
- 2008(4338)
- 2007(3939)
- 2006(3647)
- 2005(3748)
- 学科
- 管理(12360)
- 济(12156)
- 经济(12129)
- 审计(12123)
- 业(11313)
- 企(9980)
- 企业(9980)
- 财(7205)
- 各类(5882)
- 中国(5323)
- 务(5037)
- 财务(5021)
- 财务管理(4953)
- 企业财务(4693)
- 制(4627)
- 方法(4582)
- 农(4204)
- 学(3642)
- 业经(3106)
- 税(3024)
- 银(3022)
- 银行(3017)
- 理论(2858)
- 行(2767)
- 税收(2724)
- 收(2694)
- 数学(2667)
- 农业(2637)
- 体(2634)
- 度(2632)
- 机构
- 学院(54449)
- 大学(53592)
- 济(18347)
- 管理(17998)
- 研究(17986)
- 经济(17680)
- 中国(16759)
- 理学(14211)
- 理学院(14019)
- 管理学(13677)
- 财(13607)
- 管理学院(13582)
- 京(13448)
- 科学(11075)
- 江(10825)
- 所(10597)
- 财经(9679)
- 中心(9144)
- 农(8930)
- 省(8625)
- 州(8569)
- 北京(8549)
- 经(8472)
- 研究所(8376)
- 范(7331)
- 师范(7263)
- 财经大学(6832)
- 会计(6729)
- 业大(6653)
- 农业(6650)
共检索到102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辛柏春 董开军
审计处理的概念及相关问题的法理说明辛柏春董开军审计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审计法律制度,通常指审计机关对审计查出问题的直接处理。就处理的直接性和强制性而言,审计处理确系我国独有之制。从1988年的《审计条例》到现今的《审计法》,对审计处理均有所规定,在发挥审...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齐国生
绩效审计在西方国家开展较早。有资料表明这类审计在英国有近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绩效审计的真正兴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在70年代以后,绩效审计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近年来,绩效审计开始介绍到我国。然而,相对于传统审计而言,绩效审计还是一个新兴的审计方式。因此,尚有一些问题如基本概念和术语使用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探讨和规范,本文拟就此做一初步的探讨。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海东 韩民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政府报告和文件提出了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及推进各类教育形式沟通衔接、学分互认的任务目标。本文旨在探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背景下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的几个重要概念的内涵及其内在联系,并结合国内外研究和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是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重要支柱和切入点,国家资格框架是开展学习成果认证的国家标准体系,学分银行是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探索的一种机制创新,而自学考试可以看作是中国特色的学习成果检验和认定制度。准确把握这些概念及其实质,对于澄清观念、减少误解、明确定位和指导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庞世俊
众多研究成果为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践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和指导。理论研究需要正视、揭示、研究、解答实践中的种种问题,目前一方面需要将学习借鉴国际职业能力理念和本土实践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提升。另一方面需要以我国社会文化背景为基础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因为职业能力的内涵表明它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知识的概念,职业能力的理论研究需要多学科的支持。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蔡丽兰
"内部控制"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提到财务舞弊,人们想到内部控制;提到公司治理,自然也会将内部控制放在重要位置。但是,内部控制的内涵是什么,内部控制与相关的概念或议题(如公司治理、公司管理、风险管理等)存在何种关系等,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拟对内部控制概念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守中
谈谈国有资产的概念及其管理问题陈守中1、国有资产的概念和内容。国有资产,顾名思义,是指国家所拥有的资产。国家,按照教课书或工具书上的解释,它是指一定阶级的统治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而这个解释更象是对政府、对统治机关所作的说明,与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家才
由于理论界与实务界对审计风险的看法和认识上的偏差 ,使得传统审计风险定义和风险模型存在许多缺陷。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对审计风险定义的重新认识 ,引出审计诉讼风险的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 ,对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加以改进 ,以期增强审计风险观念并在审计实务中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毕莹
美国2012年投资协定范本第2条第2款(b)项规定了条约义务的主体包括"政治分支机构",这一概念主要规定于美国《外国主权豁免法》(FSIA)。考察FSIA相关理论及判例发现,从一般定义看,"政治分支机构"系一种广义的概念,该词虽难以精确对应我国的行政区划,但可做出范围上的大致映射,即:所有的中央政府之下的政府性单位,既包括地方政府,诸如省、行政区、郡县、自治市等从属性政府实体,又在多数案例中包括中央的部门或部委。从除外规定看,在认定我国某一特定的行政区划实体是否属于"政治分支机构"时,可尝试通过证明自身为"代理机构",从而抗辩其不属于条约义务承担主体。"政治分支机构"与"代理机构"具有水平联动与垂直联动两层关系,判断上存在法律特征标准与核心功能标准之别。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程鹏
知识发掘是撷取隐含、有用、未被发掘、有潜在价值的知识资源的一种过程,采用先进和传统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对数据库内外的知识进行系统分析、挖掘、发现和利用,区别于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强调发掘目的的有用性、发掘源头的广泛性、发掘手段的综合性、发掘内容的知识性、挖掘价值的潜在性、应用方式的具体性等特征。通过对"酵论"、"差论"、"圈论"的重点阐述,试图分别回答知识发掘过程中发掘什么、发掘范式、发掘环境等问题。
关键词:
知识发掘 酵论 差论 圈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峰
本文从决策主体、研究对象、信息行为的目的、功能、信息过程的道德规范及信息行为本身等方面入手 ,研究了竞争情报的概念 ,并分析了它与若干相近概念的区别。
关键词:
竞争情报 概念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丽萍 罗世猛
文章首先构建情报研究有效性评价概念金字塔。借鉴循证医学关于研究有效性的有关理论,将情报研究的有效性分为内在有效性、外在有效性、过程有效性及结论有效性等;论证内在有效性及外在有效性的相互关系,分析内在有效性的实现机制,论证过程有效性及结论有效性的相互关系。最后,提出情报研究有效性评价整体概念,并从评价目的、主体、对象、时间、内容5方面剖析情报研究有效性评价概念,完成情报研究有效性评价的概念构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博 周利民
为准确理解"大科学"相关概念,了解大科学研究发展趋势与组织形式演变,从历史视角对大科学时代、大科学体制、大科学研究、大科学设施的概念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对比研究,并针对大科学研究的学科领域、组织形式与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大科学时代与大科学体制有固有的内涵意义,随着科学前沿的发展与目标导向的转变,大科学研究从军事导向转向了社会需求导向,分布式、多目标式等新型组织形式出现,传统划分大科学与小科学研究的观点正在受到挑战,小科学研究与大科学研究或大科学装置发展出新的合作形式与路径,大科学研究正通过新的组织形式推动着当今世界的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
关键词:
大科学 概念辨析 演变 组织形式 小科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郑伟
一、由现行会计准则引发的关于收入定义的疑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都将收入定义为"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准则指南进一步将"日常活动"界定为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所谓的经常性活动,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准则指南同时还规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高文茹 宗刚
一、审计重要性的概念 审计重要性是现代审计理论和实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决定审计风险以及检查范围、程序的直接依据之一。由于受审计时间和审计成本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现代审计广泛运用审计抽样方法。在这种条件下,审计人员不可能就会计报表的所有方面发表审计意见,而只能就所有被审事项的重要方面发表审计意见。所谓“重要方面”,就是影响财务报表整体可信性判断的重大事项。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蒋毓翔
一、审计风险的定义(一)蒙受损失论蒙受损失论强调审计风险是审计主体损失的可能性,对审计风险的关注主要在于是否承担法律责任,但不能回答审计主体为什么愿意容忍审计风险存在,另外,审计主体蒙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