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40)
2023(7857)
2022(5924)
2021(5394)
2020(4307)
2019(9330)
2018(9331)
2017(17260)
2016(9593)
2015(10854)
2014(10947)
2013(9853)
2012(9058)
2011(7707)
2010(8476)
2009(8055)
2008(8020)
2007(7498)
2006(6884)
2005(6586)
作者
(27563)
(23027)
(22689)
(21808)
(14933)
(10984)
(10408)
(8800)
(8739)
(8240)
(7915)
(7772)
(7332)
(7286)
(7252)
(6880)
(6851)
(6840)
(6549)
(6449)
(5800)
(5664)
(5582)
(5268)
(5253)
(5250)
(5069)
(5013)
(4743)
(4604)
学科
(36267)
经济(36210)
(28048)
管理(27904)
(23317)
企业(23317)
中国(14315)
(13097)
审计(12134)
方法(11846)
业经(10863)
(10313)
(9381)
(8554)
数学(8526)
农业(8430)
数学方法(8351)
(7456)
地方(7338)
理论(6902)
(6745)
(6382)
金融(6382)
(6327)
财务(6302)
财务管理(6234)
(6212)
银行(6198)
技术(6071)
企业财务(5971)
机构
大学(134987)
学院(134075)
(50616)
经济(49394)
管理(47909)
研究(46734)
理学(40601)
理学院(40099)
管理学(39205)
管理学院(38977)
中国(36262)
(30489)
科学(28409)
(26498)
(23899)
(22961)
(21953)
中心(21665)
研究所(21022)
财经(20581)
(19045)
师范(18848)
北京(18772)
业大(18751)
(18681)
农业(17710)
(17354)
(16875)
经济学(15315)
财经大学(15180)
基金
项目(85523)
科学(67408)
研究(63592)
基金(61748)
(55128)
国家(54199)
科学基金(45723)
社会(41308)
社会科(38876)
社会科学(38860)
(33020)
基金项目(31821)
教育(29605)
自然(28269)
自然科(27586)
自然科学(27578)
(27524)
自然科学基金(27064)
编号(25979)
资助(24149)
成果(22714)
重点(19797)
(18707)
课题(18587)
(18078)
国家社会(17433)
(17333)
(16703)
(16333)
项目编号(16220)
期刊
(63430)
经济(63430)
研究(42991)
中国(36069)
学报(23583)
(23324)
(22839)
科学(21028)
管理(19598)
教育(18916)
大学(18573)
学学(17293)
农业(15800)
(12120)
金融(12120)
技术(11352)
财经(10623)
业经(10276)
经济研究(10169)
审计(9441)
(9219)
(8397)
问题(8234)
(8211)
图书(7403)
会计(6991)
财会(6803)
世界(6794)
(6445)
现代(6292)
共检索到217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笑霞  李明辉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审计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化的审计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且可以促进相关治理制度的建立和优化,并可从决策力、执行力、廉洁性、绩效性等方面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审计应顺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其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孙达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审计机关在促进中央政策贯彻落实、促进权力规范运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本文以审计视角,从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国家审计职能作用的历史演变、路径实现、思考启示等方面,研究国家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昌良  
"国家治理现代化"形成和提出是中国共产党认识现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堪称现代化的"第五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政府除了强化制度机制等硬手段外,还需依靠行政文化底蕴的支撑。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包括行政文化在内的文化建设与创新的必要性。本文正是基于十八大的要求,通过分析行政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行政文化建设和创新的对策,以期达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兆东   蔡植锴  
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区域治理的现代化,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一部分,需要为实现区域治理有效运行、区域战略落地实施发挥应有作用。文章先总结了区域治理现代化的五点特征,包括治理目标统一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手段综合化、治理内容系统化、保障机制完善化。接着基于特征,构建促进区域治理现代化的审计监督体系,围绕审计业务协同分析了国家审计促进区域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明玉  饶从满  
从政治的角度而言,现代化进程就是现代国家建构的过程,亦即民族国家建构和民主国家建构的过程。民族国家建构需要公民教育,通过培养公民的民族认同来对分散的社会加以整合。公民教育则通过与公民教育直接相关的公民科等学科的教学以及民族语言和民族历史的教学实现这种整合功能。民主国家建构,不仅意味着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而且还包含着民主观念的传播与民主意识的塑造。公民教育则通过公民科等学科的直接教学和课外实践、社区参与等途径,实现其民主化功能。各国公民教育的功能取向取决于各自现代化过程中民族国家建构与民主国家建构之间的关系演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应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改革目标是党和国家提出的一个重要"政治理念"或"发展目标"。从"国家统治"向"国家治理"的转变,涉及的是"阶级"、"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需要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公共服务"将成为基本职能。而只有当"国家"向"社会"转变或交出部分"公共权力"时,社会组织才具有参与"社会管理"或"公共服务"的条件,而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帅  李明辉  
国家治理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环境,国家治理现代化将对国家审计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有利于提高审计的地位、优化审计环境;另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也对国家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对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提出了巨大挑战。为了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需从如下方面作出变革:第一,从国家治理的高度来重新认识国家审计的使命和任务;第二,深化改革,以便为审计更好地发挥其治理作用创造有利条件;第三,国家审计工作应致力于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服务。此外,还应当在审计思维、审计技术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变革,以实现国家审计的现代化,从而更好地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服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帅  李明辉  
国家治理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环境,国家治理现代化将对国家审计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有利于提高审计的地位、优化审计环境;另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也对国家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对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提出了巨大挑战。为了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需从如下方面作出变革:第一,从国家治理的高度来重新认识国家审计的使命和任务;第二,深化改革,以便为审计更好地发挥其治理作用创造有利条件;第三,国家审计工作应致力于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服务。此外,还应当在审计思维、审计技术与方法等方面进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晓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而对公共权力的配置和运行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免疫系统"的国家审计应当适应这些新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新职能。而要实现新的职能定位,国家审计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不断创新审计模式、审计方法和审计工具,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科学性提供保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斌  
现代税收制度具有"合作性""科学性""适应性"的内在特质。西方国家的税收现代化进程与其经济社会及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相辅相成、融合发展的,但很多发展中国家却面临着国家治理与税收现代化相互制约的"两难困境"。我国的税收现代化进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未来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问题寻求加快建立现代税收制度的路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元生  李建军  
税收与国家治理紧密关联,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税收主要通过财力机制、表达机制、激励机制和征管机制影响国家治理。当前,对税收职能作用的认知主要囿于经济学视域,税收在推动国家政治治理、经济治理和社会治理上尚有不少局限。为此,应突破经济学的视域,从国家治理的视野理解税收职能和推进税制改革,从设税、征税和用税三方面落实税收法定,提高税收可见性,完善纵向和横向税收分权体制;稳定宏观税负,追求税收中性,改进税收的微观调节和宏观调控;发挥税收公平分配、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公益、维护家庭延绵和谐的作用。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谭诗赞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公共预算治理则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公共预算治理不仅是一个预算收支测算的会计过程,更是一个社会公共利益权威性分配的政治过程。中国在公共预算治理中面临着行政集权强化和民主控权虚化的现实挑战。推进现代公共预算治理的良善发展,需要实现预算民主和预算法治的协同治理,以此更好地发挥现代公共预算治理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胜  阳立高  
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现代化过程中,存在审计汲取能力不足、缺乏审计共识、制度建构不健全、公民参与不足和组织体制内部权责不明等问题。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现代化,关键是要结合现存问题与风险,从制度化、民主化、高效化和协调化等方面完善审计体系和提高审计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戚振东  姜德波  施平  
随着国家审计在维护经济秩序,监督制约公共权力运行,治理贪污腐败,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国家审计对于保障现代国家治理健康稳定运行的意义得到广泛接受和认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表明我国治国理政步入了一个崭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环境复杂多变、治理风险加剧、全球化扩散和影响等,都给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促进国家善治,带来众多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2014年11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和南京审计学院联合主办的"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论坛在南京...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魏毅  
我国正处在互联网深入发展阶段,"互联网+"正日益成为稳增长、促改革的突破口。国家治理能否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关系到能否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入手,分析当下互联网发展带给国家治理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国家审计在互联网时代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