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9)
- 2023(11659)
- 2022(10385)
- 2021(9492)
- 2020(8096)
- 2019(18751)
- 2018(18490)
- 2017(36164)
- 2016(19576)
- 2015(21972)
- 2014(21741)
- 2013(21625)
- 2012(19703)
- 2011(17426)
- 2010(17601)
- 2009(16056)
- 2008(15107)
- 2007(12852)
- 2006(11033)
- 2005(9461)
- 学科
- 济(78579)
- 经济(78490)
- 管理(55767)
- 业(53667)
- 企(44619)
- 企业(44619)
- 方法(42331)
- 数学(37031)
- 数学方法(36677)
- 农(20006)
- 财(19929)
- 中国(19269)
- 业经(16652)
- 学(16487)
- 地方(15403)
- 农业(13728)
- 贸(13601)
- 贸易(13591)
- 务(13202)
- 易(13134)
- 财务(13132)
- 财务管理(13064)
- 技术(12924)
- 理论(12657)
- 企业财务(12476)
- 制(12216)
- 环境(12202)
- 审计(12175)
- 和(11842)
- 划(10715)
- 机构
- 大学(275727)
- 学院(273004)
- 管理(113246)
- 济(106978)
- 经济(104707)
- 理学(99980)
- 理学院(98932)
- 管理学(97306)
- 管理学院(96825)
- 研究(85112)
- 中国(62153)
- 京(58262)
- 科学(53842)
- 财(48581)
- 农(43154)
- 业大(42569)
- 所(41781)
- 财经(40529)
- 中心(39065)
- 研究所(38060)
- 江(38052)
- 经(37064)
- 北京(35795)
- 范(35121)
- 师范(34795)
- 农业(33997)
- 经济学(31884)
- 院(31003)
- 州(30997)
- 财经大学(30509)
- 基金
- 项目(195877)
- 科学(154474)
- 基金(143417)
- 研究(142112)
- 家(124673)
- 国家(123666)
- 科学基金(107293)
- 社会(89755)
- 社会科(85248)
- 社会科学(85223)
- 基金项目(77158)
- 省(76365)
- 自然(71019)
- 自然科(69349)
- 自然科学(69335)
- 自然科学基金(68114)
- 教育(65700)
- 划(63987)
- 资助(59380)
- 编号(57759)
- 成果(45962)
- 部(43511)
- 重点(43322)
- 创(40717)
- 发(40422)
- 课题(38947)
- 科研(37953)
- 创新(37890)
- 教育部(37656)
- 人文(37042)
- 期刊
- 济(107267)
- 经济(107267)
- 研究(77910)
- 中国(49721)
- 学报(44033)
- 科学(39436)
- 管理(38577)
- 农(37453)
- 财(36189)
- 大学(33448)
- 学学(31529)
- 教育(28888)
- 农业(26471)
- 技术(22650)
- 融(19624)
- 金融(19624)
- 财经(19073)
- 经济研究(17759)
- 业经(17479)
- 经(16047)
- 图书(14724)
- 问题(14083)
- 理论(13850)
- 业(13336)
- 科技(13312)
- 技术经济(13231)
- 实践(12862)
- 践(12862)
- 版(12292)
- 商业(11666)
共检索到379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太辉 杨明月
审计思想方法是从事审计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因此研究审计思想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审计取证作为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决定审计质量,关乎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发挥,最终影响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效用程度。基于此,本文以审计取证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访谈和归纳演绎等方法,在深入分析审计证据要满足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审计取证的思维五步:合理怀疑——发现问题——证实问题——力求达成共识——解决问题。同时从肯定性取证、中性取证和否定性取证入手,深入分析了行为、结果、现象、主客观、主客体、原因、影响和责任主体等思维要素。旨在通过本研究,进一步丰富审计相关理论,并为审计人员改...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程铖 李睿
电子数据审计在推动国家审计创新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逐步形成了以"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为特点的数字化审计方式。受现阶段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相关法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以及数据产生、存储和采集过程中人为因素干扰等问题所限,电子数据审计在取证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和风险。本文深入分析了电子数据审计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审计准则和审计取证的一般思路,从"证实问题"和"达成共识"两个方面,论证了电子数据和数据分析结果直接作为审计证据、对全部或部分电子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调查取证和对电子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抽样调查取证等三种电子数据审计取证的模式及其适用的场景和条件,并从数据源...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管锦康
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期,通过一段的实践,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建立市场经济必须有公平竞争,不许权力参与,搞权钱交易,破坏市场竞争法则。为此,国家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的市场经济,在市场体系内,必须强调法制,加强监督,维护正常经济秩序,保证各方应有权益。强调法制对于市场经济的监督,可以通过法律监督,发挥司法机关执法的作用。与其同时,还要强化审计监督,实现对其他经济监督的再监督作用,尤其在加强宏观调控方面,可以进行审计调查,提出审计信息,供决策参考,并同司法监督相结合,制约经济建设中的不利因素,促进经济高速有效的发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卫国
一、对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的理解 近年来,对内部审计职能的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服务寓监督之中; ——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是服务,监督寓服务之中; ——内部审计的职能应定位在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肖中荣
<正>批判性“Critical”一词来自希腊语“Critic”,意思是“提出本质、弄清楚、进行分析”,现代汉语将“批”界定为对不妥的或错误的言论提出质疑,“判”即断定。学界对批判性思维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杜威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对某种结论进行充分的批判、衡量得出结论的根据、给出判断的充足理由后才接受某种信念或做出结论的思维过程。教育哲学家艾尼斯(R.H.Ennis)把批判性思维定义为“正确地评价命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阳杰 应里孟
随着技术对人、事、物的数据化程度提高,整个社会开始渐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引发的审计取证环境变革,要求审计取证模式从技术驱动的“利用计算机审计”向数据驱动的“利用大数据审计”转变。在大数据时代,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特征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审计取证过程中要求更多地运用总体思维、容错思维、相关思维、预测思维和规则思维,并规避由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险、技术风险和认知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阳杰 应里孟
随着技术对人、事、物的数据化程度提高,整个社会开始渐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引发的审计取证环境变革,要求审计取证模式从技术驱动的"利用计算机审计"向数据驱动的"利用大数据审计"转变。在大数据时代,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特征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审计取证过程中要求更多地运用总体思维、容错思维、相关思维、预测思维和规则思维,并规避由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险、技术风险和认知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阳杰 应里孟
随着技术对人、事、物的数据化程度提高,整个社会开始渐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引发的审计取证环境变革,要求审计取证模式从技术驱动的"利用计算机审计"向数据驱动的"利用大数据审计"转变。在大数据时代,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特征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审计取证过程中要求更多地运用总体思维、容错思维、相关思维、预测思维和规则思维,并规避由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险、技术风险和认知风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彭安臣 雷勇军 曾洁
院校研究区别于高等教育研究的显著特征包括:它不是学术取向的知识增进,而是工作取向的"工程设计";其产品质量不是"越先进越好",而是"合适就好";它采用的是一种建构性、综合性、权衡性和殊相性的工程思维。中国院校研究要加强从人文思维方式到工程思维方式的"下沉";院校研究人员应跳出传统高教研究"舒适区",实现工作状态的转换;应注重"产品"形式,增加其接受度与认可度。
关键词:
院校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思维方式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宋夏云 周琬宇
智能审计具有审计视角的宏观性、审计思路的科学性、审计方法的先进性以及审计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等优势。大数据对智能审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业务承接、计划管理、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审计报告等方面。智能审计取证模式的创新对策包括更新审计理念、搭建数据中心、更新审计技术方法、完善审计准则与监管、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五个方面。
关键词:
大数据 智能审计 取证模式 应用流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也平 石德金
基于审计的基本职能和领导干部森林资源资产监管责任,根据国家要求并汲取现有理论成果,对编制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取证清单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内容可系统地分为履行责任的管理意识、森林资源监管的组织行为、林业资金管理与绩效、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性成果、森林资源经营性成果5个部分,具体涵盖学习传达政策法规、林业制度性改革、资金管理及内控制度、森林资源数量情况、林业总产值等22类74个审计事项;将对应的审计业务具体目标、审计取证对象、取证方法等要素列示,最终汇总编制了领导干部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取证清单,该清单的运用可规范审计实施,保证审计取证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关键词:
离任审计 森林资源资产 审计证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高丽阳 冯均科
大数据背景下,注册会计师应改变基于被审计单位本身进行查证及分析的模式,建立一种以海量数据为基础、以大数据与审计专业活动协同的大数据审计取证模式。
关键词:
大数据 审计取证模式 审计改革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石爱中
我国国家审计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直接服务于政府行政机关是当时的最佳选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国家审计已经转变为行政立法双服务型,并将向立法服务型转变。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徐丽萍
审计风险控制是多因素全过程的系统控制,既包括审计机构的风险控制,也包括审计人员对于审计项目的风险控制,涉及内容非常广泛。而从审计取证的角度出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取证业务的风险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