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5)
- 2023(9362)
- 2022(7840)
- 2021(7079)
- 2020(6156)
- 2019(13170)
- 2018(12722)
- 2017(24517)
- 2016(13394)
- 2015(14093)
- 2014(13797)
- 2013(13572)
- 2012(12429)
- 2011(10584)
- 2010(10760)
- 2009(10158)
- 2008(10152)
- 2007(8732)
- 2006(7192)
- 2005(6475)
- 学科
- 济(45815)
- 经济(45757)
- 业(43704)
- 管理(41078)
- 企(34880)
- 企业(34880)
- 方法(24908)
- 数学(21946)
- 数学方法(21762)
- 财(21597)
- 务(16512)
- 财务(16502)
- 财务管理(16422)
- 企业财务(15822)
- 中国(14286)
- 审计(12198)
- 农(11490)
- 制(11318)
- 银(11110)
- 银行(11071)
- 险(10891)
- 保险(10799)
- 学(10713)
- 行(10206)
- 贸(10176)
- 贸易(10166)
- 易(9962)
- 融(9805)
- 金融(9805)
- 业经(9693)
- 机构
- 大学(182053)
- 学院(181432)
- 济(72086)
- 经济(70701)
- 管理(69396)
- 理学(60600)
- 理学院(59921)
- 管理学(58827)
- 管理学院(58518)
- 研究(58500)
- 中国(49436)
- 财(40015)
- 科学(38221)
- 京(37749)
- 农(37600)
- 财经(31605)
- 业大(31310)
- 所(30700)
- 农业(30191)
- 经(28908)
- 中心(27910)
- 研究所(27774)
- 江(26480)
- 财经大学(24018)
- 经济学(22687)
- 北京(22506)
- 院(20978)
- 州(20876)
- 经济学院(20852)
- 商学(20413)
- 基金
- 项目(127680)
- 科学(99974)
- 基金(96200)
- 家(87422)
- 国家(86715)
- 研究(83493)
- 科学基金(73721)
- 社会(55682)
- 社会科(52999)
- 社会科学(52977)
- 基金项目(51385)
- 自然(51181)
- 自然科(50004)
- 自然科学(49985)
- 自然科学基金(49144)
- 省(48816)
- 划(41719)
- 资助(39342)
- 教育(37428)
- 编号(30435)
- 重点(29113)
- 部(28168)
- 创(26738)
- 科研(26333)
- 计划(25802)
- 创新(25175)
- 发(25015)
- 国家社会(23893)
- 教育部(23868)
- 业(23586)
共检索到261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世银 王越
基于中国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审计功能对隐性债务风险的非线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金融发展在审计监督影响债务风险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审计功能的发挥对隐性债务风险有先加剧后缓解的倒“U”型影响,当审计揭示功能和纠正功能分别超过0.73和0.57的阈值时,审计功能对债务风险的影响出现拐点效应;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审计功能对隐性债务风险的抑制作用被削弱,而刺激作用被强化,导致倒“U”型曲线的拐点向右移动;由于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高于中部地区,因此倒“U”型曲线对应的拐点值更大;由于西部地区审计功能发挥程度较低,因此并未发现对隐性债务风险的非线性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崔瑜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党的十九大和2018年金融工作会议反复提及的关键问题。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是局部存在隐性债务规模不断膨胀、举债形式隐蔽多样等问题,潜在风险十分突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能否得到妥善处理,关系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成败,影响到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财政金融工作是否有序开展。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形式多样、规模不断扩张目前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尚没
关键词:
隐性债务风险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傅金平 张薇
PPP项目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工作合作开发具有公益性质项目的有效模式之一,但是,PPP项目由于职责权限划分不清晰、政府监管缺失和地方政府官员过于追求政绩等因素,一旦出现问题或PPP项目失败,政府兜底由财政支出承担风险的可能性极高,因而政府在PPP项目中承担了较多的隐性债务风险。为此,本文构建了专门针对PPP项目隐性债务风险的审计架构,以D区BGH河道治理工程PPP项目为例进行具体应用,借此发现审计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为其他PPP项目的应用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
PPP项目 风险导向 隐性债务风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孙宏鹏 苏婵媛 边赛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持续扩张,表现形式愈加复杂多样,其中潜藏的风险也不断加大。在国家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战略背景下,隐性债务风险应对和治理问题成为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含义和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传导路径和风险影响,并结合现阶段政府隐性债务治理障碍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隐性债务 风险传导 治理对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苏振兴 扈文秀 章伟果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已经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触发点,但由于隐性债务需要政府财政直接负担的比例难以确定,导致其实质风险无法准确测算。本研究构建了KMV模型、基于ROA的负担模型以及信用债的市场均衡模型,着重研究隐性债务中的两类主要债务,地方国有企业债务与融资平台债务转化为政府财政负担的转化率,并测算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表明:2011-2018年之间,地方国有企业债务转化为地方政府财政负担的转化率在5.03%~9.13%之间,融资平台债务转化率在60.29%~82.31%之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由2011年的2.56万亿元上升到了2018年的12.2万亿元,占比也由24.5%上升到43.4%,说明隐性债务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综合债务规模逐年扩大,债务违约概率由0上升到3.07%,从无违约风险上升到中等风险区间,且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存在明显区域特征。
关键词:
隐性债务 转化率 债务风险 KMV模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德华 刘立品
从长期看,更为关键的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改善政府投融资生态,降低无效低效投资,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同时要解决合理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下称"43号文")和新《预算法》的规定,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唯一合法渠道。但在实践中,新《预算法》的法律规定以及相关中央文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吉富星
近年来,地方政府违规举债方式多、隐蔽性强、规模大,导致隐性债务底数不清、风险累积较大,造成监管与治理难。隐性债务呈现形态多样化、复杂化趋势,识别要坚持"穿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从最终财政资金偿还这一本质及财政预算管理来界定。隐性债务实质是指法定政府债务限额之外,直接约定或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或违法提供担保,或以承担救助责任等方式举借的债务或表外负债。基于有息负债及债务矩阵视角的预估表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未来举债空间有限,局部风险、流动性风险较为突出。短期看,关键要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缓释存量债务风险。但长期看,更应关注债务的投资效率、债务可持续及相应制度安排。
关键词:
政府债务 隐性债务 财政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倪筱楠 孙夫祥 郑凯伦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新冠疫情冲击,使得遏制并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成为了当前政府工作重心之一。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总基调下,研究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势在必行。文章首先在阐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概念界定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现状、隐性债务风险传导路径及影响。其次,探讨了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困境,并选取我国首个无隐性债务省份—广东省,总结其化解隐性债务的经验。最后,结合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现状、化解困境及国内经验,提出助力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启示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隐性债务 债务风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常欣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政府部门的负债率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水平。鉴于中国政府拥有足够的主权资产来覆盖其主权负债,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极低。包括地方政府担保债务和救助债务、新增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和各种替代性融资方案在内的隐性债务风险,值得高度警惕。未来应以硬化地方政府的预算约束为重点,有效克服地方政府的借贷冲动。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美涵
本文运用波兰克瓦 (Polackova)的政府隐含性债务 (ContingentGovernmentLiabilities)概念 ,结合“马约”中一国公共债务余额占GDP不超过 6 0 %规定 ,对我国政府隐性债务的特征作了道义责任性、偶发性和未纳入预算最终由政府承担的兜底性等概括 ,并指出我国存在着的巨额政府隐性债务的风险性以及防范化解这些风险对实施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迫切重要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海星
道德风险引起一国政府的隐性及或有负债。这种债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不可控性、长期性和体制性等特征。在我国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不规范的体制因素产生了大量的政府隐性及或有债务,主要包括隐性外债、银行不良资产、社会保障基金缺口以及公共部门发行的政府担保债券等,过可能是中国政府未来几年所面临的主要财政风险。应通过规范的制度安排和充分的信息披露,控制隐性及或有债务规模,减少它对财政稳定性的冲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云晓 赵文举
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地方政府债务遵循适度与良性发展原则。文章采用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显性、隐性与综合债务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呈“倒U”型关系;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主要通过影响经济增长效率、增长结构以及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三个层面最终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债务具有长期动态性,在政府债务的正向影响阶段,显性债务的积极影响具有较好的持续性,而隐性债务在长期则抑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蔡庆丰 吴奇艳 吴冠琛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中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问题之一,特别是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及其处置事关能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地方隐性债务风险是否会通过银行部门向实体经济溢出,进而影响域内企业的投融资行为有待检验。本文构建了政府、银行以及企业三个部门的联动框架,研究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如何影响域内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发现,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的增加会降低域内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且在地方财政监管力度低、地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程度低以及国有企业的样本中作用更加明显。上述结论在进行了内生性问题讨论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研究表明,地方隐性债务风险会通过提升银行的流动性囤积水平、提高贷款利率发挥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并没有导致企业外部融资约束的提升,原因在于其会促使域内企业进行融资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升股权和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然而,向商业信用融资的转变,存在域内重大风险向外蔓延的可能。本文的研究厘清了地方隐性债务风险通过银行风险感知作用于实体经济和微观企业的内在渠道,为地方政府实现“防风险”和“稳增长”双重目标提供了有益思考。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尹李峰 姚驰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的推导和实证模型的检验,系统考察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影响金融风险的空间溢出效应。首先,通过构建以金融机构作为资金配置和风险传导的核心环节的理论框架,分析得到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不仅通过对企业信贷的挤出效应和对金融机构资产选择的影响导致地区金融风险上升,而且会通过地区间的金融资源配置与竞争效应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导致相邻地区的金融风险水平上升。其次,基于我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12~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影响金融风险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风险存在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即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扩张会导致本地区金融风险水平的上升;(2)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风险存在显著的正向间接效应,即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会对空间相邻地区产生外溢效应,导致空间相邻地区金融风险的上升;(3)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风险的直接效应在经济上行时期要显著高于经济下行时期,与之相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风险的间接效应则在经济下行时期作用大于经济上行时期;(4)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风险的影响在沿海地区更多表现为间接效应,而在内地更多表现为直接效应。
关键词: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金融风险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程 张志欣
本文利用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增加会提高城商行风险承担水平,即降低城商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充足率,提高其不良贷款率和存贷款比率。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金融隐性分权程度增加使得隐性债务规模扩张,隐性债务规模扩张导致城商行表外业务规模随之扩张,进而提高城商行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城商行高杠杆经营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城商行风险承担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同时,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城商行风险承担的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