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32)
2023(17795)
2022(14989)
2021(13925)
2020(11975)
2019(27178)
2018(27002)
2017(51722)
2016(28122)
2015(31465)
2014(30919)
2013(30293)
2012(27236)
2011(24012)
2010(24599)
2009(23327)
2008(22688)
2007(20282)
2006(17347)
2005(15686)
作者
(77917)
(64899)
(64864)
(61693)
(41350)
(31187)
(29572)
(25341)
(24254)
(23280)
(21868)
(21758)
(20600)
(20207)
(20076)
(19916)
(19572)
(19346)
(18880)
(18571)
(16047)
(15938)
(15732)
(14886)
(14589)
(14470)
(14455)
(14447)
(12991)
(12960)
学科
(115522)
经济(115401)
(104308)
管理(94624)
(93509)
企业(93509)
方法(56738)
数学(46824)
数学方法(46102)
(38533)
(35321)
业经(33547)
中国(27884)
(27801)
财务(27729)
财务管理(27648)
企业财务(26254)
农业(24094)
(23539)
贸易(23524)
(23522)
(22957)
技术(21738)
理论(21073)
(19647)
地方(19365)
(18845)
(18647)
(17976)
(16743)
机构
学院(394795)
大学(386800)
(161015)
管理(159525)
经济(157769)
理学(137763)
理学院(136455)
管理学(134009)
管理学院(133306)
研究(118425)
中国(94778)
(80277)
(77504)
科学(71614)
(64503)
财经(61642)
(60032)
(58575)
业大(57134)
中心(57128)
(55894)
研究所(52438)
农业(50801)
北京(49035)
经济学(48610)
(47481)
(46379)
师范(45899)
财经大学(45524)
经济学院(44153)
基金
项目(261736)
科学(207669)
研究(191796)
基金(190957)
(164917)
国家(163491)
科学基金(143019)
社会(122243)
社会科(116018)
社会科学(115982)
(104614)
基金项目(100604)
自然(93403)
自然科(91297)
自然科学(91273)
教育(89894)
自然科学基金(89650)
(86142)
编号(78914)
资助(78672)
成果(62212)
重点(58622)
(57804)
(57099)
(55353)
课题(53278)
创新(52800)
科研(50830)
国家社会(50302)
教育部(50208)
期刊
(175469)
经济(175469)
研究(108846)
中国(75594)
(66375)
管理(61897)
(59381)
学报(55507)
科学(52972)
大学(43202)
学学(41117)
农业(40597)
技术(38554)
教育(37859)
(34518)
金融(34518)
业经(31718)
财经(30409)
经济研究(28328)
(26152)
(24345)
问题(22974)
技术经济(21813)
财会(21412)
统计(20511)
(19261)
(19246)
商业(18900)
(18781)
现代(18281)
共检索到576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冯婧  谭超  
反腐败工作一直是党和国家审计战略部署的重中之重,对我国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塞贝利斯(Tsebelis)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只有内部审计的一级监督机制和出资人-内部审计的二级监督机制博弈模型,探讨什么样的机制设计和奖惩制度能更好地抑制腐败行为的发生,进而完善对国企经济责任人不敢腐、不能腐的监督治理体系。研究发现,一级监督机制下,内部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容易偷懒从而纵容腐败的发生,所以在审计全覆盖要求下,有必要建立健全国企出资人对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再审计的二级监督机制,并通过加大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惩罚力度、适当调节出资人审计部门工作人员的奖励力度、减小对经济责任人腐败的惩罚力度,进而降低经济责任人腐败的概率。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灵翔  
随着国资监管模式的逐步完善,审计监督在国企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授权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特设机构国资委,也正努力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监管措施。本文从国企出资人审计监督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国企审计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目前的具体实践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出资人审计监督工作提出建议,以期有助于国资监管工作的完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余彤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实行审计全覆盖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内部审计全覆盖问题研究》课题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实现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全覆盖要求,就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的对象、范围、内容、目标及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人通过学习此课题有如下启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祖凤  
文章分析并探讨了新时代推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路径及审计监督的重点内容,指出要发挥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规范权利运行、完善内部治理、促进履职尽责、促进提质增效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而促进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庄子萱   冉渝   殷皓洲   梁秋棠  
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本文基于CSSCI来源期刊刊登的国家(政府)审计与国有企业行为的文献,将已有研究分类整理,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文章将已有研究分为国家审计的微观治理效能与高质量发展驱动功能两个大类,研究发现:国家审计执行政府监管功能,刺激了国有企业的创新行为,优化了高风险财务行为和内部治理,最终有助于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体体现为效率提升与价值增值;此外,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在企业层面的交互使国家审计的高质量驱动效应溢出至社会审计市场。本文认为,未来的相关研究需要关注国家审计的度量视角、与国有企业监察结合机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中的非公领域审计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亚男  张文承  郝素彬  
经济责任审计在受托责任理论下,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组织实施,在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干部监督管理机制、促进干部廉洁自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审计全覆盖"理念的提出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提出更高的要求。采用访问网站和调查了解的方式,通过对辽宁省50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梳理出目前我国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普遍存在的问题,诸如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力量不足、审计结果运用不力、整改落实不到位、联席会议制度执行不彻底、领导干部权责不明、评价指标体系缺失等,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对策,充分发挥审计的"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亚男  张文承  郝素彬  
经济责任审计在受托责任理论下,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组织实施,在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干部监督管理机制、促进干部廉洁自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审计全覆盖"理念的提出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提出更高的要求。采用访问网站和调查了解的方式,通过对辽宁省50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梳理出目前我国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普遍存在的问题,诸如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力量不足、审计结果运用不力、整改落实不到位、联席会议制度执行不彻底、领导干部权责不明、评价指标体系缺失等,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对策,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进一步促进高校强化经济责任审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尚琳  徐光华  
本文在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出资人特殊信息需求和现有财务报告提供信息不足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以重大事项管理信息、企业拥有但不易控制资产管理信息、内部分配信息、影响经营业绩客观性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报告,以解决出资人与被出资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满足出资人监管需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天勇  
国有企业难以全面振兴的深层次原因是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后 ,财政从生产建设财政转变为借债吃饭型财政后 ,它们失去了资本金注资来源 ,而银行注资形成的高负债发展模式 ,又会形成金融风险 ;工资成本上升趋势和资本利润率下降规律同样在国有企业发生作用 ,冗员过多的工资上升侵蚀利润 ,使国有企业难以为继 ;将企业作为一级党政社团组织办和企业办社会 ,使企业的体制成本很高 ,并内化了许多社会成本 ;所有者多头代理 ,导致管事的不管人 ,管人的不管事 ,所有者的权力、责任和应当承担的风险不对称。从放权让利改革开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虽然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 ,但是没有形成真正管用的所有者 ,且形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竹  
大数据时代给传统的企业审计工作方式带来了全方位挑战,数据已经逐渐转变为审计的基础性信息资源,正推动以数据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审计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的形成。本文在分析审计全覆盖视角下企业审计大数据应用面临的挑战基础上,提出全面整合与企业审计密切相关的数据资源,构建全覆盖的企业审计大数据资源体系,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将企业审计有关的数据和相关应用集中起来,搭建全覆盖的企业审计大数据分析平台,力求大数据为大多数审计人员所用,切实提高企业审计的效率和精准度。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袁碧华  
分类改革是我国此轮国企改革的核心。要实现分类改革的目标,必须对关乎国企管理体制的国有出资人模式进行重新审视。我国国有出资人模式主要有集权模式和分权模式两种。但无论是以国资委为代表的集权出资模式,还是以行业或地域为标准的分权出资模式,其主要缺陷在于没有回应国企分类改革的要求,没有区分商业类国企与公益类国企而分别构建出资人制度。实际上,在国企分类改革下,有必要确立集权模式与双重模式并行的混合出资人模式。针对商业类国企应采国资委集权出资模式,由国资委专司"管资本",剥离其监管企业的职能;而针对公益类国企应采功能双重出资模式,由多个部门分工协作,既"管资本"也"管企业",实现有效监管的职能。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郭檬楠  吴秋生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和基石,其首要职责就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本文选取2009~2016年商业类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国家审计全覆盖是否促进了国企资产保值增值,以及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企业监管职能转变是否更有利于督促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全覆盖可以有效促进国企资产保值增值;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企业监管职能转变更有利于促进国企资产保值增值。因此,审计署应该依法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审计监督全覆盖,扩大对国有企业及其控股上市公司的审计覆盖面;国资委应积极落实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企业监管职责;审计署和国资委应在新的职责体系下积极探索协同路径,共同构建高效的国有企业外部监督机制,以更好地促进国企资产保值增值。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玉玉  蔡春  王爱国  
基于审计全覆盖实施的背景,以地方审计机关为研究对象,探究地方审计机关不同维度覆盖率对国有企业治理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审计单位覆盖率和审计内容覆盖率,经济责任审计覆盖率对国有企业治理效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在国家审计机关信息透明度较高的地区更显著。除了直接纠偏外,国家审计覆盖率主要通过影响地方政府行为和政企关系而影响国有企业治理效率,具体作用机制表现为:一是国家审计覆盖率的提升通过缓解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地方国有企业代理成本,进而提高了国有企业治理效率;二是国家审计覆盖率的提升通过强化权力监控降低了政府不当干预给国有企业带来的效率损失。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牛艳芳  孙瑜  周传皓  
在公共资金审计全覆盖总目标的指引下,各级审计机关积极利用"集中分析、重点核查"的数字化审计模式开展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这成为现阶段审计机关拓展审计覆盖面、提高部门预算审计效率的主要做法。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受制于多样的财政信息系统、参差不齐的数据质量,较大程度上影响了财政审计大数据的集中分析效果。本文针对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数据碎片化最严重的政府会计核算数据质量,构建了由格式准确性、准则符合性、核算完整性和关联一致性四个维度组成的政府会计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观序关系法确定指标权重,并以某地区开展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为例展开会计数据质量评价,为审计实践中的数据质量评估提供借鉴。本文研究有助于丰富审计大数据下的数据质量研究,也为即将全面推行的政府财务报告和会计数据分析奠定基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沈琦敏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发挥愈显重要。如何适应新常态,推动内部审计全覆盖将是国有企业面对的一项难题。本文着力分析内部审计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面临的困难以及大数据环境为审计全覆盖工作带来的机遇,笔者认为应在大数据环境下建立审计全覆盖的监督框架,并提出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应对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