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7)
2023(8781)
2022(7235)
2021(6830)
2020(5738)
2019(13448)
2018(12718)
2017(24789)
2016(13125)
2015(14878)
2014(14638)
2013(14847)
2012(13994)
2011(12688)
2010(13086)
2009(12573)
2008(12563)
2007(10921)
2006(9862)
2005(9265)
作者
(38018)
(31840)
(31736)
(30497)
(20783)
(15031)
(14481)
(12155)
(12110)
(11322)
(11219)
(10830)
(10342)
(10246)
(10146)
(9729)
(9425)
(9356)
(9349)
(8702)
(8102)
(7894)
(7606)
(7333)
(7229)
(7102)
(7020)
(6579)
(6397)
(6310)
学科
(62507)
经济(62445)
管理(38685)
(38660)
(32107)
企业(32107)
方法(30774)
数学(27062)
数学方法(26899)
中国(19403)
(17901)
(13950)
(13857)
贸易(13840)
(13563)
(13128)
(12363)
金融(12362)
审计(12171)
(12086)
财务(12073)
财务管理(12006)
企业财务(11676)
(11496)
银行(11483)
业经(11129)
(11089)
(10622)
农业(8978)
(8480)
机构
大学(204850)
学院(198321)
(96581)
经济(95100)
管理(76658)
研究(71879)
理学(66029)
理学院(65336)
管理学(64501)
管理学院(64120)
中国(60029)
(46882)
(44101)
财经(38180)
科学(38154)
(36437)
(35151)
研究所(32290)
经济学(32281)
中心(31953)
经济学院(29093)
财经大学(29034)
(28776)
北京(28002)
(27674)
(25192)
业大(24176)
(23428)
商学(23268)
师范(23234)
基金
项目(126942)
科学(102580)
基金(99460)
研究(91222)
(87143)
国家(86525)
科学基金(74467)
社会(63435)
社会科(60450)
社会科学(60435)
基金项目(51138)
自然(47224)
自然科(46226)
自然科学(46212)
自然科学基金(45476)
(42712)
资助(42610)
教育(41746)
(37859)
编号(33257)
(31721)
重点(28570)
国家社会(28470)
成果(28247)
教育部(28050)
中国(27281)
人文(26057)
(25848)
(25522)
大学(24996)
期刊
(102018)
经济(102018)
研究(66178)
中国(41962)
(37536)
学报(28943)
管理(28845)
科学(28618)
(24593)
(24059)
金融(24059)
大学(22863)
学学(21544)
财经(20703)
经济研究(18899)
(17832)
农业(16687)
(14991)
国际(14274)
问题(13829)
技术(13495)
教育(13472)
世界(13095)
业经(12422)
技术经济(10469)
统计(10252)
(9888)
审计(9881)
会计(9597)
理论(9093)
共检索到308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易玄  谢志明  樊雅琦  
国际投资者如何进行审计师选择,其审计信任受何影响,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国际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证检验发现: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更倾向选择国际"四大";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削弱了QFII对国际"四大"的审计信任。研究结果表明,制度信任是影响国际客户审计信任的重要因素,高声誉国际"四大"更容易获得国际客户的审计信任。这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国际化战略实施提供以下启示:国际化不仅要求国内所加强国际声誉建设和品牌管理,也需要会计监管部门加强中国会计制度建设,提升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及参与者的制度认同,帮助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获得国际客户的审计信任。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东荣  
该文就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合格境内和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取得的进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未来动向等有关问题做一简要介绍,指出这两项制度既符合中国循序渐进推动资本市场开放的战略方针,顺应了中国近年来的国际收支的发展形势,也充分考虑了对于相关风险的控制,同时,通过相互间的竞争与合作,有助于培养境内机构投资者的经营能力,改进投资理念。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明辉  杨鑫  
高质量审计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约束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而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对信息不对称的敏感性是不同的,这两类资财提供者对外部审计的依赖程度也不同,因此,审计质量可能会对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本文利用我国2008-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及其审计师数据,分别以行业专长和事务所规模作为审计师质量的替代变量,并用控制函数方法解决审计师的自选择问题,考察了审计师质量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选择高质量审计师的公司,更倾向于进行权益融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严重的小规模公司中,审计师质量对权益融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杜兴强  谭雪  
董事会国际化逐渐成为董事会治理研究的热点话题。探讨董事会国际化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可以进一步了解董事会国际化的监督意愿和治理能力。通过手工收集2004—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国际化数据,实证研究了董事会国际化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国际化与高质量审计师显著正相关;虽然外籍独立董事和外籍非独立董事均与"四大"显著正相关,但外籍独立董事的影响更大;董事会国际化与"四大"的正向关系仅在境内实际控制人组显著。经过一系列敏感性测试与内生性控制后上述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这一结果表明,国际化的董事会具有较强的监督意愿和治理能力。对董事会国际化与审计师选择的研究,可以为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因素提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伍利娜  郑晓博  岳衡  
本文以我国最高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颁布为事件窗口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上市公司股票在短时间窗口内的累计超额回报率与公司的审计特征和其他诉讼因素显著相关,说明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认识到审计师的损害赔偿责任制度使得审计具有了一定的保险功能。文章还研究了该规定颁布后上市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发现在该规定颁布前后一直为同一上市公司提供审计业务的审计师,会向上市公司补收以往审计业务所欠收的审计保险费,补收的保险费和股价中反映的审计保险价值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说明,《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颁布,催生了我国证券市场审计的保险功能,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万芸郦  姚庆喜  
本文讨论了境外机构投资者(包括境外券商及基金管理公司)的进入对规范国内券商的经营方式,改变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改善经营管理,改善和提升市场投资者的结构、素质和证券投资理念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玮  陈思  周畅  姜付秀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女性高管对公司决策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不同于西方CEO中心主义,在中国,董事长掌握了公司决策权。基于中国特殊的制度情境与公司实践,本文以2004-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审计师选择这一新的视角,实证检验了董事长性别对公司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女性董事长更倾向于聘用高质量的审计师,以向市场传递自身能力及公司经营情况的正面信号,该效应在董事长权力更大、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时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在丰富高阶梯队理论以及审计师选择影响因素等领域文献的同时,还具有较为重要的管理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侯宇  叶冬艳  
2001年之后,我国机构投资者正经历着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针对之前屡屡发生的违规行为,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根据Grossman与Stiglitz(1980)等研究提出的信息经济学理论,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更直接的体现为通过知情人交易向市场传递信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考察机构投资者交易对股价中公司特有信息含量的影响,从信息的角度对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检验。在控制了内生性、噪音等因素影响之后,实证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交易确实增加了股价中的公司特有信息含量,提高了市场的效率。本文加深了对我国资本市场中机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唐松莲  袁春生  
机构投资者的快速崛起正改变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本文选取2004-2007年有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公司为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全部样本的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业绩正相关,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有效监督者角色。分组样本研究结果表明:持股较高时机构投资者能改善公司业绩,符合有效监督假说;持股较低时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符合利益冲突假说和战略结盟假说。研究结果意味着,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取决于其持股情况:持股高时机构投资者扮演有效监督者角色,持股低时充当利益攫取者角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李月   肖忠意   陈海涛  
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是了解上市公司财务经营状况的重要手段,对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披露效率起重要作用。本文以2013—202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审计延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有效抑制了审计延迟,其他条件不变时,受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将导致上市公司审计延迟平均降低2.1%。本文还采用多种方法开展了稳健性检验,所得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审计师选择是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降低审计延迟的调节机制。此外,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类型的异质性影响以及机构投资者调研广度和调研深度对审计延迟的影响。总体而言,本研究丰富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与审计延迟领域的研究,为监管部门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披露效率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解维敏  
本文通过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价同步性、股价信息含量的关系,从整体上考察了我国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有效性、定价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总体而言,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提高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使得股价包含更多的公司基本面的信息,降低股价的同步性,提高了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引导了资源更加有效配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静梅  申宇  
Fama(1991)认为资产的个体风险可以被投资组合分散,与超额收益无关;Merton(1987)认为不完全信息市场中,认知风险是超额收益率的主要来源。本文构造我国股票市场的认知风险指标,采用横截面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结果都发现认知风险对股票未来收益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认知风险每增加1%,股票预期收益增加0.04%,证实了Merton的推断。本文还发现,经Carhart四因子模型风险调整后,最高、最低认知风险的股票组合每年超额收益差异超过20%,且这种溢价现象长期存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更加明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认知风险定价因子在我国股市中具有定价功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华  
近年来,中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更是显示出了对抗风险的能力和极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发展程度相对于发达国家还很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上述原因,加大力度发展我国资本市场,促进其不断成熟和完善已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积极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仍是中国资本市场相当长时期内改革和发展的战略内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晓月  肖翔  贾丽桓  
以2014—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审计师保险动机与投资者反应两个维度检验新审计报告准则下,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是否具有保险价值,并检验差异化的披露特征是否代表不同水平的保险价值。研究发现:(1)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公司会被要求支付更高的保险性审计费用,获得投资者更积极的反应,并使用DID及DID-PSM模型,验证其产生了增量保险价值;(2)事项数量、是否利用专家执行审计程序及是否发表结论性评价的特征差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保险价值,但特征差异在两个维度的检验结果发生背离,说明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投资者反应的影响并不仅仅表现为保险价值。研究结论有助于市场了解准则的推行效果,对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存彦  王淑珍  尉京红  
为了研究我国资本市场是否具备对审计师的自动惩罚功能,本文以2005年财政部对审计行业的检查公告为背景,采用事件研究法,借助于CSMAR数据库对受批评会计师事务所客户市价的波动进行了考察,发现在窗口期内其客户的股价有显著下降,且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越高,其客户股价下降幅度越大。这说明我国资本市场基本具备了对审计师实施自动惩罚的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