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25)
- 2023(5107)
- 2022(4229)
- 2021(3694)
- 2020(3016)
- 2019(6727)
- 2018(6690)
- 2017(11903)
- 2016(5909)
- 2015(6141)
- 2014(5853)
- 2013(5656)
- 2012(5014)
- 2011(4053)
- 2010(4625)
- 2009(4519)
- 2008(4075)
- 2007(3668)
- 2006(2974)
- 2005(2604)
- 学科
- 业(26975)
- 管理(25788)
- 企(25639)
- 企业(25639)
- 济(19347)
- 经济(19336)
- 技术(14659)
- 审计(12080)
- 技术管理(11500)
- 方法(8492)
- 中国(6860)
- 财(6704)
- 业经(6566)
- 数学(5942)
- 数学方法(5914)
- 各类(5851)
- 务(4895)
- 财务(4890)
- 财务管理(4825)
- 企业财务(4650)
- 理论(4360)
- 划(4297)
- 制(4163)
- 产业(4016)
- 农(3590)
- 策(3489)
- 银(3299)
- 银行(3299)
- 和(3271)
- 学(3247)
- 机构
- 学院(78592)
- 大学(76452)
- 管理(35364)
- 济(32753)
- 经济(32166)
- 理学(31200)
- 理学院(30973)
- 管理学(30736)
- 管理学院(30576)
- 研究(19990)
- 中国(16087)
- 财(15921)
- 京(15913)
- 财经(12898)
- 江(12539)
- 经(11670)
- 商学(11201)
- 商学院(11100)
- 科学(10571)
- 中心(9788)
- 州(9715)
- 财经大学(9575)
- 经济学(9560)
- 经济管理(9081)
- 北京(8847)
- 范(8633)
- 师范(8564)
- 经济学院(8557)
- 所(8491)
- 业大(8219)
- 基金
- 项目(54628)
- 科学(45676)
- 研究(43096)
- 基金(40174)
- 家(33951)
- 国家(33631)
- 科学基金(31080)
- 社会(29610)
- 社会科(28271)
- 社会科学(28266)
- 省(23466)
- 基金项目(21657)
- 教育(20088)
- 自然(19080)
- 创(19057)
- 自然科(18656)
- 自然科学(18654)
- 自然科学基金(18378)
- 划(18367)
- 创新(16574)
- 编号(16456)
- 资助(14115)
- 业(13130)
- 成果(12806)
- 制(12606)
- 重点(12327)
- 国家社会(12290)
- 课题(11966)
- 部(11914)
- 新(11890)
共检索到117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谢志华
审计与价值创造是否相关?弄清楚这一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审计作用,完善审计体系。传统认为,审计主要履行监督职能,而监督职能并不直接创造价值,通过监督是要确保已创造价值的安全和分配的合法、有效。事实上,审计经历了合法审计、财务审计向效益审计的转变,效益审计已成为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日益关注的审计形式。而效益审计显然与价值创造有着直接的关系,它通过审计的评价和咨询功能为被审主体带来价值创造。不仅如此,即便是传统的合法审计和财务审计也无不与价值创造有关,审计的存在不仅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发挥作用,而且也为提高社会和市场诚信、降低交易费用发挥作用。审计通过监督作用、中介协同作用、评价作用与价值创...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1999年7月,中国建设银行推行总分行分级监管、向上一级负责的新的内部审计体制后,其审计组织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此,建设银行组织专门人员,在总结本行实行内部审计制度十几年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际内部审计职业标准,吸收内部审计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制定了《中国建设银行内部审计章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初步建立了适应新时期内部审计工作需要的中国建设银行内部审计职业规范体系。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毕秀玲 郭骏超
经营环境的快速变化与风险的复杂化促使内部审计在导向、主体与目标上做出转变,以提高自身适应性,内部审计职能的发展是这种转变的综合体现。本文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公共部门内部审计能力模型作为主要分析框架,以"价值主张"模型和"三线防御"模型作为辅助分析工具,讨论内部审计价值创造的可能途径与影响因素,认为内部审计价值创造存在于内部审计的日常活动与能力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内部审计部门与组织的共同支持。内部审计的价值创造途径是多元化的,其创造的综合价值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能力模型 价值创造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伟
内部审计是基于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① ,是委托人为了降低代理成本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存在多重的委托代理关系 ,传统的内部审计定位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 ,这显然只是针对较低级的委托代理关系 ,没有考虑到治理的层次即最高管理层对所有者的受托责任。而本文认为现代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将是以风险为导向的为创造价值而开展的内部治理审计活动 ,工作的主要方法是绩效评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水澎
会计能够参与商品价值的创造,它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为充分发挥会计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必须树立"大会计观",并进行相应的会计改革和会计教育改革。在会计改革方面,根据大会计观念,重点提出了会计工作内容和相应的组织结构,以供会计实际部门参考;在会计教育改革方面,主张设立大会计学科,高年级时再根据需要设置专门化学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卢文兵
亿面餐饮公司董事长在创业前,曾经穷困僚倒,但他下定决心要在长春干出一番事业来,否则,无颜回四川见父老乡亲,于是他的创业从打工开始。一般打工者的心态都是短期的,拿多少钱干多少事,但他却不是这样,而是把每一项工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领进 刘玉国
知识是一种抽象的存在,是人类一般社会劳动的凝结,因而知识本身具有价值。同时人们通过知识劳动又可以把知识运用到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活劳动即提供的知识劳动创造价值;另一方面知识劳动又将知识中含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所以知识劳动可以创造巨大的价值。知识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知识价值的创造甚至要超过后者,因为价值实现了才能说价值的创造具有意义。从经济主体而言,价值实现是进行价值再创造的条件。知识也同物质产品一样,它的价值也需要实现,以实现知识的成长、传播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知识劳动 知识价值 价值实现 良性循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朝阳
公司总部一方面可以创造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破坏价值。公司总部如何创造价值可以由RBV的观点、愿景驱动式管理理论、核心竞争能力理论、母公司优势理论来加以解释,为了达到创造价值的目的,公司总部必须明确其功能定位并选择正确的管理模式,同时,还要避免各种价值破坏行为。
关键词:
公司总部 价值创造 价值破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马君 胡佳
价值自觉取代绩效导向,成为驱动个体工作的原动力。两年前,柳传志曾在著名的李约瑟纪念馆前追问"李约瑟难题",为什么秉承两千多年璀璨文明的华夏文明到了近代沦为一片创新的荒漠。联想与三星的销售收入总体相当,但是净利润仅有后者的十分之一。原因在于三星持续十多年以及数十亿美元的投入,终于掌握了价值链条中最核心的CPU芯片制造技术。联想为什么做不到?柳传志归结为投入大、风险高以及自身资金约束三点原因。那么为什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海林
2015年,对中国银行业来说是个分水岭。在2015年之前的十多年,中国银行业经历了"跑马圈地式"的黄金发展时代。依靠宽松的货币、稳定的利差和持续旺盛的信贷需求,中国银行业实现了十年多的持续高增长。截至2015年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总规模已经接近200万亿元,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6万亿元。过去十年中国银行业的资产利润平均增速高达40%以上,全球十大银行中国就占了四席。在这个时期,速度与规模是整个行业追求的核心价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健 纪春礼 张强
与营销相关的价值指标纷繁复杂,但不仅营销研究者难以整合营销价值的相关指标,企业管理者也很难选择一个营销价值指标并据此做出资源配置的决策。本文从营销战略和营销计划出发,系统地厘清了营销的价值创造逻辑和价值创造过程,构建了营销价值创造驱动模型。
关键词:
营销 价值创造 运营绩效 组织绩效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绪风
保险产品价值具有相对性,它的相对性是相对于可替代性金融产品的价值、保险产品的获得成本、保险消费者的价值偏好而言的。保险公司应以创新为主导思想,拓展新的保险服务领域;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改善保险服务;优化保险销售渠道;改进业务经营模式;注重保险品牌价值;增强社会公众的保险意识;推进保险条款通俗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绪蔼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是社会产品分配的前提和基础。但是,是否这就意味着价值创造的源泉就是价值分配的依据呢?笔者认为简单地把价值创造的源泉看作价值分配的依据,从而试图从这个角度证明某些社会集团在价值分配上占有更多社会财富的合理性是不正确的。
关键词:
价值创造 价值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