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88)
2023(2577)
2022(2108)
2021(2008)
2020(1764)
2019(4114)
2018(4180)
2017(8568)
2016(4426)
2015(5177)
2014(5309)
2013(5122)
2012(4816)
2011(3960)
2010(4420)
2009(4622)
2008(4468)
2007(4074)
2006(3858)
2005(3870)
作者
(12715)
(10180)
(9886)
(9819)
(6679)
(4919)
(4742)
(4086)
(4047)
(3686)
(3656)
(3437)
(3358)
(3214)
(3100)
(3061)
(3044)
(2996)
(2886)
(2857)
(2730)
(2571)
(2453)
(2424)
(2399)
(2296)
(2291)
(2279)
(2141)
(2044)
学科
(15597)
银行(15452)
(14198)
(12817)
经济(12808)
管理(12590)
审计(12147)
(12038)
(11282)
(10664)
企业(10664)
业务(9807)
(8847)
制度(8846)
(8236)
金融(8236)
银行制(8145)
方法(7611)
(6616)
数学(5915)
数学方法(5867)
各类(5864)
(5419)
财务(5406)
财务管理(5340)
企业财务(5200)
中国(4475)
信息(3803)
业经(3566)
(3407)
机构
大学(58968)
学院(56480)
中国(24633)
管理(23903)
(21629)
(21310)
银行(20786)
经济(20678)
(19365)
理学(18876)
理学院(18746)
管理学(18597)
管理学院(18486)
(15675)
研究(15230)
(13864)
财经(12143)
中心(11204)
(10959)
(10823)
(10788)
金融(10673)
人民(10191)
(9562)
财经大学(9310)
(9295)
国人(9000)
中国人(8988)
中国人民(8891)
北京(8151)
基金
项目(31584)
科学(24545)
基金(23946)
研究(23877)
(20000)
国家(19854)
科学基金(17650)
社会(14984)
社会科(14345)
社会科学(14336)
基金项目(12458)
自然(11388)
(11214)
自然科(11083)
自然科学(11082)
编号(10940)
自然科学基金(10912)
教育(10636)
资助(10597)
成果(10405)
(9108)
项目编号(8405)
(7164)
(6876)
重点(6657)
教育部(6607)
人文(6535)
大学(6490)
国家社会(6372)
科研(6365)
期刊
(28964)
金融(28964)
研究(23054)
(20821)
经济(20821)
中国(16626)
(15541)
审计(9450)
图书(7229)
学报(7226)
(7126)
管理(6740)
理论(6490)
财经(6407)
财会(6279)
实践(6233)
(6233)
会计(6122)
情报(5590)
(5176)
科学(5146)
大学(5064)
书馆(4709)
图书馆(4709)
农村(4697)
(4697)
学学(4521)
农村金融(4167)
通讯(4107)
会通(4099)
共检索到110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胡奕明  唐松莲  
审计在银行贷款利率的决定过程中是否具有价值呢?本文通过考察银行贷款利率与借款企业的审计特征(审计意见和审计师规模)和信息透明度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银行的贷款利率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都与借款企业的审计特征(审计意见和审计师规模)有关,而与信息透明度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说明审计在银行贷款利率的决定过程中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方水靓  
本文使用A股上市公司2003年-2011年的数据研究了公司层面的透明度是否影响了银行贷款契约,包括贷款利率、贷款期限和贷款保证方式。研究发现:透明度更高的公司更可能获得银行的长期贷款,且银行贷款更少的要求抵押担保。但未发现透明度同贷款利率存在显著的统计关系,这可能同我国的利率管制制度有关。
[期刊] 征信  [作者] 金银亮  李晏墅  
中小银行具有结构与地缘上的优势,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融资方面具有大银行所不具备的优势,能够较好地掌握中小企业传递的软信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天然劣势。借助Probit模型,对147家中小企业所获得的贷款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特点获得大银行贷款的难度较高,应通过设立大量中小银行及其他中小金融机构,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宋淑琴  
本文以契约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信息透明度对信贷契约以及不同期限信贷契约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信贷契约和不同期限的契约都能够抑制管理者在职消费的代理成本,长期贷款契约的抑制作用更大。在提高公司绩效方面,信贷契约和短期信贷契约都显著降低公司绩效,长期信贷契约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绩效。信息透明度能够改善信贷契约的治理效应:信息透明度能够降低信贷契约和短期信贷契约对公司绩效的侵蚀作用,信息透明度能够显著增加信贷契约和长期信贷契约对管理者在职消费的抑制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解青芳  卜华  彭冲  
文章以2008~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其每年定期公布的信息考评结果作为信息透明度的衡量指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信息透明度与贷款规模与贷款成本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信息透明度越高的公司,新增的银行贷款规模越大,银行贷款的成本越低,同时,信息透明度对银行贷款融资的影响程度受到公司最终控制人性质的制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阳  黄苏华  
本文以2014—2019年我国上市民营企业为样本,研究家族控制对银行信贷契约的影响以及信息透明度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非家族企业,家族企业能享受更为宽松的信贷契约,即信贷成本和担保借款比例更低,并且随着家族控制程度的提高,会加强这一有利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透明度与家族控制对信贷契约的影响具有替代效应,即当企业信息透明度提升,信息不对称缓解,家族控制对信贷契约的有利影响会减弱。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雄元  曾敬  
既有文献较少从银行视角关注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银行更有能力解读年度风险信息,银行利益也更直接受到年报风险信息的影响,银行贷款利率更能体现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本文基于2008-2017年单笔银行贷款利率数据的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降低了银行贷款利率,说明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更符合趋同观假说。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银行风险感知水平进而降低了银行贷款利率,即信息质量和风险是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影响银行贷款利率的不完全中介。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年报风险信息披露与银行贷款利率的负相关关系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紧缩组、非国有企业组以及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组。本文首次研究银行贷款利率与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关系,有助于丰富风险信息披露文献和银行贷款文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纪建悦  毛颖  
市场失灵的存在,使银行监管成为必须,而银行监管的核心是对信息的监管。最近十几年来,金融危机的爆发、银行业务的日益复杂、传统监管的乏力以及对市场约束的依赖使得调整银行监管的信息结构,提高监管信息的质量成为国际银行业的共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敏  
加大银行业的透明度和对银行行为的信息披露有助于防范和化解银行危机,但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万能,因为,银行危机往往反映了严重的宏观经济问题,此外,加大银行体系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力度确实能减少由银行危机带来的损失,并促进银行业迅速复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边泓  杨忠海  毕晓方  
本文针对2006准则实施后,我国部分上市公司中出现的长期股权投资规模增长幅度与投资收益增长幅度差异较大的现象,从企业债务融资压力的角度,分析了该现象背后存在的会计盈余操控手段的变化,和该现象对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会计驱动下的长期股权投资造成了财务报告透明度下降,当企业存在债务融资压力时该现象尤为明显。由于银行授信决策受到融资企业信息质量较低的影响,银行业面临着更大的信用风险,其财务报告透明度与贷款发放行业的透明度正相关。因此,本文建议应调整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同时加强对上市公司投资对象的强制性审计,以防范我国的金融风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龙洋  
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之后,银行信息垄断的打破会降低银行贷款利率,但大型国有银行贷款利率下降的程度要小于中小股份制银行,而且垄断性市场结构的信息垄断比竞争性市场结构更难打破,此外,大型国有银行偏好大型企业和贷款。针对中国金融市场改革本文提出的建议是:优化金融市场融资结构,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信贷市场竞争程度,以及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尹继志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中央银行为了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越来越重视与社会公众在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决策和货币政策操作方面的信息沟通。由于各国中央银行所处的体制和环境不同,客观上存在着信息沟通的不同策略。这种差异化的信息沟通方法,既是中央银行对信息沟通所带来的收益与风险进行权衡的考虑,也是为取得更好的信息沟通效果所需要。我国中央银行近年来在多方面致力于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但在提高信息沟通的有效性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艳  
如果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继续放慢,国际经济环境继续恶化,未来银行所有的关注类贷款以及部分正常贷款就会迁移为不良贷款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中国银行业有过贷款质量非常差的时期,当时许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超过了25%,一些银行甚至达到了30%、4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